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减少或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探索学生心理需要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为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现就学生期心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生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29-02
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减少或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探索学生心理需要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为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现就学生期心理进行分析:
1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指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达到生理上和心理上成熟的阶段,一般是指十一二岁至十八岁前。可分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青春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和青年前期(或学龄晚期、少年后期,十四五岁至十八岁前)[1]。
1.1 青少年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1.1.1 生理特征。青少年期是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尤其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其身高、体重、头面部、肩宽和胸围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生理功能也迅速增强,脑与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第二信号系统作用显著提高等。这时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几乎和成年人相同,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相继出现,性功能开始成熟。
1.1.2 心理特征。青少年期的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概括性。随着感知觉的发展,观察力有了新的提高,观察的全面性、精细性、准确性、概括性都有了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
青少年有较高的情绪兴奋性,情绪易激动,缺乏自控能力。他们的情感往往表现出某些矛盾和不稳定性。开始自觉、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意志坚强、勇于克服困难的特点,但是他们的意志还不成熟,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性远不如成人[2]。
自我意识存在矛盾,其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深入到内部,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的独立。丰要表现形式有:①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鲁;②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③反抗的迁移:有时迁怒于其他人。
1.2 青少年期常见心理问题。青少年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青少年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几点:
1.2.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所谓成人感是身体的急速成长、性功能的快速成熟,使其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并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但实际上,他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这仅是一种主观体验而已。此矛盾是造成青少年时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1.2.2 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不喜欢老师、家长过多的管束,要求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但实际上,由于阅历浅、实践少,青少年在许多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又都要依赖成人。
1.2.3 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代沟”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3]。他们不理解长辈的情感,不愿意同长辈交流,实行自我封闭,因而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普遍认为老师、家长对其不理解,热切盼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1.2.4 情感与理智:青少年的情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有时因小的成功而狂喜,有时因小的失败而灰心,有时因小的摩擦而争吵。他们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
1.2.5 性意识与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产生好奇。有关注和接近异性的倾向。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制约,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不得不被压抑,往往使青少年处于莫名的烦躁和不安之中。
1.3 青少年期心理健康教育。
1.3.1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正确,是指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对自我的认识、评价、监督、控制等方面部比较客观,有自知之明,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不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学会面对现实。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当前的奋斗目标[4]。
1.3.2 保持稳定的情绪:青少年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于青少年来说,有一定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表现过于强烈,又没有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应该帮助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应对挫折。父母和老师应当以中立的态度接受他们的倾述与宣泄,让他们学会在挫折和失败如何获得社会支持和缓解压力。
1.3.3 引导性意识的健康发展:青少年产生性意识活动属于正常现象,性是青少年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青春期。应及时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包括性的生理健康、性的心理健康、性道德和法制教育。通过青少年对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正确认识,消除对性产生的神秘、好奇、不安和恐惧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手淫、性幻想、性梦和失恋等。
1.3.4 消除代沟与预防亲子矛盾: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是指两代人之间心理上的差异和距离,一般是指父母与子女在思维、行为尤其是在看待事物的观点上的差异。代沟会引起亲子间的隔阂与猜疑,甚至会引起青少年离家出走等问题行为。对于代沟,要承认它的存在,并及早进行心理调适,双方共同努力来消除代沟对亲子关系的不利影响。
2 青年期
综合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的新的年龄划分方法,青年期(又称成年初期)一般指18~35岁,是介于青少年与中年期之间的阶段[5]。青年期是人生中最珍贵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已达到成熟,精力充沛,富于创造力,开始走向完全独立的生活,同时也要面临许多挑战。 2.1 生理特征。青年的生长发育在22岁左右已经成熟,各种生理功能都已进入个体的最佳状态。此时骨骼已经完全骨化。身高达最大值,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第二性征在19~20岁完成,男女体态区别明显。
2.2 心理特征。青年期的个体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2.2.1 认知过程功能成熟:青年期的概括性和稳定性的形成是观察力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的稳定性日益发达,感知觉旺盛且富于幻象。智力方面的比较和判断力发展到顶峰时期。
2.2.2 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青年人的情感体验进入最丰富的时期,同时其情感的内容也越发深刻且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青年人情绪表现出强烈但不稳定的特征,有时还出现明显的两极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提高。
2.2.3 意志活动日渐增强:青年人是意志过程充分发展的时期。表现为自觉性与主动性的增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行为的果断性也有所增强,动机斗争过程逐渐内隐。随着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自制性与毅力都有所增强。
2.2.4 人格逐渐成熟:虽然青年人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已经很稳定。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对自身能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也懂得尊重他人,评价他人的能力也趋于成熟。青年期的道德观、人生观已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恋爱等都有了比较稳定而系统的看法,多种能力均先后达到高峰。就智力而言,从出生到青年初期,人的智力一直在发展,25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6]。
2.3 青年期常见心理问题。
2.3.1 自我意识问题:青年人正处在心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我发展,塑造自我形象,设计自我模式,更强调独立,有自己的见解、自尊心和自信心,优越感较强,志向远大。然而青年人自我评价能力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出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当他们发现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差距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
2.3.2 压力增大:社交方面,进入青年期,人的交际需求有了很大的提升,内心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就业方面,社会的竞争更是日益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青年人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学习与生活方面,青年人刚刚步入社会,要搞好工作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的压力方面主要在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经济拮据。恋爱、结婚生子方面,青年期恋爱的目的性增强,对象的选择更加务实。恋爱、结婚与育子的成本加大,婚后的磨合对青年人也是压力。
2.3.3 情感困惑和危机:青年人情感丰富、深刻,接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情感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其内心情感体验十分细腻。性意识的发展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恋爱、婚姻问题,是青年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给青年人带来种种烦恼和不安。另外,失恋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失恋引发的心理疾患也是无法回避的。
2.4 青年期心理健康教育。
2.4.1 情绪情感问题的应对:理想的破灭,人际交往、恋爱和婚姻中的问题,常会造成青年人的情绪与情感的困扰,对此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及时加以调整,尽早摆脱困扰,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自我期望值,同时也不要对他人的期望值过高;要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2.4.2 适应能力的培养:各种压力使有些青年人在出现人际交往失败时会感到苦闷、自卑,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青年人应该寻找相应的对策来应对,以保持心理健康。青年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正确进行自我评价;青年人还要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挫折,减少失败感的产生;促进青年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2.4.3 性困惑的预防:青年时期是发生性及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峰期,对性应该有科学的认识,这是性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7]。应该增进男女正常的交往,两性正常、友好的交往,往往会使青年男女更稳妥、更认真地择偶,会在交往中加深理解,逐步发展,会降低因空虚无聊而恋爱的比例,美满婚姻的成功率会更高。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代洪春.悦纳自我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3):108
[2] 吴启迪.以人为本改革管理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
[3] 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胡凯.研究大学生需要心理,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41-43
[5] 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2):52-55
[6] 李家元.浅议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68-169
[7]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关键词:学生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29-02
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减少或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探索学生心理需要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为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现就学生期心理进行分析:
1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指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达到生理上和心理上成熟的阶段,一般是指十一二岁至十八岁前。可分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青春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和青年前期(或学龄晚期、少年后期,十四五岁至十八岁前)[1]。
1.1 青少年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1.1.1 生理特征。青少年期是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尤其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其身高、体重、头面部、肩宽和胸围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生理功能也迅速增强,脑与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第二信号系统作用显著提高等。这时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几乎和成年人相同,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相继出现,性功能开始成熟。
1.1.2 心理特征。青少年期的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概括性。随着感知觉的发展,观察力有了新的提高,观察的全面性、精细性、准确性、概括性都有了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
青少年有较高的情绪兴奋性,情绪易激动,缺乏自控能力。他们的情感往往表现出某些矛盾和不稳定性。开始自觉、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意志坚强、勇于克服困难的特点,但是他们的意志还不成熟,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性远不如成人[2]。
自我意识存在矛盾,其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深入到内部,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的独立。丰要表现形式有:①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鲁;②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③反抗的迁移:有时迁怒于其他人。
1.2 青少年期常见心理问题。青少年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青少年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几点:
1.2.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所谓成人感是身体的急速成长、性功能的快速成熟,使其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并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但实际上,他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这仅是一种主观体验而已。此矛盾是造成青少年时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1.2.2 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不喜欢老师、家长过多的管束,要求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但实际上,由于阅历浅、实践少,青少年在许多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又都要依赖成人。
1.2.3 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代沟”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3]。他们不理解长辈的情感,不愿意同长辈交流,实行自我封闭,因而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普遍认为老师、家长对其不理解,热切盼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1.2.4 情感与理智:青少年的情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有时因小的成功而狂喜,有时因小的失败而灰心,有时因小的摩擦而争吵。他们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
1.2.5 性意识与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产生好奇。有关注和接近异性的倾向。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制约,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不得不被压抑,往往使青少年处于莫名的烦躁和不安之中。
1.3 青少年期心理健康教育。
1.3.1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正确,是指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对自我的认识、评价、监督、控制等方面部比较客观,有自知之明,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不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学会面对现实。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当前的奋斗目标[4]。
1.3.2 保持稳定的情绪:青少年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于青少年来说,有一定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表现过于强烈,又没有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应该帮助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应对挫折。父母和老师应当以中立的态度接受他们的倾述与宣泄,让他们学会在挫折和失败如何获得社会支持和缓解压力。
1.3.3 引导性意识的健康发展:青少年产生性意识活动属于正常现象,性是青少年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青春期。应及时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包括性的生理健康、性的心理健康、性道德和法制教育。通过青少年对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正确认识,消除对性产生的神秘、好奇、不安和恐惧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手淫、性幻想、性梦和失恋等。
1.3.4 消除代沟与预防亲子矛盾: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是指两代人之间心理上的差异和距离,一般是指父母与子女在思维、行为尤其是在看待事物的观点上的差异。代沟会引起亲子间的隔阂与猜疑,甚至会引起青少年离家出走等问题行为。对于代沟,要承认它的存在,并及早进行心理调适,双方共同努力来消除代沟对亲子关系的不利影响。
2 青年期
综合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的新的年龄划分方法,青年期(又称成年初期)一般指18~35岁,是介于青少年与中年期之间的阶段[5]。青年期是人生中最珍贵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已达到成熟,精力充沛,富于创造力,开始走向完全独立的生活,同时也要面临许多挑战。 2.1 生理特征。青年的生长发育在22岁左右已经成熟,各种生理功能都已进入个体的最佳状态。此时骨骼已经完全骨化。身高达最大值,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第二性征在19~20岁完成,男女体态区别明显。
2.2 心理特征。青年期的个体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2.2.1 认知过程功能成熟:青年期的概括性和稳定性的形成是观察力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的稳定性日益发达,感知觉旺盛且富于幻象。智力方面的比较和判断力发展到顶峰时期。
2.2.2 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青年人的情感体验进入最丰富的时期,同时其情感的内容也越发深刻且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青年人情绪表现出强烈但不稳定的特征,有时还出现明显的两极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提高。
2.2.3 意志活动日渐增强:青年人是意志过程充分发展的时期。表现为自觉性与主动性的增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行为的果断性也有所增强,动机斗争过程逐渐内隐。随着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自制性与毅力都有所增强。
2.2.4 人格逐渐成熟:虽然青年人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已经很稳定。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对自身能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也懂得尊重他人,评价他人的能力也趋于成熟。青年期的道德观、人生观已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恋爱等都有了比较稳定而系统的看法,多种能力均先后达到高峰。就智力而言,从出生到青年初期,人的智力一直在发展,25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6]。
2.3 青年期常见心理问题。
2.3.1 自我意识问题:青年人正处在心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我发展,塑造自我形象,设计自我模式,更强调独立,有自己的见解、自尊心和自信心,优越感较强,志向远大。然而青年人自我评价能力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出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当他们发现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差距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
2.3.2 压力增大:社交方面,进入青年期,人的交际需求有了很大的提升,内心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就业方面,社会的竞争更是日益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青年人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学习与生活方面,青年人刚刚步入社会,要搞好工作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的压力方面主要在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经济拮据。恋爱、结婚生子方面,青年期恋爱的目的性增强,对象的选择更加务实。恋爱、结婚与育子的成本加大,婚后的磨合对青年人也是压力。
2.3.3 情感困惑和危机:青年人情感丰富、深刻,接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情感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其内心情感体验十分细腻。性意识的发展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恋爱、婚姻问题,是青年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给青年人带来种种烦恼和不安。另外,失恋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失恋引发的心理疾患也是无法回避的。
2.4 青年期心理健康教育。
2.4.1 情绪情感问题的应对:理想的破灭,人际交往、恋爱和婚姻中的问题,常会造成青年人的情绪与情感的困扰,对此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及时加以调整,尽早摆脱困扰,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自我期望值,同时也不要对他人的期望值过高;要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2.4.2 适应能力的培养:各种压力使有些青年人在出现人际交往失败时会感到苦闷、自卑,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青年人应该寻找相应的对策来应对,以保持心理健康。青年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正确进行自我评价;青年人还要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挫折,减少失败感的产生;促进青年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2.4.3 性困惑的预防:青年时期是发生性及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峰期,对性应该有科学的认识,这是性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7]。应该增进男女正常的交往,两性正常、友好的交往,往往会使青年男女更稳妥、更认真地择偶,会在交往中加深理解,逐步发展,会降低因空虚无聊而恋爱的比例,美满婚姻的成功率会更高。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代洪春.悦纳自我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3):108
[2] 吴启迪.以人为本改革管理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
[3] 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胡凯.研究大学生需要心理,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41-43
[5] 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2):52-55
[6] 李家元.浅议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68-169
[7]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