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所蕴含的各种学说流派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我国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典型特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建筑设计、色彩等表现出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应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上不断进行创新,并与现代设计融合于一体,形成中国特色的设计新理念与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沉淀和涤荡,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集体意识,一些古典的文化元素深藏着中国文化的底蕴与内涵。在中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这种融合着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往往会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征
  (一)以和合为美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天人合一的和谐的状态的追求。这种精神状态的圆融与和合受到历代人的推崇。无论是老子的道学理论还是孔子的儒学思想,其中都含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对圆融的的审美偏向,也影响了中国人追求和谐的心理状态。
  (二)以对称为美
  从中国古典文化中可以看出,对称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个明显的外在表现特征。无论是建筑还是物件的设计,都能看出中国人对对称的偏爱。线条、光影、色彩等元素在对称的设计下,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思想。较为典型的就是故宫的设计,以中轴线为对称线,左右两边建筑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建成,是非常有中国典型特色的历史建筑。
  (三)以含蓄为美
  中国人在表达上具有含蓄内敛的特点,而西方人是线性思维,注重表达的准确性与直接性,很少会采用隐喻等方式进行美的诠释。中国人对人、对事的态度都秉持圆融的态度,在表达的方式上也更倾向于侧面表达。这点从中国人对大量的带有吉祥寓意的语言与词汇的偏爱上,能略窥一二。比如用松树、仙鹤来表达松鹤延年,用鱼来表达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这都是文化元素中含蓄的表达方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在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与历史背景,这样有利于得到当地人的接受与喜爱。建筑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的缩影,文化元素在建筑中的表现非常明显,如天坛的设计,这个建筑采用了北圆南方的造型,暗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天坛设计之初的目的是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暗合了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又如上文提到的故宫,从皇城宫苑到普通民宅,从群体建筑的规划到一户一室的布局,从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到厅堂馆斋……中国人对于建筑里的中轴线,有着千年不变的恪守,这正是源于骨子里对于对称美的钟爱。人们处处都可见中式对称的影子,这也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
  苏州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其中无论是曲径通幽的含蓄的表达方式,还是整个园林中对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的理念的践行,都是中國传统文化元素的实体化表达。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充分地理解现代艺术的表达形式,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现代艺术美的设计作品,这也是当代设计的重要方向。设计师不能一味地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而忽略时代,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化与标新立异。设计师要站在大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让二者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达到融合与创新。
  (二)色彩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色彩的设计上,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文化元素的特点。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大多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提到色彩就不能不提到中国红,它用来表达欢乐、喜庆、富足,中国人对红色的偏爱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元素创新
  创新是当下各行各业的难点与痛点,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的类型非常多,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也离不开创新。设计师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审美热点与功能热点,创新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不断创新新思想、新理念,才能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中,无论是实体设计,还是非实体的设计,都以实用性与美感共存为基本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无疑是非常适合并且可以深入挖掘的题材。如中国传统建筑,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壁辉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审美观的变化,建筑设计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以明清时期的中式家具为创新原型的新中式家具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热点。它是在传统美学规范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使家具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中国气息,还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发展应用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诠释。
  (二)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融合
  任何事物都需要发展,如果只是墨守成规,不接受新鲜的事物,就会在时代的发展中渐渐失去活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广阔的人群中有着良好的接受度,但是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果不能融合创新,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就容易走向没落。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具备开放性与包容性,既有传统文化元素,又融合现代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元素不断获得新鲜血液的补充,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苏州博物馆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典型。苏州博物馆作为现代建筑的代表,既融合了现代的建筑构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同时又将中国的园林艺术完美地融合其中,让整个博物馆呈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既能在其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历史的厚重感,又能体会到建筑艺术现代感。苏州博物馆成为传统与现代相融的代表。
  (三)深植中国文化土壤,挖掘特色
  任何文化元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原生土壤的滋养,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不断积累、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极高的普适性与接受度,是数代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总结与凝练。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状态,也必然离不开原生土壤的滋养。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无论在创新过程中,还是与现代艺术融合的过程中,都要首先从自身的文化底蕴中去挖掘特色,然后与其他元素寻求和谐统一的,而不是一味地跟随、强行捆绑,而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传统文化元素只有深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才能呈现出独特的美,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下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不断地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经典的塑造与创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在民族的特色中寻找突破口,从而实现环境与设计的完美融合,让现代环境艺术在文化的注入中不断获得新鲜的血液与持久的生命力,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取得长久的发展。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对于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文山苗族花山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能够加强苗族的认同感和内部的联系,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融合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新的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本文以人类学视阈探讨文山苗族花山节的举办形式和意义,阐述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为民俗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期刊
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的《德米安》,讲述了一个叫辛克莱的少年在孩提时代伙伴德米安的帮助下寻找本心的故事。虽然这样粗略的概括尚不足以表达出这本书的曼妙与深奥,但过于学究式的分析探索似乎也与读这本书的初衷背道而驰。在此,笔者想尝试用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来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由于笔者自身阅历有限,许多细节和故事的走向都无法完全理解,于是便在网上搜索一些前人对这本书的理
期刊
村上春树作为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大众性和通俗性。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立意新颖独特,寓意缥缈不定,语言细腻但晦涩难懂,小说耐人寻味。《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的压轴之作,正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成功,他才坚定地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在《寻羊冒险记》中,村上春树将“寻找”作为核心内容。基于此,本文以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的《寻羊冒险记》作为研究对象,对作者隐藏在该作品中的
期刊
文字与图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字起源于原始图形,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表意符号系统,兼具图形之美。本文在分析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化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方法和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可行性  (一)文字和图形的联系  最早开始,图形都是由手绘或者印制、刻写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大部分都属于图画类的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图形的
期刊
本文从神话原型的角度研究福克纳的《熊》,以福克纳的宗教神学思想对小说的三大原型意象熊、土地、国家进行神话原型解析,通过坎贝尔神话、上帝契约神话和上帝之城的神话构建出福克纳关于英雄、土地和国家的“理想国”神话。  《熊》是福克纳小说《摩西,去吧》中的一个短篇,是福克纳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熊》五分之三的篇幅描述少年艾萨克在斯潘、康普生等长辈的带领下猎杀熊老本的故事,而其余五分之二的篇幅重点阐述了卡
期刊
门巴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门巴族虽然没有属于本民族的专属文字,但门巴族的神话传说、酒歌、诗歌等独特的民族文学艺术,使门巴族在文化传承中虽有着无本民族文字的弱势,却依然将本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有效积累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艺术,即包含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情况、整体规律的个性,又从侧面提供了了解人类文明全面、整体发展进程,体现了民族特色的真实性。  文字的缺失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悲剧性
期刊
中国绘画立足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思想,画者在自然中感受自然,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中国绘画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有别于以理性科学为主导的西方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之风的兴盛促使中国画的发展无论是技法还是理论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人文精神得到充足的体现。本文分别从绘画理论、“写意”的表现手法、笔墨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以期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知程度,加深对人文精神的
期刊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书法艺术是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汉字的发展经由具体象形走向抽象表意;而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从象形走向更高层次的艺术象形。在汉字形体的演变中,由篆书简化为隶书,而后草、楷、行等书体相继产生,原始的象形已被抽象的线条所代替,看似象形对书法艺术影响变小了,而实际上它仍然对书法品评、书法抒情和创作、书法势态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即汉字是书法艺术的物质表现形式。
期刊
陶瓷艺术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陶瓷雕塑作为陶瓷文化艺术形式的显著代表,具有审美价值高、内蕴情感丰富以及装饰性强的特点。为了能够将陶瓷雕塑的艺术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要做好对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的研究。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有中国画式写意表现法和超写实表现法。本文将对陶瓷雕塑文化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进行具体的阐述。  我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直至今天仍然在很好地延续。陶
期刊
史实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托。在史实中包含着很多历史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如果在教育中运用得当,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者很容易在理科的课程上通过解题的方式活跃、思考起来,可是到了历史学习上却“动”不起来。历史充满了魅力,《百家讲坛》受到大众热捧,正是说明历史的魅力所在。历史学科并没有一个公式型的定律,学习者不是通过运算,而是通过表达、讨论的活动来学习。教育者必须要在课程中铺垫好大量的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