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一群初中生站在一起,他看上去不过是一个高中生的大哥哥;T恤衫、七分裤、运动鞋,是他最常见的装扮,无论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在讲台上,有人用“形态万千”形容他,有人用“神采飞扬”形容他,还有人用“张牙舞爪”形容他;公开赛课时,不仅无数典故信手拈来,还极具幽默,更甚时还大胆调侃评委。就是这样的一位80后教师曾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同时还在“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全国“最美教师”之一。他就是四川成都七中育才(以下简称“七中育才”)学校的班主任、历史教师叶德元,同时也是成都锦江区叶德元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
这样的一位年轻教师、班主任又是如何运作工作室,带领成员们专业成长的呢?
《学校品牌管理》:作为80后的教师榜样,您的个人成长经历中最值得分享的故事是什么?
叶德元:最想告诉年轻教师们的是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请热爱它并为之坚持。我坚持写博客11年,2000多篇文章,每天为孩子们纪录。初衷是帮助住读生的家长了解孩子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非常受欢迎。博客“叶老的窝”成了孩子、家长乃至其他人想了解我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七中育才八年时间的班主作工作中,为三个班级设计开展了400多个班级活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感恩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儿童节等各种节日,围绕“爱要大声说来”这一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大胆表达自己的爱,带出了一个又一个明星班。我经常周末都和学生一起看川剧、参加公益活动,走进大自然、博物馆,还带学生到云南、上海参加游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学校品牌管理》:其实,我了解您也是先从“叶老的窝”开始的。在博客上能看到您不仅与学生相处融洽,与工作室成员们的关系也非常好,这些成员是遴选的还是自愿来的呢?
叶德元:工作室于2015年11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我就对如何组建队伍进行思考与学习,在这过程中发现很多工作室成员工作不是很积极,甚至有行政指派的因素,自觉性不高,造成工作室主持人难开展工作,活动效率也低。所以我在成立工作室时,先就在全区各个学校下发了问卷,听听老师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我的了解”的声音。在广泛征集的情况下,由老师们志愿申报,并一一进行面试交流,最终选出了一批有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志同道合的老师。我在乎每一天我在做什么,我更在乎每一天我和一群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什么!
在选择成员的时候,我特别多了一个“心眼”:这个团队从小学、初中、高中、职中都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走读学校、住读学校都有;成员的学科从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生物、地理、音乐、计算机……都有,甚至还有两位老师没有班主任经验,但是这样的组合会避免我们的研讨进入“死胡同”,真正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集思广益。在研讨的过程中会有更多智慧的灵光闪现。
《学校品牌管理》:工作室这两年的的哪些活动经验最值得其他工作室借鉴参考?
叶德元:工作室的主要活动模式从每周到每月再到每年,分节奏开展。一周一次的网络研讨。时间固定在每周一晚上八点到九点,通过QQ群开展;每月第一个星期二下午面对面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专题研讨,比如“生命的样态”主题分享、“共读一本书”主题分享等;一年一次工作室大型展示会。工作室成立两年已成功举办两届,给工作室成员充分的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会同时吸引了北京、甘肃、河南、辽宁、贵州等多地以及全省多个地区的老师积极参与。
另外还有不定期的外出学习和邀请专家引领。抓住一切的学习机会,与全国、全市的教育专家、名校长、名班主任一起活动研讨,如彭霞老师的“家校共育”,孙晓晖老师的“师生关系”,吴玉婕老师的“主题班会”等。成员们在专业发展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自己也在全国举办了近300场专题讲座,进一步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
用两句话来概括经验 :活动形式多样、时间灵活,让老师愿意来;搭建好平台:走进名师,与其交流,创建微信公众号,让老师发自己声音,展自己成果。
虽然工作室的研讨最初也没逃过内容较零散的误区,但我们及时调整,开始聚焦,每学期聚焦一个点,例如我们关注过“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从“文化浸润”“科学渗透”“家校共育”“信息技术”四个方面专题研讨。我们也关注过“关系”这个核心词,从生生、师生、家校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品牌管理》:对于工作室每周网络研修这块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对成员的帮助有哪些?
叶德元:对每周一次的网络研讨,两年来,能很好地坚持下来,有赖于前期的规划以及每次研讨流程规范。每周有中心发言人,聚焦中心话题。先进行20分钟视频会议,由中心发言老师视频讲解,要求做PPT,现场展示,并在群里共享。然后40分钟大家发表意见。有专人对每次的研讨内容进行整理共享,形成工作室的成果。让这种研讨形成习惯,慢慢地就能发现成员们的成长: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室主持人事先把关,互动结束后,中心發言人还要对整个研讨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成果,这些都是对工作室成员在理念、技能、业务多方面的提升。其他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集思广益。
《学校品牌管理》:工作室未来将计划开展哪些活动提升工作室的成员成长?
叶德元:2018年是工作室发展的第三年,也是我们第一阶段要“出成果”的关键一年。在2017年年底,锦江区教育局已经召集工作室成员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可见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新的一年,在工作室建设中,坚持我们好的传统,网络研讨、见面沙龙、外出学习……同时特别要重点强化的两项工作是“专家引领”和“成果梳理”。
2018年我的第一本专著《爱要大声说出来》就要正式出版,那么我们工作室的成员能否在工作室三年的学习中,有自己的成果或者工作室集体的成果,总结梳理出可以推广的经验,这是我们进一步要去研究的重点。
《学校品牌管理》:您作为主持人对工作室及成员的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叶德元:感谢两年前的相遇,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我们工作室的口号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一路与你们同行我觉得目标更清晰,更有动力与活力。未来,我们一起携手,在未来发展的路上,让自己更加专业,让学生更加幸福。
唯有热爱与坚持不被辜负,这就是他的实照!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足矣。叶德元大概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师吧!无论面对他的学生,还是工作室里的成员们,他用智慧与情怀给予身边的每一位无尽温暖与友爱。
这样的一位年轻教师、班主任又是如何运作工作室,带领成员们专业成长的呢?
《学校品牌管理》:作为80后的教师榜样,您的个人成长经历中最值得分享的故事是什么?
叶德元:最想告诉年轻教师们的是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请热爱它并为之坚持。我坚持写博客11年,2000多篇文章,每天为孩子们纪录。初衷是帮助住读生的家长了解孩子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非常受欢迎。博客“叶老的窝”成了孩子、家长乃至其他人想了解我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七中育才八年时间的班主作工作中,为三个班级设计开展了400多个班级活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感恩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儿童节等各种节日,围绕“爱要大声说来”这一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大胆表达自己的爱,带出了一个又一个明星班。我经常周末都和学生一起看川剧、参加公益活动,走进大自然、博物馆,还带学生到云南、上海参加游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学校品牌管理》:其实,我了解您也是先从“叶老的窝”开始的。在博客上能看到您不仅与学生相处融洽,与工作室成员们的关系也非常好,这些成员是遴选的还是自愿来的呢?
叶德元:工作室于2015年11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我就对如何组建队伍进行思考与学习,在这过程中发现很多工作室成员工作不是很积极,甚至有行政指派的因素,自觉性不高,造成工作室主持人难开展工作,活动效率也低。所以我在成立工作室时,先就在全区各个学校下发了问卷,听听老师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我的了解”的声音。在广泛征集的情况下,由老师们志愿申报,并一一进行面试交流,最终选出了一批有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志同道合的老师。我在乎每一天我在做什么,我更在乎每一天我和一群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什么!
在选择成员的时候,我特别多了一个“心眼”:这个团队从小学、初中、高中、职中都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走读学校、住读学校都有;成员的学科从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生物、地理、音乐、计算机……都有,甚至还有两位老师没有班主任经验,但是这样的组合会避免我们的研讨进入“死胡同”,真正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集思广益。在研讨的过程中会有更多智慧的灵光闪现。
《学校品牌管理》:工作室这两年的的哪些活动经验最值得其他工作室借鉴参考?
叶德元:工作室的主要活动模式从每周到每月再到每年,分节奏开展。一周一次的网络研讨。时间固定在每周一晚上八点到九点,通过QQ群开展;每月第一个星期二下午面对面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专题研讨,比如“生命的样态”主题分享、“共读一本书”主题分享等;一年一次工作室大型展示会。工作室成立两年已成功举办两届,给工作室成员充分的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会同时吸引了北京、甘肃、河南、辽宁、贵州等多地以及全省多个地区的老师积极参与。
另外还有不定期的外出学习和邀请专家引领。抓住一切的学习机会,与全国、全市的教育专家、名校长、名班主任一起活动研讨,如彭霞老师的“家校共育”,孙晓晖老师的“师生关系”,吴玉婕老师的“主题班会”等。成员们在专业发展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自己也在全国举办了近300场专题讲座,进一步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
用两句话来概括经验 :活动形式多样、时间灵活,让老师愿意来;搭建好平台:走进名师,与其交流,创建微信公众号,让老师发自己声音,展自己成果。
虽然工作室的研讨最初也没逃过内容较零散的误区,但我们及时调整,开始聚焦,每学期聚焦一个点,例如我们关注过“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从“文化浸润”“科学渗透”“家校共育”“信息技术”四个方面专题研讨。我们也关注过“关系”这个核心词,从生生、师生、家校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品牌管理》:对于工作室每周网络研修这块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对成员的帮助有哪些?
叶德元:对每周一次的网络研讨,两年来,能很好地坚持下来,有赖于前期的规划以及每次研讨流程规范。每周有中心发言人,聚焦中心话题。先进行20分钟视频会议,由中心发言老师视频讲解,要求做PPT,现场展示,并在群里共享。然后40分钟大家发表意见。有专人对每次的研讨内容进行整理共享,形成工作室的成果。让这种研讨形成习惯,慢慢地就能发现成员们的成长: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室主持人事先把关,互动结束后,中心發言人还要对整个研讨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成果,这些都是对工作室成员在理念、技能、业务多方面的提升。其他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集思广益。
《学校品牌管理》:工作室未来将计划开展哪些活动提升工作室的成员成长?
叶德元:2018年是工作室发展的第三年,也是我们第一阶段要“出成果”的关键一年。在2017年年底,锦江区教育局已经召集工作室成员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可见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新的一年,在工作室建设中,坚持我们好的传统,网络研讨、见面沙龙、外出学习……同时特别要重点强化的两项工作是“专家引领”和“成果梳理”。
2018年我的第一本专著《爱要大声说出来》就要正式出版,那么我们工作室的成员能否在工作室三年的学习中,有自己的成果或者工作室集体的成果,总结梳理出可以推广的经验,这是我们进一步要去研究的重点。
《学校品牌管理》:您作为主持人对工作室及成员的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叶德元:感谢两年前的相遇,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我们工作室的口号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一路与你们同行我觉得目标更清晰,更有动力与活力。未来,我们一起携手,在未来发展的路上,让自己更加专业,让学生更加幸福。
唯有热爱与坚持不被辜负,这就是他的实照!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足矣。叶德元大概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师吧!无论面对他的学生,还是工作室里的成员们,他用智慧与情怀给予身边的每一位无尽温暖与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