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席卷全球,思维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思维力的培养有利于满足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的要求,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多维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本文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对小学语文中段学生思维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局限性,并在论文最后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思维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核心素养、思维力及语文教育的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 架——“核心素养”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核心素养,即21世纪新人才所需具备的处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很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其目的是培养21世纪适应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以及适应知识社会的新公民。联合国教科文于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注重、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由此可见,思维力在核心素养与人的终身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思维是在感性认識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的认识过程。思维力就是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能力。思维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它在学习和创造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并重,语文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构建语言知识与能力、理解与传承文化、发展思维、审美与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的。由此可见,思维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思维力的培养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地位显而易见。
小学中段正是学生思维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对思维能力、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固本培元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力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思维在小学中段语文中充分显示了其迁移性、批判性、敏捷性、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北大中文系温儒敏先生认为:“一个人思维的形成、成长都需要逻辑思维力为支柱,而语文课堂肩负着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责任,与逻辑思维力更是息息相关。”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对小学中段学生语文课堂中思维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小学中段语文思维力培养的现状
小学语文中段的综合实践目标主要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利用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综合活动,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以上问题都需要有思维力的参与,笔者经过长期的访谈与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时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因此,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并不理想,其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偏重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忽略了课标中备学生思维力这一范畴。
2.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注重对课程的推进速度,没有顾及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学生思维力发展的引导浅尝辄止,没有综合判定对学生思维力的掌握程度。
3.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多为重复性、机械化的抄写,不涉及思维力的培养;考试内容多与思维力无关;社会实践无目的性、无问题性。
三、思维力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教学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语文教学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准确地说,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小学中段学生尚处于认知、习得阶段,思维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就落在教师的引导上,教师不能仅仅教授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影响学生一生的思维力。以下是笔者就思维力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与思维力的认知不够
很多教师在从教数年后形成了自己所习惯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也随之固定。可国际形势变幻无穷,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对学生——未来公民的要求也随之变化,所以旧的教学理念就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顾及对学生核心素养与思维力的培养。
(二)教师对思维力培养方式的欠缺
1.备课环节中思维力培养的“缺席”
备课是课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过程中要涉及对小学中段学生思维力在课堂中表现的预判。教师在备课时主要备教材内容,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2.授课过程中思维力培养的匮乏
教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不能提出可以开拓学生思维的提纲挈领的问题,都是一些无效、琐碎的问题,导致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受限,不会对课文中的人物、观点等进行多元化解读,对学生思维力的培养浅尝辄止。
3.课后作业中思维力培养的缺失
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培养小学中段学生发散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却是重复性、机械化地抄写生字词,没有考虑到课后作业可以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力、创新性思维力与发散性思维力的作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力培养对策
教师是学生思维力培养与发展的引路人,针对以上小学中段语文教育中脱离核心素养与思维力培养的不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加强认知,重视核心素养,发展思维力
钟启泉教授在《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中提出:“没有核心素养,基础教育改革就缺少了灵魂。”教师应积极学习新的国外改革经验,进行核心素养观的专门培训,加强对素养的认识与贯彻落实,在学习的同时加强核心素养与新课标的结合。只有全面掌握最新学术前沿,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小学中段学生个性及思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必须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与思维力,了解国内外教育界的动态,将核心素养与思维力融入语文课堂并充分展现出来,以期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未来社会公民。
(二)在语文教育的各环节中贯穿思维力的培养 1.备课过程中囊括思维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备课时要把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力纳入课堂中,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同时也要备学生的思维力,要将学生思维力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预设,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积极进行思维风暴。教师要将思维力的培养明确地制定在教案中,重视思维力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维力。
2.授课过程注重发展思维力
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是激发学生思维力的最佳环境。“学起于思,思始于疑”,问题是引发思考的第一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提纲挈领、有效的问题,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力,拓展学生思维力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拓展思考范围。
3.课后作业及活动涉及思维力发展
课后作业是小学中段学生的每日必修,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应该在巩固复习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力,在掌握基本知识之外涉及一些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力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性与灵活性思维力。
五、结语
核心素养目标下注重发展思维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力,提高思维创造力。小学中段学生正處于思维力开化的阶段,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力,带动学生提高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思维力是21世纪新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国内外都相继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改革,真正的思维力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其重要,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塑造适应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新人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中思维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连立荣.简论思维力与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2(1).
[2]刘晶晶.语文学科素养:内涵及构成[J].教育探索,2016(11).
[3]姜树华.生长思维力:语文教学的应然旨归[J].语文知识,2016(11).
作者简介:郝谧谧,女,1994年生,陕西榆林人,硕士,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徐梅,女,1969年生,湖北均县人,研究生学历,编审,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思维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核心素养、思维力及语文教育的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 架——“核心素养”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核心素养,即21世纪新人才所需具备的处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很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其目的是培养21世纪适应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以及适应知识社会的新公民。联合国教科文于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注重、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由此可见,思维力在核心素养与人的终身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思维是在感性认識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的认识过程。思维力就是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能力。思维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它在学习和创造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并重,语文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构建语言知识与能力、理解与传承文化、发展思维、审美与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的。由此可见,思维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思维力的培养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地位显而易见。
小学中段正是学生思维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对思维能力、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固本培元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力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思维在小学中段语文中充分显示了其迁移性、批判性、敏捷性、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北大中文系温儒敏先生认为:“一个人思维的形成、成长都需要逻辑思维力为支柱,而语文课堂肩负着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责任,与逻辑思维力更是息息相关。”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对小学中段学生语文课堂中思维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小学中段语文思维力培养的现状
小学语文中段的综合实践目标主要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利用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综合活动,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以上问题都需要有思维力的参与,笔者经过长期的访谈与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时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因此,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并不理想,其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偏重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忽略了课标中备学生思维力这一范畴。
2.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注重对课程的推进速度,没有顾及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学生思维力发展的引导浅尝辄止,没有综合判定对学生思维力的掌握程度。
3.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多为重复性、机械化的抄写,不涉及思维力的培养;考试内容多与思维力无关;社会实践无目的性、无问题性。
三、思维力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教学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语文教学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准确地说,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小学中段学生尚处于认知、习得阶段,思维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就落在教师的引导上,教师不能仅仅教授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影响学生一生的思维力。以下是笔者就思维力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与思维力的认知不够
很多教师在从教数年后形成了自己所习惯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也随之固定。可国际形势变幻无穷,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对学生——未来公民的要求也随之变化,所以旧的教学理念就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顾及对学生核心素养与思维力的培养。
(二)教师对思维力培养方式的欠缺
1.备课环节中思维力培养的“缺席”
备课是课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过程中要涉及对小学中段学生思维力在课堂中表现的预判。教师在备课时主要备教材内容,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2.授课过程中思维力培养的匮乏
教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不能提出可以开拓学生思维的提纲挈领的问题,都是一些无效、琐碎的问题,导致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受限,不会对课文中的人物、观点等进行多元化解读,对学生思维力的培养浅尝辄止。
3.课后作业中思维力培养的缺失
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培养小学中段学生发散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却是重复性、机械化地抄写生字词,没有考虑到课后作业可以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力、创新性思维力与发散性思维力的作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力培养对策
教师是学生思维力培养与发展的引路人,针对以上小学中段语文教育中脱离核心素养与思维力培养的不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加强认知,重视核心素养,发展思维力
钟启泉教授在《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中提出:“没有核心素养,基础教育改革就缺少了灵魂。”教师应积极学习新的国外改革经验,进行核心素养观的专门培训,加强对素养的认识与贯彻落实,在学习的同时加强核心素养与新课标的结合。只有全面掌握最新学术前沿,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小学中段学生个性及思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必须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与思维力,了解国内外教育界的动态,将核心素养与思维力融入语文课堂并充分展现出来,以期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未来社会公民。
(二)在语文教育的各环节中贯穿思维力的培养 1.备课过程中囊括思维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备课时要把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力纳入课堂中,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同时也要备学生的思维力,要将学生思维力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预设,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积极进行思维风暴。教师要将思维力的培养明确地制定在教案中,重视思维力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维力。
2.授课过程注重发展思维力
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是激发学生思维力的最佳环境。“学起于思,思始于疑”,问题是引发思考的第一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提纲挈领、有效的问题,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力,拓展学生思维力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拓展思考范围。
3.课后作业及活动涉及思维力发展
课后作业是小学中段学生的每日必修,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应该在巩固复习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力,在掌握基本知识之外涉及一些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力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性与灵活性思维力。
五、结语
核心素养目标下注重发展思维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力,提高思维创造力。小学中段学生正處于思维力开化的阶段,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力,带动学生提高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思维力是21世纪新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国内外都相继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改革,真正的思维力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其重要,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塑造适应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新人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中思维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连立荣.简论思维力与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2(1).
[2]刘晶晶.语文学科素养:内涵及构成[J].教育探索,2016(11).
[3]姜树华.生长思维力:语文教学的应然旨归[J].语文知识,2016(11).
作者简介:郝谧谧,女,1994年生,陕西榆林人,硕士,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徐梅,女,1969年生,湖北均县人,研究生学历,编审,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