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的职中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大部分职中生的智力发展都正常,可是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却很困难。这就是说,职中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但受到智力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困扰。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经过我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我感觉职中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偏重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多见的是:自卑心理、数学学习兴趣的迁移、厌烦心理、性格偏激等。下文就以上几种非智力心理障碍,浅谈自己在教学中进行矫治的粗浅体会。
一、 学习数学的自卑心理
目前进入职中的学生,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尤其数学更是千差万别,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经历了屡屡失败的各种数学测验,这使他们早就丧失了原有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出现了一种自卑的心理障碍,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甚至听到“数学”二字就头痛。对此,我采用了认知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他们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认识,知道自己学习数学的长处和短处。为此,我时刻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适时抓住机会给予鼓励和表扬,及时给出正确的评价,尽量挖掘他们数学方面的潜能,使其产生自信心。其次,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数学学科,告诉他们数学是职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学习其相关专业课的基础,是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缺乏数学知识的人很难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所以就必须下功夫努力学好它。
二、 数学学习兴趣迁移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在学习情境中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来的东西,凡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于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而我们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恰恰缺乏这种兴趣,造成了心理障碍。为了学生有效地学习和心理的健康。教师应自觉地做好把“要我学”的外在因素转化成“我要学”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他们从强加的一种苦差中解放出来。
一是在开课时就向学生明确表态,愿意帮助他们每一个人,只要大家真诚合作,数学就能学好。再向他们介绍一些历届典型事例,以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首次效应。二是加强情感教学,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把发自内心的微笑带进课堂,把对学生的爱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热忱为学生服务。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信赖感。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间建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这为学生创设了学好数学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三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取教学内容,把课要尽量讲得富有趣味,课堂语言尽量具有幽默感,通过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在评价方式上,应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实施分层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
三、 学习数学的厌烦心理
厌烦心理表现在对稍微复杂的计算或证明中而出现的厌烦、急躁情绪。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出于对数学学习的毅力的缺乏,是意志脆弱的表现。居里夫人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数学学习就需要一种耐心,有一种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毅力。”数学家陈景润为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用去的草纸可装几麻袋。因此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必须有目的训练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帮助学生克服厌烦、急躁心理,并利用榜样激励教育学生。在讲例题时,必须一丝不苟地一步步演示、板演,为学生作出榜样。
四、 性格偏激也是影响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不断地追求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就造成了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损伤他们的自尊。对此,首先,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其次,给他们多些关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三是与学生谈心。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四是耐心。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职中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障碍也不足为怪。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试从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特征入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内在学习兴趣,根据其自身在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变学生的厌学、逃学、赖学为乐学,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自主、轻松的学习心境,使学生进行快乐的学习,在乐学中使学生成绩逐步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经过我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我感觉职中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偏重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多见的是:自卑心理、数学学习兴趣的迁移、厌烦心理、性格偏激等。下文就以上几种非智力心理障碍,浅谈自己在教学中进行矫治的粗浅体会。
一、 学习数学的自卑心理
目前进入职中的学生,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尤其数学更是千差万别,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经历了屡屡失败的各种数学测验,这使他们早就丧失了原有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出现了一种自卑的心理障碍,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甚至听到“数学”二字就头痛。对此,我采用了认知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他们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认识,知道自己学习数学的长处和短处。为此,我时刻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适时抓住机会给予鼓励和表扬,及时给出正确的评价,尽量挖掘他们数学方面的潜能,使其产生自信心。其次,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数学学科,告诉他们数学是职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学习其相关专业课的基础,是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缺乏数学知识的人很难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所以就必须下功夫努力学好它。
二、 数学学习兴趣迁移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在学习情境中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来的东西,凡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于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而我们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恰恰缺乏这种兴趣,造成了心理障碍。为了学生有效地学习和心理的健康。教师应自觉地做好把“要我学”的外在因素转化成“我要学”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他们从强加的一种苦差中解放出来。
一是在开课时就向学生明确表态,愿意帮助他们每一个人,只要大家真诚合作,数学就能学好。再向他们介绍一些历届典型事例,以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首次效应。二是加强情感教学,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把发自内心的微笑带进课堂,把对学生的爱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热忱为学生服务。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信赖感。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间建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这为学生创设了学好数学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三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取教学内容,把课要尽量讲得富有趣味,课堂语言尽量具有幽默感,通过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在评价方式上,应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实施分层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
三、 学习数学的厌烦心理
厌烦心理表现在对稍微复杂的计算或证明中而出现的厌烦、急躁情绪。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出于对数学学习的毅力的缺乏,是意志脆弱的表现。居里夫人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数学学习就需要一种耐心,有一种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毅力。”数学家陈景润为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用去的草纸可装几麻袋。因此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必须有目的训练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帮助学生克服厌烦、急躁心理,并利用榜样激励教育学生。在讲例题时,必须一丝不苟地一步步演示、板演,为学生作出榜样。
四、 性格偏激也是影响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不断地追求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就造成了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损伤他们的自尊。对此,首先,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其次,给他们多些关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三是与学生谈心。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四是耐心。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职中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障碍也不足为怪。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试从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特征入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内在学习兴趣,根据其自身在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变学生的厌学、逃学、赖学为乐学,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自主、轻松的学习心境,使学生进行快乐的学习,在乐学中使学生成绩逐步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