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联网技术主要是利用RFID技术,以及辅助的传感器、中间件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对资源进行采集、实时跟踪和管理的一整套技术的统称。文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应用,提出用于电力资产管理系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通过对固定资产采购阶段、领用阶段、维修阶段、折旧阶段等关键环节,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准确快速采集,保證企业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准确状况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资产管理;电子标识
1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资产管理必须贯穿其整个使用期间才能保证企业的资产管理不发生丢失落项等情况。一般来说,企业所采用的资产管理模式应该能够为企业提供详实可靠的资产状态信息,便于企业管理层核算资产负债表。电力企业过去对资产的管理模式以资产部门各自负责为主,各部门往往出于部门利益考虑将资产的管理人为设定,造成卡、账、物各成体系,差别很大。同时,各部门之间也还有壁垒,使资产无法进行跟踪检查管理,也造成了各部门间资产管理标准不一的问题。施行企业内资产统一管理,这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但具体实施起来,引发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管理成本则是最主要的问题。
2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2.1物联网技术应用机理
实际的物联网技术,是以RFID为标志产生的,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自产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RFID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并迅速展现出其在市场应用方面所具备的巨大潜力,被人们简称为“物联网”。与相对传统的磁卡、条型码、Ic卡等类似电子标签模式相比,RFID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为非接触、没有磨损、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避免数据信息冲突、便于携带和使用等。RFID系统可一起对多张不同的电子标签同时进行处理。
2.2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力资产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前,RFID技术因其使用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已经被广泛用于对电力企业资产进行跟踪管理,操作过程中广泛采用手持式数据采集终端进行现场采集实物信息标识。因为电力企业的资产设备大多在电磁场、危险、苛刻的运行环境下,实际的信息采集操作,就必须考虑手持终端设备要满足抗干扰、远距离读写、稳定及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1)抗干扰因素。电力企业的变电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会产生工频电磁场,导致电气设备受到低频感应电磁场的干扰作用。因为手持RFID终端内部的信号不能通过大地构成感应电流的回路,电力企业选择手持RFID终端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设备电磁保护。
(2)远距离读写。电力系统的设备标识一般的安装位置选取设备安装基座的接地装置上,为防止破坏还要距离地面有些高度,同时还要考虑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数据读写。因此,手持RFID设备可以远距离读写,这对于降低资产巡查人员的劳动强度显得非常必要。
(3)手持设备续航时间。大多数资产巡查的工作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很多还属于野外操作,并且对于大型变电站来说,其占地面积比较大,架设的设备也比较多,安装标识和进行读写的时间都会比较长。所以手持RFID设备的供电电源的续航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还要能够提供设备意外掉电时的自动数据保存功能,确保工作人员实施操作时可以放心大胆去操作。
(4)抗紫外线。电力系统已经装设的电子标识大多要长期处于风吹雨淋日晒的工作环境,易发生褪色等问题,这就会造成RFID设备读写的困难。所以,在对标识的外壳进行封装时,必须酌情增加抗紫外线辐射的颜色材料。
(5)防冲撞机制。现实变电站里面的运行设备众多,位置也比较集中,要提高资产检查的速度,就在设计时必须做好不同设备资源电子标签发生冲撞的解决算法,完成对每个工作运行区域的设备多标识进行分批量实施、准确识别、快速高效读取的使用功能。
2.3制定电子标识贴标规范
标识贴标规范是指同一类型的设备对标识的安装要有统一的位置要求,给以后安装调试、设备识别和信息读取提供巨大的方便。电力设备的规范贴标要充分分析室内外设备、各单元位置设备结构特点、手持RFID设备读写标识的便利等具体因素来制定,必须坚持的前提原则是从实际和应用两个角度出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用于变电站RFID的标示通常为金属无源电子标识。经过在不同工作环境下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进行使用性能测试,事实证明,RFID设备基本不能读取距离超过2米的电子标识信息,在制定RFID贴标规范时也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随着RFID技术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方面的广泛和深入的采用,一些实际的问题慢慢浮现出来。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通常采用统一的资产管理评估系统进行资产的整理结果进行指标性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数据来源于SAP系统和PMS系统的采样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是比较缺乏现场的实物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信息,这与真实的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是今后电力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必须着力完成的主要任务。
3结束语
RFID技术带来了整个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新局面,物联网技术因其卓越实用且成本低廉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具体而言,技术层面的实现模式就是把电子标识设置在实际的资产上,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存储,通过RFID技术实现免接触大批量进行实时读取以及数据传递。此举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资产管理的诸多难点,实现对设备资产的精确跟踪管理,可以想见,物联网技术将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领域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资产管理;电子标识
1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资产管理必须贯穿其整个使用期间才能保证企业的资产管理不发生丢失落项等情况。一般来说,企业所采用的资产管理模式应该能够为企业提供详实可靠的资产状态信息,便于企业管理层核算资产负债表。电力企业过去对资产的管理模式以资产部门各自负责为主,各部门往往出于部门利益考虑将资产的管理人为设定,造成卡、账、物各成体系,差别很大。同时,各部门之间也还有壁垒,使资产无法进行跟踪检查管理,也造成了各部门间资产管理标准不一的问题。施行企业内资产统一管理,这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但具体实施起来,引发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管理成本则是最主要的问题。
2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2.1物联网技术应用机理
实际的物联网技术,是以RFID为标志产生的,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自产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RFID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并迅速展现出其在市场应用方面所具备的巨大潜力,被人们简称为“物联网”。与相对传统的磁卡、条型码、Ic卡等类似电子标签模式相比,RFID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为非接触、没有磨损、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避免数据信息冲突、便于携带和使用等。RFID系统可一起对多张不同的电子标签同时进行处理。
2.2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力资产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前,RFID技术因其使用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已经被广泛用于对电力企业资产进行跟踪管理,操作过程中广泛采用手持式数据采集终端进行现场采集实物信息标识。因为电力企业的资产设备大多在电磁场、危险、苛刻的运行环境下,实际的信息采集操作,就必须考虑手持终端设备要满足抗干扰、远距离读写、稳定及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1)抗干扰因素。电力企业的变电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会产生工频电磁场,导致电气设备受到低频感应电磁场的干扰作用。因为手持RFID终端内部的信号不能通过大地构成感应电流的回路,电力企业选择手持RFID终端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设备电磁保护。
(2)远距离读写。电力系统的设备标识一般的安装位置选取设备安装基座的接地装置上,为防止破坏还要距离地面有些高度,同时还要考虑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数据读写。因此,手持RFID设备可以远距离读写,这对于降低资产巡查人员的劳动强度显得非常必要。
(3)手持设备续航时间。大多数资产巡查的工作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很多还属于野外操作,并且对于大型变电站来说,其占地面积比较大,架设的设备也比较多,安装标识和进行读写的时间都会比较长。所以手持RFID设备的供电电源的续航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还要能够提供设备意外掉电时的自动数据保存功能,确保工作人员实施操作时可以放心大胆去操作。
(4)抗紫外线。电力系统已经装设的电子标识大多要长期处于风吹雨淋日晒的工作环境,易发生褪色等问题,这就会造成RFID设备读写的困难。所以,在对标识的外壳进行封装时,必须酌情增加抗紫外线辐射的颜色材料。
(5)防冲撞机制。现实变电站里面的运行设备众多,位置也比较集中,要提高资产检查的速度,就在设计时必须做好不同设备资源电子标签发生冲撞的解决算法,完成对每个工作运行区域的设备多标识进行分批量实施、准确识别、快速高效读取的使用功能。
2.3制定电子标识贴标规范
标识贴标规范是指同一类型的设备对标识的安装要有统一的位置要求,给以后安装调试、设备识别和信息读取提供巨大的方便。电力设备的规范贴标要充分分析室内外设备、各单元位置设备结构特点、手持RFID设备读写标识的便利等具体因素来制定,必须坚持的前提原则是从实际和应用两个角度出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用于变电站RFID的标示通常为金属无源电子标识。经过在不同工作环境下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进行使用性能测试,事实证明,RFID设备基本不能读取距离超过2米的电子标识信息,在制定RFID贴标规范时也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随着RFID技术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方面的广泛和深入的采用,一些实际的问题慢慢浮现出来。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通常采用统一的资产管理评估系统进行资产的整理结果进行指标性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数据来源于SAP系统和PMS系统的采样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是比较缺乏现场的实物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信息,这与真实的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是今后电力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必须着力完成的主要任务。
3结束语
RFID技术带来了整个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新局面,物联网技术因其卓越实用且成本低廉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具体而言,技术层面的实现模式就是把电子标识设置在实际的资产上,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存储,通过RFID技术实现免接触大批量进行实时读取以及数据传递。此举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资产管理的诸多难点,实现对设备资产的精确跟踪管理,可以想见,物联网技术将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领域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