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环境下,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往往将重点放在教学程序上,而忽略了教学反馈在教学中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理论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反馈 重要性
G623.2
从目前来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对教学反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比较模糊的认识,因此使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师对教学反馈的认识,明白教学反馈的重要性,才能让教师的教学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加大力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馈的重要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反馈的内涵
教学反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反馈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完成。其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情况进行考虑,并针对于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合理的调整教学程序,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而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体现的知识以及教师传播的信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自我反馈,例如课堂回答问题,课后练习等,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教学反馈的各个阶段
(一)课始反馈阶段
课始反馈阶段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前准备,还未进入学习状态的时期。例如在《牛顿暴风雨》这堂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暴风雨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对暴风雨的强度和状况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有了急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冲动。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出来。这个阶段的反馈不仅让学生对暴风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牛顿在暴风雨中坚持实验的勇敢精神。但是需要教师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宽广,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手段加以反馈。
(二)总体反馈阶段
总體反馈阶段是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一个总体理解。例如在《跳水》这篇文章中,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后,就会在脑海中产生许多问题,跳水者是谁、跳水的原因以及跳水的方式方法,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归纳方法以及中心思想。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接受到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归纳反馈信息,便可以知道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从而为后面的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三)总结反馈阶段
总结反馈阶段主要出现在课堂的最后时期,是教师对课文学习的一个升华性总结,例如概括文章的总体内容、升华文章的中心思想、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以及对学生的希望等等。这个阶段的反馈主要以教师为主,或者是转变对象,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对整堂语文课的学习模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状态等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提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与完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馈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接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后,对于其正确的观点应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受到鼓舞,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正确认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当一个人受到肯定或鼓舞的时候,将会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善于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例如,针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教师要对能够正确、流畅、熟练的背诵出来的同学,可以适当给予其口头奖励或者是一朵小红花。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于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能够及时得到及时的改正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经验、认知、学习水平等原因,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比较片面的、不完整的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点,同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此加以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韩国是国家,英国是国家,但是英国和韩国是我们自己的祖国吗?使学生对“祖国”一词有了进一步和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片面认识进行一步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知系统。
(三)有利于将反馈的“负”变为“正”
由于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同种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如何把学生的分散意见进行统一,把片面认识引向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寻找到契合点,把学生们反馈的“负”转变为“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对事物的认知。例如,在讲授《揠苗助长》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这句话产生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问:“禾苗真的会枯死吗?”有的问我:“禾苗虽然全部被拔高了,但是有些禾苗应该不会枯死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两种观点的契合点,即禾苗的全部枯死或是部分枯死,引导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理解,让学生抓住课文中“长高了一大截”的语句,并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指导,从而将分散的意见进行了统一。同时,教师还不能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标准化。由于语文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不像数学那样具有统一、固定的答案,对于观点不同,但是有于情于理的答案,都应该给予肯定,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反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7).
[2]谢守伟.讨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剂良药[J].新课程·小学,2013,(12).
[3]苏碧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探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5).
[4]杨春锋.浅谈语文教学方法[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
[5]李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引导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反馈 重要性
G623.2
从目前来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对教学反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比较模糊的认识,因此使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师对教学反馈的认识,明白教学反馈的重要性,才能让教师的教学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加大力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馈的重要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反馈的内涵
教学反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反馈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完成。其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情况进行考虑,并针对于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合理的调整教学程序,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而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体现的知识以及教师传播的信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自我反馈,例如课堂回答问题,课后练习等,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教学反馈的各个阶段
(一)课始反馈阶段
课始反馈阶段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前准备,还未进入学习状态的时期。例如在《牛顿暴风雨》这堂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暴风雨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对暴风雨的强度和状况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有了急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冲动。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出来。这个阶段的反馈不仅让学生对暴风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牛顿在暴风雨中坚持实验的勇敢精神。但是需要教师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宽广,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手段加以反馈。
(二)总体反馈阶段
总體反馈阶段是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一个总体理解。例如在《跳水》这篇文章中,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后,就会在脑海中产生许多问题,跳水者是谁、跳水的原因以及跳水的方式方法,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归纳方法以及中心思想。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接受到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归纳反馈信息,便可以知道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从而为后面的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三)总结反馈阶段
总结反馈阶段主要出现在课堂的最后时期,是教师对课文学习的一个升华性总结,例如概括文章的总体内容、升华文章的中心思想、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以及对学生的希望等等。这个阶段的反馈主要以教师为主,或者是转变对象,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对整堂语文课的学习模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状态等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提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与完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馈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接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后,对于其正确的观点应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受到鼓舞,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正确认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当一个人受到肯定或鼓舞的时候,将会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善于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例如,针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教师要对能够正确、流畅、熟练的背诵出来的同学,可以适当给予其口头奖励或者是一朵小红花。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于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能够及时得到及时的改正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经验、认知、学习水平等原因,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比较片面的、不完整的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点,同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此加以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韩国是国家,英国是国家,但是英国和韩国是我们自己的祖国吗?使学生对“祖国”一词有了进一步和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片面认识进行一步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知系统。
(三)有利于将反馈的“负”变为“正”
由于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同种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如何把学生的分散意见进行统一,把片面认识引向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寻找到契合点,把学生们反馈的“负”转变为“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对事物的认知。例如,在讲授《揠苗助长》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这句话产生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问:“禾苗真的会枯死吗?”有的问我:“禾苗虽然全部被拔高了,但是有些禾苗应该不会枯死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两种观点的契合点,即禾苗的全部枯死或是部分枯死,引导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理解,让学生抓住课文中“长高了一大截”的语句,并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指导,从而将分散的意见进行了统一。同时,教师还不能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标准化。由于语文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不像数学那样具有统一、固定的答案,对于观点不同,但是有于情于理的答案,都应该给予肯定,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反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7).
[2]谢守伟.讨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剂良药[J].新课程·小学,2013,(12).
[3]苏碧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探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5).
[4]杨春锋.浅谈语文教学方法[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
[5]李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引导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