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亲们”三个字是苏荣讲话时最喜欢用的词汇。多年来,这句口头禅跟随他从吉林、青海、甘肃一直到了江西。
江西省是革命老区,环境秀丽优美,历史上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GDP在各省市中长期长期居于中下游水平。
2007年,苏荣任江西省省委书记之后,思考如何把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产。围绕着“长江命脉”、“中国地中海”鄱阳湖水域的经济开发,江西在做“一篇大文章”。
与此同时,以“富民兴赣”为目标的苏荣近年来提出了“美在环境、富在文化、优在和谐、重在发展”16字方针。江西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不断前移。尤其在民生方面,江西的努力尤为突出。
观察者注意到,近几年,江西实施民生工程的力度逐年加大。江西省要求每年要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这些年江西累计投入1550多亿元用于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
2011年,财力并不算雄厚的江西,还是克服困难,完成了66件民生的“实事”。“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苏荣如是说。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既要加快生态产业等路径发展,又要保护好环境,这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在发展机遇面前,苏荣一再强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对江西来讲,这样的发展选择和底线,能够守得住吗?江西人正在用行动做出回答。
“两个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你讲过目前是江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你觉得江西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江西的两个环境可否并行打造?
苏荣:江西省历史上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矛盾。对江西省而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仅要稳中求进,而且要努力实现稳中快进,奋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惠及江西百姓子孙后代的大工程,已经被作为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实践提上议事日程。鄱阳湖流域完成综合治理规划和专项规划,其水利枢纽工程湿地候鸟、鱼类洄游等“六大课题”研究效果显著。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就达5558亿元,占全省的58.9%。
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应该给予的优惠政策要给足给到位,应该保障的要素供给要全力保障,应该提供的各种服务要优质高效,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好项目、大项目能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同时,要坚守环境底线,提高招商引资门槛,严把项目准入关,绝不能让严重污染项目进入我省,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财经国家周刊》:几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你最为牵挂的具体工作之一。目前江西的保障房建设进展怎么样?
苏荣: 2011年,是江西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全年实际开工32.6万套,开工率为102%;主体完工20.5万套,完工率为64%;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万户;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基本建成50%以上,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今年,我们将积极探索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一、租售并举”,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1万套,力争30万套,建成18.22万套以上,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8万户。
我们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件好事要办好,关键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与确保功能齐全。
《财经国家周刊》:受客观因素制约,江西依然有一些地方比较贫穷,老百姓的日子还比较困难。你能否谈谈如何帮助和带领这部分百姓脱贫致富?
苏荣:按照中央新的扶贫标准,江西有3400个贫困村需重点扶持,还有38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1.1%。帮助和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要确保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为此,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全面部署加大扶贫攻坚的领导和投入力度,实行组合式扶贫特殊举措,集中支持国定、省定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38个县扶贫攻坚。这包括了中央重点支持扶贫攻坚的江西境内罗霄山特困片区17个县,以及未划入国定特困片区的8个扶贫重点县。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攻坚:一是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统筹省级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二是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三是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四是尽快使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五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
《财经国家周刊》:去年上半年,你听说一个地方非法采矿造成当地490多名群众患矽肺病后,放下手头工作亲自赶去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对全省矽肺病患者的治疗问题一揽子给予解决。你为何如此重视基层群众健康?今后在医疗卫生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苏荣:是这样的。去年3月20日,省委办公厅的一份材料反映,九江市修水县上衫乡因10年前非法采矿,造成当地490多名群众患矽肺病,100多名患者已经病故,还有100多例疑似病症。我看后感到非常震惊,心情非常沉重。
当我赶到上衫乡实地察看时,发现实际人数比原来掌握的还要多,而且还有其他地方的群众。我们现场研究决定,只要在省内得的矽肺病,一律实行统一政策,这样就使全省1300多名矽肺病患者都得到了妥善治疗。
考虑到修水离南昌较远,患者来省里透析往返、食宿等费用太高,我们当场决定,将两个乡镇卫生院列入全省卫生院改造计划,并购买两台透析机,由省医院进行培训,所需资金一次性全部予以解决。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对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业主和干部实行责任追究,绝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一项基本职责。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方面,我们推行了三大民生工程:“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工程和2011年的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程。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8.1万例、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8119例,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11例、白血病患儿359例。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和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救治,为20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同时,大力推进血防工程,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血吸虫病疫区实施综合防治;设立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一批新的妇女儿童民生项目。
“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7月,江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的意见(试行)》。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苏荣: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因决策不当或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如何做到重大决策前进行准确风险评估,确保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得到更好贯彻落实,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在认真调研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去年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的意见(试行)》,明确要求把制定决策、执行决策与关注民生、广聚民智、维护民利密切联系起来,从制度层面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按法律、政策和程序作决策、办事情,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前必须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就全力做好,对群众不利、群众不拥护不赞成的就坚决不做。比如,给予群众的征地、拆迁、改革补偿,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就高不就低,尽可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地。
(本刊记者袁旻对此文亦有贡献)
苏荣简历
汉族,1948年10月生,吉林洮南人。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月参加工作。1985年吉林省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毕业,1997年6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曾任吉林省白城市洮安县那金公社新力大队会计、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吉林省洮安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吉林省白城地委委员、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副书记;青海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甘肃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7年11月起任江西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前必须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就全力做好,对群众不利、群众不拥护不赞成的就坚决不做。比如,给予群众的征地、拆迁、改革补偿,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就高不就低,尽可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江西省是革命老区,环境秀丽优美,历史上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GDP在各省市中长期长期居于中下游水平。
2007年,苏荣任江西省省委书记之后,思考如何把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产。围绕着“长江命脉”、“中国地中海”鄱阳湖水域的经济开发,江西在做“一篇大文章”。
与此同时,以“富民兴赣”为目标的苏荣近年来提出了“美在环境、富在文化、优在和谐、重在发展”16字方针。江西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不断前移。尤其在民生方面,江西的努力尤为突出。
观察者注意到,近几年,江西实施民生工程的力度逐年加大。江西省要求每年要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这些年江西累计投入1550多亿元用于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
2011年,财力并不算雄厚的江西,还是克服困难,完成了66件民生的“实事”。“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苏荣如是说。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既要加快生态产业等路径发展,又要保护好环境,这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在发展机遇面前,苏荣一再强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对江西来讲,这样的发展选择和底线,能够守得住吗?江西人正在用行动做出回答。
“两个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你讲过目前是江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你觉得江西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江西的两个环境可否并行打造?
苏荣:江西省历史上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矛盾。对江西省而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仅要稳中求进,而且要努力实现稳中快进,奋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惠及江西百姓子孙后代的大工程,已经被作为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实践提上议事日程。鄱阳湖流域完成综合治理规划和专项规划,其水利枢纽工程湿地候鸟、鱼类洄游等“六大课题”研究效果显著。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就达5558亿元,占全省的58.9%。
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应该给予的优惠政策要给足给到位,应该保障的要素供给要全力保障,应该提供的各种服务要优质高效,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好项目、大项目能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同时,要坚守环境底线,提高招商引资门槛,严把项目准入关,绝不能让严重污染项目进入我省,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财经国家周刊》:几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你最为牵挂的具体工作之一。目前江西的保障房建设进展怎么样?
苏荣: 2011年,是江西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全年实际开工32.6万套,开工率为102%;主体完工20.5万套,完工率为64%;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万户;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基本建成50%以上,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今年,我们将积极探索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一、租售并举”,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1万套,力争30万套,建成18.22万套以上,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8万户。
我们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件好事要办好,关键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与确保功能齐全。
《财经国家周刊》:受客观因素制约,江西依然有一些地方比较贫穷,老百姓的日子还比较困难。你能否谈谈如何帮助和带领这部分百姓脱贫致富?
苏荣:按照中央新的扶贫标准,江西有3400个贫困村需重点扶持,还有38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1.1%。帮助和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要确保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为此,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全面部署加大扶贫攻坚的领导和投入力度,实行组合式扶贫特殊举措,集中支持国定、省定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38个县扶贫攻坚。这包括了中央重点支持扶贫攻坚的江西境内罗霄山特困片区17个县,以及未划入国定特困片区的8个扶贫重点县。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攻坚:一是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统筹省级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二是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三是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四是尽快使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五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
《财经国家周刊》:去年上半年,你听说一个地方非法采矿造成当地490多名群众患矽肺病后,放下手头工作亲自赶去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对全省矽肺病患者的治疗问题一揽子给予解决。你为何如此重视基层群众健康?今后在医疗卫生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苏荣:是这样的。去年3月20日,省委办公厅的一份材料反映,九江市修水县上衫乡因10年前非法采矿,造成当地490多名群众患矽肺病,100多名患者已经病故,还有100多例疑似病症。我看后感到非常震惊,心情非常沉重。
当我赶到上衫乡实地察看时,发现实际人数比原来掌握的还要多,而且还有其他地方的群众。我们现场研究决定,只要在省内得的矽肺病,一律实行统一政策,这样就使全省1300多名矽肺病患者都得到了妥善治疗。
考虑到修水离南昌较远,患者来省里透析往返、食宿等费用太高,我们当场决定,将两个乡镇卫生院列入全省卫生院改造计划,并购买两台透析机,由省医院进行培训,所需资金一次性全部予以解决。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对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业主和干部实行责任追究,绝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一项基本职责。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方面,我们推行了三大民生工程:“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工程和2011年的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程。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8.1万例、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8119例,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11例、白血病患儿359例。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和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救治,为20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同时,大力推进血防工程,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血吸虫病疫区实施综合防治;设立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一批新的妇女儿童民生项目。
“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7月,江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的意见(试行)》。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苏荣: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因决策不当或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如何做到重大决策前进行准确风险评估,确保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得到更好贯彻落实,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在认真调研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去年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的意见(试行)》,明确要求把制定决策、执行决策与关注民生、广聚民智、维护民利密切联系起来,从制度层面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按法律、政策和程序作决策、办事情,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前必须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就全力做好,对群众不利、群众不拥护不赞成的就坚决不做。比如,给予群众的征地、拆迁、改革补偿,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就高不就低,尽可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地。
(本刊记者袁旻对此文亦有贡献)
苏荣简历
汉族,1948年10月生,吉林洮南人。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月参加工作。1985年吉林省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毕业,1997年6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曾任吉林省白城市洮安县那金公社新力大队会计、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吉林省洮安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吉林省白城地委委员、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副书记;青海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甘肃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7年11月起任江西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前必须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就全力做好,对群众不利、群众不拥护不赞成的就坚决不做。比如,给予群众的征地、拆迁、改革补偿,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就高不就低,尽可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