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猪瘟是一种重特大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将会给整个养殖场乃至整个地区的生猪养殖产业造成毁灭打击。近年,猪瘟免疫力度不断增强,非典型猪瘟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隐性感染或继发感染现象十分严重。在全新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到规模化养殖场猪瘟防控的必要性,认识猪瘟疫病的危害,然后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猪瘟;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60
0 引言
目前,猪瘟疫情呈现新的流行特点,疫情发生更加复杂,防控难度更大。由于猪瘟疫情逐步向非典型化方向发展,发生后临床症状较轻,或者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呈现隐性感染,使养殖场内的猪群不断被感染,净化难度较大。在全新历史时期,应该掌握猪瘟的最新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猪瘟疫情防控,降低发病率,避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猪瘟危害
猪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它是由猪瘟病毒侵染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典型猪瘟临床上表现为发病急,发病过程短,全身皮肤组织呈现斑点性出血,肺脏多发性出血和梗死坏死。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猪瘟在许多国家的生猪养殖猪产区广泛流行,是很多国家需要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中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和猪肉需求大国,一直受到猪瘟疫情的威胁。疫情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及时隔离封锁,很容易导致疫情向其他地区传播蔓延。目前我国猪瘟疫情防控主要是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密度不断增加,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但同时猪瘟疫情出现新的流行态势,以非典型的形式表现,临床症状较轻或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特点是妊娠母猪带毒,仔猪出现先天性的震颤,导致大量猪死亡,隐性大毒株数量不断增多。
2 流行特點
猪瘟疫情在世界各地的生猪养殖主产区广泛分布,广泛流行,其中在亚洲、南美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地区分布较广泛。首先,流行范围逐渐变广。近年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生猪引种频繁,市场交易频繁,各个地区都曾经报道过猪瘟疫情发生的病例,其中非典型病例和典型病例都有发生,由此可知猪瘟疫情在我国生猪养殖流域,流行范围较广,造成的危害严重;其次,散发流行。为更好地解决非洲猪瘟传播流行对生猪健康生产造成的威胁,国家要求动物防疫部门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重特大动物疫病的强制性免疫接种,由于免疫密度和免疫接种频率不断增加,猪瘟疫情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爆发流行的概率呈现下降趋势,常呈散发流行或隐性发病,且多发生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群,并表现出持续性和先天性的感染[1];再次,由于免疫密度不断增加,非典型猪瘟和温和性猪瘟的感染率显著升高,生猪感染猪瘟病毒后,临床上症状较轻,发病率较低,患病时间较长,致死率较低;最后,混合感染显著增多,临床症状更为复杂,诊断难度变大,给该种疾病的防控带来巨大困难。
3 发生原因
3.1猪群抗体水平分布不均匀,离散度大
抗体水平是表示猪瘟疫苗免疫质量的最直接体现,抗体滴度的高低能从侧面反映猪群抵抗猪瘟病毒的能力,抗体滴度越高,抗体整齐度越高,表明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越好,抗体滴度越低,免疫不整齐,表明养殖场免疫效果较差。养殖场的整体抗体滴度和猪瘟疫情发生密切相连。近年,我国生猪养殖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养殖不平衡,养殖技术参差不齐,起伏较大,再加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使同一种疫苗对不同猪群免疫接种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不同猪场,同一个养殖场的不同猪群间的猪瘟抗体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对猪瘟疫情防控提出了巨大挑战。
3.2母源抗体影响
仔猪出生后,自身免疫力主要是通过吃乳获得,初乳中的母源抗体水平高低,直接和仔猪的身体抵抗能力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母源抗体水平过高,会干扰疫苗免疫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因为病毒和母源抗体相互综合,导致猪体内的病毒抗原数量较少,不能很好的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最终造成免疫失败。另外在母猪养殖中,母猪的身体状况也会对仔猪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最终影响到被动免疫效果,使整个猪群的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免疫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4 防控措施
4.1确保疫苗质量
为保障猪瘟疫苗效果,需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在疫苗生产、运输和使用中,政府监管部门需要确保疫苗的整体质量。政府部门应该随时对疫苗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的疫苗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在每年重特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前,应该选择合格的疫苗,对猪群进行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保证抗体水平达标。由于疫苗属于特殊的生物制品,不同的猪瘟疫苗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因此在疫苗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书妥善保存疫苗,保障猪瘟疫苗质量不受影响[2]。在免疫接种中,兽医人员应该配备专业化的冷藏箱,并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和接种。在免疫接种前应该先检查疫苗瓶身是否存在破损,是否超过有效期,密封是否严格,是否存在泄漏,物理性状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的疫苗禁止使用。
4.2做好抗体水平监测
广大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站都配备了快速检测设备和专业化的检测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对猪瘟进行快速检测,检测猪瘟抗体滴度是否达标。另外对于一些基层畜牧兽医站缺乏检测条件的,还可以采集病料,送到上级动物实验室进行专业化检测。猪瘟疫病防控中,通过对养殖场的猪群进行定期抗体水平监测,掌握整个猪群的免疫效果,能保证猪群养殖安全。通常每年需要对猪群进行2次抗体水平监测。对于曾经发生过猪瘟疫情的养殖场,在扑灭疫情后,应该每间隔一段时间采集生猪的新鲜血液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在扑灭疫情后,应该每间隔一段时间采集生猪的新鲜血液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并进行有效的检验检疫,及时淘汰隐性带毒猪,逐步净化猪群[3]。一旦发生该种疫病,应该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无害化处理,及时控制病情,避免疫情快速传播,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5 结束语
做好猪瘟疫情防控,需要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生猪疫情防御机制。另外还需要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猪瘟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在保证每年春秋两季做好重特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的同时,引导养殖户做好养殖场环境卫生工作,勤打扫勤消毒,避免病毒侵入,避免引进带毒猪和患病猪,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猪瘟疫情的防控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俊文.规模化猪场猪瘟预防与控制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5):131.
[2]赵国武.浅谈规模化猪场猪瘟预防与治疗方法[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134.
[3]梁盼.规模化猪场猪瘟防控技术探讨[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11):26.
作者简介:王宝军(1978-),男,天津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猪瘟;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60
0 引言
目前,猪瘟疫情呈现新的流行特点,疫情发生更加复杂,防控难度更大。由于猪瘟疫情逐步向非典型化方向发展,发生后临床症状较轻,或者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呈现隐性感染,使养殖场内的猪群不断被感染,净化难度较大。在全新历史时期,应该掌握猪瘟的最新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猪瘟疫情防控,降低发病率,避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猪瘟危害
猪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它是由猪瘟病毒侵染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典型猪瘟临床上表现为发病急,发病过程短,全身皮肤组织呈现斑点性出血,肺脏多发性出血和梗死坏死。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猪瘟在许多国家的生猪养殖猪产区广泛流行,是很多国家需要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中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和猪肉需求大国,一直受到猪瘟疫情的威胁。疫情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及时隔离封锁,很容易导致疫情向其他地区传播蔓延。目前我国猪瘟疫情防控主要是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密度不断增加,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但同时猪瘟疫情出现新的流行态势,以非典型的形式表现,临床症状较轻或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特点是妊娠母猪带毒,仔猪出现先天性的震颤,导致大量猪死亡,隐性大毒株数量不断增多。
2 流行特點
猪瘟疫情在世界各地的生猪养殖主产区广泛分布,广泛流行,其中在亚洲、南美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地区分布较广泛。首先,流行范围逐渐变广。近年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生猪引种频繁,市场交易频繁,各个地区都曾经报道过猪瘟疫情发生的病例,其中非典型病例和典型病例都有发生,由此可知猪瘟疫情在我国生猪养殖流域,流行范围较广,造成的危害严重;其次,散发流行。为更好地解决非洲猪瘟传播流行对生猪健康生产造成的威胁,国家要求动物防疫部门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重特大动物疫病的强制性免疫接种,由于免疫密度和免疫接种频率不断增加,猪瘟疫情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爆发流行的概率呈现下降趋势,常呈散发流行或隐性发病,且多发生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群,并表现出持续性和先天性的感染[1];再次,由于免疫密度不断增加,非典型猪瘟和温和性猪瘟的感染率显著升高,生猪感染猪瘟病毒后,临床上症状较轻,发病率较低,患病时间较长,致死率较低;最后,混合感染显著增多,临床症状更为复杂,诊断难度变大,给该种疾病的防控带来巨大困难。
3 发生原因
3.1猪群抗体水平分布不均匀,离散度大
抗体水平是表示猪瘟疫苗免疫质量的最直接体现,抗体滴度的高低能从侧面反映猪群抵抗猪瘟病毒的能力,抗体滴度越高,抗体整齐度越高,表明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越好,抗体滴度越低,免疫不整齐,表明养殖场免疫效果较差。养殖场的整体抗体滴度和猪瘟疫情发生密切相连。近年,我国生猪养殖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养殖不平衡,养殖技术参差不齐,起伏较大,再加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使同一种疫苗对不同猪群免疫接种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不同猪场,同一个养殖场的不同猪群间的猪瘟抗体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对猪瘟疫情防控提出了巨大挑战。
3.2母源抗体影响
仔猪出生后,自身免疫力主要是通过吃乳获得,初乳中的母源抗体水平高低,直接和仔猪的身体抵抗能力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母源抗体水平过高,会干扰疫苗免疫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因为病毒和母源抗体相互综合,导致猪体内的病毒抗原数量较少,不能很好的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最终造成免疫失败。另外在母猪养殖中,母猪的身体状况也会对仔猪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最终影响到被动免疫效果,使整个猪群的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免疫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4 防控措施
4.1确保疫苗质量
为保障猪瘟疫苗效果,需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在疫苗生产、运输和使用中,政府监管部门需要确保疫苗的整体质量。政府部门应该随时对疫苗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的疫苗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在每年重特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前,应该选择合格的疫苗,对猪群进行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保证抗体水平达标。由于疫苗属于特殊的生物制品,不同的猪瘟疫苗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因此在疫苗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书妥善保存疫苗,保障猪瘟疫苗质量不受影响[2]。在免疫接种中,兽医人员应该配备专业化的冷藏箱,并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和接种。在免疫接种前应该先检查疫苗瓶身是否存在破损,是否超过有效期,密封是否严格,是否存在泄漏,物理性状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的疫苗禁止使用。
4.2做好抗体水平监测
广大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站都配备了快速检测设备和专业化的检测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对猪瘟进行快速检测,检测猪瘟抗体滴度是否达标。另外对于一些基层畜牧兽医站缺乏检测条件的,还可以采集病料,送到上级动物实验室进行专业化检测。猪瘟疫病防控中,通过对养殖场的猪群进行定期抗体水平监测,掌握整个猪群的免疫效果,能保证猪群养殖安全。通常每年需要对猪群进行2次抗体水平监测。对于曾经发生过猪瘟疫情的养殖场,在扑灭疫情后,应该每间隔一段时间采集生猪的新鲜血液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在扑灭疫情后,应该每间隔一段时间采集生猪的新鲜血液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并进行有效的检验检疫,及时淘汰隐性带毒猪,逐步净化猪群[3]。一旦发生该种疫病,应该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无害化处理,及时控制病情,避免疫情快速传播,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5 结束语
做好猪瘟疫情防控,需要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生猪疫情防御机制。另外还需要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猪瘟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在保证每年春秋两季做好重特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的同时,引导养殖户做好养殖场环境卫生工作,勤打扫勤消毒,避免病毒侵入,避免引进带毒猪和患病猪,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猪瘟疫情的防控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俊文.规模化猪场猪瘟预防与控制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5):131.
[2]赵国武.浅谈规模化猪场猪瘟预防与治疗方法[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134.
[3]梁盼.规模化猪场猪瘟防控技术探讨[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11):26.
作者简介:王宝军(1978-),男,天津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