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博物馆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博物馆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也对博物馆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互联网的应用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主要职能是在实现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展览展示、社会活动等形式,提高文物利用水平,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依托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平台,开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一、新时期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
2011年2月23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由定义可知,国际博物馆协会已经将“教育”调整到了博物馆业务目的的首位,而此前是“研究”置于首位的。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它蕴藏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教育是目的,宣传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宣传手段,才能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新媒体对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
随着科学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020年4月28日,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狀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提升4.9个百分点。同时,5G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大众需求,新媒体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信息的海量存储、线上交流等满足用户的传播欲望。可见,新媒体以其数字化、网络化、互动性等特点,成为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一)数字化。数字化技术是实现海量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等传播的基础。博物馆的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量大,在传统的工作中,这些内容都是手写记录的,既费时,又费力,最重要的是查询不方便,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很多不便。而采用数字化手段后,可以将博物馆的各类信息内容输入到计算机或者检索设备中。这样,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查找资料,观众也可以及时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最终达到提高宣传教育效率的目的。
(二)网络化。网络化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它使得博物馆的观众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获取相关信息,极大拓展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效应。例如利用博物馆的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可以使观众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参观,从而了解到博物馆的基本信息、最新动态等。这样,既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也拓展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渠道。
(三)互动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得新媒体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区别于以往的宣传教育模式,新媒体的互动性带来了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全新变革。观众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都会对博物馆产生一定的观点和意见,这就需要一个沟通渠道,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了解观众的意见和想法。网站的留言,微博、微信的互动,既可以有效开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又可以使工作人员与观众、观众与其他人之间进行交流。
三、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9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5535家。然而,开通网站、微博、微信等的博物馆却占少数。目前的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模式还是主要依靠实物陈列。传统的实物陈列在博物馆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传播渠道单一,说教式的宣传模式使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不能与观众达成有效的沟通,也使得博物馆在拥有9.04亿网民的互联网中处于“失声”状态,严重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因此,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的世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
(一)建设博物馆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是博物馆宣教工作与网络新媒体之间跨界与融合的重点。它是博物馆的“数据库”。博物馆把概况、博物馆动态、博物馆陈列、博物馆藏品、学术论坛权威地发布在网站上,实体博物馆的观众和博物馆网站的浏览者可以通过网站,观众们还可以在留言版块或论坛中实现互动交流,可以说,信息的互动性比较弱,没有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
(二)开通博物馆官方微博、微信。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也称为一句话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博物馆可以将一些文物常识、宣传片、记录片等进行简短编辑后发布在微博上。目前,博物馆的微博信息主要以临时展览消息、文博资讯等为主,通过关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分享,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可以通过微博传播信息,扩大宣传教育工作窗口,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开通官方微信,使微信成为博物馆与观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新媒体时代最为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之一,如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文字博物馆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在开通官方微信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观众可以利用微信的及时通讯功能实现与博物馆的快速沟通,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为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传播路径,大大提升了宣传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利用博物馆应用平台开展文创工作。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并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这为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提供了制度保障,将文创产品发展推入了“快车道”。博物馆的应用平台主要包括网上虚拟展厅、移动APP、手机二维码等,这些平台为博物馆观众展示了更多的馆藏信息和展品内容,扩展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渠道。现在手机二维码的使用比较普遍,博物馆在推出展品二维码导览后,观众只要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下展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现场获取展品的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另外,观众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后关注该博物馆的官方微信,以接收更多的来自博物馆方面的信息,之后将信息在朋友圈中转发,达到信息的快速传播。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国家、民族传播文明的重要窗口,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已经成为博物馆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命题。博物馆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队伍建设,合理规划展览,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互联网的应用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主要职能是在实现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展览展示、社会活动等形式,提高文物利用水平,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依托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平台,开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一、新时期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
2011年2月23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由定义可知,国际博物馆协会已经将“教育”调整到了博物馆业务目的的首位,而此前是“研究”置于首位的。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它蕴藏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教育是目的,宣传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宣传手段,才能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新媒体对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
随着科学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020年4月28日,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狀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提升4.9个百分点。同时,5G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大众需求,新媒体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信息的海量存储、线上交流等满足用户的传播欲望。可见,新媒体以其数字化、网络化、互动性等特点,成为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一)数字化。数字化技术是实现海量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等传播的基础。博物馆的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量大,在传统的工作中,这些内容都是手写记录的,既费时,又费力,最重要的是查询不方便,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很多不便。而采用数字化手段后,可以将博物馆的各类信息内容输入到计算机或者检索设备中。这样,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查找资料,观众也可以及时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最终达到提高宣传教育效率的目的。
(二)网络化。网络化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它使得博物馆的观众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获取相关信息,极大拓展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效应。例如利用博物馆的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可以使观众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参观,从而了解到博物馆的基本信息、最新动态等。这样,既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也拓展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渠道。
(三)互动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得新媒体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区别于以往的宣传教育模式,新媒体的互动性带来了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全新变革。观众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都会对博物馆产生一定的观点和意见,这就需要一个沟通渠道,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了解观众的意见和想法。网站的留言,微博、微信的互动,既可以有效开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又可以使工作人员与观众、观众与其他人之间进行交流。
三、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9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5535家。然而,开通网站、微博、微信等的博物馆却占少数。目前的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模式还是主要依靠实物陈列。传统的实物陈列在博物馆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传播渠道单一,说教式的宣传模式使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不能与观众达成有效的沟通,也使得博物馆在拥有9.04亿网民的互联网中处于“失声”状态,严重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因此,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的世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
(一)建设博物馆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是博物馆宣教工作与网络新媒体之间跨界与融合的重点。它是博物馆的“数据库”。博物馆把概况、博物馆动态、博物馆陈列、博物馆藏品、学术论坛权威地发布在网站上,实体博物馆的观众和博物馆网站的浏览者可以通过网站,观众们还可以在留言版块或论坛中实现互动交流,可以说,信息的互动性比较弱,没有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
(二)开通博物馆官方微博、微信。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也称为一句话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博物馆可以将一些文物常识、宣传片、记录片等进行简短编辑后发布在微博上。目前,博物馆的微博信息主要以临时展览消息、文博资讯等为主,通过关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分享,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可以通过微博传播信息,扩大宣传教育工作窗口,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开通官方微信,使微信成为博物馆与观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新媒体时代最为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之一,如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文字博物馆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在开通官方微信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观众可以利用微信的及时通讯功能实现与博物馆的快速沟通,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为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传播路径,大大提升了宣传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利用博物馆应用平台开展文创工作。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并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这为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提供了制度保障,将文创产品发展推入了“快车道”。博物馆的应用平台主要包括网上虚拟展厅、移动APP、手机二维码等,这些平台为博物馆观众展示了更多的馆藏信息和展品内容,扩展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渠道。现在手机二维码的使用比较普遍,博物馆在推出展品二维码导览后,观众只要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下展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现场获取展品的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另外,观众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后关注该博物馆的官方微信,以接收更多的来自博物馆方面的信息,之后将信息在朋友圈中转发,达到信息的快速传播。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国家、民族传播文明的重要窗口,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已经成为博物馆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命题。博物馆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队伍建设,合理规划展览,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