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学评价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wai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
  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为“指标——量化”模式,另一种为“观察——理解”模式。两种体系和模式各有其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
  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定量评价发展到不恰当的程度,或者机械地运用于一切评价场合。甚至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上也机械地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
  评价方法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测验成绩与日常激勵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
  四、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教育的动态过程。
  全面性强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动态化,旨在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运动过程。因此,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时域内,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的评价,不断地循环反复,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高中历史教学气氛沉闷的现状、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对课堂导入作用的认识,本人进行了高中历史新课导入艺术探究的课题研究,本文结合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总结了新教材导入设计的四类方法和应遵循的五点原则,以期使历史课堂导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技巧性、功效性。  关键词:导入;兴趣;方法;原则    新的历史课程理念、新的模块、专题体例历史教材、新的历史课程评价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探究性学习。所以
期刊
在我国英语教学工作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注重“教法”研究,总是不遗余力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采取记忆、背诵等机械式的学习方式,结果,同样的做法并不能使所有学习者都学得好,并且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新课标)改革形势下,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法”与“学法”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法”与“学法
期刊
当今日的小学生成年时,面对的,将是一个国际竞争和世界合作日益发展的新世纪。到那时,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将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科学》载文,把外语与体育、电脑、音乐、书法列为现代“五艺”,指出“精通一门外语是现代人成功的一半。外语可说是'五艺'之重心。《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三期刊载的《浅谈幼儿园外语教育》一文的基本观点和我们的观点相似。总之,未来人才不可不懂外语,这是大家都承认的。
期刊
摘要:新一轮英语课程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推进英语教学素质教育进程的根本依据。落实新课程必须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英语课程体系,从转变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综合素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一、必须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必须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
期刊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高一仍是英语入门阶段,有资料显示,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传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必须首先解决现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一)、“一刀切”的问题。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  (二)、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布置较多。
期刊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
期刊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三年级英语教学的要求是:“要引导学生系统归纳已学语言基础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将高三英语复习课分成几种类型。以提高复习质量。英语总复习一般安排在高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复习任务重,时间紧。为了让学生了解高考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根据高三英语复习的任务和要点,可将复习课分为五种课型:一、课文复习
期刊
一、对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一个两岁左右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鸦,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学生从涂鸦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预,他们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游戏。因为这种自由制作过程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
期刊
一、保持学生良好状态原则  在课堂外语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与特定的外语教学环境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知、动机、态度、情感等)与人的外部行为是在特定的学习空间产生的。因而,促使学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课堂上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出时,应该想到这是学生对外语中某一部分知识点没有内化为内在知识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