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强(1910年—1990年),当代著名小说家,曾用笔名吴蔷、叶如桐。生于江苏涟水县一贫苦家庭,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由小学、中学而读至大学,此间曾几度辍学,做过酒店学徒和小学教师。青年时期爱好文学,学生时代曾在报刊上发表散文、特写及短篇小说。1933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在部队文化宣传部门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干事、科长及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年转业至地方,先后任华东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
看到美好的今天,瞭望更美好的明天,我不禁想起了在風里、雨里、炮火纷飞里苦战恶斗的昨天,更不禁想起了那些勇敢的、忠诚于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英雄战士。
记住昨天的战斗生活,对于我,是永远的;只要还在活着的时候,都是必要的。因为它已经给了我、今后还将给我以前进的力量。
——吴强
1947年5月17日,亦即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吴强在驻地的村口,亲眼目睹了张灵甫这位“常胜将军”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被解放军战士从山上抬下来的情景。从此,他便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要把从涟水战役到张灵甫死于孟良崮这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编织起来写一部长篇小说。《红日》由此诞生!
沈振新,解放军军长,忠于职守,坚定勇敢,沉着冷静,刚毅严肃,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梁波,解放军副军长,开朗乐观、幽默风趣,处处显示出军事家兼政治家的风度。
杨军,英雄的化身,勇敢善战,从容镇定,坚强不屈。
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王牌部队,1946年底,他们发起了涟水战役,张灵甫率74师从淮南攻到淮北,二次攻打涟水城,血战十二昼夜,解放军军长沈振新率部突围,败走麦城。
张灵甫连战连捷,攻克淮阴、宿县、临沂,从苏北杀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并扬言三个月内解决山东问题,活捉陈毅和粟裕。在这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作出战略决策,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南征北战,消灭蒋介石的有生力量。
蒋介石为一举全歼山东解放军,调集汤恩伯兵团20余万人以张灵甫74师为前锋由南向北齐头并进,又命令济南的李仙洲兵团由北向南推至莱芜、新泰一线,企图南北夹击我军。陈毅、粟裕二人决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线阻击,大部队则围歼李仙洲部,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莱芜5万敌军企图突围。沈振新率领部队截断敌军退路,全歼李仙洲兵团。
蒋军不甘失败又以张灵甫为先锋,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军于沂蒙山区。我军奋力围歼74师,张灵甫却不顾死活,占据孟良崮,妄图以中心开花、四壁合围的战法置我军于死地,两军72万人在小小的孟良崮山区激战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沈振新部搭人梯攀上悬崖绝壁,攻占孟良崮主锋,直捣张灵甫指挥部。张灵甫负隅顽抗,最终被我军乱枪击毙。
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艰难曲折的战争,无数的战士以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指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人民解放军服从大局听指挥,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用小米加步枪的简单装备打败了用清一色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蒋介石军队。
1.这是深秋初冬的时节。高粱、玉米、黄豆已经收割完了,枯黑的山芋藤子,蔓延在田里,像是一条条长辫子。农场上大大小小的一堆堆高粱秆、豆秸,寂寞地蹲伏在那里。听不到鸡啼,看不到牛群,赶牛打场或者进行冬耕的农民们悠扬响亮的咧咧声,也好几天听不到了。
赏析:这段景物描写,既显示出战争降临前的和平生活痕迹,又显示了敌军攻战此地后对和平的破坏。
2.“太任性,是有害的。但是,在敌人面前,在困难面前,绝对不能低头!到山东去,是撤退、钓大鱼,不要看成是我们的失败。以后,你可能还会听到不愉快的消息。不管到什么时候,你千万不要动摇这个信心:革命是一定要成功的,战争是一定要胜利的。”
赏析:沈振新坚定有力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给听这番话的人以信心。这段语言描写鲜明地展示了沈振新的性格特点。
《红日》的作者以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本书突破了以往传奇小说将着墨重点放在“连队”上的写法,直接以中共一支“常胜英雄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为叙述中心,将笔触从军、师、团一直延伸到连、排、班,从高级将领写到普通战士,从军队写到地方,从前方战场写到后方医院,视野开阔而层次分明,场面宏大又结构紧凑,在叙事上是非常有特色的,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的别出心裁。小说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对战争环境中人物丰富的性格有较好的刻画,突破了当时同类创作中存在的局限。
看到美好的今天,瞭望更美好的明天,我不禁想起了在風里、雨里、炮火纷飞里苦战恶斗的昨天,更不禁想起了那些勇敢的、忠诚于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英雄战士。
记住昨天的战斗生活,对于我,是永远的;只要还在活着的时候,都是必要的。因为它已经给了我、今后还将给我以前进的力量。
——吴强
1947年5月17日,亦即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吴强在驻地的村口,亲眼目睹了张灵甫这位“常胜将军”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被解放军战士从山上抬下来的情景。从此,他便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要把从涟水战役到张灵甫死于孟良崮这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编织起来写一部长篇小说。《红日》由此诞生!
沈振新,解放军军长,忠于职守,坚定勇敢,沉着冷静,刚毅严肃,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梁波,解放军副军长,开朗乐观、幽默风趣,处处显示出军事家兼政治家的风度。
杨军,英雄的化身,勇敢善战,从容镇定,坚强不屈。
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王牌部队,1946年底,他们发起了涟水战役,张灵甫率74师从淮南攻到淮北,二次攻打涟水城,血战十二昼夜,解放军军长沈振新率部突围,败走麦城。
张灵甫连战连捷,攻克淮阴、宿县、临沂,从苏北杀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并扬言三个月内解决山东问题,活捉陈毅和粟裕。在这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作出战略决策,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南征北战,消灭蒋介石的有生力量。
蒋介石为一举全歼山东解放军,调集汤恩伯兵团20余万人以张灵甫74师为前锋由南向北齐头并进,又命令济南的李仙洲兵团由北向南推至莱芜、新泰一线,企图南北夹击我军。陈毅、粟裕二人决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线阻击,大部队则围歼李仙洲部,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莱芜5万敌军企图突围。沈振新率领部队截断敌军退路,全歼李仙洲兵团。
蒋军不甘失败又以张灵甫为先锋,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军于沂蒙山区。我军奋力围歼74师,张灵甫却不顾死活,占据孟良崮,妄图以中心开花、四壁合围的战法置我军于死地,两军72万人在小小的孟良崮山区激战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沈振新部搭人梯攀上悬崖绝壁,攻占孟良崮主锋,直捣张灵甫指挥部。张灵甫负隅顽抗,最终被我军乱枪击毙。
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艰难曲折的战争,无数的战士以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指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人民解放军服从大局听指挥,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用小米加步枪的简单装备打败了用清一色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蒋介石军队。
1.这是深秋初冬的时节。高粱、玉米、黄豆已经收割完了,枯黑的山芋藤子,蔓延在田里,像是一条条长辫子。农场上大大小小的一堆堆高粱秆、豆秸,寂寞地蹲伏在那里。听不到鸡啼,看不到牛群,赶牛打场或者进行冬耕的农民们悠扬响亮的咧咧声,也好几天听不到了。
赏析:这段景物描写,既显示出战争降临前的和平生活痕迹,又显示了敌军攻战此地后对和平的破坏。
2.“太任性,是有害的。但是,在敌人面前,在困难面前,绝对不能低头!到山东去,是撤退、钓大鱼,不要看成是我们的失败。以后,你可能还会听到不愉快的消息。不管到什么时候,你千万不要动摇这个信心:革命是一定要成功的,战争是一定要胜利的。”
赏析:沈振新坚定有力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给听这番话的人以信心。这段语言描写鲜明地展示了沈振新的性格特点。
《红日》的作者以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本书突破了以往传奇小说将着墨重点放在“连队”上的写法,直接以中共一支“常胜英雄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为叙述中心,将笔触从军、师、团一直延伸到连、排、班,从高级将领写到普通战士,从军队写到地方,从前方战场写到后方医院,视野开阔而层次分明,场面宏大又结构紧凑,在叙事上是非常有特色的,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的别出心裁。小说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对战争环境中人物丰富的性格有较好的刻画,突破了当时同类创作中存在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