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单绒毛膜 (MC) 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
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MC双胎妊娠孕妇197例,分为无并发症组 (136例) 、双胎输血综合征 (TTTS) 组 (32例) 及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 (sIUGR) 组 (29例),对各组孕妇的基本资料、产科并发症、胎儿超声检查结果及围产结局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1) 分娩孕周及活产儿数:TTTS组、sIUGR组孕妇分娩孕周 (分别为孕30周、34周) 及活产儿数 (分别为36、47例) 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 (分别为孕37周、26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 死胎:TTTS组、sIUGR组死胎发生率[分别为34% (11/32) 、28% (8/29) ]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4% (6/136) ],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双胎出生体质量差异>25%:TTTS组、sIUGR组双胎儿出生体质量差异>25%的发生率[分别为5/15、33% (7/21) ]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7.7% (10/130) ],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早产:sIUGR组早产发生率[69% (20/29) ]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49% (66/1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5) 围产儿死亡:无并发症组、TTTS组、sIUGR组围产儿死亡分别为1例 (0.4%,1/262) 、5例 (12%,5/41) 、5例 (10%,5/52),TTTS组及sIUGR组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6) 双胎儿估计体质量 (EFW) 差异>25%:无并发症组23例 (17%,23/136),sIUGR组15例 (52%,15/29),TTTS组20例 (63%,20/32),sIUGR组及TTTS组双胎EFW差异>25%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sIUGR组中EFW差异>25%者分娩孕周均明显低于同组中EFW差异≤25%者 (P<0.05),两组中EFW差异>25%时早产率、新生儿ICU (NICU) 入住率均显著高于同组中EFW差异≤25%者 (P<0.05),无并发症组EFW差异>25%时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升高 (P<0.05) 。 (7) 脐动脉血流多普勒监测异常:无并发症组13例 (9.6%,13/136) 发生异常,TTTS组12例 (38%,12/32) 异常,sIUGR组12例 (41%,12/29) 异常,TTTS组、sIUGR组脐动脉血流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脐动脉血流异常者死胎发生率在无并发症组、TTTS组、sIUGR组分别为2/13、6/12、5/12。
结论MC双胎并发TTTS、sIUGR者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高于无并发症MC双胎;双胎儿EFW差异>25%者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增加;脐动脉血流多普勒监测异常与MC双胎妊娠结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