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入手,对其原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类的心理问题和疾病日益突出。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承受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较高期望,加上社会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当自身的情感和需求被忽略时,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走上极端的案例越来越多。因此,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使大学生顺利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入手,对其现状和原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表现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与完好的一种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具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热情高,能够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和娱乐;二是具有积极稳定的心态,能够自信地评价自己,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能够积极地调整自我,很快从悲观情绪中解放自己;三是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他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既有广泛的社交面,又有知心朋友;四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调整和改变自己,适应不同环境的社会生活,时时主动地同社会保持接触,以便自己融入社会。
然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很难定义的,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也是相对的。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时,应当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发展中看待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处理好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环节。
二、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人心理波动最大的一个阶段。他们心中充满理想和抱负,渴望独立但却容易在遇到挫折时气馁,加上受到家庭的过度保护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一点难以解决的困难,就会呈现出各种矛盾心理,严重的还可能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环境能力较差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在各方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集体的居住条件、气候环境的差异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对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的要求变高。此外,部分同学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新环境、新教学方式和新的师生关系很难适应,造成了他们所处的大学与心目中的学友较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学习压力较大
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特别是学习方法从“填鸭式”教学到教师引导为主的转变,主要依靠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学习,这种创造性的学习使很多学生很难适应,导致很多学生成绩下滑,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逐渐对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为了拿到较高的分数,有的同学在考试中作弊,导致取消了学位证书,因而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
3.人际关系紧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知如何处理,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缺乏为他人考虑的观念,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此外,由于学生间的性格不同,有些性格内向,具有自闭倾向,有些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反而事倍功半。
4.就业压力大
大学的连年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生找到工作或较为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使原先的远大抱负和客观现实形成明显的偏差。由于就业问题引发的精神心理压力如果无法释放,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5.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地市差异原因,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也日趋增大,在高校的贫困生数量也逐年增多。他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经受了各种磨砺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较强,考入大学觉得很有成就感。然而,在高校这个大环境中,不乏成绩优秀且家境良好的学生,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这种心理压力和贫困的现实情况,极易引发心理问题。部分贫困生争强好胜,非常在乎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但处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很想与人交往,但又害怕被人瞧不起,容易产生一种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导致自卑和自大并存的矛盾心理,容易形成自我封闭与偏激、多疑、嫉妒、虚荣的处世态度,最终导致心理畸形。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代大学生激情满怀,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勇于追求美好的事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解现象希望通过自己的认知找到正确答案,对自己的人生存在较多的迷茫,也希望了解人生的意义及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但是,因为他们自身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情感充沛但仍然脆弱,往往使得他们采取选择性方式面对社会。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在自身愿望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其中,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愿望,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认识自己,又认识他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一些大学生有与人交流的迫切愿望,但由于缺乏方法,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导致形成交往障碍。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引导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会信任、尊重、理解、宽容和倾听,真诚待人,赢得友谊。
第二,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指导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是由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各种心理技术和方法解决心理问题。港台很多高校都十分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建立了完备的心理咨询指导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健全的辅导机构,硬件设施完备,咨询服务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起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的作用。台湾则践行“发展重于预防、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资金投入充足,人员配备齐全。在美国的影响下,他们更关注自由、平等、个性,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各种选择。反观我国大陆高校,尽管建立了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心,但存在很大的缺陷。其一,咨询服务尚未在高校普及,很多数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还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有困惑也不一定会去咨询,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其二,绝大多数高校咨询服务机构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或者设施不完备,无法进行一些定量的分析,辅导层面较低。其三,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明显不足,很多都是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无法系统地对学生个案进行解决。因此,我们国家应当在借鉴港台地区高校发达的心理咨询辅导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大陆高校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当前心理教育的课程化、多渠道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对学校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和分析,开设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心理健康活动,通过校报、电台、宣传栏、网络等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第三,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设立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往往成为学生事务部或者团委的附属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把思政工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探寻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心理咨询工作模式,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科学合理、更人性化的服务。首先,作为高校思政辅导员,要充当好学生心灵的导师,对学生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高校应当鼓励辅导员提升自身的心理学专业素养,修读相关的课程或者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如果辅导员自身能力尚不足以解决,应该及时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联系,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面临的各种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而调节情绪,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往往与学生距离较远,这时,如果通过辅导员充分调动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力量,与心理咨询中心密切合作,对心理健康进行普及教育,将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再次,思政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辅导员工作的便利性,建立起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依靠班级的力量,形成一种自助、互助的机制,更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魏继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37.
[2]姜雪琴,胡晓芳.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77-89.
[3]周小月.黑龙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亮点[M].黑龙江日报,2005-4-10.
[4]李智仁.论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及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0(2):122.
作者简介:滕菲(1983-),女,江苏无锡人,现供职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类的心理问题和疾病日益突出。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承受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较高期望,加上社会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当自身的情感和需求被忽略时,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走上极端的案例越来越多。因此,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使大学生顺利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入手,对其现状和原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表现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与完好的一种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具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热情高,能够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和娱乐;二是具有积极稳定的心态,能够自信地评价自己,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能够积极地调整自我,很快从悲观情绪中解放自己;三是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他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既有广泛的社交面,又有知心朋友;四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调整和改变自己,适应不同环境的社会生活,时时主动地同社会保持接触,以便自己融入社会。
然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很难定义的,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也是相对的。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时,应当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发展中看待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处理好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环节。
二、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人心理波动最大的一个阶段。他们心中充满理想和抱负,渴望独立但却容易在遇到挫折时气馁,加上受到家庭的过度保护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一点难以解决的困难,就会呈现出各种矛盾心理,严重的还可能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环境能力较差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在各方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集体的居住条件、气候环境的差异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对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的要求变高。此外,部分同学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新环境、新教学方式和新的师生关系很难适应,造成了他们所处的大学与心目中的学友较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学习压力较大
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特别是学习方法从“填鸭式”教学到教师引导为主的转变,主要依靠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学习,这种创造性的学习使很多学生很难适应,导致很多学生成绩下滑,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逐渐对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为了拿到较高的分数,有的同学在考试中作弊,导致取消了学位证书,因而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
3.人际关系紧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知如何处理,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缺乏为他人考虑的观念,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此外,由于学生间的性格不同,有些性格内向,具有自闭倾向,有些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反而事倍功半。
4.就业压力大
大学的连年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生找到工作或较为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使原先的远大抱负和客观现实形成明显的偏差。由于就业问题引发的精神心理压力如果无法释放,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5.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地市差异原因,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也日趋增大,在高校的贫困生数量也逐年增多。他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经受了各种磨砺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较强,考入大学觉得很有成就感。然而,在高校这个大环境中,不乏成绩优秀且家境良好的学生,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这种心理压力和贫困的现实情况,极易引发心理问题。部分贫困生争强好胜,非常在乎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但处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很想与人交往,但又害怕被人瞧不起,容易产生一种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导致自卑和自大并存的矛盾心理,容易形成自我封闭与偏激、多疑、嫉妒、虚荣的处世态度,最终导致心理畸形。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代大学生激情满怀,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勇于追求美好的事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解现象希望通过自己的认知找到正确答案,对自己的人生存在较多的迷茫,也希望了解人生的意义及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但是,因为他们自身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情感充沛但仍然脆弱,往往使得他们采取选择性方式面对社会。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在自身愿望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其中,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愿望,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认识自己,又认识他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一些大学生有与人交流的迫切愿望,但由于缺乏方法,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导致形成交往障碍。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引导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会信任、尊重、理解、宽容和倾听,真诚待人,赢得友谊。
第二,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指导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是由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各种心理技术和方法解决心理问题。港台很多高校都十分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建立了完备的心理咨询指导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健全的辅导机构,硬件设施完备,咨询服务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起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的作用。台湾则践行“发展重于预防、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资金投入充足,人员配备齐全。在美国的影响下,他们更关注自由、平等、个性,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各种选择。反观我国大陆高校,尽管建立了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心,但存在很大的缺陷。其一,咨询服务尚未在高校普及,很多数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还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有困惑也不一定会去咨询,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其二,绝大多数高校咨询服务机构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或者设施不完备,无法进行一些定量的分析,辅导层面较低。其三,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明显不足,很多都是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无法系统地对学生个案进行解决。因此,我们国家应当在借鉴港台地区高校发达的心理咨询辅导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大陆高校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当前心理教育的课程化、多渠道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对学校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和分析,开设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心理健康活动,通过校报、电台、宣传栏、网络等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第三,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设立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往往成为学生事务部或者团委的附属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把思政工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探寻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心理咨询工作模式,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科学合理、更人性化的服务。首先,作为高校思政辅导员,要充当好学生心灵的导师,对学生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高校应当鼓励辅导员提升自身的心理学专业素养,修读相关的课程或者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如果辅导员自身能力尚不足以解决,应该及时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联系,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面临的各种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而调节情绪,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往往与学生距离较远,这时,如果通过辅导员充分调动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力量,与心理咨询中心密切合作,对心理健康进行普及教育,将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再次,思政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辅导员工作的便利性,建立起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依靠班级的力量,形成一种自助、互助的机制,更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魏继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37.
[2]姜雪琴,胡晓芳.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77-89.
[3]周小月.黑龙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亮点[M].黑龙江日报,2005-4-10.
[4]李智仁.论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及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0(2):122.
作者简介:滕菲(1983-),女,江苏无锡人,现供职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