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班级分层管理的界定、分层的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每类学生的分类做出了详细说明和举例,结合教学实际中班级分层管理的原则,分层之后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分层管理;班主任;策略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最基本且最稳定的基层组织,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是学校和谐稳步发展的基础,可见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就浅谈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分层管理策略的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班级分层管理的实施
班级分层次管理是指承认学生个体性格的差异,成长过程的差异,家庭环境的差异,对专业及未来认知程度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所任教的班级是农村中学的普通班,学生个体差异很大,两极分化较严重(小升初考试中有10%的人每门成绩在90左右,但同样也有10%的人每门成绩都只在30分以下)。如果在平时的管理和教学中还是用传统模式,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看似是最大的平等其实却是不平等,往往会打消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后进生而言就变成了要求过高,导致其更加厌学。因此班主任尝试着使用分层管理来对班级进行管理和教学。
二、班级分层管理的原则
分层管理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收集、分类整理信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在见到你的学生之前,从心理提醒自己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主动权,那就需要你细致入微地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如果一开始接的是新生班级,这一工作只要在军训期间就可以大致完成。如果一开始接的是别人的班级,除了从原班主任、任课老师处获得信息外,更需要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学生的所有活动了解他们,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同时还要注意自己少受他人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当曾经一个在别人眼里不怎么样的孩子在你面前努力表现时,你一定要及时地表扬鼓励,他或许就会因为你的这一句表扬而改变生活的轨迹,在了解了学生之后再开始分层管理。
(1)实行隐性及动态分层的原则
所谓隐性原则,即分层结果只有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知道,不向班级和学生个人公布,这样做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分层管理的前提,没有了隐性,这种分层只会起到反作用。所谓动态分层原则,每过半个月根据某同学的努力程度和学习的实绩,将其所在的层次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分层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坚持的。
(2)在同一层次内开展竞赛
由于学生处于同一层次,相互间的差距很小,且竞赛的项目和内容又是合理的(好学生除成绩外还要看他对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对班级的贡献,后进生可以看他们在常规检查和劳动中的表现),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由于实行的是竞赛分组的动态管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从而形成“小目标、小步子、不断进步”的良好的态势,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这里要说明一下,班主任没有采用几个优等生几个、中等生、几个后进生编成一组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做到每组平衡,也可以合理竞争,但是每组中的后进生必然会压力巨大。特别是小组在竞争中失利的时候,后进生甚至会受到优等生的责怪,视其为“拖后腿”的,无疑这样会更加打击后进生的信心,也使学生之间产生不和谐的因素。
(3)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
当学生感到自己处于温暖而可靠的信任中时,他们会努力做得更出色。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可圈可点之处,包括说的和做的。教师应毫不吝惜自己的微笑和赞语,这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对那些遵守纪律、成绩优秀、品德高尚的好学生,每一个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地爱他们,但是老师真挚的爱更能体现在那些成绩差又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有时对那些后进生的关心和关爱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4)严格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的原则
俗话说的好,“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无论你想得多么完美,如果不能真正地做到,一切都是空谈。另外也不能死搬教条,事情是发展变化的,更何况面对的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学生。虽然有时我们会认为对每个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每个班级内都会有这样一个或那样几个表现特别突出的个别学生,他们对班级的管理有时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其效果有好的一面,也可能产生不利的一面。而且有些時候这种影响的后果是我们的能力所不及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个别学生的这种“点”带动“面”的负效应和影响力,对特别场合时可能产生的个别学生的个别行为一定要充分估计,想好对策,认真加以防范。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关键时候出大乱子,使整个班集体的荣誉受损。
三、实行班级分层管理后的实效
1.班级分层管理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
这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及动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得到正常发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2.分层管理使后进生的学习目的、态度、思想、观念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由于他们的转变使得班级的班风和学习习惯都有了不小的改变,班级的各项成绩和日常评比也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班级中的每一员真正地融入了班级,形成了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3.各层次中逐步形成了良性竞争
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展开各方面的竞争,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同时也相互帮助,在竞争之中学会自班主任控制、自班主任管理,在互相帮助中进行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班级中也逐步形成了朝气蓬勃、努力争先的集体氛围。
四、实施班级分层管理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在实施班级分层次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由于对学生采用的是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有些内容难以进行量化管理,如纪律卫生等日常评比以及平时对班级的贡献,量化的过程中,操作细则“粗”与“细”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东西,各方面的比重也不好掌握分寸。在同层次竞争中虽然努力避免但仍有可能会引起学生冲突,如何协调,如何加强心理教育,是新的课题……以上这些新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五、总结
总而言之,班主任的工作不是循规蹈矩,没有成功的经验完全照抄照搬,因为你面对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和每个学生良好有效地及时沟通,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你的为人,敬重你的师德,叹于你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志 有关提高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西部皮革》
[2]贾秋侠 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关键词:分层管理;班主任;策略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最基本且最稳定的基层组织,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是学校和谐稳步发展的基础,可见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就浅谈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分层管理策略的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班级分层管理的实施
班级分层次管理是指承认学生个体性格的差异,成长过程的差异,家庭环境的差异,对专业及未来认知程度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所任教的班级是农村中学的普通班,学生个体差异很大,两极分化较严重(小升初考试中有10%的人每门成绩在90左右,但同样也有10%的人每门成绩都只在30分以下)。如果在平时的管理和教学中还是用传统模式,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看似是最大的平等其实却是不平等,往往会打消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后进生而言就变成了要求过高,导致其更加厌学。因此班主任尝试着使用分层管理来对班级进行管理和教学。
二、班级分层管理的原则
分层管理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收集、分类整理信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在见到你的学生之前,从心理提醒自己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主动权,那就需要你细致入微地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如果一开始接的是新生班级,这一工作只要在军训期间就可以大致完成。如果一开始接的是别人的班级,除了从原班主任、任课老师处获得信息外,更需要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学生的所有活动了解他们,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同时还要注意自己少受他人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当曾经一个在别人眼里不怎么样的孩子在你面前努力表现时,你一定要及时地表扬鼓励,他或许就会因为你的这一句表扬而改变生活的轨迹,在了解了学生之后再开始分层管理。
(1)实行隐性及动态分层的原则
所谓隐性原则,即分层结果只有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知道,不向班级和学生个人公布,这样做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分层管理的前提,没有了隐性,这种分层只会起到反作用。所谓动态分层原则,每过半个月根据某同学的努力程度和学习的实绩,将其所在的层次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分层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坚持的。
(2)在同一层次内开展竞赛
由于学生处于同一层次,相互间的差距很小,且竞赛的项目和内容又是合理的(好学生除成绩外还要看他对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对班级的贡献,后进生可以看他们在常规检查和劳动中的表现),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由于实行的是竞赛分组的动态管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从而形成“小目标、小步子、不断进步”的良好的态势,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这里要说明一下,班主任没有采用几个优等生几个、中等生、几个后进生编成一组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做到每组平衡,也可以合理竞争,但是每组中的后进生必然会压力巨大。特别是小组在竞争中失利的时候,后进生甚至会受到优等生的责怪,视其为“拖后腿”的,无疑这样会更加打击后进生的信心,也使学生之间产生不和谐的因素。
(3)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
当学生感到自己处于温暖而可靠的信任中时,他们会努力做得更出色。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可圈可点之处,包括说的和做的。教师应毫不吝惜自己的微笑和赞语,这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对那些遵守纪律、成绩优秀、品德高尚的好学生,每一个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地爱他们,但是老师真挚的爱更能体现在那些成绩差又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有时对那些后进生的关心和关爱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4)严格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的原则
俗话说的好,“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无论你想得多么完美,如果不能真正地做到,一切都是空谈。另外也不能死搬教条,事情是发展变化的,更何况面对的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学生。虽然有时我们会认为对每个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每个班级内都会有这样一个或那样几个表现特别突出的个别学生,他们对班级的管理有时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其效果有好的一面,也可能产生不利的一面。而且有些時候这种影响的后果是我们的能力所不及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个别学生的这种“点”带动“面”的负效应和影响力,对特别场合时可能产生的个别学生的个别行为一定要充分估计,想好对策,认真加以防范。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关键时候出大乱子,使整个班集体的荣誉受损。
三、实行班级分层管理后的实效
1.班级分层管理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
这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及动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得到正常发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2.分层管理使后进生的学习目的、态度、思想、观念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由于他们的转变使得班级的班风和学习习惯都有了不小的改变,班级的各项成绩和日常评比也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班级中的每一员真正地融入了班级,形成了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3.各层次中逐步形成了良性竞争
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展开各方面的竞争,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同时也相互帮助,在竞争之中学会自班主任控制、自班主任管理,在互相帮助中进行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班级中也逐步形成了朝气蓬勃、努力争先的集体氛围。
四、实施班级分层管理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在实施班级分层次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由于对学生采用的是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有些内容难以进行量化管理,如纪律卫生等日常评比以及平时对班级的贡献,量化的过程中,操作细则“粗”与“细”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东西,各方面的比重也不好掌握分寸。在同层次竞争中虽然努力避免但仍有可能会引起学生冲突,如何协调,如何加强心理教育,是新的课题……以上这些新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五、总结
总而言之,班主任的工作不是循规蹈矩,没有成功的经验完全照抄照搬,因为你面对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和每个学生良好有效地及时沟通,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你的为人,敬重你的师德,叹于你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志 有关提高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西部皮革》
[2]贾秋侠 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