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教师总结出三个方面的难点:作文、阅读与古文。相信赞同这个观点的初中语文教师一定占有相当的比例,确实,这三个方面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瓶颈因素,其中又以作文教学最为突出。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展作文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将会产生极大的障碍。细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存在畏惧心理、缺乏写作技巧、生活感知浮浅、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能够有效处理好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作文教学在学生眼里就会是一项“快乐”的活动。
关键词初中作文 写作兴趣 畏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消除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追溯起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恐怕要从小学谈起,据本市教研机构2008年的一次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7%的小学生认为作文难写,存在畏难情绪,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这种情绪甚至还有加深的可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深入掌握学生心理,针对性开展教育。心病还须心药医,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以往小学阶段形成的各种观念并没有一下消除,教师的教育活动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作文就是如实地记载、加工生活体验”、“只要做有心人,人人可以成为文学大师”这样的理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将作文教学的神秘面纱揭去,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助于消除学生畏惧心理。
二是运用身边成功典型,提高教育可信度。在语文教师的说教中,如果能够相机加入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对于增强教育成效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某校一位初一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写作的畏难情绪,将本校一名在省级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的作文高手请到班级开展现身说教,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成功写作经验,另一方面也介绍自己在作文方面的成长历程,尤其讲到了自己在初一时作文都是“中”以下,后来居上成功的情况,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三是充分给予鼓励信任,发挥激励性效应。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说得最多的就是“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这样的激励性话语,通过这样的激励,让学生本来存在的畏惧心理得到缓解,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一定能够激发起对作文学习的兴趣。曾经有一位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大师在谈到自己取得的成功原因时,竟然是求学期间老师的一句鼓励话语,由此可见,教师的激励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刚进入初一的新生,在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是“写”,而是“背”、“凑”。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走作文教学“捷径”,对照考试作文类型,安排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专门应付考试,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师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
一是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平等教学活动。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列出题目,提出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由写作。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解要点、学生交流技巧、分组研究探讨等方式,增强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例如在叙事类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记叙文要有统率全文的线索,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以及主题表现的深度等要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下水文为例,引导学生开展分析,甚至可以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析,增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感悟与理解,并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深刻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是引入电化教学媒体,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初中语文语文教学中,以多媒体手段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学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增加教学信息容量;二是可以活化教学形式。在一些描写景物的习作训练中,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受到生活范围的限制,对一些经典、特色建筑等方面内容,缺乏直观的感知,在写作素材上底蕴不足,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世界各地山川河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感知体验。运动多媒体手段,还可以向学生及时演示一些新近发生的敏感或典型事件,以此作为素材开展辩论、交流、探究等教学活动,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是设计教学辅助活动,配合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功夫不仅要在课堂,课堂之外也有着较大的支配与发展空间,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教学辅导时间,通过组织一些辅助活动,配合作文教学。例如,教师在早读课上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开展口头作文训练,让学生轮流进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些写作兴趣小组活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组织一些作文竞赛、习作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成效。
3 开放教学环境,营造浓厚教学氛围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不能让学生总是坐在课堂上闭门造车,要设法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与感知,为作文教学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要积极组(下转第67页)(上接第63页)织学生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增强社会阅历积累的机会。
一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搜集素材。广阔社会,地大物博,人情世故,包罗万象,初中生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进社会、接触生活,因此在社会阅历上欠缺。教师可以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安排,为学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配合街道开展的卫生突击月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除户外小广告,在重阳节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等,通过这些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实现厚积薄发的效果。
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留心生活,处处皆有学问,关键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有心人,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作文中的素材搜集、观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炼素材。教师在教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增强作文构思与表达的深度。例如针对校园内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并进行深入思考,透过事情表象揭示本质,从学生存在的这些不良行为深究到学生的人生观念层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具有了较强的震撼力。
4 改革评价方法,增强写作成功体验
在快乐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评价方式,教师需要以评价为手段,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功感悟,使他们感受到快乐,激发写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是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初中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成效时,不仅仅要评定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还要对学生对作文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尽量能够全面、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实际成效。
二是注重评价的差异性。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学习成效评价时,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在水平,还要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客观地看待学生现在的成绩。许多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中开展分层要求,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后进等几个不同能力层面,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在相同层面开展竞赛活动,体现评价的差异性,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在作文评价上,教师一定要充分体现激励性原则,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与进步之处,及时予以肯定或表扬,让学生树立信心。这一点对于班级后进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激励性评语、面批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作文写作信心,即使有不足之处,也要充分注意表达方式,切忌简单粗暴,要讲究方式方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不断优化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方法指导,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乐于写作,并有效提高作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
关键词初中作文 写作兴趣 畏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消除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追溯起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恐怕要从小学谈起,据本市教研机构2008年的一次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7%的小学生认为作文难写,存在畏难情绪,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这种情绪甚至还有加深的可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深入掌握学生心理,针对性开展教育。心病还须心药医,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以往小学阶段形成的各种观念并没有一下消除,教师的教育活动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作文就是如实地记载、加工生活体验”、“只要做有心人,人人可以成为文学大师”这样的理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将作文教学的神秘面纱揭去,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助于消除学生畏惧心理。
二是运用身边成功典型,提高教育可信度。在语文教师的说教中,如果能够相机加入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对于增强教育成效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某校一位初一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写作的畏难情绪,将本校一名在省级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的作文高手请到班级开展现身说教,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成功写作经验,另一方面也介绍自己在作文方面的成长历程,尤其讲到了自己在初一时作文都是“中”以下,后来居上成功的情况,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三是充分给予鼓励信任,发挥激励性效应。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说得最多的就是“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这样的激励性话语,通过这样的激励,让学生本来存在的畏惧心理得到缓解,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一定能够激发起对作文学习的兴趣。曾经有一位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大师在谈到自己取得的成功原因时,竟然是求学期间老师的一句鼓励话语,由此可见,教师的激励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刚进入初一的新生,在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是“写”,而是“背”、“凑”。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走作文教学“捷径”,对照考试作文类型,安排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专门应付考试,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师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
一是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平等教学活动。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列出题目,提出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由写作。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解要点、学生交流技巧、分组研究探讨等方式,增强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例如在叙事类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记叙文要有统率全文的线索,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以及主题表现的深度等要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下水文为例,引导学生开展分析,甚至可以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析,增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感悟与理解,并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深刻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是引入电化教学媒体,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初中语文语文教学中,以多媒体手段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学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增加教学信息容量;二是可以活化教学形式。在一些描写景物的习作训练中,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受到生活范围的限制,对一些经典、特色建筑等方面内容,缺乏直观的感知,在写作素材上底蕴不足,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世界各地山川河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感知体验。运动多媒体手段,还可以向学生及时演示一些新近发生的敏感或典型事件,以此作为素材开展辩论、交流、探究等教学活动,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是设计教学辅助活动,配合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功夫不仅要在课堂,课堂之外也有着较大的支配与发展空间,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教学辅导时间,通过组织一些辅助活动,配合作文教学。例如,教师在早读课上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开展口头作文训练,让学生轮流进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些写作兴趣小组活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组织一些作文竞赛、习作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成效。
3 开放教学环境,营造浓厚教学氛围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不能让学生总是坐在课堂上闭门造车,要设法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与感知,为作文教学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要积极组(下转第67页)(上接第63页)织学生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增强社会阅历积累的机会。
一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搜集素材。广阔社会,地大物博,人情世故,包罗万象,初中生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进社会、接触生活,因此在社会阅历上欠缺。教师可以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安排,为学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配合街道开展的卫生突击月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除户外小广告,在重阳节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等,通过这些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实现厚积薄发的效果。
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留心生活,处处皆有学问,关键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有心人,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作文中的素材搜集、观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炼素材。教师在教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增强作文构思与表达的深度。例如针对校园内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并进行深入思考,透过事情表象揭示本质,从学生存在的这些不良行为深究到学生的人生观念层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具有了较强的震撼力。
4 改革评价方法,增强写作成功体验
在快乐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评价方式,教师需要以评价为手段,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功感悟,使他们感受到快乐,激发写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是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初中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成效时,不仅仅要评定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还要对学生对作文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尽量能够全面、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实际成效。
二是注重评价的差异性。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学习成效评价时,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在水平,还要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客观地看待学生现在的成绩。许多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中开展分层要求,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后进等几个不同能力层面,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在相同层面开展竞赛活动,体现评价的差异性,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在作文评价上,教师一定要充分体现激励性原则,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与进步之处,及时予以肯定或表扬,让学生树立信心。这一点对于班级后进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激励性评语、面批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作文写作信心,即使有不足之处,也要充分注意表达方式,切忌简单粗暴,要讲究方式方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不断优化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方法指导,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乐于写作,并有效提高作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