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川诗文用韵阴入通押所反映的通语与方音现象

来源 :励耘学刊:语言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尽宋代四川地区诗文用韵材料,得到56例阴入通押。与《中原音韵》比较,其中30例同于元代入派三声的格局,另外26例中有21例与反映本地方音的阴声韵之间的特殊通押条例相对应。由此得出阴入通押并非偶然,而是表现了宋代四川地区的实际语音的观点。并且,在这个实际语音中包含通语与方音两个层面。文章还对阴入通押的音理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时刻”的语法化历程,并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了名词“时刻”和副词“时刻”在汉语史中产生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指出“指称与修饰的关联”和“语义演变驱动的句法演变”
采用SOE法人工设计和合成抗菌肽MagaininⅡ基因,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Mag转化至E.coli BLP,Amp抗性筛选的阳性克隆用IFFG诱导融合表达。利用Tricine
本文对"调包"、"戳包"、"捣包"、"倒把"、"捣鬼"、"日鬼"等俗语词的理据进行了考释。"调包"的理据人们大都想当然地理解为调换包裹或箱包,其实不然。本文指出:"调包"为"调白"之音转,"调白"义为玩弄
多义词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伴随着词义的滋生、分化和衍变。通过对词义的客观表现及其发展规律的整理和探究,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多义词各义位在其词义系统中的位序。
<正>新课改以来,人们一提到课堂教学,就联想到小组合作学习。事实上,许多小组合作是浅尝辄止的,仅呈现热闹场景,学生缺乏静心倾听、潜心思考和真心合作。《文子.道德》中提出
采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灵芝发酵液浸膏多糖对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40.0 g/L的灵芝发酵液浸膏多糖均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活性。
通过计算比例和密度,分析各大洲及全球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除欧洲和美洲外,各洲世界遗产的数量与面积呈正相关,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到大洋洲,总的遗产密度依次递减。与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相比,欧洲、大洋洲各类遗产较多,亚洲较少,美洲和非洲自然遗产较多。每千万人口总的世界遗产数量从大洋洲、欧洲、美洲、非洲到亚洲依次递减,欧洲、亚洲文化遗产最多,美洲、非洲文化与自然遗产相近,大洋洲自然遗产占优势。统计各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