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遗迹化石系原地形成,不再受搬运,所以遗迹化石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远比实体化石更为密切,而一定的沉积环境又决定于相应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因而深水遗迹化石的研究对恢复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遗迹化石;遗迹特征;深水环境
引言:
德国古生态学家 Seilacher 根据海水深度及盐度变化提出了 6 种遗迹相(Ichnofacies),强调水深分布对遗迹相的控制作用,但不是唯一的生态因素,还与一定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其中的 Nereites(砂蚕迹)遗迹相主要产于深水浊流沉积岩系中(复理石)。Sielacher 提出的遗迹化石组合确定古海水深度分带,为判别古环境起了积极作用。遗迹相不仅受水深的影响,而且还与其它环境因素有关,如底质类型及含氧量、水动力强度及含盐度、沉积速率及沉积事件、盆地的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等。
1、深水遗迹化石组合
在水体大于 300m 的半深海一深海的深水环境中,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类型和行为习性及的关系分析,遗迹属是以觅食迹、进食迹迹和耕作迹占绝对优势。
1.1进食迹(Fodinichnia)
由食泥动物潜掘沉积物内部摄取有机质或为进食等行为方式所形成的遗迹,既有造迹生物(蠕虫类)简单穿过泥质沉积物以后,被泥砂充填而形成的潜穴Planolites,还有从沉积物中呈放射状伸出(以一个点为中心)反复搜索食物形成的遗迹 Glockeria;以及动物系统进食,造成沉积物反复向后推动移位所形成的潜穴 Scalarituba 等。
1.2觅食迹(Pascichnia)
系动物沿沉积物表面或其内部移动和觅食活动所造成,且多为有规律地按设计好的移动路线高效觅食而产生的水平遗迹,多呈蛇曲形迂回弯曲,也有螺旋形,或两者兼而有之,以达到最大效率获取食物的目的。如 Helminthoida,Spirophycus 等,常见于复理石沉积相中。
1.3 耕作迹(Agrichnia)
系 Ekdale A.等提出的生態分类中的一种,由造迹生物栖居兼进食两种行为方式共同活动产生的、具有规则几何形态或复杂水平弯曲的潜穴。
2、深水遗迹化石的特征
根据浊积岩的组成、颗粒大小、鲍玛层序各段发育的不完整性及其层面和层内构造等可以进一步将深海浊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梢(及水道)等。浊积岩底面具有冲刷构造,含灰岩块体的砂泥岩沉积可能是滑塌堆积或崩塌堆积产物,为扇根—扇中沉积,厚度较大;向上为深海浊积扇的远端部分—扇梢,总体较薄,以深色薄层状粉砂质页岩夹粉砂质灰岩为主,遗迹化石逐渐增多,鲍玛层序只有DE,CDE 段的细粒沉积,局部出现薄层硅质岩夹层。
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类型、行为习性及与水深的关系分析,浊积扇从近源区(扇根)至远源区(扇梢)的不同环境,遗迹化石组合特征各不相同。
扇根以生物觅食和半居住两种方式相结合产生的遗迹组合为主,如觅食迹 Glockeria,是在垂直的居住兼觅食的潜穴中呈放射状觅食形成的,水深相对较浅、水动力较强,不利于生物在沉积物表面生存,而牧食迹和耕作迹不存在,却共生了大量斜交层面的穿相分子(Planolites)。
(2)扇中开始出现了水平弯曲、蛇曲形和螺旋形牧食迹和具有回填构造的觅食迹,如 Scalarituba 和 Spirophycus。
(3)扇梢以网状的耕作迹和规则蛇曲形牧食迹大量出现为特点,放射形遗迹不存在,其中的牧食迹也呈有规律啮食习性,如 Helminthoida,Paleodictyon和 Megagrapton 等。多保存于岩层的表面,丰度和分异度均比较高。
3、遗迹化石产出成因分析
半深海一深海区的水体较为平静,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含氧量较少,因而不适于生物的生存。但是突发的浊流事件能把浅水区的大量有机质带入深海区,为栖息在海底的生物提供食料。而在浊流事件平息后的平静期,远洋泥的缓慢沉积也会带来可作为生物食料的有机质,为遗迹生物的繁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在稳定的深海沉积环境中,由于底质松软,海底光照减弱,含氧量减低,有机质主要靠浊流或远洋沉积物来供给,为了尽可能高效地获取大量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的目的,底栖造迹生物主要沿沉积物表面爬行或潜穴以摄取更丰富的食物,在沉积物表面或浅层产生了复杂而规则的网状、蛇曲状、弯曲状、螺旋状或放射状等遗迹化石组合—Nereites 遗迹相。深水浊积岩中的遗迹化石,大部分形成于软基底的粉砂、泥和灰泥沉积物中。这些食沉积物的动物在静水环境中不再需要潜穴以保护白已夕而多是有目的地沿沉积物表面一面爬行或潜穴,一面食表层附近有机质的或深入一层内探索富含有机质的潜穴活动。这些遗迹化石多集中分布于浊积岩 Bouma 层序 E 段泥质岩层面上或与上覆层段的接触界面之间,是浊流沉积间歇期形成的深水低能环境的产物。
4、结论
这些遗迹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是较为稳定的,在这里生物不再需要保护注的潜穴就可有效地获取富含食料的沉积物。因此深海区的圣物遗迹多成旋卷状、弯曲状、蛇曲状等,反映了遗迹生物在深水安静环境中的摄食特点,从而导致深水遗迹化石是以食沉积物的动物形成的觅食迹、进食迹和耕作迹占绝对优势。
参考文献:
[1]新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早二叠世深水遗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_丁孝忠
[2]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_晋慧娟
[3]杨式溥.青海果洛、玉树地区二叠纪和三叠纪复理石相遗迹化石[J] . 沉积学报
[4]晋慧娟,李育慈. 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深水斜坡沉积中遗迹相及其环境分析[J].中国科学(B)辑
[5]晋慧娟,李育慈. 西秦岭二叠纪—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 .地质科学
[6]杨式溥.古遗迹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0
【关键词】遗迹化石;遗迹特征;深水环境
引言:
德国古生态学家 Seilacher 根据海水深度及盐度变化提出了 6 种遗迹相(Ichnofacies),强调水深分布对遗迹相的控制作用,但不是唯一的生态因素,还与一定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其中的 Nereites(砂蚕迹)遗迹相主要产于深水浊流沉积岩系中(复理石)。Sielacher 提出的遗迹化石组合确定古海水深度分带,为判别古环境起了积极作用。遗迹相不仅受水深的影响,而且还与其它环境因素有关,如底质类型及含氧量、水动力强度及含盐度、沉积速率及沉积事件、盆地的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等。
1、深水遗迹化石组合
在水体大于 300m 的半深海一深海的深水环境中,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类型和行为习性及的关系分析,遗迹属是以觅食迹、进食迹迹和耕作迹占绝对优势。
1.1进食迹(Fodinichnia)
由食泥动物潜掘沉积物内部摄取有机质或为进食等行为方式所形成的遗迹,既有造迹生物(蠕虫类)简单穿过泥质沉积物以后,被泥砂充填而形成的潜穴Planolites,还有从沉积物中呈放射状伸出(以一个点为中心)反复搜索食物形成的遗迹 Glockeria;以及动物系统进食,造成沉积物反复向后推动移位所形成的潜穴 Scalarituba 等。
1.2觅食迹(Pascichnia)
系动物沿沉积物表面或其内部移动和觅食活动所造成,且多为有规律地按设计好的移动路线高效觅食而产生的水平遗迹,多呈蛇曲形迂回弯曲,也有螺旋形,或两者兼而有之,以达到最大效率获取食物的目的。如 Helminthoida,Spirophycus 等,常见于复理石沉积相中。
1.3 耕作迹(Agrichnia)
系 Ekdale A.等提出的生態分类中的一种,由造迹生物栖居兼进食两种行为方式共同活动产生的、具有规则几何形态或复杂水平弯曲的潜穴。
2、深水遗迹化石的特征
根据浊积岩的组成、颗粒大小、鲍玛层序各段发育的不完整性及其层面和层内构造等可以进一步将深海浊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梢(及水道)等。浊积岩底面具有冲刷构造,含灰岩块体的砂泥岩沉积可能是滑塌堆积或崩塌堆积产物,为扇根—扇中沉积,厚度较大;向上为深海浊积扇的远端部分—扇梢,总体较薄,以深色薄层状粉砂质页岩夹粉砂质灰岩为主,遗迹化石逐渐增多,鲍玛层序只有DE,CDE 段的细粒沉积,局部出现薄层硅质岩夹层。
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类型、行为习性及与水深的关系分析,浊积扇从近源区(扇根)至远源区(扇梢)的不同环境,遗迹化石组合特征各不相同。
扇根以生物觅食和半居住两种方式相结合产生的遗迹组合为主,如觅食迹 Glockeria,是在垂直的居住兼觅食的潜穴中呈放射状觅食形成的,水深相对较浅、水动力较强,不利于生物在沉积物表面生存,而牧食迹和耕作迹不存在,却共生了大量斜交层面的穿相分子(Planolites)。
(2)扇中开始出现了水平弯曲、蛇曲形和螺旋形牧食迹和具有回填构造的觅食迹,如 Scalarituba 和 Spirophycus。
(3)扇梢以网状的耕作迹和规则蛇曲形牧食迹大量出现为特点,放射形遗迹不存在,其中的牧食迹也呈有规律啮食习性,如 Helminthoida,Paleodictyon和 Megagrapton 等。多保存于岩层的表面,丰度和分异度均比较高。
3、遗迹化石产出成因分析
半深海一深海区的水体较为平静,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含氧量较少,因而不适于生物的生存。但是突发的浊流事件能把浅水区的大量有机质带入深海区,为栖息在海底的生物提供食料。而在浊流事件平息后的平静期,远洋泥的缓慢沉积也会带来可作为生物食料的有机质,为遗迹生物的繁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在稳定的深海沉积环境中,由于底质松软,海底光照减弱,含氧量减低,有机质主要靠浊流或远洋沉积物来供给,为了尽可能高效地获取大量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的目的,底栖造迹生物主要沿沉积物表面爬行或潜穴以摄取更丰富的食物,在沉积物表面或浅层产生了复杂而规则的网状、蛇曲状、弯曲状、螺旋状或放射状等遗迹化石组合—Nereites 遗迹相。深水浊积岩中的遗迹化石,大部分形成于软基底的粉砂、泥和灰泥沉积物中。这些食沉积物的动物在静水环境中不再需要潜穴以保护白已夕而多是有目的地沿沉积物表面一面爬行或潜穴,一面食表层附近有机质的或深入一层内探索富含有机质的潜穴活动。这些遗迹化石多集中分布于浊积岩 Bouma 层序 E 段泥质岩层面上或与上覆层段的接触界面之间,是浊流沉积间歇期形成的深水低能环境的产物。
4、结论
这些遗迹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是较为稳定的,在这里生物不再需要保护注的潜穴就可有效地获取富含食料的沉积物。因此深海区的圣物遗迹多成旋卷状、弯曲状、蛇曲状等,反映了遗迹生物在深水安静环境中的摄食特点,从而导致深水遗迹化石是以食沉积物的动物形成的觅食迹、进食迹和耕作迹占绝对优势。
参考文献:
[1]新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早二叠世深水遗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_丁孝忠
[2]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_晋慧娟
[3]杨式溥.青海果洛、玉树地区二叠纪和三叠纪复理石相遗迹化石[J] . 沉积学报
[4]晋慧娟,李育慈. 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深水斜坡沉积中遗迹相及其环境分析[J].中国科学(B)辑
[5]晋慧娟,李育慈. 西秦岭二叠纪—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 .地质科学
[6]杨式溥.古遗迹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