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2011年佳木斯市重点推广了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通过采用大棚育苗技术、选用了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质水稻品种、采用先进的播种方法、推行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提质增效的综合措施,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大大加快了我市水稻产业的发展步伐,该项技术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实施面积为300万亩,2010年实际落实面积为370万亩。2011年实际落实面积为427万亩。在全市八个县市区实施。具体实施面积如下:
全市水稻大棚育秧旱育稀植面积表 单位:万亩
2009年,全市共有水稻大棚3.5万栋,每栋大棚需要投入5000元,全年1.75亿元。2010年,全市共有水稻大棚4.1万栋,每栋大棚需要投入5000元,全年2.01亿元。2011年,全市共有水稻大棚4.5万栋,每栋大棚需要投入5000元,全年2.25亿元。三年大棚共投入资金6.01亿元。
二、取得的效果
应用大棚育苗旱育稀植技术,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实行集中管理、机械化插秧、联合收割机收获等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作用,同时也是发展绿色食品的有效措施,也是未来我市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在经济效益方面,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应用该技术亩产分别是619公斤、637公斤和653公斤、,比小棚育苗亩增产85.78公斤、92.83,公斤和99.79公斤,增产15.42%、17.23%和18.69%。每公斤稻谷按2.50元计算,亩增产值分别为214.45元、232.08元和249.48公斤,三年新增产值6.43亿元、8.59亿元和10.65亿元,三年合计新增经济效益25.67亿元;应用优质品种和增施优质有机肥,推广水稻专用肥,降低氮肥用量,以及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先进技术,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积极推广整地、育苗播种、插秧、收获机械化,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具有节本省工省力、提质降耗、增产增效作用。水稻采用大棚培育壮苗技术,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三、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了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质水稻品种
如:龙粳21号,垦稻12号,龙盾15,龙粳15、龙粳16、龙粳26号,龙粳24号等品种。
2.采用了先进的播种方法
全面推广使用大棚钵盘育苗、软盘育苗机械插秧方法。采用水稻壮秧剂配制营养土和种子包衣技术。稀植育壮秧,控制播量,确保培育壮苗,平方米播芽种不超过1.2两。
3.推行了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
按照水稻不同的叶龄指数等物候时期对水分的需求,调节水层的深浅,抽穗期后30~35天开始排水,以利后期增温、收获和耕翻。
4.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各县市依据不同地块化验结果,制定出科学的施肥方案,按照N、P、K合理配比进行配肥,合理施用硅等微肥,并且推广应用优质的水稻专用肥每亩20~25公斤,从而提高了稻米的质量标准。
5.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
全面实行以提高水稻秧苗素质为支点的防控技术,提早预防。应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减少污染,提高米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存在不足
1.认识不够,有的稻农多年建小棚育苗,没有看到建大棚的好处
2.管理体制不顺,尽管采取“五统一”等措施,但部分集中育苗小区还存在一定问题
3.大棚后期利用不好,部分稻农的大棚仅仅用于水稻育苗了,后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综合效率
4.管理不到位,部分稻农播种育苗较晚,秧苗素质偏低,插秧后表现出返青晚,分蘖率较低
部分没有秋翻地地块,春翻质量差,影响了插秧进度和质量。部分地块水肥管理较差,出现倒伏现象。部分地块水稻稻瘟病防治不及时,发病率较高。
5.推广应用建议
为了使该项目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水稻大棚育苗旱育稀植推广中,各级政府应继续重视水稻大棚育苗工作,并的推广中不断完善。一要继续实施水稻大棚补贴政策,在1~2年内即使100%达到大棚育秧了,也存在个以后维修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各级政府研究相应政策,对使用大棚育苗的稻农继续予以补贴;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各类化验室的完善配套、农业专家大院的设备补充等等;三要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积极性;四要加大培训力度,力求实效,系统地培训农民,把大棚育苗项目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齐抓共管,扩大推广效应,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使我市水稻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简介:那思正,女,佳木斯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级农艺师。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实施面积为300万亩,2010年实际落实面积为370万亩。2011年实际落实面积为427万亩。在全市八个县市区实施。具体实施面积如下:
全市水稻大棚育秧旱育稀植面积表 单位:万亩
2009年,全市共有水稻大棚3.5万栋,每栋大棚需要投入5000元,全年1.75亿元。2010年,全市共有水稻大棚4.1万栋,每栋大棚需要投入5000元,全年2.01亿元。2011年,全市共有水稻大棚4.5万栋,每栋大棚需要投入5000元,全年2.25亿元。三年大棚共投入资金6.01亿元。
二、取得的效果
应用大棚育苗旱育稀植技术,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实行集中管理、机械化插秧、联合收割机收获等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作用,同时也是发展绿色食品的有效措施,也是未来我市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在经济效益方面,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应用该技术亩产分别是619公斤、637公斤和653公斤、,比小棚育苗亩增产85.78公斤、92.83,公斤和99.79公斤,增产15.42%、17.23%和18.69%。每公斤稻谷按2.50元计算,亩增产值分别为214.45元、232.08元和249.48公斤,三年新增产值6.43亿元、8.59亿元和10.65亿元,三年合计新增经济效益25.67亿元;应用优质品种和增施优质有机肥,推广水稻专用肥,降低氮肥用量,以及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先进技术,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积极推广整地、育苗播种、插秧、收获机械化,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具有节本省工省力、提质降耗、增产增效作用。水稻采用大棚培育壮苗技术,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三、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了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质水稻品种
如:龙粳21号,垦稻12号,龙盾15,龙粳15、龙粳16、龙粳26号,龙粳24号等品种。
2.采用了先进的播种方法
全面推广使用大棚钵盘育苗、软盘育苗机械插秧方法。采用水稻壮秧剂配制营养土和种子包衣技术。稀植育壮秧,控制播量,确保培育壮苗,平方米播芽种不超过1.2两。
3.推行了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
按照水稻不同的叶龄指数等物候时期对水分的需求,调节水层的深浅,抽穗期后30~35天开始排水,以利后期增温、收获和耕翻。
4.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各县市依据不同地块化验结果,制定出科学的施肥方案,按照N、P、K合理配比进行配肥,合理施用硅等微肥,并且推广应用优质的水稻专用肥每亩20~25公斤,从而提高了稻米的质量标准。
5.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
全面实行以提高水稻秧苗素质为支点的防控技术,提早预防。应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减少污染,提高米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存在不足
1.认识不够,有的稻农多年建小棚育苗,没有看到建大棚的好处
2.管理体制不顺,尽管采取“五统一”等措施,但部分集中育苗小区还存在一定问题
3.大棚后期利用不好,部分稻农的大棚仅仅用于水稻育苗了,后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综合效率
4.管理不到位,部分稻农播种育苗较晚,秧苗素质偏低,插秧后表现出返青晚,分蘖率较低
部分没有秋翻地地块,春翻质量差,影响了插秧进度和质量。部分地块水肥管理较差,出现倒伏现象。部分地块水稻稻瘟病防治不及时,发病率较高。
5.推广应用建议
为了使该项目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水稻大棚育苗旱育稀植推广中,各级政府应继续重视水稻大棚育苗工作,并的推广中不断完善。一要继续实施水稻大棚补贴政策,在1~2年内即使100%达到大棚育秧了,也存在个以后维修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各级政府研究相应政策,对使用大棚育苗的稻农继续予以补贴;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各类化验室的完善配套、农业专家大院的设备补充等等;三要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积极性;四要加大培训力度,力求实效,系统地培训农民,把大棚育苗项目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齐抓共管,扩大推广效应,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使我市水稻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简介:那思正,女,佳木斯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