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中的问题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009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网建设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变电站由常规站改为综自站已成为一种趋势。综自改造后的变电站,其运行情况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装置的实用性及成熟性。本文就综自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分析,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案。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事故信号;GPS;后台监控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自动化功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变电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需求。因此,将变电站由常规站改造为综自站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其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将综自改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做一总结。
   1.GPS对时问题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对统一时钟的要求愈加迫切,有了统一时钟,即可实现全站各系统在GPS时间基准下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后的故障分析,也可以通过各开关动作的先后顺序来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发展过程。统一时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运行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
  GPS对时一般有三种方式。
  脉冲同步信号:装置的同步脉冲常用空接点方式输入。常用的脉冲信号有:1PPS,1PPM,1PPH。串行口对时方式:装置通过串行口读取同步时钟每秒一次的串行输出的时间信息对时,串行口又分为RS232接口和RS422接口方式。
  IRIG-B方式对时:IRIG-B为IRIG委员会的B标准,是专为时钟的传输制定的时钟码。每秒输出一帧按秒、分、时、日期的顺序排列的时间信息。IRIG-B信号有直流偏置(TTL)电平、1 kHz正弦调制信号、RS422电平方式、RS232电平方式四种形式。
  由于变电站内往往存在不同厂家的自动化装置,其接口类型繁多,装置数量也不等,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GPS对时接口与接受对时的设备接口不能通信的问题。
  这个问题最终以GPS厂家更换通信插件,将对时接口改为空接点B码对时而得以解决。
  这个问题的出现,提醒了设计人员在前期订货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设备的接口问题。尤其是保护测控装置及其它智能装置与后台监控设备的接口问题。因变电站综自改造多用以太网方式组网,而有些厂家的旧设备只存在串口或RS485接口,或者不同厂家设备进行通信时,因为规约不同而造成通信失败。这些问题都需要对所订购设备的通信插件進行统筹考虑,或订购充分数量的规约转换器,以免类似情况再发生。
   2.事故信号问题
  在常规控制方式的变电站,运行中发生事故时变电站将产生事故报警音响并经过远动设备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出事故信号,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这个事故信号启动事故相应的处理软件。由此可见,变电站的事故信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特别是对于无人值班的变电站,由于监控中心的运行人员需要同时监控多个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事故信号就成为监控中心运行人员中断其它工作转入事故处理的主要标志性的信号,非常重要。
  在110 kV顿岗变电站综自改造竣工验收时,验收人员在操作35 kV线路时,发现在后台和地调远方控制合开关时,都会触发“事故跳闸”信号。
  在采用常规的微机远动设备和保留控制屏的无人值班变电站中,一般采用在控制回路中增加记忆继电器的方法产生事故信号,这种方法已在以前的采用RTU进行无人值班改造工程项目中应用多年,其技术依据与原控制屏操作KK开关与实际开关位置不对应相同。110 kV顿岗变电站事故信号生成的原理与上述方法相同。其回路为将操作回路中的KKJ继电器(双位置继电器)的合后位置结点与断路器位置信号结点串联,形成一个电气单元的事故信号,监控系统中只须将各电气单元的事故信号进行软件或运算即可生成全站事故信号。
  事故信号的这种生成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后台或地调对开关进行遥合时,双位置继电器KKJ励磁,其常开接点变为合位,但由于开关位置变位太慢,DL常闭接点仍处于闭合状态,回路接通,触发事故总信号。由于这个问题是因为开关变位太慢引起,所以就通过在测控装置中设置延时,以延长判断时间来解决的。这种解决方法的弊端在于真正的事故发生时,会由于装置中设置的延时而不能对事故进行准确判断。
  因为35 kV、10 kV均为储能开关,当断路器合上时,储能装置启动,与其相连的TWJ失磁,若将TWJ的常开位置与KKJ的常开位置相连,构成生成事故总的回路,则会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这种解决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软件延时而产生的误判断。具体回路如图1所示。
  图1 事故信号回路图
   3.监控程序稳定性问题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无论是有人值班还是无人值班,操作人员不是在变电站内就是在主控站或调度室内,面对显示器进行变电站的全方位监视和操作。所以监控系统能否保持长时间稳定无故障的运行,对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某变电站的监控后台主机SAC1/SAC2双机网络中断,后台监控机SAC2不能与前置机连接,值班人员重启后台程序仍无法解决问题。经过数次重启后,经过八个小时的奋战,恢复正常运行。当SAC2为主机且为前置机时,与SAC1机无法连接,使SAC1机无法读取实时信息,但系统没有判断SAC2机异常并把SAC1机自动切换为值班主机,所以造成监控后台SAC1机、SAC2机都不能正常运行。值班人员对后台监控机SAC2的网卡、与交换机连接的网线、交换机本身进行了检查,均无发现故障。后经监控系统厂家人员检查确定,认为问题是由后台监控机SAC2的WINDOWS操作系统程序走死引起,网络资源不足导致后台监控机死机。
  找出问题后,厂家将后台监控机的监控程序版本升级,并经系统双机切换测试。当其中一台后台监控机网络中断或有异常时,监控系统能将另一台备用机自动切换成主机运行。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很多的运行维护工作都需要通过微机装置来完成。但综合自动化装置的硬件更新换代非常快,所选用的设备可能很快就变成落后产品;监控软件有时会存在难以发现的缺陷,以至导致监控维护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转。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这也提醒设计人员在选择综自产品及后台监控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出一种程序运行稳定,功能齐全,硬件配置相对超前的综自产品。
   4.结语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在电能质量,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体现。但由于综自设备整体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稳定,所以在实施运行中总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仁能把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共同分享,以完善我们的综合自动化技术。■
其他文献
超材料凭借优异的光学特性如人造磁性、负折射率等,近十几年来在诸多领域获得广泛关注。不同于自然界传统材料,超材料的光学特性是由构成其结构的人造单元所决定,超材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通过改变结构单元的形状、材料、周期大小或周期数来实现所需要的特性。超表面是三维超材料的二维化,为避免超材料复杂的加工工艺而衍生出来,超表面制备工艺简单,可以灵活调控光场特性,如金属结构单元组成的金属超表面,可以实现对入射光偏振、相位和振幅的调控。随着超表面的研究进入近红外和可见光波段,金属的本征损耗问题日渐凸显变得无法忽
超快时域光学测量系统将待测物理量通过全光信号变换的方法转换到时间轴上,从而利用高速单像素的光电探测器和信号采集电路进行快速连续地测量。然而,由于对时域探测系统包括光电探测器和实时示波器的带宽要求较高,超快时域光学测量也面临着测量分辨率上的挑战。同时,系统成本随着高速探测系统的使用而大大提升,降低了其实用性。此外,高探测带宽相应地要求高采样率,使得系统工作在连续实时的采集模式下时会产生高通量的数据,给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带来很大的压力。
  本论文以当前超快时域光学测量所面临的探测带宽受限问题入手,依
采用异种金属复合结构是轻量化设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因为极易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MCs),绝大多数异种金属难以在现有工艺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焊接。通常来说,熔焊效率高,但熔池反应剧烈,造成界面生长过程可控性差、工艺窗口极窄、工业应用困难;固相连接质量可控,但效率低下、环境要求苛刻、适用面过小。为此,本文以需求量大且存在相当难度的Al/Fe对接和Al/Mg搭接焊缝为对象,系统开展了异种金属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揭示了光束扫描行为对焊缝界面生
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稳定可靠的特点,在工业加工、激光雷达以及测距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受激布里渊散射自调Q光纤激光器以无波长限制、低成本、全光纤结构的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其随机输出特性严重限制了此类激光器的发展。本文为克服受激布里渊散射自调Q激光器的随机输出缺陷,从仿真和实验方面研究了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自稳定调Q光纤激光器及其输出调谐特性。
  本文首先从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被动调Q技术及其实现手段。通过数值仿真,讨论了被动调Q激光器内部反转粒子数的变化过程以及脉冲序
掺镱光纤激光器具有高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高散热性能和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军事防御,材料加工,智能制造和医疗等领域具备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但近年来发现的模式不稳定效应严重影响了掺镱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和高功率输出下高光束质量的保持,严重阻碍了大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和应用范围扩展。本论文主要针对大功率光纤激光系统的模式不稳定效应展开研究,特别是从掺镱光纤本身的角度,对光纤振荡器和光纤放大器的模式不稳定抑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本论文从掺镱光纤出发,阐述了镱离子的能
重庆钢铁集团新区于2009年12月投产,其生产的 AFT702钢种是类似于国标中的Q235。在生产初期,由于生产节奏波动,出钢氧含量控制不到位,脱氧制度和造渣制度不合理,钢中夹杂物未控制到低熔点区,加上精炼渣吸附夹杂能力不强,造成钢水可浇性较差,连浇炉数少。为了保证可浇性,通常采用加Al强脱氧+Ca处理和LF精炼工艺,这样一来,精炼过程的生产成本较高,时间变长,不利于经济洁净钢的生产。
  为提高产量,需保证和加快生产节奏,但实际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大包钢水跟不上浇铸速度,钢水可浇性差导致水口结瘤堵
【摘 要】文章论述了电气工程的作用、要求,质量通病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本文现以施工电气工程师的工作角度,谈谈在电气工程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   1.电气工程的作用  电气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大量的涌现。据调查,在全国房地产企业总数中,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数量很少,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占绝大多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家对金融、土地等调控政策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如何在调控和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当前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房地产;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房地产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实例,针对液压挖掘机系统常见的故障,通过对液压系统产生故障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措施    液压挖掘机是目前工程施工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工程机械,其行走、回转和举升、挖掘动作都是通过发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来驱动液压油缸和马达工作而实现的。对于液压系统。虽然只是作为挖掘机复杂主系统的子系统,但是其对主系统的功能和
期刊
【摘 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是多年来大家关心的议题,也是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所面对的难题。每当夏秋农忙收获季节,很多地方农户因无法及时处理大量的作物秸秆而一烧了之,既污染环境,也影响人们的交通安全与群众的正常生活。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强势措施加以制止,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把“禁烧”与利用相结合、因地制宜,正确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