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呼唤教学实践的创新,教学实践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而要实现教学实践的创新,迫切需要学校开展富有个性化的导学案。导学案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建立导学案研究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是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必由之路;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性保障;是学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如何进行新教材使用导学案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吃透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编写新教材使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的变化促使教师必须走进新教材,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切实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要求;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发挥新教材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必须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深度、广度和教材的关键之处。吃透教材还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和例题习题,只有在吃透教材之后才能准确确定教学的准确目标。如《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经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分析之后,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体会图形变换的动态认知;(2)通过演示、画、找、拼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样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创设情景,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的三维目标的确定以及实现的过程,既是提升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深刻领会的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并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采用新教材使用导学案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套好的新教材使用导学案,它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灵活有效,这样才能把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探究学习相结合,防止机械接受学习和机械探究学习。如在教学《初步统计》前,我先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类统计自家图书的本数,统计每月水、电、煤气和电话费的钱数,统计本年级各班男、女学生的人数等比较熟知的数据,让学生初步尝试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感知、体验统计的意义、价值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统计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课内再引导学生认识并制作统计图、表。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与“导”相结合,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利地达成三维目标,取得了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新教材使用导学案的突出亮点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作为智慧型的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在情境创设时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1)趣味性。情境创设是否有趣味是这节课开课的关键,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雨滴到湖面上的动态影像,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味中思考、发现数学知识。(2)针对性。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3)可操作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如在教学《抛物线的应用》时,我设计了多高、多宽的卡车是否能通过涵洞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新教材使用导学案要更注重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像抛绣球一样“抛”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如“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的几何课。在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何利用旧知,自主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推导出四边形内角和,如何转化;那么五边形呢?n 边形呢?通过对简单图形的分析,学生提出用分割的方法。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各小组开始动手动脑,参与面广。通过不同方法的分割,有的在形内找点,有的在形外找点,思维体现了有序性、互补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现出了协调方面的专长,有的表现出辩论的才能,有人激动地代表本组发言,有人在认真倾听,有人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有人迫不及待地补充。在反馈时,同学之间有互相的欣赏,也有自我反思,最后同学们很自然地选出最优解法。小组合作使学生在思维的比较中取得了对问题的完满解决,萌发出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五、合理设计新教材使用导学案题型,注重变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设计,应注重应用的层次性,一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内容可用适当的情境呈现;二是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新知识拓展延伸的练习,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学习活动,还应注重研究材料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和教学的满意程度,看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无效,并不是说教师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如何进行新教材使用导学案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吃透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编写新教材使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的变化促使教师必须走进新教材,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切实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要求;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发挥新教材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必须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深度、广度和教材的关键之处。吃透教材还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和例题习题,只有在吃透教材之后才能准确确定教学的准确目标。如《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经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分析之后,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体会图形变换的动态认知;(2)通过演示、画、找、拼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样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创设情景,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的三维目标的确定以及实现的过程,既是提升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深刻领会的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并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采用新教材使用导学案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套好的新教材使用导学案,它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灵活有效,这样才能把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探究学习相结合,防止机械接受学习和机械探究学习。如在教学《初步统计》前,我先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类统计自家图书的本数,统计每月水、电、煤气和电话费的钱数,统计本年级各班男、女学生的人数等比较熟知的数据,让学生初步尝试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感知、体验统计的意义、价值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统计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课内再引导学生认识并制作统计图、表。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与“导”相结合,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利地达成三维目标,取得了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新教材使用导学案的突出亮点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作为智慧型的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在情境创设时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1)趣味性。情境创设是否有趣味是这节课开课的关键,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雨滴到湖面上的动态影像,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味中思考、发现数学知识。(2)针对性。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3)可操作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如在教学《抛物线的应用》时,我设计了多高、多宽的卡车是否能通过涵洞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新教材使用导学案要更注重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像抛绣球一样“抛”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如“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的几何课。在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何利用旧知,自主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推导出四边形内角和,如何转化;那么五边形呢?n 边形呢?通过对简单图形的分析,学生提出用分割的方法。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各小组开始动手动脑,参与面广。通过不同方法的分割,有的在形内找点,有的在形外找点,思维体现了有序性、互补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现出了协调方面的专长,有的表现出辩论的才能,有人激动地代表本组发言,有人在认真倾听,有人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有人迫不及待地补充。在反馈时,同学之间有互相的欣赏,也有自我反思,最后同学们很自然地选出最优解法。小组合作使学生在思维的比较中取得了对问题的完满解决,萌发出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五、合理设计新教材使用导学案题型,注重变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设计,应注重应用的层次性,一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内容可用适当的情境呈现;二是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新知识拓展延伸的练习,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学习活动,还应注重研究材料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和教学的满意程度,看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无效,并不是说教师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