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而我们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问题却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无问题意识。因此,我们从学生心理现状出发,抓住其兴趣萌发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地发展。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促使学生有“疑”可质,有“问”可寻,从而促使其创新精神逐渐增强。
一、激发兴趣——爱问——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理造成一种悬念,置学生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就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的语气、态度要诚恳,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与低,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是有勇气的表现,是积极参与新知学习的表现,值得肯定。对于学困生,如果他们愿意提问,更应积极鼓励、耐心倾听,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敢问——石激起千层浪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环境,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其中,师生平等交流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只有师生平等,学生才能克服畏惧心理,大胆提问。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那么,学生就敢大胆质疑,随时质疑,随处质疑。
三、授之以渔——会问——万紫千红总是春
会问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信心来源。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问题。只有培养起学生问问题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促其得法善问,必须经常性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
(1)借题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课题的质疑是第一步。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对题目的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分析文章的窗户,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2)初读质疑。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愤”、“悱”之际是引导质疑的最佳时机,只要抓住了时机随时都可以质疑。根據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方面教师可以从问题的难易程度了解学情;另一方面,根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围绕质疑问难中的问题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有着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生成性。
(3)深读质疑。初读课文时的质疑,纵观全文,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难以涉及到重难点,在深入阅读时,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在解疑中再质疑。
(4)赏读质疑。教学永远没有句号,只有省略号。在赏读文本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方面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课题、文章的中心词语、重点句段、文章的表达特点等方面入手展开质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四、启发诱导——真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了会质疑,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归纳、筛选,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提问,什么是无效提问,什么是肤浅的问题,什么是深刻的问题,从而影响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说明文一般介绍的都是常识性的知识,拓展空间特别大,这一特点决定了开展拓展阅读培养探究能力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爱问、敢问、会问、善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兴趣——爱问——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理造成一种悬念,置学生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就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的语气、态度要诚恳,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与低,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是有勇气的表现,是积极参与新知学习的表现,值得肯定。对于学困生,如果他们愿意提问,更应积极鼓励、耐心倾听,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敢问——石激起千层浪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环境,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其中,师生平等交流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只有师生平等,学生才能克服畏惧心理,大胆提问。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那么,学生就敢大胆质疑,随时质疑,随处质疑。
三、授之以渔——会问——万紫千红总是春
会问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信心来源。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问题。只有培养起学生问问题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促其得法善问,必须经常性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
(1)借题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课题的质疑是第一步。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对题目的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分析文章的窗户,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2)初读质疑。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愤”、“悱”之际是引导质疑的最佳时机,只要抓住了时机随时都可以质疑。根據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方面教师可以从问题的难易程度了解学情;另一方面,根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围绕质疑问难中的问题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有着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生成性。
(3)深读质疑。初读课文时的质疑,纵观全文,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难以涉及到重难点,在深入阅读时,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在解疑中再质疑。
(4)赏读质疑。教学永远没有句号,只有省略号。在赏读文本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方面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课题、文章的中心词语、重点句段、文章的表达特点等方面入手展开质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四、启发诱导——真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了会质疑,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归纳、筛选,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提问,什么是无效提问,什么是肤浅的问题,什么是深刻的问题,从而影响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说明文一般介绍的都是常识性的知识,拓展空间特别大,这一特点决定了开展拓展阅读培养探究能力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爱问、敢问、会问、善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