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更容易相信坏消息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期间的谣言、自然灾害、家庭变故……人们就像患了“坏消息综合征”,在茫茫信息流里似乎只看得见坏消息。为什么坏消息总是自带吸引力?怎样避免频繁的坏消息造成心理污染?
  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关于这道经典的选择题,选“先听坏消息”的朋友不小心暴露了一个事实:尽管声称想听到好消息,但奇怪的是,我们确实对坏消息更为关注。
  疫情期间的谣言、自然灾害、家庭变故……人们就像患了“坏消息综合征”,在茫茫信息流里似乎只看得见坏消息。为什么坏消息总是自带吸引力?怎样避免频繁的坏消息造成心理污染?
  为什么坏消息更吸引你
  比起好消息,人们为什么更愿意相信坏消息?心理学家作了一系列研究。
  2007年,美国著名的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美国消费者对新闻偏好的数据。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近二十年的新闻偏好保持着“惊人一致”:战争和恐怖主义、恶劣天气、人为和自然灾害,这些主题的数量和阅读率在所有新闻中的排名遥遥领先。
  研究人员认为,负面消息备受关注,与心理学上的“消极性偏差”有很大关联。
  什么是消极性偏差?即比起积极事物,消极事物对人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你的大腦会更认真透彻地分析消极事物。而积极性偏差则会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大部分事物抱有积极态度的倾向。这两种心态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人们出现了心理上的落差和矛盾。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我们向往美好,但更看重坏消息带来的影响。
  如果忽视这些坏消息,可能会让我们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在人类的先祖中,善于察觉威胁的人更可能存活下来。对消极事物保持戒备之心,有助于我们在探索过程中远离危险,对坏消息的关注也成为一种生物保护机制。
  疫情之下,人们有哪些复杂心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触发了舆论对肺炎疫情的绝对性关注。在疫情之下,人们有哪些复杂心态?浏览疫情的坏消息时,你在想什么?
  盲目从众,防控知识缺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抢购现象不时发生。如果说抢购口罩和消毒水还算正常,那么抢购白醋、板蓝根、口服液等则说明了公众盲目从众,其背后反映了权威防疫信息不足,公众防控知识缺乏。
  如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导致人们疯狂购买双黄连口服液,网上及各大药店相关药物很快就被抢空;没有买到双黄连口服液的人们紧张到成分里含有黄连的药物都买,甚至是兽药也被人们买到下架。然而事实上是该方法尚未进行临床试验,而且只是抑制,既不是预防也不是治愈。
  谣言泛滥,折射出恐慌心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种各样的谣言泛滥。伴随着人们关注的增多,一些谣言也随之而来。诸如“某城市封城”“放烟花爆竹可以消毒”“吸烟、喝酒可以预防肺炎”等谣言折射出人们的恐慌心理。
  对病毒的恐惧转移至特定群体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病毒的防控措施不断加强,一些人的心态从对病毒的恐惧进而转变为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如此次疫情集中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尤其是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人们对湖北人,特别是武汉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有部分人纷纷躲避身边的湖北人。
  代际重视不同导致信息回避  在疫情发展的初期,学生等青年群体对疫情发展情况较关注,并积极做好防控措施。然而,多数中老年群体在疫情初期并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程度,几乎不采取防控措施。正因为对疫情重视不够,中老年群体对疫情相关信息进行了回避。
  随着疫情的发展,政府防控措施不断加强,中老年群体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才增强,更多关注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
  发现自己身陷坏消息的泥潭,该怎样拯救自己
  强迫自己离开电脑、手机 如果过多的坏消息已经引起心理不适,要强迫自己暂时离开这些消息源。空闲时间多在家里运动,与朋友家人多进行线上交流,但别谈论让你感到消极的消息。
  敢于判断、做谣言终结者 别一味听信某个网站、某个发布者的消息。正如当下,面对海量的疫情新闻,我们要理性思考、综合分析。比如引起你恐慌的新闻是个案还是普遍情况、是否有后续跟进报道,道听途说的谣言到底是否属实,别急着自己吓自己。
  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  快乐的人不会总是盯着生活的阴暗面,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关注坏消息,而且喜欢发表负面评论,不妨反问自己:是坏消息太诱人,还是自己的心态“崩”了?专心完成一道美食、做半小时家务、听听轻音乐……不要等着负能量消失,快乐要自己找。
  身陷过度频繁的坏消息中,要学会倾倒内心的情绪垃圾桶,世界没你想象得那么糟。
  (《生命时报》2020.2.27等)
其他文献
一位德国地方官公开向中国最高领导人求助,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德国地方官员迈出了这一步?为什么他公开向中国求助,而不向德国总理默克尔求助?他的公开信得到回复了吗?  德国海因斯贝格县是德国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的重灾区,县长施特凡·普施于3月23日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直接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请求援助。他希望中国能援助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也寻求开展更多的抗疫经验交流。  一位德国地方
期刊
说起人类祖先,许多人印象中“辈分”最高的可能是著名的“人类老祖母”露西,但实际上,在非洲发现的另一个古人类图迈的“年纪”约是露西的两倍。那么,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类都是谁?  图迈:迄今已知最早古人类的“全球总冠军”  非洲是学术界公认的“人类摇篮”。迄今已知的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都是在非洲发现的。其中,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露西,距今约350万年,曾长期被认为是最古老的人类,
期刊
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  在这次武汉抗击疫情战斗中,金银潭医院始终引人关注。这里不仅累计收治了2220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还曝光了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铁人院长”张定宇。他在这场战“疫”中不仅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还在同渐冻症进行着顽强斗争。  在这次武汉抗击疫情战斗中,金银潭医院始终引人关注。这里累计收治了2220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中包括武汉市大多数危重症患者。这里,还因此曝光了一位备受
期刊
“有的人会很快忘却痛苦,用暂时的放下支持自己进入当下的生活。有的人因为亲人离世而自己活着,会有幸存者的羞愧和内疚。”如何重启愈后生活,每一名治愈者都面临抉择。这是他们的劫后余生。  “终于重见天日了。”2020年3月1日下午,李泉用一条情绪昂扬的朋友圈消息,宣告痊愈出院,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生活。  不过,22天前,他的岳母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撒手人寰——他不能写在朋友圈,也不能告知还在方舱医院
期刊
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军,对集中隔离工作进行“堵门式”检查。在检查的第一站反被安保人员堵了“门”。抚州市委书记肖毅不打招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也被堵门,他连声称赞:“对对对,这叫‘严防死守!’”  模仿关公“镇守”村口劝返点,拿起大喇叭让大家不串门不聚餐……在这次疫情防御战中,各地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纷纷开启“硬核”防控,防控手段更是各有千秋。在紧张的防疫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给公众带
期刊
整个上报过程,没遭受压力,也没遇见阻力。就是一步一步按正常程序走。只是走完程序之后,半天没有确切的消息,找不到病原体。后来又听说别的医院也有类似的病例,张继先一听,心想,“完了,这是啥病嘛”。  2019年12月27日、29日,张继先发现“新的”病例,坚持上报,被称作“拉响疫情警报第一人”。现在回头再去看当初的果决,张继先觉得自己就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只是“疫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期刊
他在住院治疗期间曾回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李文亮分析,这名82岁患者CT显示的症状,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没有给她确诊。”  2020年4月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李文亮等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首批烈士。  提醒: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看到一份病人的检测
期刊
“记得小时候生物课上讲过,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然而,据研究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从37℃降到36.6℃,37℃已成为历史。那么,人类体温越来越低,意味着什么?  37℃已成为历史,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大家每天都要多次测体温,然而,每次测量结果都在36.3℃左右,很少会高于36.7℃。有些朋友就纳闷了:“我记得小时
期刊
截至北京时间4月3日6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突破100万例,死亡病例达5万多例。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应对全球大流行病的出现,各国皆责无旁贷。环球同此凉热,无人可以在病毒面前独善其身。  全球性大流行病是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全球性大流行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人传人的新疾病”。  美国乔治城大学全球卫生法教授劳伦斯·戈斯丁
期刊
人类对抗细菌可以依靠抗生素,面对病毒,却往往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目前上市销售的抗病毒药物采取的策略与我们的免疫系统一样,要么就是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入侵,要么就是在某一个步骤上阻断细胞内的新病毒生产。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仍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可以治愈。是药不行?还是没找对方向?  细菌和病毒有什么不同  生活中常见的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大类。就医时,医生会依据血常规来判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