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都不断追求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上,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不少的准备,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的“浴缸效应”,来更加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其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浴缸效应;课堂组织
【中图分类号】G40-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44-01
有效教学自从上世纪从美国的教学科学化理念提出以来,不断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及推广,在我国也积极推行在各阶段的教学实践当中。怎样的教学才算有效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都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所探讨的问题。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怎样才算有效教学。所谓“有效”,客观来说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明确了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了。经过前人的总结,实施有效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三条: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2.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3. 提升三种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信息反馈能力,评价指引能力)。本文主要是针对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探讨。教师上一堂课,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一堂课的知识,但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未必就能完全接收到一堂课的所有内容,我们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改善,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而这几个方面,我个人觉得要提高课堂的有效组织是尤为困难,因为课堂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学生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课前准备得再充分,课堂上总有可能遇到未知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到灵活、恰当。
那么一堂课怎样才能做到尽可能高的“有效”,作为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和实践。在清华大学外语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崔刚教授的一次讲座上,他谈到的课堂教学的的问题,其中提出了课堂的“浴缸效应”(bathtub effect)这一观点,颇令我思考了一番。那何谓“浴缸效应”?先看下面的一副浴缸沐浴图。
图中显示了根据浴缸的外形的曲线,人在浴缸泡浴时,通常是头跟脚露在浴缸外面,而整个身体是浸泡在浴缸里的,这就形成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浴缸曲线(Bathtub curve,失效率曲线)(见下图)。
浴缸曲线原本是指在产品生产和使用方面出现故障和时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大多数设备的故障率是时间的函数,典型故障曲线称之为浴缸曲线,曲线的形状呈两头高,中间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三个阶段。简单的说是指产品刚开始出厂后的一段时间,出问题的机会多,即故障率高;使用一段时间后,产品性能趋于稳定,出问题的机会少了,故障率低;经过若干年以后,产品部件老化,出问题的机会又多了,产品故障率又提高了。管理者可根据这个规律来及时地對产品进行跟踪和管理,把产品的第一阶段失效率降低,尽可能地延长第三阶段的出现时间。
那么按照崔刚教授提出的“浴缸效应”在课堂上又如何体现呢?一般来说,一堂课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是时间的函数,也就是说刚开始上课,学生的精神比较饱满,注意力集中度高,随着时间推移,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有所下降,到了下课前,学生的注意力又有所集中。
關于课堂的“浴缸效应”,我也在我上的英语课中进行了观察,的确有不少的学生是受了这个效应的“影响”。开始上课,学生还是蛮有精神地听着,朗读时声音也响亮,15-20分钟过后,学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了,诸多的小动作多是这个时候发生的,到了下课前5-10分钟左右,学生可能知道准备下课了,精神又开始兴奋起来,而这时候老师所讲的内容也能听进一些。由于存在“浴缸效应”的影响,课堂的教学或多或少受到了制约,可能由于课堂内容的引入太长,以致到讲重点内容时学生已进入了“曲线的低位”,讲课的效果不明显;又或者没有利用到“曲线”的第三阶段,在学生再次精神集中之际把重点内容做一个总结。
既然知道“浴缸效应”会对课堂有一定影响,我们不妨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在备课和讲授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有效的课前准备。在常规的备课的基础上要着重以下两点:首先目标要清晰、简明,在课堂的初段,短暂而有效的内容引入之后,就要明确本堂课的目标了,力求在学生最精神的阶段能清楚地知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再则就是准备的内容要适量和适度,过多导致学生不能有持续好的精神状态来消化,过少会使学生“吃不饱”从而浪费了时间。
2.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是课堂的重点所在,教师首先要组织好教学语言,尤其像我们所上的英语课,本身就是教授语言知识,更需要做好这点。语言表达要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要恰到好处,受“浴缸效应”的影响,这就是关键了。根据“浴缸曲线”,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在“曲线”低位时,需要教师多用互动形式来组织学生参与,使学生尽快重新提起精神。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而且要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当然,所有这些均要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有收获。另外,根据时间还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做适当的补充。组织这些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做出回应。诚然,并不是每堂课都适合做各种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最简单就是课堂提问,这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必要时候还要帮助学生阐明思想,对于学生的回答,应以鼓励为主,同时指出问题,然后要给予示范。通过提问,才能更好地检查理解程度,因此,这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进行一些善意的玩笑和幽默的语言,如英语课堂上可以出些英语急转弯的题目,这都会使课堂增色不少。最后,在下课前的若干分钟,也是学生精神有所集中的时候,简明扼要地把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总结归纳,使学生加深印象。
3.有效的课后练习。 虽然这部分不完全属于课堂内容,但这是课堂的一个延续,设计和挑选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虽然“浴缸效应”不一定适合每堂课,但总体上来说可以通过利用这个效应对课堂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有效教;浴缸效应;课堂组织
【中图分类号】G40-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44-01
有效教学自从上世纪从美国的教学科学化理念提出以来,不断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及推广,在我国也积极推行在各阶段的教学实践当中。怎样的教学才算有效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都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所探讨的问题。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怎样才算有效教学。所谓“有效”,客观来说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明确了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了。经过前人的总结,实施有效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三条: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2.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3. 提升三种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信息反馈能力,评价指引能力)。本文主要是针对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探讨。教师上一堂课,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一堂课的知识,但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未必就能完全接收到一堂课的所有内容,我们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改善,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而这几个方面,我个人觉得要提高课堂的有效组织是尤为困难,因为课堂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学生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课前准备得再充分,课堂上总有可能遇到未知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到灵活、恰当。
那么一堂课怎样才能做到尽可能高的“有效”,作为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和实践。在清华大学外语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崔刚教授的一次讲座上,他谈到的课堂教学的的问题,其中提出了课堂的“浴缸效应”(bathtub effect)这一观点,颇令我思考了一番。那何谓“浴缸效应”?先看下面的一副浴缸沐浴图。
图中显示了根据浴缸的外形的曲线,人在浴缸泡浴时,通常是头跟脚露在浴缸外面,而整个身体是浸泡在浴缸里的,这就形成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浴缸曲线(Bathtub curve,失效率曲线)(见下图)。
浴缸曲线原本是指在产品生产和使用方面出现故障和时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大多数设备的故障率是时间的函数,典型故障曲线称之为浴缸曲线,曲线的形状呈两头高,中间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三个阶段。简单的说是指产品刚开始出厂后的一段时间,出问题的机会多,即故障率高;使用一段时间后,产品性能趋于稳定,出问题的机会少了,故障率低;经过若干年以后,产品部件老化,出问题的机会又多了,产品故障率又提高了。管理者可根据这个规律来及时地對产品进行跟踪和管理,把产品的第一阶段失效率降低,尽可能地延长第三阶段的出现时间。
那么按照崔刚教授提出的“浴缸效应”在课堂上又如何体现呢?一般来说,一堂课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是时间的函数,也就是说刚开始上课,学生的精神比较饱满,注意力集中度高,随着时间推移,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有所下降,到了下课前,学生的注意力又有所集中。
關于课堂的“浴缸效应”,我也在我上的英语课中进行了观察,的确有不少的学生是受了这个效应的“影响”。开始上课,学生还是蛮有精神地听着,朗读时声音也响亮,15-20分钟过后,学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了,诸多的小动作多是这个时候发生的,到了下课前5-10分钟左右,学生可能知道准备下课了,精神又开始兴奋起来,而这时候老师所讲的内容也能听进一些。由于存在“浴缸效应”的影响,课堂的教学或多或少受到了制约,可能由于课堂内容的引入太长,以致到讲重点内容时学生已进入了“曲线的低位”,讲课的效果不明显;又或者没有利用到“曲线”的第三阶段,在学生再次精神集中之际把重点内容做一个总结。
既然知道“浴缸效应”会对课堂有一定影响,我们不妨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在备课和讲授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有效的课前准备。在常规的备课的基础上要着重以下两点:首先目标要清晰、简明,在课堂的初段,短暂而有效的内容引入之后,就要明确本堂课的目标了,力求在学生最精神的阶段能清楚地知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再则就是准备的内容要适量和适度,过多导致学生不能有持续好的精神状态来消化,过少会使学生“吃不饱”从而浪费了时间。
2.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是课堂的重点所在,教师首先要组织好教学语言,尤其像我们所上的英语课,本身就是教授语言知识,更需要做好这点。语言表达要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要恰到好处,受“浴缸效应”的影响,这就是关键了。根据“浴缸曲线”,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在“曲线”低位时,需要教师多用互动形式来组织学生参与,使学生尽快重新提起精神。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而且要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当然,所有这些均要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有收获。另外,根据时间还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做适当的补充。组织这些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做出回应。诚然,并不是每堂课都适合做各种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最简单就是课堂提问,这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必要时候还要帮助学生阐明思想,对于学生的回答,应以鼓励为主,同时指出问题,然后要给予示范。通过提问,才能更好地检查理解程度,因此,这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进行一些善意的玩笑和幽默的语言,如英语课堂上可以出些英语急转弯的题目,这都会使课堂增色不少。最后,在下课前的若干分钟,也是学生精神有所集中的时候,简明扼要地把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总结归纳,使学生加深印象。
3.有效的课后练习。 虽然这部分不完全属于课堂内容,但这是课堂的一个延续,设计和挑选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虽然“浴缸效应”不一定适合每堂课,但总体上来说可以通过利用这个效应对课堂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