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翊《寒食》赏析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食节是清明之前一两天。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禁烟火,大家都只吃冷饭,所以叫寒食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時期被烧死在绵山的介子推。后来,这个节日又增加了祭祀这项重要内容,从汉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间第一大祭日。
  先看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写得真漂亮。时值春日,地属都城,“春”和“城”连接,非常壮观。那“无处不飞花”呢?这是一个双重否定,表示强烈肯定。但是这些都不是这句诗中最精彩的部分。最精彩的部分在哪儿?在“飞”字上。为什么要写“无处不飞花”,不写“无处不开花”呢?因为“飞”字的动态强烈,这就是一幅立体的春光图了。而且,“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春风卷着缤纷落花,卷着柳絮,春意热闹,春花飞舞,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啊。一个“飞”字,诗眼就出来了。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但是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这就是炼字的力量。要知道,寒食在春分之后,正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时候,这句诗一出,马上,整个长安城春深如海、飞花扑面的景象就如在眼前了,真是一幅轻盈又壮阔的长安城春日全景图。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从全景转到细节了。东风和煦,吹遍了长安城,当然也吹进了皇宫御苑。御苑中的柳丝随风起舞,斜斜地飞上了天,这就是“寒食东风御柳斜”。本来风是无形无影、最难描述的,但是,这两句诗通过花之飞、柳之斜,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风的力量。而且,随着这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整个春光图也找到了一个焦点。焦点在哪儿?在皇宫。
  再看下旬“日暮汉宫传蜡烛”。这是从风景转到人的活动了。焦点既然在皇宫,那么,皇宫里的人在干什么呢?“日暮汉宫传蜡烛”,以汉比唐是唐诗的传统,这句是说,傍晚时分,从唐朝的皇宫里走出了马队,传出了蜡烛。那皇宫里为什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寒食节和清明节的风俗了。按照唐朝的风俗,寒食节这天,全国上下不能举火,只有皇宫特殊,可以点蜡烛。清明这一天由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典。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赐近臣新火是在清明节,而天下禁火,只有皇宫可以点蜡烛是在寒食节。我们刚刚说过,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一两天,所以,这里面是有一两天的时间差的,可是皇帝为了表示额外的恩宠,在寒食节的当晚就借赐新火这个风俗,往皇宫外赏赐蜡烛了。那么是谁得到皇帝如此特殊的恩典呢?
  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所谓“五侯”,有不同的典故。一个是说西汉成帝时,外戚尊贵,王太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都被封为侯,合称“五侯”。一个是说东汉大将军梁冀的族亲(梁胤、梁让、梁淑、梁忠、梁戟)封侯。还有一个是说,东汉桓帝时,宦官势力强大,五个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同一天封了侯,也叫“五侯”。不管韩翊在这里用的是哪个典故。得到恩典的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因为寒食禁火,到了傍晚,整个长安城都暗淡下来了,这时,一队人马从皇宫里出来,将蜡烛向外传送,蜡烛的轻烟也随风飘散,—路飘向了权贵人家。这两句写得真传神,让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把这四句诗合到一起,前两句写白天的风景,后两句写夜晚的风情,一幅长安寒食节的立体画已经跃然纸上。场景也随着“飞”“斜”“传”“散”这几个动词,从长安城转到了皇宫。又从皇宫转到了五侯豪门,转得轻灵跳脱,神采飞扬。这幅画面的焦点是皇宫,那统领这些场景的力量是什么?是东风。是东风在让花飞,让柳斜,让烟散。这东风既来自自然,也来自皇帝,这才能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皇帝的恩典作结。白日飞花,夜晚飞烟,真是春风浩荡,皇恩浩荡,可是又写得那么有灵气,不沉重,有如风舞落花。这就叫以清丽之笔写承平气象。
  无怪乎这首诗一出来,连当朝皇帝唐德宗都深深折服。正好朝廷当时缺一个。驾部郎中知制诰”,这可是个整天给皇帝写材料的官,需要好文采。唐德宗马上钦点韩翔。当时有一个江淮刺史也叫韩翊,唐德宗怕别人误会,还特意标注了“春城无处不飞花”,明确表态,就给这个韩翊。这就是诗的力量。
  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不简单,它可不是一般的写景颂圣诗,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讽刺的是唐朝的宦官专权。怎么看出来的呢?看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刚才不是说,“五侯”的一个典故就是东汉的宦官“五侯”吗?唐代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可一点儿也不亚于东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轻烟散入五侯家”,不就是在讽刺皇帝宠信宦官,宦官骄横跋扈吗?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就算韩翊真的在讽刺,这个讽刺也非常微妙,微妙到连唐德宗这个被讽刺的对象都没看出来。
  那我们到底怎么理解这首诗呢?还是那句话——“诗无达诂”。一首好诗,本身的含意是丰富的,人们能从各自的角度受到感发和触动。有人感受到春深如海,有人感受到寒食风俗。有人感受到皇家气象。当然也有人感受到了时代的悲哀和诗人的讽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自己本来的意思,反倒隐退到背后,既没有人能说清,也无须说清了。
  (选自《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节)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其他文献
[作文题目]  请将“北京,这里有我的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600-800;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9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之一)  [写作提示]  “北京”一词限定写作范围——在北京发生的事儿。“我的”限定写作角度——用第一人称写与自己有关的事儿。宏观上,考生
期刊
①20世纪80年代,一位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输入了一串字符“:一)”,用以表示微笑。这个生动、亲切的笑脸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最早的“表情包”。此后,人们“视觉先行”,创造出各式各样形象的表情符号。21世纪初,即时通信软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套视觉情感符号,这些造型可爱、神态各异的“小圆脸”具象地模拟出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颇具典型性,推出后风靡至今,成为流行符号。  ②表情包的出现,某种
期刊
早上,我去育秀路大嘴超市买鱼,回到电瓶车那里,横竖摸不到车钥匙。停步,挠一下头皮,理一下头绪,不知道钥匙丢在哪里。正想着,一个文静的姑娘向我走来:“是你的?”“是我的。”钥匙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我说:“谢谢。”姑娘浅浅一笑,转头就走,向着东方。阳光下,姑娘的背影修长、从容,透着自信。我突然想起贵州凯里公交车上用纸巾将车厢地板反复清理干净的那个姑娘,仿佛凯里的那个姑娘来到了育秀路上。凯里的那个姑娘
期刊
大雁塔位于唐朝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唐朝砖仿木结构的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到西安旅游的人都想一睹它的芳容。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其“身材”完美,有着标准“体形”——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的外表是由内、外两层青砖砌筑起来的,所以塔身十分厚重,再加上塔内数十根的木柱和对应的横梁
期刊
一、《鱼我所欲也》阅读  【甲】(选文《鱼我所欲也》略,见课本。)  【乙】孔子谓颜回①日:“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日:“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饘粥③;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变容日:“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④。’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
期刊
部编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名著阅读推荐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讽刺文学的璀璨明珠。鲁迅曾评价其说:“在清朝,讽刺小說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这本书共五十六回,书中人物两百多个,整本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角色,小说的主题多元而深刻。下面,我就从人物形象这一点切入,谈一谈如何通过赏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  《儒林外史》中有很多描写精彩的小人物,其中有
期刊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的彭银华医生,本打算正月初八举办婚礼,但因为疫情发展,他决定坚守在一线。婚礼的请柬,放在办公桌抽屉里,没来得及分发。“疫情不散,婚期延迟”,是彭銀华和妻子达成的共识。  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彭银华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医院第二批一线科室。他推迟了原定于正月初八举行的婚礼,主动请缨上临床一线。大年三十,同事们心疼彭银华,想让他回家休息,陪陪怀孕6个
期刊
这棵芦荟我养了十多年了。它不枝不蔓,直着往上长,已有二尺余高。对一棵芦荟来说,这已经很老了。它的茎有些支撑不起全身之重,必须得倚着点什么。起初我让它贴着墙,后来又用三根小竹棍把它支撑起来,这样它就可以独立了。我又往花盆里添了点土,施了点肥,希望它能分蘖,长出棵小芦荟来。等它彻底老了时,还可保住这个品种。这个品种的芦荟不特殊,但也不是很常见。它叶片较短,肥厚,长得略高于花盆时,有些像莲花座。等再往上
期刊
1.题目:合唱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陕西省中考作文题)  2.绽放的不只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
期刊
学习《天狗》一诗,要知道一点关于《女神》的知识。这部诗集初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收诗56首,其中许多作品发表的时间正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这部诗集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天上的街市》一诗,选自《星空》,阅读《女神》《星空》及教材中提到的《艾青诗选》,可以参考本文介绍的方法。  文学史通常认为《女神》的价值除了开一代诗风,还在于创造了一个“大我”,也就是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