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更的滋味如何?金宇澄先生写《繁花》,就是花了7个月的时间在“弄堂网”上日更的,让人深感震惊。在我们通常的印象里,日更只是玄幻、武侠、盗墓小说等通俗文学的写作方法,语言来不及考究,想象却很肆意,結构也许单一,戏剧冲突又波澜迭起,因此估计作者也像一枚正在吐丝的春蚕,欲罢不能。金宇澄的写作却突破了我们的见识——连严肃文学也可以这样干?
金宇澄露出了上海老绅士特有的矜持,又有一点自得的微笑,他回应说:怎么不能?我小时候,十分敬佩扬州评话名家王少棠先生,每到中午十二点半,长袍一穿,惊堂木一拍,他就开讲。几十个上百个的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都是从他嘴里徐徐吐露出来的。这是特别富于中国特色的“话本”模式,它的结构是穿针引线式的,A的出场带出了B,B的出场又带出了C,同时有追溯,有呼应,有伏笔,有悬念,把人一探究竟、且听下文的好奇心都勾引了出来。从少年时代起,今日的老金就设想要当一个自编自说的“说书人”,把读者的馋虫都勾出来。
当然,少时,他还不知道有“日更”这一说。
当了几十年的文学编辑,手痒了,老金在“弄堂网”一开写,就有识货的读者每天搬个小板凳等着看。读者还会对人物的命运走向、性格的嬗变转侧,发表自己的看法。要不要应承他们的揣度?还是得绕开另辟蹊径?老金每天都在与读者捉迷藏。“捉迷藏的乐趣在于不被轻而易举地找到,但,又不能不被人找到。”
这种仿佛接上了“弹幕”的日更,很快也让金宇澄本人上了瘾。那七个月,他每天早上五点四十分起床,写两个小时,按时吃早饭上班。与此同时,他时时刻刻在考虑写作的内容,坐车在想,吃饭在想,洗澡在想,晚上出门遛弯也在想,然后把买的水果落在店里回了家。他非但没有憔悴烦躁,反而变得神采奕奕,就连发际线上爬露出的光溜大脑门,也让他更像一个阅尽千帆的智者。他说,在写作的高潮,读者七嘴八舌的探讨与建议,就像一场喧嚣的飓风,然而自己仿佛置身于“风暴眼”中,内心更冷静,思虑更周全,超常的发挥,使自己心目中原本灰扑扑的人物,都镀上了一层奇妙的立体光彩。
这就像一个小孩,当街在翻跟斗,周围越是有人喝彩,孩子就翻得越来劲。
他就是那个翻嗨了的孩子。
这便是日更的妙处,那就是一种对潜力的深度激发。再深究下文学史,“日更”可不是今天的新花样,而是十分悠久的文化传统。
狄更斯时代,月更和周更就开始了。狄更斯所有的小说都是在杂志上连载的。一开始,他心中只有一个故事梗概,小说丰满成后来的样子,连他本人也觉得惊讶。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揣度、想象与设计,都变成了一封封书信,每日被送到他的手里。
单靠作家闭门造车,那些曾经激荡人心的故事还会存在,并放射出不朽的光芒吗?这可真的不好说。
(潘光贤摘自《杭州日报》)
金宇澄露出了上海老绅士特有的矜持,又有一点自得的微笑,他回应说:怎么不能?我小时候,十分敬佩扬州评话名家王少棠先生,每到中午十二点半,长袍一穿,惊堂木一拍,他就开讲。几十个上百个的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都是从他嘴里徐徐吐露出来的。这是特别富于中国特色的“话本”模式,它的结构是穿针引线式的,A的出场带出了B,B的出场又带出了C,同时有追溯,有呼应,有伏笔,有悬念,把人一探究竟、且听下文的好奇心都勾引了出来。从少年时代起,今日的老金就设想要当一个自编自说的“说书人”,把读者的馋虫都勾出来。
当然,少时,他还不知道有“日更”这一说。
当了几十年的文学编辑,手痒了,老金在“弄堂网”一开写,就有识货的读者每天搬个小板凳等着看。读者还会对人物的命运走向、性格的嬗变转侧,发表自己的看法。要不要应承他们的揣度?还是得绕开另辟蹊径?老金每天都在与读者捉迷藏。“捉迷藏的乐趣在于不被轻而易举地找到,但,又不能不被人找到。”
这种仿佛接上了“弹幕”的日更,很快也让金宇澄本人上了瘾。那七个月,他每天早上五点四十分起床,写两个小时,按时吃早饭上班。与此同时,他时时刻刻在考虑写作的内容,坐车在想,吃饭在想,洗澡在想,晚上出门遛弯也在想,然后把买的水果落在店里回了家。他非但没有憔悴烦躁,反而变得神采奕奕,就连发际线上爬露出的光溜大脑门,也让他更像一个阅尽千帆的智者。他说,在写作的高潮,读者七嘴八舌的探讨与建议,就像一场喧嚣的飓风,然而自己仿佛置身于“风暴眼”中,内心更冷静,思虑更周全,超常的发挥,使自己心目中原本灰扑扑的人物,都镀上了一层奇妙的立体光彩。
这就像一个小孩,当街在翻跟斗,周围越是有人喝彩,孩子就翻得越来劲。
他就是那个翻嗨了的孩子。
这便是日更的妙处,那就是一种对潜力的深度激发。再深究下文学史,“日更”可不是今天的新花样,而是十分悠久的文化传统。
狄更斯时代,月更和周更就开始了。狄更斯所有的小说都是在杂志上连载的。一开始,他心中只有一个故事梗概,小说丰满成后来的样子,连他本人也觉得惊讶。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揣度、想象与设计,都变成了一封封书信,每日被送到他的手里。
单靠作家闭门造车,那些曾经激荡人心的故事还会存在,并放射出不朽的光芒吗?这可真的不好说。
(潘光贤摘自《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