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教科书的编写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插图作为教材有机的组成部分,与文字配合形象直观地说明问题,还有不少插图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照片、漫画形式,这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促进,教师教学时如能恰当利用,则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插图;兴趣;实验; 概念;思维;态度;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3-0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各种版本的化学教材不断问世并运用于基础教育的实践和不断的修订完善中。201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就依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增加、更换和更新了不少插图。新教材中编入300多幅插图,像实验图、统计图、示意图、物质用途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读图要求、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插图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其功能。
1 选图妙用 诱导兴趣
新教材中,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附有一个插图,教材编写者力图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课本上的插图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如在上第一堂课时, 引导学生看书上第15页彩图8"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可以起到诱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2 凭图为景 加强实验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有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如从第19页图1-24中,学生学到了如何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的方法;第118页图6-16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水反应。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3 据图释文 形成概念
新教材的插圖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如新教材中第49页图3-2分子和图3-3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第50页图3-6氧化汞分子分解、图3-7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反应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领悟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4 依图设疑 激活思维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根据图象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有疑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做"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应先边讲边引导读第34页图2-13,设疑问难: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②铁丝下端为何要系一根火柴?③为何等火柴将要燃净时,才把铁丝伸进氧气瓶中?④集气瓶底为何要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去思维,使学生产生"解疑"的心理倾向。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5 借图说史 培养态度
新教材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拉瓦锡、道尔顿、张青莲等科学家的肖像。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选学内容,并用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介绍科学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如第26页图2-2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可以帮助我们领会拉瓦锡当时的实验思路,实验中不怕失败,善于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第76页图11-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先生,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鼓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努力学习化学,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6 以图激情 陶冶情操
新教材中好多插图都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施美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第25页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首页图及下册第25页第九单元"溶液"的首页图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义务去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而第105页图6-4"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则体现了物质结构的美,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利用化学能开发一些新材料,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总之,在新的一轮课改和教学中,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潜心发掘,充分利用,就可以充分发挥书中插图的功能,为教所用,为学所用。
参考文献
[1] 胡美玲,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晶,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王晶,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插图;兴趣;实验; 概念;思维;态度;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3-0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各种版本的化学教材不断问世并运用于基础教育的实践和不断的修订完善中。201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就依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增加、更换和更新了不少插图。新教材中编入300多幅插图,像实验图、统计图、示意图、物质用途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读图要求、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插图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其功能。
1 选图妙用 诱导兴趣
新教材中,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附有一个插图,教材编写者力图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课本上的插图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如在上第一堂课时, 引导学生看书上第15页彩图8"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可以起到诱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2 凭图为景 加强实验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有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如从第19页图1-24中,学生学到了如何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的方法;第118页图6-16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水反应。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3 据图释文 形成概念
新教材的插圖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如新教材中第49页图3-2分子和图3-3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第50页图3-6氧化汞分子分解、图3-7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反应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领悟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4 依图设疑 激活思维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根据图象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有疑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做"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应先边讲边引导读第34页图2-13,设疑问难: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②铁丝下端为何要系一根火柴?③为何等火柴将要燃净时,才把铁丝伸进氧气瓶中?④集气瓶底为何要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去思维,使学生产生"解疑"的心理倾向。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5 借图说史 培养态度
新教材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拉瓦锡、道尔顿、张青莲等科学家的肖像。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选学内容,并用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介绍科学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如第26页图2-2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可以帮助我们领会拉瓦锡当时的实验思路,实验中不怕失败,善于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第76页图11-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先生,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鼓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努力学习化学,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6 以图激情 陶冶情操
新教材中好多插图都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施美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第25页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首页图及下册第25页第九单元"溶液"的首页图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义务去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而第105页图6-4"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则体现了物质结构的美,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利用化学能开发一些新材料,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总之,在新的一轮课改和教学中,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潜心发掘,充分利用,就可以充分发挥书中插图的功能,为教所用,为学所用。
参考文献
[1] 胡美玲,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晶,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王晶,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