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逢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向全世界作出“将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承诺之时,由《紫光阁》杂志社、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办,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推动风电发展,建设绿色中国”研讨会于9月24日召开。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姚志平,国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在会上致辞。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国电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谢长军参加会议。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副司长侯代军、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副局长邱言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国家海洋局高级工程师孙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龙源电力集团、国电科环集团、国华能源投资公司等企业代表和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也分别在会上发言,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研讨会既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又有大型中央企业掌门人的致辞;既有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相关领域负责同志的深沉思考,又有电力企业和知名专家学者的热切期盼。说真话、实话,既肯定成绩;又直面问题,积极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开出了水平,开出了成果,将对促进风电行业健康成长、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姚志平的讲话,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本次研讨会的初衷。他强调指出,这次研讨会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正在抓紧落实的背景下举行的,规模虽小,意义重大。作为我国风电产业实践的先行者,国电集团及其旗下的龙源电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续的风电发展之路。今天请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相关领域的负责同志来,就是希望借助这种专题研讨会的方式,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协同攻关,突破问题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充分交流,建言献策,为推动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摸索出一条新路。
直面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从与会代表的发言中,记者了解到,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利用风能驾驭船只和提水灌溉的技术。但人类真正利用风能发电的历史却很短:130年前才出现世界上第一台风力发电风车,而直到20世纪风力发电技术才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用电紧张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的发言道出了企业对发展风电的心愿和期盼。他指出,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单是权宜之计,更是长远的战略问题;不单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近年来,中国风电在“十二五”期间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增长,并于2010年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电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一年多来,始终牢记重大社会责任,推动建设美丽中国。风电装机量位居世界第一,装备水平、发电量和经济效益保持亚洲领先。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25.5%,其中风电装机1737万千瓦,已经达到世界第一。
龙源电力作为国电集团风电开发的核心平台,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并有望在今年年底成为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
但是,我国风电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关键时期,还处在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升质量的爬坡阶段,风电企业盈利能力还很脆弱。我们国家风电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目前我国风电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5%,而欧盟、西班牙、德国装机占比分别达到13%、21.8%和18.4%,电量占比分别达到8%、20.9%和10.2%。风电发展和我们国家治理雾霾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恩仪发言指出:龙源电力充分利用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国家能源风电运营技术研发中心的平台,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开创了低风速和高海拔风电先河,成为第一个到境外投资风电项目的国有发电企业。仅2013年便实现风电发电量220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一年的居民用电量。但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着弃风限电和风电盈利能力脆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代表在发言中指出,风电发展还面临诸多掣肘,主要体现在:缺乏顶层设计和路线指引,事业发展导向性不够明确;技术储备及创新驱动不足,市场支撑后续乏力;区域格局规划不明朗,并网和消纳不畅成为老大难;等等。深刻揭示出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探讨解决问题的良策
到会的与风电发展有关的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主管负责人的发言,专业透彻,切中时弊,其意见建议很有价值。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随着风电行业进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只有凝聚共识、转变观念才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图,着力从规划、审批层面解决弃风限电等突出问题;加快电力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加快蓄能电站建设等手段实现电网跨区互补、多种电源互补;同时优化电力系统,抓紧研究以清洁能源供热的相关扶持政策;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更多关注用电方需求,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一个灵活的发电、用电机制。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的发言赢得满堂叫好,他指出:我国风电发展有待于从多个方面继续努力。一要重建评价体系。按照能源革命提出的新要求,重新构建风电行业价值评估体系。体系建立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二要强化法制管理。风电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进入法制化的管理渠道。目前风电发展还面临着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情况,企业不知如何应对,迫切希望建立起完善的规则体系及配套制度。三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推动风电走市场化发展之路。目前,仅仅依靠风电行业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健康稳定发展,亦无法与传统能源进行竞争,尚需国家层面予以扶持,剩下的则交给市场,由市场发挥作用。
最后一位发言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柴建云就像是给会议作的精彩总结。他谈道:从在纽约召开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报道得知,中国碳排放量已经占到世界排放总量的28%。在这个时间节点下调风电价格不合时宜,可能引发中国政府减少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的误解。无论是风电、火电、水电,还是核电,在计算其成本时都要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在内。国家要加强科研投入,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低风速风电的同时,尤需关注风电在电力系统内部的兼容性和协调性问题。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姚志平,国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在会上致辞。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国电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谢长军参加会议。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副司长侯代军、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副局长邱言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国家海洋局高级工程师孙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龙源电力集团、国电科环集团、国华能源投资公司等企业代表和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也分别在会上发言,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研讨会既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又有大型中央企业掌门人的致辞;既有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相关领域负责同志的深沉思考,又有电力企业和知名专家学者的热切期盼。说真话、实话,既肯定成绩;又直面问题,积极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开出了水平,开出了成果,将对促进风电行业健康成长、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姚志平的讲话,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本次研讨会的初衷。他强调指出,这次研讨会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正在抓紧落实的背景下举行的,规模虽小,意义重大。作为我国风电产业实践的先行者,国电集团及其旗下的龙源电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续的风电发展之路。今天请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相关领域的负责同志来,就是希望借助这种专题研讨会的方式,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协同攻关,突破问题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充分交流,建言献策,为推动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摸索出一条新路。
直面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从与会代表的发言中,记者了解到,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利用风能驾驭船只和提水灌溉的技术。但人类真正利用风能发电的历史却很短:130年前才出现世界上第一台风力发电风车,而直到20世纪风力发电技术才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用电紧张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的发言道出了企业对发展风电的心愿和期盼。他指出,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单是权宜之计,更是长远的战略问题;不单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近年来,中国风电在“十二五”期间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增长,并于2010年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电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一年多来,始终牢记重大社会责任,推动建设美丽中国。风电装机量位居世界第一,装备水平、发电量和经济效益保持亚洲领先。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25.5%,其中风电装机1737万千瓦,已经达到世界第一。
龙源电力作为国电集团风电开发的核心平台,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并有望在今年年底成为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
但是,我国风电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关键时期,还处在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升质量的爬坡阶段,风电企业盈利能力还很脆弱。我们国家风电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目前我国风电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5%,而欧盟、西班牙、德国装机占比分别达到13%、21.8%和18.4%,电量占比分别达到8%、20.9%和10.2%。风电发展和我们国家治理雾霾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恩仪发言指出:龙源电力充分利用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国家能源风电运营技术研发中心的平台,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开创了低风速和高海拔风电先河,成为第一个到境外投资风电项目的国有发电企业。仅2013年便实现风电发电量220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一年的居民用电量。但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着弃风限电和风电盈利能力脆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代表在发言中指出,风电发展还面临诸多掣肘,主要体现在:缺乏顶层设计和路线指引,事业发展导向性不够明确;技术储备及创新驱动不足,市场支撑后续乏力;区域格局规划不明朗,并网和消纳不畅成为老大难;等等。深刻揭示出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探讨解决问题的良策
到会的与风电发展有关的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主管负责人的发言,专业透彻,切中时弊,其意见建议很有价值。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随着风电行业进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只有凝聚共识、转变观念才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图,着力从规划、审批层面解决弃风限电等突出问题;加快电力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加快蓄能电站建设等手段实现电网跨区互补、多种电源互补;同时优化电力系统,抓紧研究以清洁能源供热的相关扶持政策;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更多关注用电方需求,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一个灵活的发电、用电机制。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的发言赢得满堂叫好,他指出:我国风电发展有待于从多个方面继续努力。一要重建评价体系。按照能源革命提出的新要求,重新构建风电行业价值评估体系。体系建立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二要强化法制管理。风电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进入法制化的管理渠道。目前风电发展还面临着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情况,企业不知如何应对,迫切希望建立起完善的规则体系及配套制度。三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推动风电走市场化发展之路。目前,仅仅依靠风电行业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健康稳定发展,亦无法与传统能源进行竞争,尚需国家层面予以扶持,剩下的则交给市场,由市场发挥作用。
最后一位发言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柴建云就像是给会议作的精彩总结。他谈道:从在纽约召开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报道得知,中国碳排放量已经占到世界排放总量的28%。在这个时间节点下调风电价格不合时宜,可能引发中国政府减少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的误解。无论是风电、火电、水电,还是核电,在计算其成本时都要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在内。国家要加强科研投入,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低风速风电的同时,尤需关注风电在电力系统内部的兼容性和协调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