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良好的沟通是增进师生关系,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体现教师价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但是,目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一些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缺乏对沟通艺术的深入研究与灵活运用,导致师生关系僵化、紧张,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针对此,本文从沟通艺术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小学班级管理实际,对班主任艺术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沟通艺术;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187-01
沟通艺术是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协调人际关系的关键。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能否灵活运用沟通艺术,是其能否处理好班级的各类事务,能否与学生建立协调、融洽关系,能否打造一个高效优质班集体的关键。目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沟通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对沟通艺术的理解与运用,导致师生关系长期对立、矛盾,影响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推进,更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本理念在教育中不断推广、渗透,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成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但是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于沟通艺术依然缺乏重视,对传统管理方法的坚持,使得师生之间的矛盾不断被激化。例如,在沟通中缺乏多样化的方法,没有做到因人而异,而是统统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居高临下的态度,生硬刻板的说辞,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在不平等的关系中难以实现顺畅沟通,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在沟通中缺乏技巧,学生在某方面出现问题时,缺乏恰当的语言、语调、肢体表达,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指责与命令,而没有尊重与理解,使得学生对教师的管教缺乏认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沟通态度不合理,单纯用成绩衡量学生,甚至出现偏心、袒护的问题,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公平性,激發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降低了管理效果。
2.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关心、理解学生。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法则。每一个学生个体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班级环境。在与学生沟通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理解学生在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兴趣偏好等方面的不同,并通过观察、交流、尝试探索更适于学生的沟通方式,让师生能够在沟通中找到准确的位置,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此外,班主任应该保持良好的耐心,在与学生沟通中注入关心与诚意,例如,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可以从原因入手,用关爱和期待获得学生信任,进而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第二,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与榜样。古语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是一种工作类型,更是学生的示范与楷模。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对于师长的模仿是不自觉的,而这就为的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的培养,在行为、举止、谈吐方面不断要求、提醒自己,确保能够为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例如,在班级卫生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规范自身行为,维护班级乃至学校的卫生环境,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对卫生环境的自觉维护。此外,班主任还应结合自身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回顾、检验自我的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并在相互监督中共同进步。
第三,灵活运用技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而只有学生的参与,班集体的概念才有意义。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绝对的权威,学生的作用主要是执行班主任的各种规范、要求、命令,这种被动的管理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针对此,班主任应加强对沟通艺术的运用,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公平选举的方式,组织学生选出自己信任的人作为班干部;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范,并签订同意书,同意在班级管理中自觉遵守;建立班级意见反馈箱,定期收集学生意见,并将其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等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提高其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第四,注重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在沟通中的作用。家长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通过家长,班主任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兴趣偏好、学习习惯,以及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机制,一方面利用家长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向家长汲取建议和意见,以更好地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从而为学生成长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与家庭氛围,让学生在顺畅的沟通中健康成长。
3.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合理运用沟通艺术,能够有效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产生信任与依赖,进而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打造一个高效优质,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李肖霞.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OL].学周刊,2019(26):165
[2]蓝可芸.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01-202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沟通艺术;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187-01
沟通艺术是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协调人际关系的关键。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能否灵活运用沟通艺术,是其能否处理好班级的各类事务,能否与学生建立协调、融洽关系,能否打造一个高效优质班集体的关键。目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沟通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对沟通艺术的理解与运用,导致师生关系长期对立、矛盾,影响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推进,更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本理念在教育中不断推广、渗透,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成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但是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于沟通艺术依然缺乏重视,对传统管理方法的坚持,使得师生之间的矛盾不断被激化。例如,在沟通中缺乏多样化的方法,没有做到因人而异,而是统统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居高临下的态度,生硬刻板的说辞,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在不平等的关系中难以实现顺畅沟通,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在沟通中缺乏技巧,学生在某方面出现问题时,缺乏恰当的语言、语调、肢体表达,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指责与命令,而没有尊重与理解,使得学生对教师的管教缺乏认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沟通态度不合理,单纯用成绩衡量学生,甚至出现偏心、袒护的问题,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公平性,激發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降低了管理效果。
2.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关心、理解学生。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法则。每一个学生个体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班级环境。在与学生沟通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理解学生在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兴趣偏好等方面的不同,并通过观察、交流、尝试探索更适于学生的沟通方式,让师生能够在沟通中找到准确的位置,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此外,班主任应该保持良好的耐心,在与学生沟通中注入关心与诚意,例如,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可以从原因入手,用关爱和期待获得学生信任,进而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第二,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与榜样。古语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是一种工作类型,更是学生的示范与楷模。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对于师长的模仿是不自觉的,而这就为的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的培养,在行为、举止、谈吐方面不断要求、提醒自己,确保能够为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例如,在班级卫生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规范自身行为,维护班级乃至学校的卫生环境,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对卫生环境的自觉维护。此外,班主任还应结合自身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回顾、检验自我的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并在相互监督中共同进步。
第三,灵活运用技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而只有学生的参与,班集体的概念才有意义。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绝对的权威,学生的作用主要是执行班主任的各种规范、要求、命令,这种被动的管理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针对此,班主任应加强对沟通艺术的运用,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公平选举的方式,组织学生选出自己信任的人作为班干部;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范,并签订同意书,同意在班级管理中自觉遵守;建立班级意见反馈箱,定期收集学生意见,并将其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等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提高其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第四,注重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在沟通中的作用。家长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通过家长,班主任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兴趣偏好、学习习惯,以及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机制,一方面利用家长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向家长汲取建议和意见,以更好地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从而为学生成长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与家庭氛围,让学生在顺畅的沟通中健康成长。
3.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合理运用沟通艺术,能够有效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产生信任与依赖,进而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打造一个高效优质,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李肖霞.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OL].学周刊,2019(26):165
[2]蓝可芸.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