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以前“一张嘴一架琴一支粉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信息技术融合于音乐课程,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把知识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导趣——初步感知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现代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以丰富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在
  愉快的心境下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如歌曲《过新年》,用多媒体播放从网络上收集的各族人民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陕北的秧歌、舞狮、舞龙,江南的灯会,北国的冰雕等,带给了学生无与伦比的视听感受,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对各民族的了解。此时播放新歌《过新年》,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挂图式的静态教学的不足。
  
  导思——理解感悟
  
  一首歌美不美,有时候可以从歌词上直接理解。过去我们只能让学生读歌词,自己想,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歌词的内容,把歌词表达的含义形象化,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如《春天来了》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喜悦。我将关于春天的视频编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一进课堂就被风和日丽、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生机所吸引,把他们带入了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情境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融雪”、“桃花”、“小鸟”、“蜜蜂”、“杨柳”等景象,学生们的情绪很快地高涨起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旋律跳起欢乐舒展的舞蹈。
  
  导情——赏析内化
  
  传统的欣赏课往往是学生先欣赏曲目,然后教师再进行大篇幅讲解,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则能使学生进行以即兴式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活动,特别是在进行浏览性欣赏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欣赏套曲《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在教师对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作简单的介绍之后,通过播放多媒体,使学生从直观的画面、铿锵优美的音乐旋律之中,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欣赏一遍之后紧接着让学生谈感受,进行表演,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
  
  导练——迁移运用
  
  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如《鸭子拌嘴》通过合奏刻画了一群鸭子嬉戏“拌嘴”的活泼可爱的情境。如果只用录音播放这首乐曲的话,很难欣赏到它的美,难以实现教学要求。为此,我多方收集有关的音乐资料,编制成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乐曲一开始,屏幕上就呈现出活生生的几只个性鲜明、十分可爱的卡通鸭子形象。乐曲和画面结合,表现了各种熟练的演奏技巧。学生又听又看,兴趣盎然,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可爱的小鸭子的动作来。原本呆板乏味的合奏,变成了妙趣横生的声画情境。最后利用打击乐器让学生们表演《鸭子拌嘴》,弥合了音乐的抽象性欣赏与学生的形象性思维之间的矛盾,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根域限制栽培对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年生‘宝满’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域限制处理方法,对光合特性及糖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处理的‘宝满
本文对TRIPs协议商业秘密保护条款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了比较,并着重从商业秘密的权属性质、商业秘密构成、侵害商业秘密行为、侵害商业秘密救济方式等方面具体分析其差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预防和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临床护理安全和护士执业的安全。分析临床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
为了实现跨院区数据共享,解决系统互联互通问题,搭建了一套信息服务平台,对核心系统同质化建设,统一基础字典,再造业务流程,以实现跨院区系统集成。该信息服务平台的系统集成
选取7种不同种类的酚类化合物,研究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酚类化合物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胃消化过程对
概述了医疗事故罪的形成、特点及社会危害性。并从犯罪构成入手,分析了医疗事故罪的司法认定,以及实践中如何区分医疗事故罪与非罪的界限、医疗事故罪与相似罪的界限。
日前,中央财经大学清河校区校园网正式建成,此次工程采用了锐捷网络提供的以RG-S6806E系列新一代多业务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为核心的万兆安全校园新网络解决方案。
对以危险方法杀人案件的定性 ,张明楷教授独树一帜 ,认为应构成故意杀人罪。周振晓先生对此提出商榷 ,认为还是通说———即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更可取。两种观点相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