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学程序设计中,入门级绝大多数是采用VB作为设计工具。然而,在实践中,多数教材对VB的教学中有个误区,重点放界面和组件用法上,好像界面做得花里忽哨就是好作品,其实,组件与对象的应用只是皮毛,学习编程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用计算机来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而理解实现计算机执行语句、进行运算的原理,建立编程思想、逻辑思维才是核心和灵魂,这不是基于某一种编程语言的,一旦学生理解掌握了思维方式,过一段时期后,他用起另外一种程序语言,只要熟悉一下语法,就能很快上手,解决完项目任务后,他又可以忘却这个语言,待到需要的时候,再拾起书来用就只是查资料一件简单的事情了。练组件和练程序之间,用武学上的说法,这就是横练外功与修习内功的区别。提高学习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涉猎其它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应该是根本。
一、《信息技术》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含义
根据八年级下学期的学时分配上来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这个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
任务驱动教学中不需要教师多少的干预,只需提供必要的、甚至是详尽的注解和实例,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去探索,理解和模仿并修改进而消化吸收解题程序的本质,进而构建出自己的认知体系,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意义还是在于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适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共同成长。
任务驱动教学分为几个部分:教学内容目标分析,学情分析,任务设计,资源设计,策略设计,创设情境,协作设计,任务评价。
二、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任务设计,要难够按照八年级学生思维成长的进度水平,给出一个可达到的并明确的目标,在营造好情境中呈现任务,教师将学生导向任务作品的完成,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
(一)由目标知识点确定任务
通过完成任务,克服困难中练习与掌握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教师深入探索教材,在课标指导下,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细分出一个个小的目标,形成模块,并且把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完成来达到总的学习目标。
(二)学情分析
在信息技术的素养培育方面,中国的学生与欧美的学生差别不大,但在编程方面,西方国家学生看英文帮助很容易,存在先天的优势,我们的学生则要多花费时间通过几道关,包括克服对一些英文词汇的熟记、英语注释中的语法和例程的理解等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的资源设计要加倍的周到细致,以提供学生扩展知识所需,往后才有用任务驱动学生编程基础的可能。
结合学情分析,任务须适合这个年龄相应的难度。绝大多数学生是因游戏而喜欢电脑的,有的从幼儿园开始就没有真正放开过电脑,只是因后来课业加重以及家长的严控才减少对它的接触。由此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操作基础,需要的是从使用全新的软件、具体的解题步骤中悟出解决方案和模式。
(三)资源素材的编选
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定的学习资料。以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的、有趣的题材设计真实的任务,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教材中的计算身高体重、每日之星的程序是演示了语句的格式和用法,我们可以另外加入一些有趣的实例,比如“考验你的瞬间记忆力”或窗体内来回弹的小球、简易计算器、按不到的按钮等趣味程序。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实例中凡保存数据和库函数、API的调用这些没作要求的内容不应涉及,否则相当于拔苗助长,而个别已具备一定水平的学生可鼓励其探索更深的任务,扩展其视野,由其自行查找网上教材完成。
(四)情境设计
任务必须要对学生有吸引力,为其身边的真实的事例,直观的形象将过去的经验与新的问题建立联系,有助于理解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思考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享受到成就感。和谐平等的协作环境让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任务的教学实施
(一)任务的提出
展示程序的运行过程是必須的,之后简介用到何组件与对象,提出自己去探索用法。从大方向上给予指引,不能是填鸭式的传统套路,控制好时间。
(二)重点与难点的分析解决
进行呈现后,提供解决关键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首个任务加强变量用法、语句和算法的理解。
开始引入变量时交待清楚,我们说的变量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就是一个特定长度的存储器空间,我们能将数据复制进去,也可以读取出来,理解了这点,就能用好变量了。
其次是问题自行解决。开展以小组形式的团队协作,协作学习可以弥补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任务要强调探索性,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景,练习自主学习。
(三)实践的指导
学生制作的作品自己调试和修改,能够立即直观地检验能对错,但是错误的提示是英语,学生大多是看不懂,虽然可以从网上查到,但不一定看得明白,需要老师个别指导。
给错误的例子,让学生探索。程序的出错是好事,真正的知识积累是在调试过程中得到的,从打错标点符号这样的错误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学到程序执行原理的来龙去脉。以后使用别人的软件出错时就不至于无所适从。
(四)课外任务的布置
下课前小结后,课外是自己学习最好的形式,学生可以向网络上的无数老师学习,查阅海量的学习资料,可以说,这是扩展的培养探索创新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有条件和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激发其探索精神,学会自我学习,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四、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贯彻了当前国际最新的教育思想,即当今的文盲不会不认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过这门课后,你可以忘掉VB这门语言,但其实现的思路、解题的思维仍在,就如人学会了游泳,几十年不游了,但到需要游时,自然就会,这叫返璞归真,任务驱动法教会人如何学习,其后将终身受益。
一、《信息技术》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含义
根据八年级下学期的学时分配上来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这个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
任务驱动教学中不需要教师多少的干预,只需提供必要的、甚至是详尽的注解和实例,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去探索,理解和模仿并修改进而消化吸收解题程序的本质,进而构建出自己的认知体系,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意义还是在于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适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共同成长。
任务驱动教学分为几个部分:教学内容目标分析,学情分析,任务设计,资源设计,策略设计,创设情境,协作设计,任务评价。
二、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任务设计,要难够按照八年级学生思维成长的进度水平,给出一个可达到的并明确的目标,在营造好情境中呈现任务,教师将学生导向任务作品的完成,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
(一)由目标知识点确定任务
通过完成任务,克服困难中练习与掌握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教师深入探索教材,在课标指导下,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细分出一个个小的目标,形成模块,并且把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完成来达到总的学习目标。
(二)学情分析
在信息技术的素养培育方面,中国的学生与欧美的学生差别不大,但在编程方面,西方国家学生看英文帮助很容易,存在先天的优势,我们的学生则要多花费时间通过几道关,包括克服对一些英文词汇的熟记、英语注释中的语法和例程的理解等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的资源设计要加倍的周到细致,以提供学生扩展知识所需,往后才有用任务驱动学生编程基础的可能。
结合学情分析,任务须适合这个年龄相应的难度。绝大多数学生是因游戏而喜欢电脑的,有的从幼儿园开始就没有真正放开过电脑,只是因后来课业加重以及家长的严控才减少对它的接触。由此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操作基础,需要的是从使用全新的软件、具体的解题步骤中悟出解决方案和模式。
(三)资源素材的编选
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定的学习资料。以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的、有趣的题材设计真实的任务,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教材中的计算身高体重、每日之星的程序是演示了语句的格式和用法,我们可以另外加入一些有趣的实例,比如“考验你的瞬间记忆力”或窗体内来回弹的小球、简易计算器、按不到的按钮等趣味程序。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实例中凡保存数据和库函数、API的调用这些没作要求的内容不应涉及,否则相当于拔苗助长,而个别已具备一定水平的学生可鼓励其探索更深的任务,扩展其视野,由其自行查找网上教材完成。
(四)情境设计
任务必须要对学生有吸引力,为其身边的真实的事例,直观的形象将过去的经验与新的问题建立联系,有助于理解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思考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享受到成就感。和谐平等的协作环境让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任务的教学实施
(一)任务的提出
展示程序的运行过程是必須的,之后简介用到何组件与对象,提出自己去探索用法。从大方向上给予指引,不能是填鸭式的传统套路,控制好时间。
(二)重点与难点的分析解决
进行呈现后,提供解决关键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首个任务加强变量用法、语句和算法的理解。
开始引入变量时交待清楚,我们说的变量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就是一个特定长度的存储器空间,我们能将数据复制进去,也可以读取出来,理解了这点,就能用好变量了。
其次是问题自行解决。开展以小组形式的团队协作,协作学习可以弥补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任务要强调探索性,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景,练习自主学习。
(三)实践的指导
学生制作的作品自己调试和修改,能够立即直观地检验能对错,但是错误的提示是英语,学生大多是看不懂,虽然可以从网上查到,但不一定看得明白,需要老师个别指导。
给错误的例子,让学生探索。程序的出错是好事,真正的知识积累是在调试过程中得到的,从打错标点符号这样的错误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学到程序执行原理的来龙去脉。以后使用别人的软件出错时就不至于无所适从。
(四)课外任务的布置
下课前小结后,课外是自己学习最好的形式,学生可以向网络上的无数老师学习,查阅海量的学习资料,可以说,这是扩展的培养探索创新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有条件和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激发其探索精神,学会自我学习,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四、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贯彻了当前国际最新的教育思想,即当今的文盲不会不认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过这门课后,你可以忘掉VB这门语言,但其实现的思路、解题的思维仍在,就如人学会了游泳,几十年不游了,但到需要游时,自然就会,这叫返璞归真,任务驱动法教会人如何学习,其后将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