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包括对主权、金融机构和公司风险暴露(以下简称非零售风险暴露)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体系。我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等监管要求,是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重要的制度创新,为商业银行改进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标杆和政策激励。内部审计发现,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对使用模型准确量化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偏离,现笔者对某国有商业银行该评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内部审计的难点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商业银行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落实监管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制定了规章制度,搭建起评级系统,评级结果被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实践,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风险计量体系初步建成。但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比,目前我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尚不牢固,分支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风险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评级模型相关数据更新不及时,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业务的发展,不能起到有效准确量化信用风险的作用
如近期审计发现,某商业银行模型开发文档显示,评级结果由客户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客户所属行业、客户所在区域四个纬度共同确定,客户定量指标及定性指标由客户经理每年发起评级时录入更新。而模型评级中的区域及行业风险参数仍为建模数据,未按监管要求及时更新,对客户评级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二)模型使用的基础数据库的设计没有前瞻性,无法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变更
由于模型设计不支持新准则会计报表,对定量指标评分的准确性形成一定的操作风险。审计发现,某商业银行现有评级仅支持从“企业类旧准则”版报表的会计科目中抓取财务数据,而目前大部分客户采用“企业类新准则2007版”报表。在实际评级工作中,客户经理需人为将“企业类新准则2007版”财务报表转换为“企业类旧准则”版,由于没有相应的会计科目转换对应依据及相关的专业培训,评级操作人员在新旧报表转换过程中存在难以准确对接的现象;同时部分新版报表的会计科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在旧版报表中没有相应科目,对定量指标打分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主管部门(风险管理部)、评级发起部门(客户部)、评级审核部门(信贷管理部)之间管理、协调存在不畅通,对评级模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建立沟通反馈机制,修正模型不合理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如评级敞口不满足实际需求,影响评级发起部门的实际操作,而评级管理部门只负责评级偏离度等指标的事后检查等工作,无法从发起部门、审核部门获取实时的评级数据,管理存在滞后现象。
(四)无法保证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银监会颁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指定信用风险主管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实施和监测。信用风险主管部门应独立于贷款发起及发放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并具备向董事会报告的途径”,但受限于商业银行内部人员不足因素,除一级分行设有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管理外,二级分行的评级人员内设于信贷管理部门,无法保证其独立性。
二、开展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审计的难点
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时间也不长,对业内人士来说是个新课题,对审计人员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当前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存在如下难点:
(一)内部审计抽样的难度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总行风险监控分析系统每月对各一级分行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进行监测,设定了违约认定不及时、定量指标下降定性指标上升、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评级级别大幅上迁现象较为突出等指标进行监测内部评级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要测试内部评级结果的可靠性,审计抽样始终是个难点。
(二)模型框架设置的合理性、检查信息系统的结构内部审计人员无法操作
因为模型是以黑匣子的形式设置,内部审计人员对评级模型的结构、数据等无法获取,对已经评级的公司客户无法测试模型是否设置的合理性、功能设置是否具有前瞻性。
(三)无法对风险参数量化合理性进行审计,无法进一步验证债务人和债项风险特征转化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等风险参数的准确度
比如审计发现某公司客户去年评级为AA级,在客户经营状况维持原状的情况下今年评级为A级,客户经理也无法跟客户解释何种原因导致评级下迁,也不知道从哪方面进行加强客户的维系。
(四)评级推翻的合理性难以掌控
基于同业竞争的原因,采用模型评级的结果低于原评级结果而无法获取原授信额度或者低于该客户在其他商业银行评级结果时,推翻评级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
(五)对系统评级与授信保持一致性难以判断
按规定评级标准应与商业银行的授信、不良贷款处置等政策保持一致性,但实际内部审计过程中无法判断评级上迁或下迁对客户授信的影响程度。
三、完善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及开展审计的建议
为做好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审计,充分揭示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的漏洞和风险,促进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的完善,笔者建议:
(一)持续改进模型表现,完善评级制度流程
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模型验证,评估模型局限性,检查并控制模型错误,持续改进模型表现”。“必要时,高级管理层应对现有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监控体系进行修改”。持续改进模型,完善流程,做到既要有助于农业银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也要促进信贷品质经营和业务发展。建议:一是商业银行落实监管要求,不断优化评级系统设计。制订直观、科学的定性标准。提高定量指标权重,弱化定性指标权重。尽量采用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二是保持评级政策的一致性和严肃性,着重引导经营行提高客户评级的准确性和审慎性。加强、完善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数据库的建设,及时收集、调整内部评级相关信息,为风险评估和风险参数量化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三是建立健全评级人员机制和监测分析制度,以考评促管理。基层行信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客户部门要明确评级管理责任,增加相应岗位人员编制,做到岗位分离,各司其责。加强对评级数据录入准确性的监督,完善定性打分的标准,严格审查,及时处理违约,一定要坚持定期监督检查、通报和考核,并加强与上级行的沟通。
(二)重视审前准备、狠抓阵前练兵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吸收国外先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课题新,具有挑战性,审计人员要先拜师后审计,通过专家讲课和自学讨论等形式,达到阵前练兵的目的,或从专业岗位选拔或外聘相关业务技能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
要高度重视审前分析,组织大家讨论、研究制定审计方案,以风险为主线,合理确定审计样本和审计抽查单位,厘清审计思路,为审计取得成功进行周密的审前准备。
(三)把握重点,关注风险和管理漏洞
审计人员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风险,力求审深查透。如:采用企业提供的不真实的财务及统计数据进行信用评级,人为拔高企业信用等级,在一些基层行时有发生。针对此风险,要审深查透,分析原因。二是关注管理漏洞和缺陷。如:针对经营行普遍存在的对法人客户违约认定滞后,导致风险暴露滞后的问题,要从管理的角度分析,提出了管理建议。三是关注问题整改,防范和化解风险。形成底稿后,要与被审行反复沟通,分析问题危害,督促其化解信贷风险。
(四)坚持审计与调研同步,提升项目的审计价值
内部审计是一种价值创造运动,内部审计如何得到进一步重视、如何走得更远,取决于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取决于审计成果对董事会、高管层的管用和好用。坚持现场审计与审计调研相结合,在现场审计的同时,组织分管领导、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客户经理、评级审查人员等,研究分析非零售评级体系在政策制度、流程控制、模型设计和系统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审计对完善相关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项目审计价值的增值。
一、商业银行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落实监管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制定了规章制度,搭建起评级系统,评级结果被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实践,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风险计量体系初步建成。但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比,目前我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尚不牢固,分支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风险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评级模型相关数据更新不及时,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业务的发展,不能起到有效准确量化信用风险的作用
如近期审计发现,某商业银行模型开发文档显示,评级结果由客户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客户所属行业、客户所在区域四个纬度共同确定,客户定量指标及定性指标由客户经理每年发起评级时录入更新。而模型评级中的区域及行业风险参数仍为建模数据,未按监管要求及时更新,对客户评级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二)模型使用的基础数据库的设计没有前瞻性,无法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变更
由于模型设计不支持新准则会计报表,对定量指标评分的准确性形成一定的操作风险。审计发现,某商业银行现有评级仅支持从“企业类旧准则”版报表的会计科目中抓取财务数据,而目前大部分客户采用“企业类新准则2007版”报表。在实际评级工作中,客户经理需人为将“企业类新准则2007版”财务报表转换为“企业类旧准则”版,由于没有相应的会计科目转换对应依据及相关的专业培训,评级操作人员在新旧报表转换过程中存在难以准确对接的现象;同时部分新版报表的会计科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在旧版报表中没有相应科目,对定量指标打分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主管部门(风险管理部)、评级发起部门(客户部)、评级审核部门(信贷管理部)之间管理、协调存在不畅通,对评级模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建立沟通反馈机制,修正模型不合理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如评级敞口不满足实际需求,影响评级发起部门的实际操作,而评级管理部门只负责评级偏离度等指标的事后检查等工作,无法从发起部门、审核部门获取实时的评级数据,管理存在滞后现象。
(四)无法保证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银监会颁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指定信用风险主管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实施和监测。信用风险主管部门应独立于贷款发起及发放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并具备向董事会报告的途径”,但受限于商业银行内部人员不足因素,除一级分行设有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管理外,二级分行的评级人员内设于信贷管理部门,无法保证其独立性。
二、开展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审计的难点
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时间也不长,对业内人士来说是个新课题,对审计人员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当前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存在如下难点:
(一)内部审计抽样的难度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总行风险监控分析系统每月对各一级分行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进行监测,设定了违约认定不及时、定量指标下降定性指标上升、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评级级别大幅上迁现象较为突出等指标进行监测内部评级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要测试内部评级结果的可靠性,审计抽样始终是个难点。
(二)模型框架设置的合理性、检查信息系统的结构内部审计人员无法操作
因为模型是以黑匣子的形式设置,内部审计人员对评级模型的结构、数据等无法获取,对已经评级的公司客户无法测试模型是否设置的合理性、功能设置是否具有前瞻性。
(三)无法对风险参数量化合理性进行审计,无法进一步验证债务人和债项风险特征转化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等风险参数的准确度
比如审计发现某公司客户去年评级为AA级,在客户经营状况维持原状的情况下今年评级为A级,客户经理也无法跟客户解释何种原因导致评级下迁,也不知道从哪方面进行加强客户的维系。
(四)评级推翻的合理性难以掌控
基于同业竞争的原因,采用模型评级的结果低于原评级结果而无法获取原授信额度或者低于该客户在其他商业银行评级结果时,推翻评级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
(五)对系统评级与授信保持一致性难以判断
按规定评级标准应与商业银行的授信、不良贷款处置等政策保持一致性,但实际内部审计过程中无法判断评级上迁或下迁对客户授信的影响程度。
三、完善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及开展审计的建议
为做好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审计,充分揭示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的漏洞和风险,促进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的完善,笔者建议:
(一)持续改进模型表现,完善评级制度流程
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模型验证,评估模型局限性,检查并控制模型错误,持续改进模型表现”。“必要时,高级管理层应对现有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监控体系进行修改”。持续改进模型,完善流程,做到既要有助于农业银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也要促进信贷品质经营和业务发展。建议:一是商业银行落实监管要求,不断优化评级系统设计。制订直观、科学的定性标准。提高定量指标权重,弱化定性指标权重。尽量采用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二是保持评级政策的一致性和严肃性,着重引导经营行提高客户评级的准确性和审慎性。加强、完善非零售风险内部评级数据库的建设,及时收集、调整内部评级相关信息,为风险评估和风险参数量化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三是建立健全评级人员机制和监测分析制度,以考评促管理。基层行信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客户部门要明确评级管理责任,增加相应岗位人员编制,做到岗位分离,各司其责。加强对评级数据录入准确性的监督,完善定性打分的标准,严格审查,及时处理违约,一定要坚持定期监督检查、通报和考核,并加强与上级行的沟通。
(二)重视审前准备、狠抓阵前练兵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吸收国外先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课题新,具有挑战性,审计人员要先拜师后审计,通过专家讲课和自学讨论等形式,达到阵前练兵的目的,或从专业岗位选拔或外聘相关业务技能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
要高度重视审前分析,组织大家讨论、研究制定审计方案,以风险为主线,合理确定审计样本和审计抽查单位,厘清审计思路,为审计取得成功进行周密的审前准备。
(三)把握重点,关注风险和管理漏洞
审计人员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风险,力求审深查透。如:采用企业提供的不真实的财务及统计数据进行信用评级,人为拔高企业信用等级,在一些基层行时有发生。针对此风险,要审深查透,分析原因。二是关注管理漏洞和缺陷。如:针对经营行普遍存在的对法人客户违约认定滞后,导致风险暴露滞后的问题,要从管理的角度分析,提出了管理建议。三是关注问题整改,防范和化解风险。形成底稿后,要与被审行反复沟通,分析问题危害,督促其化解信贷风险。
(四)坚持审计与调研同步,提升项目的审计价值
内部审计是一种价值创造运动,内部审计如何得到进一步重视、如何走得更远,取决于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取决于审计成果对董事会、高管层的管用和好用。坚持现场审计与审计调研相结合,在现场审计的同时,组织分管领导、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客户经理、评级审查人员等,研究分析非零售评级体系在政策制度、流程控制、模型设计和系统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审计对完善相关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项目审计价值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