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的女人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选择性失忆了。
  自打她记事以来,她一个人长久得居住在农村的这个院落里,一间小屋用来做卧室,一间小屋用来做厨房,还有一间小屋,似乎是闲置的,里面放了杂物。至于屋子里放了什么,她也不多想,也不多问。她白天去村里的小学上班,晚上回来自己做饭,安安静静吃饭,吃完饭备课,安安静静看书,睡觉。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样单调的日子。
  她不养猫也不养狗,喜欢摆弄一些花花草草,院子里倒是四季一派生机。纵使几个星期忘了浇水,它们却出奇地长得茂盛。植物的叶子绿得清脆,花朵鲜艳明媚,有红的杜鹃,还有粉红的夹竹桃,也种玫瑰,蝴蝶兰,月季。她对玫瑰情有独钟,每次花开,她总要花一下午时间去采摘一些玫瑰,剪掉玫瑰上的刺,将玫瑰插在清水里,静静等待半开的玫瑰绽放。每当看到玫瑰的花瓣一瓣一瓣轻轻绽放,她便抿着嘴浅笑。
  她衣着朴素,总是穿一些过了时的衣服,麻布的,棉的,的确良的,都是素色系列。她从不打扮,穿布鞋,不涂脂抹粉也不做头发。她头发黑亮,随意在后脑勺一挽,夹上课本就去上课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基本外出打工了,有不多的小孩和老人,没有人过问她从哪里来,由于长相普通,也几乎没人注意到她的存在。
  确切说,对于她,时间仿佛静止了,她不记得了一些东西,但却真的想不起来忘了什么。有一天,她对着镜子梳头,突然发现自己一双杏眼,眼神清澈,鬓角多了几条皱纹,她心里咯噔一声:今年多大了,使劲回忆,好像是三十三、四?还是四十岁,她想不起来了,这让她有些懊恼。有时候周末的下午,会有班里的学生来她院子里要她辅导功课,或者帮她打水什么的,让院子里会热闹一些,唯有这个时候,她脸上总是笑盈盈的,一双杏眼神采奕奕。
  学生李小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老往她家跑,喜欢为她做一些事,比如浇花,打扫院子,从自己家里带一些好吃的什么的,一口一个王老师,叫得很亲热。
  有一天,她坐在凳子上发呆,看见李小兰在勤快地在花圃里除草,她叫了一声“李小兰,你过来。”李小兰见老师在叫她,回过头,放下手里的铲子,她拍拍裤子上的土讪讪地走过去。
  她顿了顿,一把把李小兰拉到身边,表情严肃,审视着她。
  “李小兰,你实话说,你为什么老往我家里跑,还老帮我干活?”
  李小兰显然被吓到了,有些难为。“老师,我爸妈都外出打工了,只有你最关心我,所以我想为你做些什么……”她低着头红着脸。
  “还有呢?那你为什么周末为啥不出去和别的孩子玩?”她狐疑着。
  李小兰突然沉默了。空气瞬间凝固了,那沉默背后仿佛藏匿着巨大看不清的黑洞。
  “你怎么不说话了,说啊。”她更加好奇了,想拼命挖掘些什么。
  “老师,我……我不敢说。”她的头低得更低了。
  “你说嘛,老师不会怪你的。”看着这个小女孩难为的样子,她的心软了一下。
  “奶奶说,老师是个好人,老师的男人离开了,一個人生活挺可怜的,让我多陪陪老师。”
  她突然一阵耳鸣,什么?我还结过婚,曾经有个男人?外面,雷声滚滚。
  她匆匆打发了李小兰,内心烦躁,极力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里搜索男人留下的痕迹,折腾了大半晚上,没有找见任何男人留下的证据。只找见了自己几年前定制的几件旗袍,压在柜子里,从来没穿过。
  胡说,绝对是他们胡说,我哪里结过婚。
  前几年确实有热心人给她介绍对象,刚开始介绍的是邻村学校的一个年龄相仿的老师,姓姜。他身材粗壮,身高一米六,眼睛细长,见谁都笑眯眯的。第一次见她,他就眯着眼睛直言不讳地夸她,王老师真是年轻貌美啊。她一愣,以168cm的身高,俯视这个男人,礼貌地一笑,姜老师,你好呀。他脸一红,不安地搓着手。
  某天周五傍晚,她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正打算锁学校大门,突然被一双粗壮的手臂抱住,她吓得尖叫一声,回头一看,正是满脸堆着笑的姜老师。
  她厉声道:“放开我!要不然我喊人了。”他吓得手一松,结结巴巴说,“王老师,我稀罕你。”她冷笑一声,锁了学校大门,正眼看都没看他一眼,像躲瘟疫一样大步流星离去。那个可怜的小男人被她扔在身后凌乱。与第一个相亲对象不了了之。
  第二个是附近乡公社的一个离了婚的四十多岁的干部,他的头发梳成大背,大脑门,黄牙,大肚腩,脸上始终堆着假笑,那笑容就像随时准备着要挤出来的。一张口就是啊呀呀,不得了。
  刚开始相处的时候,他请她吃饭,就直言不讳,小王呀,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性格太冷清了,一句话也不愿多说。我呢,对你没啥要求,就是有个小孩,上初中,希望你能给他做做饭,洗洗衣服什么的,女人嘛……
  见了几次面,他倒是跑得挺勤快,偶尔给她带一些吃的。
  那天傍晚,他喝得醉醺醺冲进她家院子。一进来就是,啊呀呀,小王呀,几天没见你,可想死你了。说着将他那肥胖的大手往她腰里放。
  她吓坏了,躲闪着,可她跑哪里他追哪里。可后来还是被他抓住了,他用胳膊搂住这个瘦弱的女人,“怎么样,小王,今晚做我的女人如何?”她挣扎着,一只手挣脱开来,反手给他一个巴掌,“臭男人,让你碰我。”她气得脸铁青,浑身发抖。
  他的酒劲可能被一巴掌打醒了,“臭婊子,敢打我,装什么清高,不就是一个没人要的二手货。”她瞪大眼睛,怒不可抑,顺手操起身后的一根长棍,朝着男人的后背一棍子,把男人轰出了大门。
  第二天,村里传遍了王老师打了公所干部的事,听说那个被打了的男人几天没下床。“啧啧啧,这女人了不得,可不敢惹她。”“王婶,我看你以后还是别给她介绍对象了,她估计神经有问题。”
  多次相亲失败后,她便不再有结婚的打算,一个人安安静静工作和生活,也不在乎村子里的人如何评价她。
  可是,为什么李小兰说她结过婚,这是什么意思。她之前想不起来的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她无从想起,就像被删除的文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小的时候,她被抱养在这个村子里,由姑姑、姑父抚养长大,从一出生她就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前几年,姑姑、姑父去南方儿子家住了,她则留在这个村子里教书。她所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了。   中间的那部分记忆,无论她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
  打发走李小兰的这天晚上,她失眠。她很早就听人说她是被抱养的。所能想起来的童年的片段,是有一天放学回家,他看到弟弟在啃排骨吃,那时候只有过年才吃肉,她馋得直流口水,说自己也想吃。弟弟吃得满嘴是油,拿着排骨跑了,并对她说,这是娘亲见她去镇上考试了,专门偷着为他做的。她转过身,泪如雨下,可还是笑嘻嘻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后来没人知道为什么她再也不吃排骨。
  她的大学的青春时光,为了不向家里要生活费,暑假去餐馆端盘子,有一次,她脚下一滑,打碎了盘子,被领班当场甩了一巴掌,脸立马就肿了,但她还是忍住了眼泪,一声不吭。生活的苦难早早已让她学会了坚强和隐忍。
  后来,当她捏着赚来的皱巴巴的人民币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双高跟鞋去约会时,喜欢的那个男孩子说,王慧文,你穿高跟鞋走路的样子真像个小丑。当晚,她大哭一场。从此,她便放弃了自己,扔了高跟鞋,又重新穿起运动衣,球鞋的日子。用不起化妆品,就涂最便宜的郁美净。她没有朋友,也从来不和同学出去逛街,独来独往,像个孤魂野鬼,背着书包,游荡在大学校园,本能地躲闪着周围的人,自卑又敏感。
  再后来发生了什么,她全然不记得了,大学毕业后便来这个村子教书了。
  是的,她把所有从小到大发生的事都搜罗了一遍,可以确定,她没有结过婚。她的大脑,麻木而迟钝,像是休眠了在某些时间段。她已经不记得有没有爱过,也忘记了心动是什么感觉。人为什么非要结婚,她常常问自己。
  她像是在深沉的梦境里,走在大雾中,拼命找个一个人,可是她不记得他的名字。忽然又是她在赶火车,她没赶上,急得满头大汗,拼命跑着。
  “王慧文,你醒醒。”有人在呼唤她的名字。那个人似乎很熟悉很亲切,很重要很重要,但她始终想不起他的名字。
  醒来后,她发现手放在心口的位置,满脸的泪水。那个被遗忘的人是谁?那个在梦里唤她醒来的人是谁?
  第二天,正常去学校上班。她又把学校的抽屉搜了遍,还是没有任何蛛丝马迹。上完课,她又把书架上所有的书又翻了一遍,一本发旧的《莎士比亚全集》掉了下来,她翻开书,里面有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位英俊的青年,浓眉大眼,大高个,穿着短袖衬衣,双手抱臂,温柔地望着她笑。这人,似曾相识。照片背面赫然写着:致亲爱的文。
  她屏住呼吸,双手颤抖着打开这本书,书的扉页上是同样的笔迹: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我将不再回忆。
  如果忘却就是记住
  我多么接近忘却。
  如果相思,是娱乐,
  而哀悼,是喜悦,
  那些手指何等欢快,今天,
  采撷到这些。”
  凭直觉,她觉得这个人非同寻常,但是仍然无法想起他的名字。她觉得自己要疯了,激动着又无可奈何。
  他是谁,噢,他到底是谁?是她曾经的恋人还是她的丈夫?她一手捂着脸,另一只手拼命捶着头,泪水夺眶而出。可惜无论她多么努力回想,还是无法将那个人从记忆的沼泽中拉出来。他像一个潜藏在记忆深处的幽灵,神秘诱惑却又无踪可循。
  放学后,她夹了书匆匆离去。回家后,将家里所有的书一本一本都翻了个底朝天,却还是没有找到关于这个男人的任何蛛丝马迹。
  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我是谁啊,为什么我身边没有朋友,那个男人是谁,我到底有没有结过婚?此刻,她如此清醒,这些年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一个个在黑夜里冒出来,不断拷问着她。
  半夜,她开始发烧,她说着胡话,起身在房间踱步。
  第二天,她没有起床。第三天,她还没起,蜷缩在床的一角,用厚棉被自己包裹起来,迷迷糊糊,不吃也不喝。
  一个中午,李小兰来了,她推开她卧室的门,尖叫了一声。
  她拉住了窗帘,在黑暗中头包着厚厚的被子,缩在床的一角,头发像枯草长满了脸,一动不动,活像一个死去了很多年的僵尸。
  “老师,老师。”李小兰急急叫了两声。好久好久,没有回应,她们之间,像是隔了一个时空。空气中是潮湿的阴暗得能溢出水的死寂。
  李小兰走过去,握了握她的手,手烫得厉害。她迅速跑去拉开窗帘,快速打了冷水,在冷水中浸了毛巾,拨开她像稻草一样的长发,敷在滚烫的额头上。
  李小兰的眼泪突然刷刷地下来了。她在抽屉里翻腾着,找到一些药片,拿了水给老师喂下。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风吹在她脸上,她醒了。听到外面噼里啪啦的炒菜的声音,她知道李小兰来了。她挣扎着起身,走出房间。李小兰正在满头大汗忙活在灶头。
  她弱弱叫了一声小兰。李小兰看到老师起来了,揉了揉眼睛,含着泪水跑过来一下抱住了她。老师,你可醒了。
  这天,师生俩在一起吃了饭。
  李小兰说,村里人说王老师是省上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就回小山村教书了。王老师的老公叫张泽天,可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失踪了。于是,王老师生了一场病,病好之后,王老师便有些傻傻的,癫癫的,而且还忘记了一些事情。大家谁也不敢提这事,因为怕王老师发病。
  “张泽天!”原来他的名字叫张泽天。如果真的结过婚,为什么她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记忆完全是空白的。
  “噢,老师还真的是想不起来了。”她一边似吃非吃着饭,一边懒懒回应着李小兰。
  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拉着李小兰进了屋,拿起书中的那张照片,问李小兰,是不是这个人?
  李小兰摇摇头,老师,从我记事起,老師就一直一个人啊。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对啊,这么小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呢?
  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拉起李小兰,急急说,走,去找你奶奶!
  刚到李小兰家门口,就迎面碰到了李婶。王慧文倒也是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李婶的脸色突然变了,躲闪着,说自己要去山上拔猪草了,急急走掉了。走时还不忘怜悯地望了她一眼:孩子,还是赶紧好好找个人嫁了吧。   不对,这里面绝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更加坐立难安了。那多日萦绕在心头的神秘的黑洞,不断召唤着她。
  这天晚上,她鼓起勇气,找到了老校长家里。那些她不愿意触碰的,躲避着的,一直好奇的问题还是陆陆续续从她的嘴里一句句冒了出来。那隐藏在黑暗里的秘密急切地等待着重见天日。
  老校长点了一支旱烟,有些犹豫,只是说有些事情,不记得也好。她可怜巴巴望着老校长,不断央求着。老校长叹口气,从箱子里翻出来了几本厚厚的发旧的笔记本,还有一些信件递给她,深深地望了一眼她。
  那一年,她大学毕业,在村小学教书,遇见了从北京来支教的张泽天,他气质儒雅,为人风趣幽默,要命的是他还是个大帅哥,皮肤白皙,大高个,戴一副眼镜,迷倒了学校好几个年轻女老师。她一见到他,就脸红得厉害,心脏怦怦直跳。她偷看他打篮球,痴痴看他批改作业,每当看到有女学生往他宿舍跑,或者看他和某女老师说笑,她就嫉妒地发狂。更恐怖的是只要从他身边经过,她就觉得自己无法呼吸。
  像黑夜里悄悄盛开的玫瑰,她发狂地爱着他,而他无从得知。他见到她,只是客气地微微一笑,小文老师。“小文老师!”她的脸又红了,别人都叫她王老师,只有他叫她小文老师,多么文气雅致的称呼呀,她心里默默雀跃着。她红着脸抬头偷瞄了一眼他,没想到他竟然上前摸摸她的头,嬉笑着,小文老师,你真是有意思呢!
  某个周末的晚上,她改完作业,刚走到校门口,突然下起了雷雨。她狼狈地跑回学校,叹了口气,躲在屋檐下避雨。学校其他离家远的老师都走光了,她看到他宿舍的灯光亮着,像是狂风暴雨的海上的一座灯塔,神秘地发出耀眼的光芒。
  鬼使神差地,她走过去敲了他宿舍的门。门开了,他看到打湿头发的她,很明显愣了一下。她怯怯地说,下雨了。他望着她,这次她大胆迎上他的目光,脸又红了。他一把拉过她,递给了她一个干毛巾,她犹豫着,没有接,尴尬地站着。他一笑,真像是个小姑娘呢。说着便帮着她擦拭湿了的头发,她也没有躲闪,只是沉默地低着头。这一刻,仿佛幸福得不真实。
  突然,他的手停了下来,她听到他在她耳边说,“小文老师,你的衣服也湿了……”她抬起头,看到他的眼神迷乱起来。她突然想说些什么,却感觉心加速跳起来。等她意识到,他已经吻上了她的唇,手伸进了衣服。她忘记了反抗,泪水决堤,仿佛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那一夜,她像一朵玫瑰,花瓣一瓣一瓣绽放在他的怀里,他们相拥而眠。她忘记了时间。
  他们成了村小学人人羡慕的一对神仙情侣。白天,他为她读诗,或者捧来一束红玫瑰插在她的宿舍,并亲昵地唤她文。
  向来好花不常开,半年后,他支教的日子即将结束,他要回北京发展。
  “跟我走吧,文。”他说。
  “我不能走,这里是我的家。”
  “你明知道我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这里的。”
  “可是你忍心丢下这些孩子吗?”
  ……
  无休止的争吵,她哭。
  某天清晨她起床呕吐不止,浑身无力。他扶着虚弱的她坐班车去镇医院去看病,医生告诉她有喜了。她一阵狂喜,抬头却发现他沉默着,以及紧锁的双眉。她低下了头,眼泪又开始落下。
  她不记得他们有没有举办过婚礼,只记得某天早上醒来,他不在身边了,失踪了一个月。她挺着大肚子,疯狂找他,谁都不知道他去哪里了。他走的时候没给她留下任何东西,像水气一样凭空消失了。她疯了一样,拿着他的照片,走了几十里山路,问路边的每一个人有没有见过一个叫作张泽天的男人。
  再后来她就一个人长久地居住在那个院子里,失忆了。
  从老校长家里出来的那天晚上,她不记得自己是怎样走回家的。整整哭了一个晚上,心脏的每一個角落撕心裂肺地疼痛。
  第二天天麻麻亮,她锁了大门,搭了长途火车,去北京。根据笔记本提供的线索,她去了北京。
  最后,她找到北京市某一房管局,那人端着架子,慢吞吞地着查着信息,还不忘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他是你什么人呀。他是我亲戚,她不卑不亢。一个小时后,他给了她一份资料,张泽天,查无此人。
  “王慧文,快醒醒,现在醒来,睁开眼睛。”是谁在呼唤她。可是她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睛。那个声音好熟悉,似曾相识,一个男人的影子像放默片一样的在她眼前闪过。那个人是谁,想不起他的名字,一个很重要的人。
  直到某一天清晨,阳光洒进房间,她睁开眼睛,手上挂着吊针,躺在病床上,身体异常虚弱,无法动弹。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医生出现在她眼前。她轻声问:“请问您是?”
  “我是你的主治医生,你已经昏迷了快20个小时了。”他在手里的本子上记着些什么,头也不抬地说。她注意到挂在他胸前的工作证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张泽天。
  瞬间,她的眼泪又开始决堤,一颗颗滑落。
  “噢,我只是做了个梦。”她虚弱地说。
  责任编辑:王 琪
  素心,原名孙早娟,女,1990年2月生,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作品发表于《延河》《散文诗》等。
其他文献
皖南  我在想  如若没有长江以南的安徽  中国的思想史要改写  绘画史、戏剧史要改写  文学史要改写,甚至  革命史也要改写。  长江没有像黄河一样  夺淮入海  一条江,和它推开的南方  突出了事物的重要性  比如在宣城  如若没有敬亭山  没有相看两不厌的那一刻  没有踏歌的潭水  李白和我的诗歌史  都要改写  秋浦三叠  秋浦河畔念李白  风中的石楠与女贞,翻动  暮春之光,万千树叶上 
期刊
安然  路走着走着就短了  像一天天过去了的日子  有过这天就只能是下一天了  路上藏著什么我们谁也无法预料  偶遇或者不期而遇也许会常见  无论遇到什么都给自己一个安慰  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对自己好一点 或者再好一点  凡事想开点 放开点  路走得就稳些  至少走得可以安然些  雨天的和尚  烟火缭绕的庙宇  此刻已安静了下来  不管是老和尚 还是  小和尚都不再惦记  是不是一个和尚担水吃
期刊
和你一起经过的城池  你的侧颜,点亮机舱外那座将要  登陆的城市。梦想海盗们  着迷的履带,将要碾压它青草的臣民  地表水将露出狰狞的属性,它漫过  部落首领遒劲的盆骨。当破碎成为  真理羊皮纸最后的篇章。图腾还剩下  什么荣耀的恩典?在被飞机烹调过的天空  夜色中沉沦的美,和清冽的旧时光无关  城市用钢筋勾勒了迷人的曲线。而你  是最后的开关。眼神的遥控器总是在  调频之中。每当你和我一起走出机
期刊
在精神科  黄黄的  黝黑皮肤的姑娘  侧身坐在  椅子扶手上  长刘海垂下来  她从指缝间看我  谨慎地,内敛地  躁郁症患者手记  我在精神病院里住着  企图记录下一些什么  就像我总在企图记录  人们渴望着不朽  我不愿参与,他们的游戏  换来的药物使头脑沉重  昏睡,昏睡,昏睡  这些天我在昏睡中度过许多时间  真害怕就这样睡了过去  原來,我也是惧怕死亡的  太不舍了  还有那么多未完成
期刊
多年来,我写不出一首情诗  我写黑夜里安静的灰尘  墙上的皱纹和一朵小小的萤火虫  写月亮上的指纹,蔷薇的香气  写雪地上的脚印,流过家门口的溪水  写炊烟、暮霭、河流、枇杷树  穿过门洞的风  我还写雨天里热爱生活的麻雀  和打开翅膀的黑鸽子  写种子、槐花、羽毛、牧场  装满粮食的袋子  写凌晨扫地的声音和青草的背影  写一杯清醒的茶  我也写泪水、疼痛、蜕皮、喘息  体内的潮红  写舌头上的
期刊
狗与药片  小狗急切地想要  穿上一只我的鞋子  它来到床前猛舔我的脚趾  相爱的人走散了   没有一只狗鼻子  发烧的人听不见铃声  缩紧的空气把一些呓语吞没  早起的鸟在窗外叽喳  失眠的太阳过早窜出来啦  抚摸额头如同铁匠把夹子伸进冷水  几粒药片呆呆地等着被病魔锤炼  光芒  一个青年人在衡水湖边的路灯下  红着脸  手捧鲜花  一遍遍单膝跪地  模拟一个场景  看不出他在表演什么  只能
期刊
一  九曲黄河,百转回肠。  盛夏的凌晨,黄河水冰冷刺骨,渗透了汉子的每一个毛孔。  汉子把自己泡在冰冷的河水中,已经整整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前,他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人,掐死了自己女儿的妈妈……  “我杀人了,我该咋办?”汉子喃喃自语,双手薅着自己花白的头发,然而回答他的除了流淌的河水,再就是死一般的寂静。  二  汉子年龄并不大,年不过三十,但是生活的沧桑早已压弯了他宽阔的脊梁,熬白了他滿头的乌发
期刊
一  “妈妈,我……渴……”  鲤儿话没完就晕了。鲤儿妈凑近孩子脸庞,希望自己的舌头能滋润他干裂的嘴唇。六岁孩子随大人疾行百里,能不渴吗?  “快!给鲤儿喝。”鲤儿爸一路连拖带拉,早已累得趴下,顾不得喘气,赶紧递上葫芦。  鲤儿妈快速拧开壶盖,对准鲤儿嘴的瞬间又迟疑了:“能喝吗?”  “啰嗦啥?山泉水,没毒!”鲤儿爸使尽全力回答毕,脑袋也耷下了……  二  自从挖山开矿,村里尘土飞扬,河水浑浊。喧
期刊
从一滴水中见大海  那天我照旧起得很早,匆忙吃过早饭,背起草绿色帆布书包朝外走。别慌,时间还早。母亲追到门口,又不放心地温声叮咛,沿着大路走,离岸边远点儿!晓得喽。我头也不回地胡乱应道,话落,人已跑出几米外。  到了海边,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迷醉了。半空中腾起一轮火球似的红日,将千万道霞光齐齐射下,宝蓝色的海水被晕染得像洒上了一层金粉。海面卷起一层一层细浪,连浪花也被霞光染红,波光跳跃,宛若片片莲花
期刊
深切的思考必须在大安静中诞生,这种安静无关环境,而是一种心灵的安静,哪怕身处闹市仍然能不受其打扰并聚精会神提取出自己内心的悲悯、失落、孤独或幸福的部分。好的作品一定有语言、思想力、语感、技巧、美学、神圣感等多个方面的难度要求,而所有难度的堆积必须由时间毛垫上的细致化阅读、多维度扩展深思和对自己不同阶段创作困境的主动解决相关联,它也必然不是一种自私的主体产生,那会影响作品的格局和境界。主体本身一定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