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领”到“绿领”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生事物的出现,“白领”进入我们的生活并被广泛接受,随后以“领”为中心语素的“粉领”“金领”“绿领”也不断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族。“X领”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心语素的“领”由借代的修辞手法产生,逐渐具有了类化作用,所包含的意义范畴也不断扩大。“领”前起区别作用的颜色的语素基本义消失,而逐渐使用其联想义构词。
  关键词:“X领” 类推构词 意义的泛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职业的产生以及人们生活态度的转变,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的词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词汇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新词新义层出不穷。而新词创造中逐渐呈现出一种批量化的趋势,就是以某种现象和思潮的出现为契机,通过某一词素和其他词素的搭配组合形成一个词群,用以描述或指代某一类事物或现象。例如:“白领”一词出现后,相继产生了一大批以“领”为后位词素的新词,例如“蓝领”“粉领”“金领”“绿领”“黄领”等。“领族”词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不仅是有定位作用和类推作用的语素“领”在构词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领”前有修饰作用的颜色词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领”族词语最先出现的是“白领”。“白领”一词源自西方国家,是一个意译词,原文是“white-collar worker”。“白领”在美国指年薪8万美元,纯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后来随着外企的进驻,国内也出现这一社会阶层后,汉语词汇系统中就需要有一个词来表达这一新兴事物,英语中的“white-collar worker”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使用汉语的语素和构词方法构成了“白领”这一新词,在我国多指在三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且收入较高的人。从构词上看,“白领”是个偏正式的复合词,包含“白”和“领”两个语素,“白”修饰“领”。“白”的基本义是洁白,“领”的基本义是衣领。但二者组合成词之后,在分别保持基本义的基础上,“白”主要使用的是其隐含义,表明这一阶层工作环境之整洁;“领”则主要凸显的是其借代义,表明这是一个以脑力劳动为主,收入较高的阶层。与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相对的是从事体力劳动、身穿耐脏的蓝色制服的“蓝领”。这个词是由“blue-collar worker”意译过来的,这个词在构词上与“白领”相同,仍是偏正式的复合结构。“蓝”说明工作环境较“白领”阶层来说清洁性差,“领”表一个社会阶层,但“蓝”的基本义蓝色,“领”的字面意义衣领仍然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群体,例如出现了“具有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的社会精英”,还出现了“既掌握现代高科技,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人”,以及“从事秘书、会计、打字员等工作的女性以及在家工作的女性自由职业者”等等。这些新事物、新现象出现以后,人们逐渐对它们接受和熟知,在言语交际中常常会涉及到这些新现象的内容,但汉语词汇系统中却并不存在相应的语言形式,人们就根据已存在的词语形式“白领”“蓝领”为这些新事物、新现象创造出了用于指称它们的词语形式:“金领”“灰领”“粉领”等。这些词都是以“领”为中心语素构成“X领”的格式,“X”是表颜色的形容词。
  我们把“白领”“蓝领”看作“领”族词语产生的第一阶段,把“金领”“粉领”等词看作“领”族词语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领”在第一个阶段就逐渐成为一个核心语素,到了第二个阶段“领”已经具有了类化作用,并逐渐具有了定位性、能产性。“领”在第一个阶段还可以看出其字面意义;到第二个阶段表示“衣领”的实际意义就消失了,仅表一个社会阶层。也就是说“金领”“粉领”阶层的人所穿的衣服未必就是有领的,“领”只是用来指代一个社会阶层,“领”的意义在此时已经抽象化了。与此相对应的是修饰“领”的表颜色的语素也在逐渐抽象化。“白领”“蓝领”中的“白”“蓝”有实在的意义,而“金领”“粉领”等中的“金”“粉”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金”并不是说这一阶层所穿的衣服的领子颜色就是金的,它在这里指的是黄金,用来修饰“领”是为了强调这一阶层收入之高。“粉领”并非是说在这一族群中所有的人都身着有粉红色衣领的衣服,“粉”只用来强调这一职业与女性的相关性。
  在中国职场,人们已逐渐习惯用领子的颜色划分不同的职业群体。从公司高层的总经理到高级文职人员到生产线上的普通的工人,领子的颜色无不诠释着职业的新概念。但“领”族词语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又类化出的“绿领”一说改变了这惯例。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广州日报》关于“绿领”的描述:
  “白领”“蓝领”“灰领”“金领”之后还有什么?答案是:“绿领。”“下班关手机,点菜要维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 (http://blog.focus.cn/zhaozhuowe)
  我们可以看出“绿领”不再是以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来划分的职业群体了,而用来指代一类人,即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坚持共同信念的一类人。他们更倾向于一种内在的品质特征:热爱生活,崇尚健康时尚,酷爱户外运动,支持公益事业,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善待环境。构成词的两个语素之一的“绿”仍起区别作用,运用的是其联想义和谐;但“领”的意义已经泛化了,指称的范围也因此扩大了,所以无论“白领”“蓝领”“金领”还是“灰领”都可能成为“绿领”。
  从“领”族词语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领”族词由“颜色词+领”构成,构成词的两个语素为了达到表面的一致性,以求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而在构词时选择将意义做了改变。“领”由开始的既有实际意义“衣领”,又有通过借代产生的某一职业群体这个意义,到后来只有借代义,以至借代义的意义范畴逐渐开始扩大。“领”前起修饰作用的颜色词也逐渐丧失其基本义,而使用其联想义构词。例如使用“粉”的联想义是女性构词,使用“绿”的联想义是“和谐、生态、环保”构词。我们也可以把用在“领”前起到了区别的作用“白”“蓝”“金”“粉”“绿”等称为区别词。其中,“白”“蓝”“灰”可以区别劳动类型,如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还是二者兼有。“粉”把女性上班族区别了出来。“金”把收入高低区分了出来。由于它们都用来表从事某一个职业的社会阶层,我们也可以说,“白领”“蓝领”“金领”等诸多的“领”形成了一个职业语义场。(由于“绿领”中“领”的意义范畴扩大了,“绿领”不属于该语义场。)因此,“领”族词语的特殊性是由“领”在类化过程中意义泛化,以及修饰“领”的颜色词意义抽象化共同形成的。
  可以推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中还将不断出现大量的“从事某一特殊行业的人”,人们就可以利用类推的方法不断创造出大量新词,来满足表达概念的需要。人们也可以将已经存在的其它职业及其代表的社会阶层冠以“领”的称谓,从而构成新词。但对新产生的某些词,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认为“黄领”指小姐,有人认为是农民,也有人以之指称和尚等等。怎样才能使这些词在应用时不产生歧义呢?这涉及到新词的规范问题。一个新词语只有被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地使用了,并通过编入词典等方式加以规范了,才具有生命力,否则很快就会消失。
  总之,“X领”中的“领”虽然是语言接触带来的外来语素,但随着使用的增加,“领”逐步词缀化。“领”不仅具有能产性、类推性,其意义也在不断泛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词族。
  
  参考文献:
  [1]沈孟璎.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2]荆 莉.新新人类和他们的流行语[J].语文建设,2000,(5).
  (孔晓伟,重庆师范大学文新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字母词“N”的语义、语用分析,认为“N”的意义发展很快,可概括为三个标记。除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外,其泛义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N”不仅在修辞上有特殊的作用,在语法上也具有一定的功用,填补了和“几”对举的空位。“N”已经发展成汉语词汇的一员。  关键词:N 语义 语用    “N”的使用并不鲜见,学界已有数篇文章围绕“N”的释义、来源等方面发表了看法。一般认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外国人了解中医情况的实验调查,提出对外中医教学效能与外国人的汉语能力有关;本文借鉴了现代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及二语习得等理论证明了“通感”意识对提高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内涵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专用于中医汉语表述的理解能力等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为扩大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通感 对外中医教学 汉语    一、概述    随着全球兴起的“汉语热”,中医的“自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因果与条件、充分与充要、主动与被动等三个角度对“无X不Y”格式及其变式“无X无不X”进行描写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无X不Y”格式本身及对嵌入成分的选择和制约在不同条件下有各自的特殊限制条件,不能笼统地理解为“所有的X都Y”或“没有X不Y”;另外,本文还揭示了其变式“无X无不X”中所包含的虚拟语气因素并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无X无不X” 因果与条件 充分与充要 主
期刊
摘 要:《论语》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也是一部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文献。因其为语录体著作,缺乏具体语境,使很多章句在读解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就其中的“乐则韶舞”一句,从文字、语义和语法修辞等角度进行辨析,指出该句并无用字假借现象,即“舞”毋须通“武”,宜作“乐则《韶》舞”解,则语义、语法上与孔子的“中庸”“德治”等思想和《论语》语言风格更相宜。  关键词:《论语》 舞 武 通假 辨析   
期刊
摘 要:空语类PRO处在一定的句法关系中,具有语义内容,但没有语音实体;主语省略是语义和语音兼而有之的实体的暂时性的脱落,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关键词:空语类PRO 句法 主语省略 语用    一、引言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Chomsky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空语类是在句法、语义表达式中存在,而在音系表达式中没有音系矩阵的成分(徐烈炯,198
期刊
摘 要:动宾结构“V+O”扩展成“V+N+的+O”有两种情况:一种是“V+O”的自然扩展式;另一种是“V+O”的强制性扩展式。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扩展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说明了“V+N+的+O”的句法特点及句法功能;接着分析出自然扩展式“V+N+的+O”充当中的“V”与“N+的+O”的语义关系,充当的语义角色为:准客事、受事、成事、位事和使事等;然后进一步分析了“N”与“V+O”的语义结构关系为:
期刊
摘 要:“一锅饭吃了十个人”这类容纳句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中。这样的句子常使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感到费解和困惑。“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与“十个人吃了一锅饭”,两者看似有着相同的含义,但事实上,这两种形式具有各自不同的句法和语义特点,有不同的语用需要。  关键词:“吃” “三个平面”理论 容纳句 语用需要    汉语中有“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一瓶水喝了五个人”这样的句子,这类句子是用一种供动方式来表达容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穷尽考察,对比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2版所收词缀的异同,并进一步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词缀收录、注释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词缀的界定标准模糊,与助词区分不清,注释体例中有前后矛盾的地方等等。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词缀 对比评析    汉语词缀问题近年来成为了学界讨论的重点,关于词缀的定名、界定标准,尤其具体词缀的定性都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期刊
摘 要:动结式“V好”表示动作完成或者达到完善的地步。本文在对语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V和“好”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的探讨,认为“V好”中的V是动词中表示动作行为的那一部分,具有[+自主]、[+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V表示的动作行为必须能够产生动作或者说话者心理期待的结果,V多数情况下是能够带受事、结果、对象、工具等宾语的及物动词。   关键词:动结式“V好” 动作 自主 持续 褒义 及物
期刊
摘 要:流行词汇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流行词汇“没女”一词入手,探讨了其意义,分析了其构词特征,阐述了其流行原因,并在最后预测了“没女”一词的生命力及存活度。  关键词:没女 构词特征 流行原因 生命力    “没女”是随着2005年韩国电视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一剧的热播产生并流行开来的。虽然产生之日距今已时隔两年多,但“没女”一词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湮没在日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