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队伍中一支十分重要的方面军和生力军。北京共有82所高校,其中有一部分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或者说集中了全国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最主要力量,其优势特色学科涵盖农林、地矿、化工、冶金、机械、电气、电信、交通、运输、能源、医药、纺织、建筑、计算机、航空航天、工程技术、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外语、新闻、文学、艺术、体育等众多门类。多年来,这些高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作中,包括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内的首都高校,为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为落实“志愿奥运”、“平安奥运”重大任务,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和现实都说明,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首都建设发展中十分宝贵的、不可替代的优质资源。大力促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独特作用,加强与特色型大学、包括京外的具有特色优势学科高校的合作,对首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本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的举办予以高度重视,并拨专款予以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深入研究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统筹各方面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区域合作、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当前,首都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人民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首都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出发,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报告会上作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结合首都工作实际,努力在10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改革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管理、建设“平安北京”、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方面取得新突破。完成这10个方面任务,无论是推动自主创新、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加强高端产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金融后台服务区,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
在此,谈4点感受和认识:
第一,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是构建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要求,北京等7个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订与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制订要同步进行。在思考怎样构建与首都定位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层次多样且充满活力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时,我们认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始终把推动高校特色发展作为推进学校改革、促进质量提高的坚定不移的举措。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论坛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研讨平台,另外,我们还召集了在京的10个特殊的部委直属高校,包括公安、外交、体育、民族等,每年举行一次大学校长、书记论坛,这些高校行业特殊,培养人才特色鲜明,贡献特殊。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发展问题,把地方高校分3个层面建设,一是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大学;二是将4所艺术类学校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艺术类大学;三是建设若干所地方特色型大学。总之,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一贯的态度,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第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去年1月15日,北京市召开了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推出了两项工程:一是北京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二是北京高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两项工程共投入资金35亿元,在包括2008年的4年内投入高校,其中不少于50%的经费将投入部委院校,绝大多数经费将投向在京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这两个工程的推进,得到了各高校的支持。在教育部指导下,在重新布局北京市重点学科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一批交叉新兴学科;在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的过程中,确定10所学校加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和实践,确定10所学校加强与国外重点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首次评选50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每位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导师将会获得不少于50万元的经费支持。另外,北京首次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也将于近期召开,还会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第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融入北京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必须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必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或学习型城市,还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贡献。■
(本文摘自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2008年12月27日在第二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蔡桂兰]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本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的举办予以高度重视,并拨专款予以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深入研究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统筹各方面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区域合作、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当前,首都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人民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首都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出发,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报告会上作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结合首都工作实际,努力在10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改革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管理、建设“平安北京”、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方面取得新突破。完成这10个方面任务,无论是推动自主创新、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加强高端产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金融后台服务区,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
在此,谈4点感受和认识:
第一,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是构建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要求,北京等7个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订与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制订要同步进行。在思考怎样构建与首都定位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层次多样且充满活力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时,我们认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始终把推动高校特色发展作为推进学校改革、促进质量提高的坚定不移的举措。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论坛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研讨平台,另外,我们还召集了在京的10个特殊的部委直属高校,包括公安、外交、体育、民族等,每年举行一次大学校长、书记论坛,这些高校行业特殊,培养人才特色鲜明,贡献特殊。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发展问题,把地方高校分3个层面建设,一是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大学;二是将4所艺术类学校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艺术类大学;三是建设若干所地方特色型大学。总之,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一贯的态度,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第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去年1月15日,北京市召开了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推出了两项工程:一是北京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二是北京高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两项工程共投入资金35亿元,在包括2008年的4年内投入高校,其中不少于50%的经费将投入部委院校,绝大多数经费将投向在京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这两个工程的推进,得到了各高校的支持。在教育部指导下,在重新布局北京市重点学科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一批交叉新兴学科;在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的过程中,确定10所学校加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和实践,确定10所学校加强与国外重点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首次评选50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每位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导师将会获得不少于50万元的经费支持。另外,北京首次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也将于近期召开,还会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第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融入北京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必须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必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或学习型城市,还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贡献。■
(本文摘自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2008年12月27日在第二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