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的组成》是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在演示水的电解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1:看到什么现象?两支试管都有无色的气体生成,是什么物质?怎么验证?问题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水也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分析與解释: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产生的气体能够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这是一个什么反应类型?(分解反应),根据第三单元学习学生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两个问题从宏观层面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对电解水实验和水的宏观组成有了理解和掌握。
问题3:物质由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那么水分子是怎么样的?它由什么原子构成?怎么构成?一个水分子中有几个原子?氢元素的原子是氢原子,氧元素的原子是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以推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提供资料:相同条件下(常温常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
问题4:如何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电解的化学过程呢?能否从定量的角度去分析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这个体积比能否推理出水分子的构成呢?学生认识的障碍点是:怎么根据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推理出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1?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出发,具体解决措施是:利用小球模型、在白板上用微观动画的教学措施让学生感性认知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这两个问题从微观设计问题促使学生理解宏观现象的成因。
通过练习和提问学生知道,学生对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和变化过程理解透彻,能够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世界。本节课是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概念后将微观粒子动态化的一个版块,并对以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分析化学变化及其本质奠定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将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引导学生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有机结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内容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微观性的分子、原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可以将玉米与芝麻这两类物质相混合,使学生获得关于分子、原子特征的启发。当学生认识到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之后,教师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分子之间会不会存在间隔?”通过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一例子中,分子和原子属于微观世界中的物质,而玉米和芝麻则是宏观世界中的物质,其中这两组对象之间的特征差异就是“标志”。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动的特殊视角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就是一个“破而立 的过程,即在一定条件下,构成原物质的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再由这些分子构成物质,有的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氧化汞发生分解反应时,在受热的条件下,每个氧化汞分子分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构成了氧气。大量的汞原子直接构成了金属汞。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是通过微观解释宏观性质的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有机结合不仅可以通过微观说明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还可以通过宏观展示物质的形态和本质,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得方法使学生理解化学现象后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科学的物质观。
问题3:物质由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那么水分子是怎么样的?它由什么原子构成?怎么构成?一个水分子中有几个原子?氢元素的原子是氢原子,氧元素的原子是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以推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提供资料:相同条件下(常温常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
问题4:如何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电解的化学过程呢?能否从定量的角度去分析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这个体积比能否推理出水分子的构成呢?学生认识的障碍点是:怎么根据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推理出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1?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出发,具体解决措施是:利用小球模型、在白板上用微观动画的教学措施让学生感性认知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这两个问题从微观设计问题促使学生理解宏观现象的成因。
通过练习和提问学生知道,学生对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和变化过程理解透彻,能够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世界。本节课是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概念后将微观粒子动态化的一个版块,并对以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分析化学变化及其本质奠定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将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引导学生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有机结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内容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微观性的分子、原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可以将玉米与芝麻这两类物质相混合,使学生获得关于分子、原子特征的启发。当学生认识到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之后,教师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分子之间会不会存在间隔?”通过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一例子中,分子和原子属于微观世界中的物质,而玉米和芝麻则是宏观世界中的物质,其中这两组对象之间的特征差异就是“标志”。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动的特殊视角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就是一个“破而立 的过程,即在一定条件下,构成原物质的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再由这些分子构成物质,有的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氧化汞发生分解反应时,在受热的条件下,每个氧化汞分子分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构成了氧气。大量的汞原子直接构成了金属汞。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是通过微观解释宏观性质的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有机结合不仅可以通过微观说明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还可以通过宏观展示物质的形态和本质,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得方法使学生理解化学现象后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科学的物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