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族婚礼中的酒俗——以盘县淤泥乡岩博村为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俗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酒俗以其独具特色的道德伦理观念,通过酒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几乎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关键词】:酒俗;彝族;婚礼
  1 酒俗和彝族的界定
  1.1酒俗
  所谓酒俗,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关于酒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仲富兰认为:酒俗是民俗之一种,民俗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酒俗在民间习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诸如农时农事、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庆功祭奠、招待宾客等民俗活动中,酒都成为中心物质,成为情感的寄托,精神的依赖。彝族酒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魅力。酒在彝族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在振奋精神、和谐关系、传播信息、征婚纳聘、人生礼仪、祭祖慰神等方面,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2彝族
  彝族是我国56个民族里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四省区以及北京市,境外的香港、法国、美国、缅甸、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地区和国家也有零星的彝族居住。文章中的彝族为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彝族,田野調查地点为盘县淤泥彝族乡,淤泥彝族乡是六盘水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少数民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80%,是盘县彝族最集中的地区,具有代表性。
  2 彝族婚礼中的酒俗
  男女完婚的基本程序由定亲、接亲、双方成亲这三个部分组成,虽然从仪式上来说各地区略有不同,但“酒”是这个三个部分中最重要的东西,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酒在彝族的定亲、接亲、成亲这三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表达意愿的媒介和传达信息的符号,因此,酒在婚礼过程中蕴含着复杂而浓烈的文化色彩,可以说,彝族的婚礼是浸泡在酒海中进行的。
  2.1定亲中的酒俗
  彝族的结婚习俗形式众多,独具特色。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彝族男女青年一般在17岁左右开始婚恋,通常是在逢年过节之际、耕作农闲之余或月朗风清之夜的适当场合互相认识,地点一般选在距离村寨有一定距离的山野间,形式多采用欢快的对歌、集体的舞蹈和饮酒嬉戏来观察和选择意中人,进而通过互相长期来往得以订下自己理想的伴侣。由此可见,彝族的青年男女在择偶问题上一般有较大的自由,很少受传统的社会习俗所控制,不依赖于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也不依赖于理性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唯一的条件就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男欢女爱”,而在这其中起到情绪催化作用的酒,就成为彝族青年男女自由择偶时感情驱动的动力之一。
  继而待双方正式确定关系后,才向自己的父母请示并征求意见,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便可选定时辰,到女方家去提亲。提亲时由男青年和父母及亲戚到女方家去提亲,必须携带的礼物有白酒、水拌酒和钱,其他彩礼依各家经济条件而定。所带的这些酒要能满足提亲这天女方宴请的宾客饮用。女方家要准备饭菜,邀请亲戚朋友和全寨子的寨邻来喝酒,寨子中的人基本都会出席参加,女方借此机会通知亲戚和寨子里的人女儿即将出嫁。双方父母和长辈互相商量并统一意见,并定下婚嫁的时间及有关事宜。综上所述,酒是提亲仪式中绝对不能没有的礼物。
  2.2接亲中的酒俗
  接亲仪式在女方家举行,接亲酒由女方准备,敬献给男方接亲的人。接亲的人为新郎和新郎的兄弟姐妹。接亲时辰要请毕摩根据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推算确定。接亲时男方只带一瓶酒,由男青年的未婚的弟弟或妹妹携带,带至女方家祭拜祖先。祭拜时,男青年要在女方祖宗灵前磕头祭拜,并将酒、饭供奉祖宗,以示已成为她们家的女婿。
  接下来就摆席吃饭,吃完饭后再喝酒。喝的也是自家酿制的水拌酒,表达对一对新人的祝福,祝愿结婚以后生活幸福美好,尽情畅饮、娱乐至深夜。
  第二天早起,新郎新娘要在祖宗灵前供奉酒饭,向祖宗拜别,然后由新郎背新娘上车,返回新郎家中举办仪式。
  由此可见,在接亲仪式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礼物出现,更具有传达信息的重要作用,在祖先崇拜的彝族社会当中,酒更是具有通达祖先的功能。
  2.3婚礼中的酒俗
  接亲的队伍到达新郎家时,毕摩要先举行一个仪式,仪式完成后再进家。进入家中后,新郎新娘要用白酒敬拜祖先,然后祭拜天地,完成后新娘便被送入洞房且不再出来见客,如果宾客想看新娘,即可到新房中,新房中也备有酒,供新娘敬宾客。酒席开始后,新郎要给逐桌给宾客敬酒,表达感谢之意。
  晚上男女双方朋友要一起闹洞房,也要喝酒娱乐,游戏助兴、渲染气氛。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男方家要准备酒菜宴席,款待感谢为此次婚事尽力帮忙的寨邻们。
  3 彝族婚礼中酒俗的意义
  不管是在定亲、接亲还是成亲的婚礼习俗中,酒都是必不可少的礼物。而且,大部分仪式中所用到的酒,基本都是自己家庭酿制的“白酒”和“水拌酒”,这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第一,酿酒的原材料是粮食,比如大米、玉米、高粱等等,在以农耕为生而且经济条件相对欠发达的彝族地区能够有富余的粮食来酿酒,可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女方家庭便可借此来考量男方的经济情况、生活条件等等,并以此来决定是否同意这桩亲事。第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彝族人民基本是处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状态之中,酿酒就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酿酒又是一系列的复杂的工艺,能否熟练的掌握這些技艺也成为考察一个家庭的一项重要标准,女方家能够以此来判断男方家是否能干,是否值得将女儿托付终生。第三,酒是一种调节气氛的饮料,适量饮酒可以使人情绪高昂,这些都与热闹的婚礼场合和对男女青年美好未来的期盼的心理相契合,因而酒也就成为了婚礼习俗中礼物的首选。   由此可见,酒在彝族婚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祭拜祖先,还是款待宾客,甚至是朋友助兴,都要用到酒。彝族婚礼中的酒是很庄重的,酒是通达上天,祭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的圣物,这些都反映了酒在彝族社会中的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4 研究彝族酒俗的意义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很多酒俗都流传至今。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酒俗以现实生活为载体,在彝族文化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政治上讲,大力弘扬彝族酒俗文化,有利于彝族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彝族的民族团结,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第一,彝族酒俗是在远古时代酒形成了的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酒俗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第二,在彝族族群当中,家支间、个人间发生打架斗殴纠纷时,理亏方往往买酒赔礼道歉,即可消除民事纠纷或双方怨恨。第三,在彝族群聚饮酒时,有着非常严格的酒俗。彝族家中酿好酒的第一杯敬神,第二杯要敬给家中的老人,晚辈不得先喝,要按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分先后次序摆杯斟酒,敬酒献客时,必须从老人或长辈开始如此才合乎“耕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地由下而上,端酒从上而下”的传统规矩。由此可见,酒俗对于彝族社会的重要性,酒俗的传播与发扬,对于约束彝族饮酒者,促进彝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经济上讲,传播发扬彝族文化和彝族酒俗,为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贵州是中国民族文化、自然文化的大省和强省,是中国西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彝族作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是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彝族酒俗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彝族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彝族酒俗文化,是做大做强贵州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基地,把文化产业变为支柱产业的必经之路。
  从文化上讲,大力发扬彝族酒俗对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转型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三,彝族酒俗,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彝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凝结着彝族的精神,对传播彝族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从地域上讲,弘扬和发展彝族酒俗,有利于巩固和和谐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瑶族、壮族等18个民族。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9%。世居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和生活,共同创造了贵州的历史,推动着贵州社会历史的发展。研究贵州世居民族彝族的酒俗,有利于对于彝族民族信仰进一步了解,深层的挖掘民族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引起彝族同胞的共鸣,勾起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
  从社会发展讲,发展彝族酒俗,能够凸显族群文化的特色,能够加深彝族酒俗文化的内涵,能够改变世人对彝族族群饮酒陋习的印象。第一,彝族酒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民风淳朴、性情豪放、热情好客的族群特点。第二,在彝族节庆中和日常生活中,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和牲畜,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送牛羊,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和牲畜,就连去探视病人都要带酒。酒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几乎一切事情都少不了酒。第三,虽然在彝族聚居处到处都可以看到喝酒的场面,但是彝族最看不起喝醉的人,讲究喝酒时要有酒德,保持形象,适可而止。因此酒是彝族社会中最为重要的饮品。由此可见,酒在彝族社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扬和传播彝族酒俗,对于彝族族群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彝族酒俗研究,是掌握和深入了解彝族民风民情的必要手段,是传播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彝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更是对亟待传承的彝族传统文化进行抢救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 意见》.国发〔2012〕2号.
  [2]蒋志聪.《彝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与风味美食》[OL].乐山新闻网.2008.10.13.
  [3]赵洁.《洛大村传统酿酒文化研究》[D].2010.04.15.
  [4]徐磊.《中外酒俗说差異》,《风俗研究》[J].2014年第二期.
  [5]何明、吴明泽.《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贵州少數民族之酒礼酒俗》[OL].民族食风.
  [7]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0.
  [8]周芙蓉.《独具魅力的彝族酒文化》[OL].新华网.2005.12.2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我”的语言和行为特征来探知各个人物的思想。《孔乙己》中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堪称经典,孔乙己是万千没有通过科举“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的代表,短衣帮则是“吃人团体”,尤其是“我”,“我”在身边的人的影响之下获得了社会认为我应该得到的身份和思想,将要成为像短衣帮一样的无知且势力的庸众中的一员,从而映射出中国社会也将就这样陷入无尽的死循环中。孔乙己的悲剧是中
期刊
【摘要】: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也体现着社会的需求。本文主要讨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如何将《基础英语》这门课进行课程改革,以便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英语》;课程有效性  【Abstract】: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s a trend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de
期刊
【摘要】: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建筑是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产物。广西古建筑资源丰富,对于建筑藝术的研究以及开发是颇具价值的,因此广西古建筑保护将成为今后社会的重要工作。当下,广西古建筑的保护情况较为严峻,无论是来自人为性的破坏,还是自然灾害的摧残,都给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本文立足于广西古建筑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广西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浅析今后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以
期刊
【摘要】: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在礼崩乐坏的希腊诸多城邦中盛行着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面对着雅典政制的一步步败坏,柏拉图高呼正义,道出时代的强音。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从批判个别的、经验的正义入手,进而从国家正义的角度审视正义,再从城邦正义谈到个人正义的。本文着眼于《理想国》第一卷,通过梳理苏格拉底对几种传统的流行观的批判,揭示为“正义”寻找任何经验性规范的不可能性。  【关键词】:理想国;正义;城邦正义;
期刊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者,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的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容必须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具有一定廣度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在课堂上充分得到展现。该论文主要阐述的是民族舞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所应具备的五个方面:  1.具备舞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其中主要讲述了自我表演的能力和传授表演的能力,對六、七大民族的舞蹈的基本掌握,相关舞蹈学
期刊
【摘要】:《道德经》作为中国古典哲学典籍之最,外译量浩如烟海,仅此于《圣经》。“道”字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中外译者在“道”的英译问题上角度不同,策略各异。本文旨在对一定历史时期《道德经》多译本中“道”字的英译进行定量分析,探究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其深刻社会历史根源  【关键词】:《道德经》;“道”;定量分析;翻译策略  1.引言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精髓,共81章。前37章讲“道”,通篇共出
期刊
【摘要】:历史发展到今天,“革命与战争”的主题已渐渐远去,然而,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及安全问题却并未消失在21世纪里。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及实践不但使中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站了起来,而且为新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建设迎来了广阔的天地。重温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是要强调没有强大、精锐的的人民军队,就不可能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经济建设环境。  【关键词】:毛泽东;战争;哲学;新形式  历史发展到今天,“革命与战争”
期刊
【摘要】:中国的书法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由隋至唐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到了宋又形成了新的高峰。宋代虽不像唐代那样多姿多采,但也名家辈出。代表北宋书法的四大家苏黄米蔡。其中苏轼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正如黄庭坚所云“本朝善书,当推为第一”。苏轼不仅在书法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有重大贡献,堪称一代宗师,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苏轼书法理论中的尚意思想、书外求书、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期刊
【摘要】:转注历来研究者众多,但终无定论,梳理历代诸家之成说,其各有侧重。释转注者,或偏其形,或偏其声,或偏其义,亦或兼而有之。  【关键词】:历代;转注;研究;  转注自唐以来就有学者为其解释,至今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历代解释“转注”的学者不少,且各有成说。一些学者就许慎的八字定义和二字举例进行解释,而另一些学者则从汉字学的角度并结合自己对转注的理解来进行阐释。转注究竟应该怎样解释,就现有材料
期刊
【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