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青年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yu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大庆石化公司团委开展了青年思想状况问卷调查专项工作,准确掌握了企业青年队伍思想的现实情况,针对青年思想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公司决策和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
  总体情况
  公司青年思想状况调查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为突出随机性、代表性和选取的广泛性,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服务人员三个层面进行随机抽取。在公司35周岁以下青年5941人中抽取3000人为样本参与问卷调查,数据样本占公司青年总数的50.5%。实际参与问卷人员2978人,问卷回收率为99.3%。
  在此次抽样的样本中,男员工1925人,占总人数的64.64%;女员工1053人,占总人数的35.36%。1980年以后出生员工1847人,占总人数的62.02%;90年以后出生员工1131人,占总人数的37.98%。
  从学历层次(图1)来看,高中、技校、职高及以下文化程度788人,占总人数的26.46%;中专229人,占总人数的7.69%;大专(高职)614人,占总人数的20.62%;本科1328人,占总人数的44.59%;硕士研究生及以上19人,占总人数的0.64%。
  从青年工作时间来看,3年及以下368人,占总人数的12.36%;4-5年908人,占总人数的30.49%;6-10年1413人,占总人数的47.45%;10年以上289人,占总人数的9.70%。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此次思想状况调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公司青年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呈现出了积极、向上、务实的主流思想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是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在青年思想中占主导地位,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够与公司保持一致。二是价值取向多元。对公司改革发展、薪酬待遇、个人成长等多方面高度关注,渴望被尊重、被认可,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现实主义更强烈,自我定位更理性。三是基本素质较高。有符合企业需要的学历基础和自身条件,有追求、有想法,有学习和成才的愿望,自我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
  同时,公司青年队伍也存在一些不良思想倾向问题:
  一是思想和工作状态差别较大。大学毕业分配的青工一心奔发展,不愿长时间在一线倒班岗位工作;市场化用工、子女用工、复转军工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很难,再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更小。“员工看收入,干部看发展”的现状,致使几类青工平时的思想和工作表现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二是攀比和消极心态依然存在。部分青工往往脱离实际,和生产单位、辅助单位、以及油田企业等同行业单位做对比,甚至与同行业的不同岗位青年和不同行业的从业青年做对比,常常在现有收入、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抱怨,造成了他们心态的失衡。
  三是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不够强烈。在企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经营和矿区单位的部分青工产生了危机意识,但受社会和家庭因素影响,大部分青工的“铁饭碗”思想仍根深蒂固,不考虑生存和危机问题。同时,部分青工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够重视和珍惜。
  从调研和分析结果来看,我们认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反映在青年成长成才、青年思想观念、青年学习培训这三大方面。
  青年成长成才:一方面,公司用人机制不够灵活。调查显示,在问到“您认为目前制约青年成长成才的因素是什么”时,青工选择公司没有建立青年成长成才的运行机制占29.48%,公司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的平台少占16.86%。多年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几类青工个人发展方向固化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致使一些优秀的青工看不到发展的方向,在青工身上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青工自身定位不现实。调查显示,在问到“您认为目前制约青年成长成才的因素是什么”时,青工选择青年没有科学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占34.15%。说明部分青工没有形成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合理。
  青年思想观念:缺乏长期教育引导。调查发现,48.19%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提高能够更好地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培训机会只占5.17%,工作的成就感只占到15.21%。尽管在调查问卷中,有46.94%的青年对工作表示满意,有23.44%的青工认为目前从事的工作是我喜欢的工作,但仍有29.41%的青年对目前工作表示不是很理想或不太适合。综上可以看出,部分青工在工作中仅满足于“混碗饭吃”,而并非从内心热爱本职工作,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和思想引导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青年学习培训:一方面,学习观念悄然改变。调查显示,在问到“您平时读书和业务学习的时间为多少”时,青工选择想起来就学习、想不起来就不学习的占22.10%,而根本不学习占5.98%。可以看出,公司青年员工整体学习氛围不浓,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制定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培训模式较为落后。大部分青工对短期式的理论培训和讲课式的教学不感兴趣。调研发现,青年业余时间,有55.04%热衷于玩电脑、上网,有28.95%热衷于看电影,有25.42%热衷于读书报杂志,有14.3%热衷于参与文体活动。因此,定期以各种方式对青工进行正面引导,打破原有培训模式,创新培训载体,按需施教,才能使培训有的放矢,见到实效。
  应对措施
  从调查情况来看,公司在青年员工队伍建设上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把握和重点推进。
  推进青年员工分类管理。公司青年员工队伍建设应该突出重点、着眼长远,让各层面青工都能各尽所需、成长成才。一是要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体现青年干部选拔培养的系统性、梯次性、导向性;不断丰富实践锻炼途径,有计划推进青年干部轮岗交流,让青年干部在多岗位锻炼中丰富阅历。二是要加强技术骨干力量培养。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考评体系,建立竞争上岗、动态管理的机制,设立“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激励评选机制,带动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勇于攻关,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三是要加强操作岗位能力提升。改变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搭建平台,丰富形式,通过导师带徒、案例分析、事故演练、问题剖析、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有效方式和岗位练兵活动,满足企业对岗位操作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能力的需要。   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现阶段,公司青年员工类型众多,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尤为必要。一是要建立人才入库机制。根据公司人才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使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好,具有培养价值和发展潜力,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作用的优秀青年都能够进入人才库。二是要制定人才库基本框架。要按照“分类动态管理,强化培养引导”的总体思路,在把握好入库标准的基础上,把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市场用工、特殊贡献、文体特长等各类人才纳入人才库进行管理。三是要做好人才库维护管理。做好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和维护等工作,做好分级、动态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分厂和公司的分级管理,培养、考察和考评的动态管理,以及选拔、培养、引导的日常管理,让公司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完善青年激励约束机制。青年激励约束机制,是切实打通公司青年成长进步渠道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做好科学统筹。从薪酬、福利、晋升、培训等方面统筹规划,为青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岗位靠能力、绩效靠贡献,让他们工作有干劲、有奔头,增强青年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依赖度。二是搭建成长平台。做到“不拘一格选拔人,搭建平台成就人”,进行多元化的工作激励,最大限度地体现他们的价值,引导青年奉献在岗位、学习在岗位、成才在岗位,打造一支思想进步、政治合格、素质过硬、敬业奉献的优秀青年员工队伍。三是要寻找有效载体。研究做好职业生涯导航计划,帮助青年员工了解自身,准确定位,制定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要研究学习服务资源建设,探索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激发学习热情,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大张旗鼓地表彰各类青年典型,通过身边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切实查摆自身不足,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强化青年员工思想引导。作为企业的新一代,公司持续开展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和人文关怀,有利于激发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辱感。一是要开展传统教育。让公司的发展目标深入到青工内心,使企业的发展愿景与青工职业发展目标一致,引导青工坚定信心,爱岗敬业,做企业发展的实践者和助推者。二是要开展感恩教育。要引导青工感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工的思想问题,解疑释惑;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局部和整体利益、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理顺情绪,凝聚合力,为企业的生产发展作贡献。三是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让青年员工感受到组织温暖,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释放压力,用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在涉及制定与青年有关的政策、制度时,听取基层青年的意见和建议,倾听青年心声,凝聚青年力量,让青年真正体会到他们的价值所在。
  (作者系大庆石化公司团委组宣办主任)
其他文献
1999年。当人们对“创业”这个词汇还很陌生之时。当教育界及新闻媒体尚在探讨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之际,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与举措。在清华大学悄然推出了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开中国创业大赛之先河,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业教育热潮。更引发了众多媒体、教育专家、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等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将这一年定格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元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挑
期刊
17年前,共青团“敢为天下先”,在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树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旗;两年前,共青团再开先河,在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喊出了“创新创业创青春”的时代强音;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已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向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届磨砺,“挑战杯”满载荣光,已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创新创业的奥利匹克盛会;十届积淀
期刊
2016年人汛以来,受6轮大范围强降雨袭击,湖北多地险情频发,灾情严重。面对严峻的防汛救灾形势,团湖北省委、省志愿者协会第一时间发出倡议,组织动员全省594支青年志愿服务队、80余家青年志愿公益组织、35379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抗洪救灾志愿服务,累计参与抗洪救灾志愿服务时长近21万小时,共募集社会资金物资3264.56万元,形成了社会组织大联盟、社会力量大联合,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那么面对洪
期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办至今已经是第十届了(2014年起正式提档升级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17年来,“挑战杯”竞赛应对时代挑战,依托社会各方资源,抢抓机遇,改革提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众促”发展理念。  1999年,随着国内第一批风险投资企业开始起步,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亚洲首个高校创业赛事——“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所探索的经验及模式的基础上,团中央依托清华大学开启了“
期刊
连续担任多届大赛评委,对于今后大赛组织举办,有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有的参赛团队可能要参加很多比赛,以致参赛的精力投入不够,会有敷衍的现象,所以组织单位要精选一些有参赛意愿的团队来参赛;第二,赛前辅导很重要,有很多甚至到了全国比赛的层级,商业计划书的结构还不完整,团中央在网上都有相关的计划书结构要求,但是我们拿到的作品中仍然有很多是结构不完善的,有的团队成员、技术来源和财务数据等有缺失,这样评
期刊
“双创”背景下,全国上下对大赛的期望值和关注度也变高了。怎样在众多创新创业比赛中保持大赛的传统优势,又突出新背景下的特点,对承办高校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2016年的大赛将贯穿“五大发展理念”,严格相关规定和要求,隆重简朴地办好大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面聊”手机软件将全程服务于大赛会务接待、赛事宣传、互动直播等各个环节,实现会务材料“无纸化”和“电子化”,体现“绿色”“节俭”
期刊
我已经连续参加了八届比赛的评委工作。对于大赛十几年来的变化,我身有体会。  首先,参赛学生已经逐渐摆脱了“项目代言人”的角色,真正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其次,评审标准也逐渐由“形式”向“实用”靠拢,评委也逐渐由”判官”向“导师”的角色靠近。这样,比赛更接近实战,提出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  这些好的变化是主办方团中央历届学校部善于吸纳各方建议、主导竞赛改革的结果,也是参赛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评委会不厌
期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改革的系列重要要求,落实“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切实肩负起党交给共青团的光荣使命,在省委和团中央的高度重视、精心指导下,团浙江省委以“青年之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着力打造“青”字号四大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四个融合工作,努力实现“互联网+共青团”的战略转型。  夯实“青年之声”网上平台建设  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之声”
期刊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高度关怀青年和重视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他在2003年至2007年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指导浙江青年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是一贯的,具有内在一致性。  基于青年视角和问题意识把握团建活力  2004年3月,习近平在团浙江省
期刊
“造词”这个锐词,是中国青年智库论坛在中国青年工作内部会议上拎出,并重新定义、改造和创新,用以概括、描述和分析当下普遍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领域的话语体系构建状况、能力和发展趋势;特别用于发现和发掘、解构与重构、诠解和诠释“中国青年锐词”,并聚焦这些锐词是如何“造”出来的,及其“形塑”中国青年的思路、逻辑和智慧。  何为“锐词”?以“造词”的标准来看:  “锐言新说”  或言语新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