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诗篇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琴如今明白這个道理了。杜萧,算是一个文化名人了吧,以诗歌闻名几十年,作为伴侣,她见证了他贫寒而上进的少年、寂寥而不屈的青年、熟透而香气四溢的中年,可他还是一样的老朽了。文人用脑多,杜萧年轻时就神经衰弱,写诗的都敏感,神经总撩啊拨的,就不如常人的稳劲了;然后是记忆力衰退,然后是小脑萎缩。一生努力挣巴的人,在名气、待遇之外,与他乡下一辈子务农的堂弟一样:活傻了。连眼神都一样的呆滞,半夜里常嘟嘟囔囔,普通话都不说了,换上了几十年不用的老家方言。
  老年痴呆这个病,不碍吃不碍喝,但逐渐地不认人儿、不识路,可怕的是电门、燃气灶,虽然千防万防了,他也有可能趁人不备习惯性地去烧壶水。家务有儿媳干,雅琴的主要工作就是盯着老杜萧。
  痴呆了以后,杜萧的脑海,才是超级诗人的状态,风声水声相杂,呼呼、哗哗。失忆也是选择性的,十分钟以前的事儿记不起来,撂爪儿就忘;二十年前的事儿倒记得清楚,他喃喃自语:老家。发小。年轻时拼的一场大酒。
  他念叨着:“异乡的景致很好,但耐不住孤独的煎熬。”
  儿媳在一旁听了,说:“我爸的脑子还行,他还能作诗呢!”
  “行什么行?这是他年轻时写的。”雅琴说。她教了一辈子语文,虽然不写诗,但对诗还是有热情的,这也是维系他们几十年婚姻的一条绳索。
  在一旁一耳朵半耳朵的,儿媳也听了一些东西去,关了房门跟老公说:
  “你爸真糊涂了,我听见他念叨一个女人的名字,叫什么兰。”
  儿子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没准儿是老头的初恋吧。年轻的时候,谁没有点儿经历?”
  “我是怕妈不高兴。伺候这儿伺候那儿的,还念叨别的女人,老太太一生气就撒手不管啦。”
  “不会吧。人都老了,还能怎样?老伴、老伴,老了才是伴!别人再好,也不算什么。”
  “还有,我还听见一个什么燕,你爸够可以的,诗人的感情忒丰富,你不会受你爸遗传吧?”
  “嘿嘿……”儿子笑,很快又凝重起来,“贼不打三年自招,老了老了得这个病,都坦白了!”
  “要不你跟妈说说,老太太心里装得下这个吗?没准儿以前一直蒙在鼓里呢!”
  “用得着么?不一定就有什么事儿,也许就是单相思呢!我爸老了,已经是落叶了,以前再怎样多姿多彩,也落在我妈这棵树下了,追究也无从追究,还在意个啥?”
  人老到了一定地步,就生不如死了,或者说生等同于死。雅琴已经这样看待杜萧了。已经意识混乱的他,有时可气,有时可笑,有时还挺可爱,真是“老小孩儿”!但有一点儿是铁定的,他是不能恢复了,只能每况愈下。自己也老了,只能看着他更老,直至送他走。
  一天,杜萧端详着雅琴,眼里有亮光闪了几闪。
  “又不认识我啦?我是谁?”雅琴问他。
  “认识,认识,老伴嘛!”杜萧喃喃道,“我老了,诗也七零八碎,你是离开,还是更加爱我?”
  “又酸!”雅琴嗔道。猛然她意识到,这几句不是杜萧以前的诗!他在忽明忽暗的末路上,意识短暂地清晰了一下,这是这个诗人最后的诗篇,这是给她的。想到这,雅琴的两眼一下子就红了。
其他文献
老管家决意要告老还乡了。  张仁义很是不舍。  几十年来,老管家在他家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像一根灯芯,越来越短,老管家的腰弯了,背驼了。  老管家说:“请东家放我走吧!老朽再无能力帮您操持家务了。”  张仁义说:“您不干了,我就养你老!”  老管家叹口气:“叶落归根啊。”  张仁义就给老管家结账。  算盘噼里啪啦响了一会儿,张仁义倒吸一口冷气:老管家存在账里的大洋竟有五千多块!  为了表示对老管家
期刊
这年冬天,天气出奇的冷。秦始皇即将迎来49岁诞辰。宫里宫外,换新除旧,开始着手为始皇帝庆生贺寿。而始皇帝阴沉着脸,沉默不语。入冬以来,他从没喜悦过一天,那张脸如同腊月的天气,冰冷似铁。  这天早晨,始皇帝怏怏地走出宫廷,穿过一座小桥,折进宫廷御林营兵器库,从众多的兵器中抽出一把看上去相当锋利的剑。  剑在他手中挥舞着,发出一道道惨白的光,如同他鼻孔中喷出来的两道白色的雾气。那把剑在他手中没有待多久
期刊
那达慕是草原欢乐的海洋,赛马就是这海洋上飞溅的浪花。  赛马前一晚,我做了一个好梦。乐得我格格的!当时在包里饮酒的阿爸和算命先生也笑了。我阿爸笑着还做了个旁白,这羔子,乐巅馅啦!梦里,我的铁青马终于战胜了巴图那该死的小矮马!我骑在高高大大的铁青马上,绕场向观众致意。风吹花香草香拂面,四周满是掌声喝彩声……我没有学电视里喊乌拉!可我的嘴巴咧咧着,像含了阿爸给我从汉地买回的糖果。甜呀!一直甜到了心里!
期刊
无字碑上的虚空漂浮着明神宗朱翊钧内心的呐喊:“我虽为帝,可是还不如寻常百姓,可以爱真心相爱的女人,可以疼挚爱的幼子。我是什么?我无非只是这帝国大船上一个尊贵的乘客罢了,我无非是那些言官嘴里泼骂立名的庸帝罢了。”  万历十二年是暗潮涌动的一年,明神宗朱翊钧虚岁22岁。这一年,他在奏疏里言张居正“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追论”,这一批示致使张居正自八十岁老母到幼
期刊
唐婉喜欢把自己浸在沈园里,就像浸在有阳光的温暖的旧时光里。丝丝缕缕的旧时光,仿佛一千只一万只小手,抓挠着她,使她深陷其中,舍不得离去。  这日,唐婉身穿对襟大袖衫,腰束长裙,一条白色披帛缠绕双臂,款款步入沈园石坊门,经过一块椭圆形断开的云石,穿过莲莲田田的荷塘,走进孤鹤亭。唐婉手摸廊柱,闭眼,久久不愿睁开。因为这儿,留下太多陆游与她的美好记忆。  穿过孤鹤亭左拐,唐婉愣住了。因为她竟看见陆游,她以
期刊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際,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
期刊
十几年前的一天,母亲拿著一个厚厚的账本走进镇信用社大院。  那位信用社主任大约头一次遇到这样的贷款户——拿一个厚厚的账本办理贷款。他听母亲坐在办公桌对面条分缕析地讲完,一口茶差点笑喷了:“这位大嫂,我们这里是银行,不是福利院,你家孩子要读书,还债要用钱,我很同情,但原谅我们不能给你办这个贷款。贷款要有担保、有抵押,你拿这个来给我们看,没什么用啊。”  那账本上,是我家欠亲戚朋友两万多块钱的债。  
期刊
纪梅一直在关注着。午间,楼上会有一个年轻男人下来休息。来到2楼。2楼有五六个会议室。中午的时候,会议室都是空着的。  从电梯里出来,年轻男人会朝楼梯口的前台看上一眼。前台坐着纪梅和她的几个女同事,她们都是物业公司的人,负责这个楼面的会议室预定、倒水,还有其他一些的简单服务。  年轻男人在朝前台看过一眼后,朝纪梅她们几个,会微微点一下头,这是打招呼吗?然后,年轻男人朝会议室的方向走去,打开一间的门,
期刊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为了叙述方便,且把女主人公设置为我的大学同学,当然也可以是我的邻家姐妹,或者是我亲密的朋友,总之是给我一个可以走近她的理由吧。并且还要给她一个另外的名字,听来的故事中她有很好的名字,但是为了避嫌,几番思索,就叫她夏至吧。半夏生,木槿荣,我们都喜欢夏天的蓬勃,难道不是吗。  一切要从夏至的丈夫说起。  夏至的丈夫是一名生意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四十七岁又零十天的一个黄昏,突
期刊
砌末是一个木讷腼腆的男人。砌末是戏曲演出道具和布景的统称。  戏曲舞台,演员拿起马鞭,就是骑上马;摇起木桨,就是划起船;端起烛台,就是燃上灯;水旗招展,就是碧浪滔天。生活里,男人塞着耳机,听咏叹调和交响乐;拿着画笔,画凡·高的《向日葵》和废弃的木船;系上围裙,炒一盘有色有味的辣子鸡;或只是静静地坐着,任月色凉透了窗纱。  起初,男人并不知道砌末为何物。  男人还是个男孩的时候,喜欢写诗,喜欢画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