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无加固高承压水粉砂既有隧道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nder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临武汉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轨道交通逐渐由原来的直线模式交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轨道交通网络,越来越多的地铁隧道、车站面临交叉、重叠。本论文在2号线与3号线交叉形成的武汉市轨道交通首个“地下立交”的形势下,开展了对富水砂层中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地铁既有线工程中的克服工程风险、难点及措施方法的研究,以便为后续地铁线路交叉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盾构隧道;既有线路;线路交叉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盾构穿越既有地铁线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的盾构施工中有很多的案例,但在承压水粉细砂层中近距离(约2.07m)下穿施工仍无相关经验,且本工程下穿位置位于交通主干道正下方,一旦失控,后果极为严重。目前,武汉地铁2号线在试运营期间,施工的地铁3号线王家墩北站~范湖站盾构区间需要下穿地铁2号线范湖站~汉口火车站区间,是武汉轨道交通网络首个“地下立交”,在未进行加固承压水粉细砂层中近距离下穿,亦属首例。
  1.下穿段相关参数:
  1.1下穿段地质:2号线位于3-4粉质粘土夹粉土、3-5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层中,3号线全断面位于4-1粉细砂层中;地下水位根据现场实测,约为地表下9.8m;
  1.2位置关系:3号线王~范区间隧道埋深约为18.1m,隧道底板为地表下24m,2号线范~汉区间隧道埋深约为10.1m,结构底约16m,隧道间净距为2.07m~2.5m;
  1.3线路关系:王~范区间左线隧道在里程右DK17+210.790下穿2号线范~汉区间右线隧道,在右DK17+224.730下穿2号线范~汉区间左线隧道;王~范区间右线隧道在里程右DK17+217.760下穿2号线范~汉区间右线隧道,在右DK17+231.920下穿二号线范~汉区间左线隧道;平面交叉角度约114度;
  1.4地表环境:交叉段位于青年路范湖转盘下,为青年路与常青路交叉口,为江汉区交通主干道之一,车流量极大;地表有10Kv高压电缆、直径600mm自来水管、中国移动通信光缆群等重要管线。
  2.下穿既有隧道施工的关键性技术
  由于下穿隧道离既有线路较近,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既有地铁2号线运营安全,必须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细节:
  2.1 高水头承压水粉细砂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掘进参数尤其是土压力、出土量、同步注浆压力注浆量、二次注浆压力及量的参数控制,以及渣土改良技术;
  2.2 对既有线路隧道进行的补充加固体系及相应参数,主要为软弱基底上的隧道二次注浆加固和隧道内钢结构整体加固两大部分;
  2.3 既有线内沉降监测及隧道结构收敛监测技术,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3. 风险分析
  本工程需进行既有线的下穿,其最大的难点是对既有线的保护(主要为运营线路列车轨道沉降控制、隧道结构收敛控制),在实际的盾构掘进穿越过程中存在如下风险:
  3.1由于盾构机刀盘到达下穿影响范围后对周边土体的挤压,可能造成既有线的偏移;
  3.2穿越中盾构掘进参数如:土压力控制不当、原状土扰动过大,可能造成既有线的隆起或沉降,穿越后同步注浆(或二次注浆)不及时,亦可能造成既有线的隆起或沉降过大;
  3.3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承压水粉细砂层中掘进本身存在的盾尾、螺旋漏水漏砂风险;
  3.4其他因操控不当,造成既有隧道结构拉裂、变形、导致地铁线路停运、地表道路塌陷等重大工程风险。
  4.下穿既有隧道技术工艺原理
  下穿既有线隧道,是采用常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对已加固或者未加固的隧道进行穿越,并保证既有线隧道结构安全、线路列车轨道沉降受控的地下立体空间施工技术。
  5. 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顺序及准备
  5. 1 施工顺序
  既有隧道注浆加固—既有隧道钢环加固—既有线内监测点及检测系统布置—盾构试验段掘进(确定掘进参数)—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及监控测量—下穿完成—補充注浆加固及监控测量—稳定。
  5.2 施工准备重点
  5.2.1 盾构机准备:盾构机进入下穿影响范围前,按照论证后的专项方案进行停机检查,主要包括:
  主机工况:推进系统、液压系统、拼装机、同步注浆系统、盾尾密封、测量等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及检修管理;
  掘进参数复核:土压传感器准确性复核;推力、仓压、扭矩、刀盘转速等数据的匹配性;类似地层出土量与同步注浆量、注浆压力与地表沉降的关联情况;渣土改良添加剂种类及添加量;同步注浆浆液配合比。
  后配套设施:编组列车工况及轨道;龙门吊工况及故障排除;拌合站检修。
  5.2.2 既有线路准备
  既有线路准备主要包括既有线路隧道的相关调查及预加固。
  (1)既有线注浆加固
  武汉地铁2号线范~汉区间隧道在设计及施工时未考虑后期有隧道下穿,因此,被下穿段地层为原状土(主要为3-4粉质粘土夹粉土、3-5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层软弱地层),考虑到隧道内已铺设了道床,隧道底部的5个点位注浆孔已被0.9m高道床覆盖,不能注浆。
  因此,在2号线隧道内对与三号线相交范围的管片靠近道床的左右两侧共4个吊装孔进行二次注浆,对3-4、3-5软弱地层进行加固,提高地层密实度、整体性和承载力,减小后期施工影响隧道沉降。
  加固范围:2号线左线49环到70环,右线44环到66环,左右线共计45环;每环如图5示4个点位。
  加固参数:双液浆水玻璃使用模数2.4~2.8,浓度35~4°Be,与水泥配合比为1:1.15。
  注浆压力:控制在1.5~2.0 MPa。
  单孔注浆量:1~2m3。
  (2)既有线型钢加固
  由于设计为3号线下穿既有的2号线隧道,因此,2号线隧道会因3号线施工对周围承载的土体扰动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产生管片或结构破损,因此应增加2号线隧道整体稳定性来抵御盾构施工产生的应力变化,减小管片或结构变形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螺栓检查及复紧。
  ②防止环与环间错台的管片环向加固:2号线左线40环到70环(31环),右线45环到74环(30环),左右线共计61环,采用25mm钢板制作成内径为2.7m,长、宽为0.5m的弧形钢板,分成26块进行拼装(每块重65.84kg),安装在相邻两环管片的接缝中间,防止管片不均匀沉降使管片螺栓拉断。
  ③防止隧道轴线方向拉伸的管片纵向加固:2号线左线41环到78环(38环),右线36环到74环(39环),左右线共计77环,利用管片的吊装孔固定槽钢将受影响区域管片拉结为整体。根据隧道内管线的安装情况,可有6个螺栓孔(管片一周16个点位)进行16b槽钢管片拉结,可使得出现沉降较大位置的管片的沉降在相邻的管片的拉结下能均匀沉降,以减少隧道管片出现变形较大及破坏的风险。
  5.2.3 监控测量准备
  为保证地铁3号线王~范区间隧道下穿地铁2号线范~汉区间隧道时,能及时掌握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考虑到地铁在试运营时人工监测将受到限制,采用隧道纵/横向沉降(电子水平尺)自动监测+隧道收敛(激光)自动监测。
  6. 易发问题及应对措施
  6.1 既有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6.1.1 盾构机到达预警区
  (1)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如上升则适当减小土仓压力、增大盾构出土量,沉降则相反)。
  (2)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加量注入泡沫剂、膨润土等提高碴土的流动性和止水性,也可确保停止掘进时的保压性。
  6.1.2 到达风险区及危险区
  (1)在盾构机盾体通过二号线过程中,如监测显示二号线有沉降,则说明盾体周围空隙处气压消散,此时需要迅速使用二次注浆机通过中盾上的径向注浆孔注入Na基膨润土。注浆压力不超过土仓压力,如土仓压力明显升高,则立即停止注膨润土。具体注入膨润土的注浆参数还要根据实时监测反馈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
  (2)组织快速推进,盾尾到达沉降较大位置后进行同步注浆补浆。
  6.1.3 盾尾脱离危险区后
  (1)提高同步注浆压力,加大同步注浆量,使管片背后尽量填充饱满,
  (2)沉降速率相对较大时,则要迅速通过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双液注浆,同时根据监测数据随时调整注浆参数。
  (3)加大对二号线监测频率,随时观察变形动态,并以监测信息指导应急措施。
  6.1.4 漏水漏砂
  (1)合理控制盾构机姿态,防止尾刷破坏,同时,加强盾尾密封油脂注入的管理和监控,尤其是在4-1粉细砂层中,防止盾尾与管片之间漏浆、漏水漏砂。
  (2)对长期用于砂层掘进的盾构机,下穿前检查舱门及密封情况,防止砂性土长期对仓门板磨损导致螺旋舱门关闭不严的而漏水漏砂的情况。
  (3)结合试验段及以往施工经验,注入膨润土等改良材料对土仓内土体进行有效改良,形成良好的土塞效应后合理控制螺旋出土口回转压力,防止出现喷涌现象。
  6.1.5 意外停机
  (1)除在计划停机期间进行设备隐患全面排查外,在下穿期间机械设备人员跟班分别负责地面设施(龙门吊、拌合站)、轨道运输(编组列车、轨道)、盾构机进行实时保障,确保影响盾构掘进的因素第一时间排除,减少意外停机时间。
  (2)领导井下带班,在地面、井口及洞内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对盾构施工循环内各环节进行监管和疏导,减少影响时间,确保连续。
  (3)结合掘进情况,确保不增加盾构机负荷的情况下建立实土压,防止意外停机后仓压损失过大。
  7. 效果检验:穿越完成隧道稳定后监测数据
  王~范区间左线隧道2012年9月10日始发,2012年11月24日至11月28日盾构机成功下穿通过2号线隧道,经电子水平尺监测2号线隧道沉降最大为-2.74mm。
  王~范区间右线隧道2012年10月3日始发,2012年12月25日至12月29日盾构机成功下穿通过2号线隧道,经电子水平尺监测2号线隧道沉降最大为-3.2mm。
  8. 效益
  克服了高承压水、砂层、深埋隧道盾构接收的地质困难,地表管线、交通影响大的施工环境困难,提升了既有地铁二号线安全系数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
  通过对特殊地质条件及环境下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探索了穿既有隧道加固及保护的施工方法,总结了盾构掘进相关施工参数、过程控制要点、重难点将进一步提高我公司技术水平,并在国内地铁市场增大知名度,为后续类似施工积累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开拓了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标GB/T1 9000标准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TB10304-2009)
  (4)建筑工程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0)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417-2003)
  (6)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0)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污水处理厂的发展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水处理设备是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基本物质基础,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决定着污水处理厂是否能够正常的发挥效能,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S
期刊
摘要:在房屋建筑土建施工中,工程监理至关重要,它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土建监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土建监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 A  进入新世纪以来,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至今已初步形成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这一制度有效的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
期刊
【摘 要】我国河流众多,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江河治理是一项复杂和艰难的工程。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在不断形成的防洪安全的体系发展形势下,中小河流不断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当地的经济和发展实际情况出发,要做好中小河流的治理和山洪防洪安全的工作,做好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的出路,使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等统筹发
期刊
摘要: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北部湾经济带近年来逐渐进入大家视野,而作为北部湾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南宁发展更是备受关注。本文首先明晰了首位优势的概念,然后对南宁在北部湾经济带从人口社会演变和社会经济演变两个方向进行分析,充分阐述其首位优势,以期为未来南宁核心城市地位的巩固以及整个北部湾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宁;北部湾经济带;首位优势  中图分类号:C8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建工程建筑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十项新技术的应用,大多数土建施工技术都能跟上规模的扩展,但一些工程还是会出现质量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土建工程中出现裂缝的问题。基于土建工程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针对不同结构的土建工程提出了不同的改善措施,旨在更好的进行土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  关键词:土建工程;设计;施工;裂缝;防止  中图分类号: S969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房地产的繁荣及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类最主要的结构形式,因此,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是混凝土整体质量的体现,也是工程评优的体现,本文特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关键词】砼质量缺陷;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根据多年的工地现场施工经
期刊
摘要:本文以沙洲坝隧道施工为例,具体阐述超前支护的施工工艺,对超前大管棚支护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提出施工中必须遵循施工工艺要求和注浆工艺要求。  关键词:隧道施工超前大管棚注浆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沙洲坝隧道起始里程DK119+600,隧道终止里程为DK119+978,隧道全长378m。隧道为时速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双线隧道。隧
期刊
摘要:现在很多城市的污水管网的铺设很不完善,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提出,污水处理已经成为一项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我国城市污水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技术的关键是要在新工艺开发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介绍了各种革新工艺的优缺点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几种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  关键词:废物处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23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确保工程的高效优质,直接对施工进度以及成本效益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并且,有效的技术管理还可为整体建筑工程创建稳定基础,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本文将对我国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当代建筑业运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面对当前建筑领域激烈的竞争形势,建筑单位不得不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性能以及建设水平,以使自身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混凝土浇筑工艺作为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一道工序,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浇筑施工的技术和方法将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工艺进行探讨和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