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简言之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读”,它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它是语文学习的中心轴,它是阅读感悟的催化剂,是情感把握的磁性石。朗读是一门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文章“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可是当前的朗读教学,一部分人已经走进了“瓶颈区”,钻进了死胡同,甚至影响了教学。
现状一:摆花架子
语文课堂上学生读课文时,常见一人读,众人听,并且往往是班级里读得最好的同学读,其他的学生好像不需要培养朗读能力似的。每个班级,似乎都能找出几个朗读的“贵族”,越是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贵族)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多,越是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平民)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少。
对策:朗读要“普遍撒网”
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朗读水平也有差异。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应该为他们排排队伍。哪些学生属于只能读通句子的层次,哪些学生属于能流利地朗读的层次,哪些学生达到了有感情朗读的层次,教师心中应该有底。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可以多让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学生朗读,让他们感受当众朗读的快乐。
现状二:固定声腔
有些教师“矫枉过正”,过分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在朗读时统一语速、语调,统一学生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内容的不同解读,让学生“异口同声”复制自己的朗读。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文章,存在着一种“固定声腔”,给人读得很投入的虚假感觉。
对策:朗读要“因材施教”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丰富多彩,体裁多样,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都有深厚的文本内涵,不同体裁的文章读的目标和要求是不一样的,读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景美、情深的课文要美美地享受诵读;一般科普、说明类文章适合介绍性朗读。同样是适合朗读的内容,朗读的形式也不一样,有人物事件的文章可以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动情美读;写景类的则可以想象美读,读出画面……不同的体裁,教师在朗读方式选择上应有所侧重,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别用固定模式指导朗读。课堂始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朗读时也应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让学生情感受到启迪。
现状三:放任自流
课堂上教师不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反正多读书准没错)打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旗号,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这不是“放羊”朗读吗?
对策:朗读要“有的放矢”
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和形象的整体,教师要学会抓住一条主线,让学生着眼全局。首先是初读环节的把握,许多教师在初读时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词。其实学生初次读文后的初步感受是最真实的,是下面以学定教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全文的感受和理解。其次是教师要通过上引下联,左右贯通,让学生将个体有感受的个别句子连成整体进行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中要抓住文眼,就某一个词、一个句或一段话的解读将全文连接起来,让学生始终围绕文本主题进行整体性阅读。
现状四:程式化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后,粗略让学生了解图片内容后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位教师执教《九寨沟》时,出示了一张九寨沟风景照片然后说:“心动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作者笔下的迷人风光。”坐在边上的一位男生轻轻地对同桌说:“我就知道要读了。”然后和班中同学一起朗读起来,再听听这位学生的朗读,似乎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他丝毫没有被画面感染,还游离在文本之外。
对策:朗读要“潜移默化”
美国学者鲁德说过:“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自于取得成就的满足。”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获得的,当学生通过朗读达到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于一体时,这将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是一种满足。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也不容忽视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有效的指导与训练。由此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走出误区,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现状一:摆花架子
语文课堂上学生读课文时,常见一人读,众人听,并且往往是班级里读得最好的同学读,其他的学生好像不需要培养朗读能力似的。每个班级,似乎都能找出几个朗读的“贵族”,越是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贵族)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多,越是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平民)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少。
对策:朗读要“普遍撒网”
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朗读水平也有差异。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应该为他们排排队伍。哪些学生属于只能读通句子的层次,哪些学生属于能流利地朗读的层次,哪些学生达到了有感情朗读的层次,教师心中应该有底。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可以多让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学生朗读,让他们感受当众朗读的快乐。
现状二:固定声腔
有些教师“矫枉过正”,过分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在朗读时统一语速、语调,统一学生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内容的不同解读,让学生“异口同声”复制自己的朗读。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文章,存在着一种“固定声腔”,给人读得很投入的虚假感觉。
对策:朗读要“因材施教”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丰富多彩,体裁多样,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都有深厚的文本内涵,不同体裁的文章读的目标和要求是不一样的,读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景美、情深的课文要美美地享受诵读;一般科普、说明类文章适合介绍性朗读。同样是适合朗读的内容,朗读的形式也不一样,有人物事件的文章可以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动情美读;写景类的则可以想象美读,读出画面……不同的体裁,教师在朗读方式选择上应有所侧重,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别用固定模式指导朗读。课堂始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朗读时也应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让学生情感受到启迪。
现状三:放任自流
课堂上教师不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反正多读书准没错)打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旗号,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这不是“放羊”朗读吗?
对策:朗读要“有的放矢”
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和形象的整体,教师要学会抓住一条主线,让学生着眼全局。首先是初读环节的把握,许多教师在初读时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词。其实学生初次读文后的初步感受是最真实的,是下面以学定教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全文的感受和理解。其次是教师要通过上引下联,左右贯通,让学生将个体有感受的个别句子连成整体进行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中要抓住文眼,就某一个词、一个句或一段话的解读将全文连接起来,让学生始终围绕文本主题进行整体性阅读。
现状四:程式化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后,粗略让学生了解图片内容后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位教师执教《九寨沟》时,出示了一张九寨沟风景照片然后说:“心动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作者笔下的迷人风光。”坐在边上的一位男生轻轻地对同桌说:“我就知道要读了。”然后和班中同学一起朗读起来,再听听这位学生的朗读,似乎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他丝毫没有被画面感染,还游离在文本之外。
对策:朗读要“潜移默化”
美国学者鲁德说过:“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自于取得成就的满足。”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获得的,当学生通过朗读达到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于一体时,这将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是一种满足。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也不容忽视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有效的指导与训练。由此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走出误区,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