大叶榉研究进展

来源 :广西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fdf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学者围绕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包括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造林技术、遗传育种、木材材性、种群分布及动态、组培快繁等,这些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大叶榉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解决娜塔栎(Quercus nuttallii)无性繁殖中扦插穗条少、繁殖系数低问题,建立采穗圃十分必要。以娜塔栎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无性系特性、栽植密度、无性系
2016年1月份云南省德宏州发生半个多月的低温天气,位于较高海拔已造林半年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发生严重冻害。设置海拔梯度开展样地调查,研究海拔和幼苗生长状况对西南桦幼苗冻害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南桦幼苗冻害等级均值和冻害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均呈现明显递增趋势;海拔1 860、1 890 m西南桦幼苗仅受轻微冻害,90%以上的幼苗未受冻害,其冻害等级均值和冻害指数显著低于海拔1
越南抱茎茶( Camellia amplexicaulis )是一种新引进的外来观赏树种。利用没食子溶液标准曲线法比较越南抱茎茶、普通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 ) 、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
利用9对多样性较高的SSR引物分析了来自中国吉林省(36份)和韩国(40份)野生大豆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全部7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7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获得19.1个。其中,在
存接种我国大豆产区主要流行SMV株系SC-3及SC-7和SCN1号生理小种的条件下,对新育成的参加2004~2007年国家及江苏、北京、山东等省市大豆区试的品种分别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
利用组合NJCMS2A×中豆5号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的育性恢复性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JCMS2A的育性恢复性遗传在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F1全部为可育株,F12表现育性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方品种,但在大豆育种中利用率较低,这与对地方品种的保存和鉴定研究较少有关。通过利用全基因组SSR标记扫描的方法对地方品种羊眼豆和毛豆进行纯度鉴定,旨在为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存在着丰富的主要贮藏蛋白亚基变异类型,它们是大豆品质改良和育种重要的种质基础,因而研究其变异发生的机制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以7个A5A4B3亚基缺失体、2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
应用2004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全国166个参试品系的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对同一生态区的品系进行主成份分析,对粗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