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剖析问题 献计献策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逢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向全世界作出“将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承诺之时,由《紫光阁》杂志社、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办,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推动风电发展,建设绿色中国”研讨会于9月24日召开。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姚志平,国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在会上致辞。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国电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谢长军参加会议。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副司长侯代军、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副局长邱言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国家海洋局高级工程师孙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龙源电力集团、国电科环集团、国华能源投资公司等企业代表和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也分别在会上发言,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研讨会既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又有大型中央企业掌门人的致辞;既有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相关领域负责同志的深沉思考,又有电力企业和知名专家学者的热切期盼。说真话、实话,既肯定成绩;又直面问题,积极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开出了水平,开出了成果,将对促进风电行业健康成长、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姚志平的讲话,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本次研讨会的初衷。他强调指出,这次研讨会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正在抓紧落实的背景下举行的,规模虽小,意义重大。作为我国风电产业实践的先行者,国电集团及其旗下的龙源电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续的风电发展之路。今天请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相关领域的负责同志来,就是希望借助这种专题研讨会的方式,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协同攻关,突破问题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充分交流,建言献策,为推动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摸索出一条新路。
  直面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从与会代表的发言中,记者了解到,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利用风能驾驭船只和提水灌溉的技术。但人类真正利用风能发电的历史却很短:130年前才出现世界上第一台风力发电风车,而直到20世纪风力发电技术才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用电紧张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的发言道出了企业对发展风电的心愿和期盼。他指出,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单是权宜之计,更是长远的战略问题;不单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近年来,中国风电在“十二五”期间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增长,并于2010年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电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一年多来,始终牢记重大社会责任,推动建设美丽中国。风电装机量位居世界第一,装备水平、发电量和经济效益保持亚洲领先。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25.5%,其中风电装机1737万千瓦,已经达到世界第一。
  龙源电力作为国电集团风电开发的核心平台,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并有望在今年年底成为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
  但是,我国风电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关键时期,还处在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升质量的爬坡阶段,风电企业盈利能力还很脆弱。我们国家风电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目前我国风电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5%,而欧盟、西班牙、德国装机占比分别达到13%、21.8%和18.4%,电量占比分别达到8%、20.9%和10.2%。风电发展和我们国家治理雾霾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恩仪发言指出:龙源电力充分利用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国家能源风电运营技术研发中心的平台,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开创了低风速和高海拔风电先河,成为第一个到境外投资风电项目的国有发电企业。仅2013年便实现风电发电量220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一年的居民用电量。但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着弃风限电和风电盈利能力脆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代表在发言中指出,风电发展还面临诸多掣肘,主要体现在:缺乏顶层设计和路线指引,事业发展导向性不够明确;技术储备及创新驱动不足,市场支撑后续乏力;区域格局规划不明朗,并网和消纳不畅成为老大难;等等。深刻揭示出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探讨解决问题的良策
  到会的与风电发展有关的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主管负责人的发言,专业透彻,切中时弊,其意见建议很有价值。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随着风电行业进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只有凝聚共识、转变观念才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图,着力从规划、审批层面解决弃风限电等突出问题;加快电力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加快蓄能电站建设等手段实现电网跨区互补、多种电源互补;同时优化电力系统,抓紧研究以清洁能源供热的相关扶持政策;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更多关注用电方需求,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一个灵活的发电、用电机制。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的发言赢得满堂叫好,他指出:我国风电发展有待于从多个方面继续努力。一要重建评价体系。按照能源革命提出的新要求,重新构建风电行业价值评估体系。体系建立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二要强化法制管理。风电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进入法制化的管理渠道。目前风电发展还面临着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情况,企业不知如何应对,迫切希望建立起完善的规则体系及配套制度。三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推动风电走市场化发展之路。目前,仅仅依靠风电行业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健康稳定发展,亦无法与传统能源进行竞争,尚需国家层面予以扶持,剩下的则交给市场,由市场发挥作用。
  最后一位发言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柴建云就像是给会议作的精彩总结。他谈道:从在纽约召开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报道得知,中国碳排放量已经占到世界排放总量的28%。在这个时间节点下调风电价格不合时宜,可能引发中国政府减少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的误解。无论是风电、火电、水电,还是核电,在计算其成本时都要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在内。国家要加强科研投入,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低风速风电的同时,尤需关注风电在电力系统内部的兼容性和协调性问题。
其他文献
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重新阅读金一南同志编写的《苦难辉煌》一书,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炮火纷飞的年代。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横扫千军如卷席,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仔细品味着,读懂了两个字:“朴素”,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800万军队,支撑这种“朴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力量、艰苦奋斗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这种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毛泽东曾赞誉它“叙事有章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引用其中“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的名句,提倡以史为鉴、传承文明。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所著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书,致力于发掘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中所蕴含的经世智慧,精选其中影响历史主线的关键事件,钩沉发覆,以现代思维总结历代治乱成败、民生休戚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局部执政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也是党的群众工作最成功的时期。历史业已逝去,往事并不如烟。中央在延安辉煌的十三年岁月留下了不尽的思考,每次回忆那些不加任何修饰都十分生动的事例,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都能坚定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雷声、骂声与民生  打雷是天象,雷打死人是天灾,借雷打死人诅咒执政党的领袖,则不是一般的个人恩怨,而是
赛季过半的中国田径捷报频传—苏炳添以9秒99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刘虹打破女子2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张国伟摘得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奥斯陆站男子跳高冠军。中国田径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把突破创新的要求用体制固定下来,把突破创新的动力用机制激发出来,把突破创新的精神用队风凝聚起来。”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总结的这席话,被认为是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保持项目不断前进的根本出
>>人物档案<<<<<<<<<<<<<<<<  郑哲敏,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1924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1952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院士与合作者提出了流体弹塑性理论,建立了穿破甲的动力学模型与相似律,奠定了爆炸加工、水下爆炸筑堤等工程技术科学基
对我国城镇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敢于面对,深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激励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  新型城镇化必须对过去快速城镇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进行纠偏。  近来新型城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地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机遇,甚至社会上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出新型城镇化?怎样才
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并致开幕辞,提出“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为国际治理规范又开出一剂良方,也体现了中国的“大智与担当。  回顾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历任领导人统筹维护国家正当权益与国际公平正义,始终坚守发展中国家立场,就改革完善国际治理规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宝贵的思想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首倡和平共处五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重大改革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披坚执锐、攻坚克难,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创新。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中共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任务,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
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