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在奈曼师范毕业,被分配在开鲁县规模不大的一所农村中学(中小学一体)—— 他拉干水库学校任初中数学教师。
當时的数学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上课老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学生机械地记忆,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有时会生搬硬套。教学过程是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时间长了,教师只感觉是在给班级里的一小部分学生上课,很多学生渐渐掉队,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师生都很累。一度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大潮渗透到教育领域,改革灌输式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校长开会在谈课改,教师课上在尝试改革,由于没有一个标准模式,教师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很多教师为应付,口头上说课改,可在课堂上还是沿用古老的灌输式教学法,尽管很累,但课堂气氛很沉闷,学习效果不理想,觉得什么样的方法都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起来熟练、方便。在农村数学教学中,虽然口头说课改,但是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改。
2006年我调入开鲁县第三中学,在这里开始真实体会到课堂改革的紧迫性,亲身经历了我校课改的全过程,对课程改革深有体会,从中受益颇多。开始是教研组周三下午理科组备课时,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内容。每周都有一名教师上一堂示范课,备课组全员听课、评课。总结出本节课的优缺点,特别是值得运用的教学方法,组长要有详细记录。根据不同备课组反馈的信息,校课改领导小组组织研讨,认为比较成功的示范课的教师定为学校的课改人员。组织课改教师继续拿出优质课,教师听课评课。经过几个学期的实验,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三段式教学”方法,此方法不仅要求写出教案而且要求写出导学案。课堂上学生手中每人一份导学案,导学案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前提准备
三、初识教材
四、问题导读
五、合探解疑
六、效果检测
课堂三大部分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讲解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课堂上学生拿到导学案后,对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能知道本节课应学习的内容。
(二)教师设计出有助于理解本节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内容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粗略阅读教材就能完成,使学生有兴趣整体感知教材。
(四)设计的问题由浅到难,实行的是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通过这些问题,把难点分散,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懂。这些问题需学生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有个人独立完成时间和小组讨论时间。同时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小组展示、师生评价、矫正、讲解和检测,完成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五)本节课大多数同学不太理解的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设计,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会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讲解,与学生一起解决难点。
(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本节课的知识以习题的形式呈现,通过学习检测其学习效果,这一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生共同矫正。
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重点是研究“如何教”,而我校实施的“三段式教学”是研究学生“如何学”。备课过程中,用较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心理特征,把学生的学置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心。
教师每写一篇导学案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编制、使用和评价导学案,积累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我校的“三段式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段式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压力,却减轻了上课教学的压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我体会到了在开鲁三中所经历的课改的艰难过程,同时也享受到了课改带给自己的工作之便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现在我校在课堂教学方面继续深入改革。措施是改变以往的人人写教案和导学案的方式,实行每人每一节都有问题单(即简写的导学案)。也就是每位教师要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详细设计,简单呈现在问题单上。周三下午的教研时间,同组人员把下周讲授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进行研讨、交流,特别是对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甚至问题导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反复推敲、争论,最后达成共识,然后由一个人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教案和导学案,全组人员共同使用,真正体现出每一节课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晶。授课后经过教学反思,把优点和不足提出来进行交流。优点共享,不足互补,使全组人员业务水平共同提高。每周有一次小测试,对考试成绩小组集体分析、讨论,从成绩也能反映出课堂教学效果,在总结中反思,查找不足。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行打分制,也就是“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记录”。细化到学生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出质疑的情况,对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问题展示的情况,以及效果检测中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情况都有不同的分数体现,课代表有详细的记录。每周小统计,每月大统计,上报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从各班统计的每位学生所得的分数中分析课堂教学效果,了解课改每一步的实用性。
我校的这种教学方式使新教师很快融入到课改教学中,适应教学环境,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我校全体教师将在课改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寻找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當时的数学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上课老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学生机械地记忆,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有时会生搬硬套。教学过程是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时间长了,教师只感觉是在给班级里的一小部分学生上课,很多学生渐渐掉队,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师生都很累。一度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大潮渗透到教育领域,改革灌输式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校长开会在谈课改,教师课上在尝试改革,由于没有一个标准模式,教师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很多教师为应付,口头上说课改,可在课堂上还是沿用古老的灌输式教学法,尽管很累,但课堂气氛很沉闷,学习效果不理想,觉得什么样的方法都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起来熟练、方便。在农村数学教学中,虽然口头说课改,但是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改。
2006年我调入开鲁县第三中学,在这里开始真实体会到课堂改革的紧迫性,亲身经历了我校课改的全过程,对课程改革深有体会,从中受益颇多。开始是教研组周三下午理科组备课时,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内容。每周都有一名教师上一堂示范课,备课组全员听课、评课。总结出本节课的优缺点,特别是值得运用的教学方法,组长要有详细记录。根据不同备课组反馈的信息,校课改领导小组组织研讨,认为比较成功的示范课的教师定为学校的课改人员。组织课改教师继续拿出优质课,教师听课评课。经过几个学期的实验,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三段式教学”方法,此方法不仅要求写出教案而且要求写出导学案。课堂上学生手中每人一份导学案,导学案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前提准备
三、初识教材
四、问题导读
五、合探解疑
六、效果检测
课堂三大部分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讲解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课堂上学生拿到导学案后,对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能知道本节课应学习的内容。
(二)教师设计出有助于理解本节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内容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粗略阅读教材就能完成,使学生有兴趣整体感知教材。
(四)设计的问题由浅到难,实行的是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通过这些问题,把难点分散,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懂。这些问题需学生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有个人独立完成时间和小组讨论时间。同时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小组展示、师生评价、矫正、讲解和检测,完成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五)本节课大多数同学不太理解的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设计,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会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讲解,与学生一起解决难点。
(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本节课的知识以习题的形式呈现,通过学习检测其学习效果,这一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生共同矫正。
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重点是研究“如何教”,而我校实施的“三段式教学”是研究学生“如何学”。备课过程中,用较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心理特征,把学生的学置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心。
教师每写一篇导学案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编制、使用和评价导学案,积累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我校的“三段式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段式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压力,却减轻了上课教学的压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我体会到了在开鲁三中所经历的课改的艰难过程,同时也享受到了课改带给自己的工作之便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现在我校在课堂教学方面继续深入改革。措施是改变以往的人人写教案和导学案的方式,实行每人每一节都有问题单(即简写的导学案)。也就是每位教师要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详细设计,简单呈现在问题单上。周三下午的教研时间,同组人员把下周讲授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进行研讨、交流,特别是对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甚至问题导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反复推敲、争论,最后达成共识,然后由一个人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教案和导学案,全组人员共同使用,真正体现出每一节课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晶。授课后经过教学反思,把优点和不足提出来进行交流。优点共享,不足互补,使全组人员业务水平共同提高。每周有一次小测试,对考试成绩小组集体分析、讨论,从成绩也能反映出课堂教学效果,在总结中反思,查找不足。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行打分制,也就是“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记录”。细化到学生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出质疑的情况,对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问题展示的情况,以及效果检测中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情况都有不同的分数体现,课代表有详细的记录。每周小统计,每月大统计,上报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从各班统计的每位学生所得的分数中分析课堂教学效果,了解课改每一步的实用性。
我校的这种教学方式使新教师很快融入到课改教学中,适应教学环境,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我校全体教师将在课改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寻找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