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被物化和客体化了。而在“对话式”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不再是那种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往关系,在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处在自由状态,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在听取“他人”的意见时,打破了自己的封闭状态,进入更加广阔的领域。
【关键词】语文课堂;价值;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具体的文学对话式教学中,由于文学是个艺术范畴,艺术的价值在于个性,甚至在于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只有在对作品透彻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可能在深层意蕴上把握作品,才能够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作品的意境意蕴。而且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内容形式的精心设计,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及其他媒介来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为主的场景,把自己融入作品中的同时,通过形象的情境把学生也带入作品,从而使师生与作品之间进行平等对话,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的同时,再跳出作品,回看其创作特色,从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
在学习一首诗词或一篇小说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让学生知道有这样一篇作品,然后可以对它的常识性问题进行一些介绍与阐释。但对其艺术性的领悟,学生总是存在多多少少的差异,教师不能把自己对作品艺术的把握理解灌输给学生。从中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来说,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已经能够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师不能扼杀了这种独特的感悟,而要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性能力,领悟作品的艺术精华。
我国当代优秀教师魏书生老师,上课时很投入,不仅自己能完全融入作品中,还把学生召唤进来,与文本对话得非常好,无意中又与学生产生情感对话,讲到感人之处还不禁潸然泪下,教学收到沁人心脾的效果。请看下面一个教例。有位老师教读都德《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当,当,当!”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沉重、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怔又诧,全神贯注,寂静笼罩着课堂片刻。接着,教师深情地朗读起来……
在这个教例中,教师就是巧妙地创设出情境。一是在朗读之前运用钟声的录音给学生以警醒,让学生在钟声中振奋起来,领悟到时间到了,最后一堂法语课就要结束了。然后教师又用深情的语言朗读,再结合体态语言,“哽住了、写了五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些情境都无意中把学生引入文本,师生与文本产生了对话,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无声的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都可以起着传情达意、沟通心灵的效果。这些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对话,滋润他们的心田。引导他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进而涵咏体悟文本。
至于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我们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上作引导
新课标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要让学生产生这种感受和体验,就必须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然而眼下有不少对话课,老师对学生感知文本重视不够,学生对课文还没什么感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话”了。由于学生没有对文本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对话变成了游离于文本的讨论。这不符合语文教学实际需要,是走向另一个新误区。新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有意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对话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把“读”的任务放在课上。
二、在设置问题和相机点拨上引导
问题是对话的引子和载体,成功的对话必须依托有质量的问题。作为对话的组织者,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设计出富有价值的问题,进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的思维磁场。设计问题时,教师首先应与教材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对话,再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学生的实际,形成能积极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能提供合作契机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阅读的体验传递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架设文本与学生生活、情思之间的桥梁,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奠定基础。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及时对对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引导学生走出表意,进入本质。
当学生遇到障碍,陷入困境时,教师应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反应和调整,或点拨,或补充,或再次阅读,或进一步思考,多层次、多侧面、多形式地运用情境、讨论、谈话等手段,从知识、技巧和能力等方面有效地提供帮助,开启思路。
教师预设问题,不能不顾及学生的体验感受。眼下有的语文课上,老师一下列出多道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就思考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这样的课,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形式的教师主宰,学生很难自主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使说了,也往往是对教师想法的猜测。
三、在多元思维和积极评价上作引导
对话的实质是通过主体的言说来实现思想的点燃,它不仅要求每一位学生参与发言,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的,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他们有没有独立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在思维上予以引导,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编辑:张驰)
【关键词】语文课堂;价值;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具体的文学对话式教学中,由于文学是个艺术范畴,艺术的价值在于个性,甚至在于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只有在对作品透彻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可能在深层意蕴上把握作品,才能够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作品的意境意蕴。而且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内容形式的精心设计,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及其他媒介来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为主的场景,把自己融入作品中的同时,通过形象的情境把学生也带入作品,从而使师生与作品之间进行平等对话,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的同时,再跳出作品,回看其创作特色,从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
在学习一首诗词或一篇小说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让学生知道有这样一篇作品,然后可以对它的常识性问题进行一些介绍与阐释。但对其艺术性的领悟,学生总是存在多多少少的差异,教师不能把自己对作品艺术的把握理解灌输给学生。从中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来说,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已经能够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师不能扼杀了这种独特的感悟,而要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性能力,领悟作品的艺术精华。
我国当代优秀教师魏书生老师,上课时很投入,不仅自己能完全融入作品中,还把学生召唤进来,与文本对话得非常好,无意中又与学生产生情感对话,讲到感人之处还不禁潸然泪下,教学收到沁人心脾的效果。请看下面一个教例。有位老师教读都德《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当,当,当!”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沉重、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怔又诧,全神贯注,寂静笼罩着课堂片刻。接着,教师深情地朗读起来……
在这个教例中,教师就是巧妙地创设出情境。一是在朗读之前运用钟声的录音给学生以警醒,让学生在钟声中振奋起来,领悟到时间到了,最后一堂法语课就要结束了。然后教师又用深情的语言朗读,再结合体态语言,“哽住了、写了五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些情境都无意中把学生引入文本,师生与文本产生了对话,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无声的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都可以起着传情达意、沟通心灵的效果。这些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对话,滋润他们的心田。引导他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进而涵咏体悟文本。
至于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我们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上作引导
新课标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要让学生产生这种感受和体验,就必须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然而眼下有不少对话课,老师对学生感知文本重视不够,学生对课文还没什么感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话”了。由于学生没有对文本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对话变成了游离于文本的讨论。这不符合语文教学实际需要,是走向另一个新误区。新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有意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对话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把“读”的任务放在课上。
二、在设置问题和相机点拨上引导
问题是对话的引子和载体,成功的对话必须依托有质量的问题。作为对话的组织者,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设计出富有价值的问题,进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的思维磁场。设计问题时,教师首先应与教材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对话,再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学生的实际,形成能积极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能提供合作契机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阅读的体验传递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架设文本与学生生活、情思之间的桥梁,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奠定基础。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及时对对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引导学生走出表意,进入本质。
当学生遇到障碍,陷入困境时,教师应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反应和调整,或点拨,或补充,或再次阅读,或进一步思考,多层次、多侧面、多形式地运用情境、讨论、谈话等手段,从知识、技巧和能力等方面有效地提供帮助,开启思路。
教师预设问题,不能不顾及学生的体验感受。眼下有的语文课上,老师一下列出多道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就思考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这样的课,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形式的教师主宰,学生很难自主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使说了,也往往是对教师想法的猜测。
三、在多元思维和积极评价上作引导
对话的实质是通过主体的言说来实现思想的点燃,它不仅要求每一位学生参与发言,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的,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他们有没有独立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在思维上予以引导,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