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气壮山河的生命赞歌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强(1910年—1990年),当代著名小说家,曾用笔名吴蔷、叶如桐。生于江苏涟水县一贫苦家庭,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由小学、中学而读至大学,此间曾几度辍学,做过酒店学徒和小学教师。青年时期爱好文学,学生时代曾在报刊上发表散文、特写及短篇小说。1933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在部队文化宣传部门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干事、科长及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年转业至地方,先后任华东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
  看到美好的今天,瞭望更美好的明天,我不禁想起了在風里、雨里、炮火纷飞里苦战恶斗的昨天,更不禁想起了那些勇敢的、忠诚于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英雄战士。
  记住昨天的战斗生活,对于我,是永远的;只要还在活着的时候,都是必要的。因为它已经给了我、今后还将给我以前进的力量。
  ——吴强
  1947年5月17日,亦即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吴强在驻地的村口,亲眼目睹了张灵甫这位“常胜将军”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被解放军战士从山上抬下来的情景。从此,他便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要把从涟水战役到张灵甫死于孟良崮这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编织起来写一部长篇小说。《红日》由此诞生!
  沈振新,解放军军长,忠于职守,坚定勇敢,沉着冷静,刚毅严肃,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梁波,解放军副军长,开朗乐观、幽默风趣,处处显示出军事家兼政治家的风度。
  杨军,英雄的化身,勇敢善战,从容镇定,坚强不屈。
  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王牌部队,1946年底,他们发起了涟水战役,张灵甫率74师从淮南攻到淮北,二次攻打涟水城,血战十二昼夜,解放军军长沈振新率部突围,败走麦城。
  张灵甫连战连捷,攻克淮阴、宿县、临沂,从苏北杀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并扬言三个月内解决山东问题,活捉陈毅和粟裕。在这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作出战略决策,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南征北战,消灭蒋介石的有生力量。
  蒋介石为一举全歼山东解放军,调集汤恩伯兵团20余万人以张灵甫74师为前锋由南向北齐头并进,又命令济南的李仙洲兵团由北向南推至莱芜、新泰一线,企图南北夹击我军。陈毅、粟裕二人决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线阻击,大部队则围歼李仙洲部,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莱芜5万敌军企图突围。沈振新率领部队截断敌军退路,全歼李仙洲兵团。
  蒋军不甘失败又以张灵甫为先锋,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军于沂蒙山区。我军奋力围歼74师,张灵甫却不顾死活,占据孟良崮,妄图以中心开花、四壁合围的战法置我军于死地,两军72万人在小小的孟良崮山区激战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沈振新部搭人梯攀上悬崖绝壁,攻占孟良崮主锋,直捣张灵甫指挥部。张灵甫负隅顽抗,最终被我军乱枪击毙。
  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艰难曲折的战争,无数的战士以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指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人民解放军服从大局听指挥,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用小米加步枪的简单装备打败了用清一色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蒋介石军队。
  1.这是深秋初冬的时节。高粱、玉米、黄豆已经收割完了,枯黑的山芋藤子,蔓延在田里,像是一条条长辫子。农场上大大小小的一堆堆高粱秆、豆秸,寂寞地蹲伏在那里。听不到鸡啼,看不到牛群,赶牛打场或者进行冬耕的农民们悠扬响亮的咧咧声,也好几天听不到了。
  赏析:这段景物描写,既显示出战争降临前的和平生活痕迹,又显示了敌军攻战此地后对和平的破坏。
  2.“太任性,是有害的。但是,在敌人面前,在困难面前,绝对不能低头!到山东去,是撤退、钓大鱼,不要看成是我们的失败。以后,你可能还会听到不愉快的消息。不管到什么时候,你千万不要动摇这个信心:革命是一定要成功的,战争是一定要胜利的。”
  赏析:沈振新坚定有力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给听这番话的人以信心。这段语言描写鲜明地展示了沈振新的性格特点。
  《红日》的作者以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本书突破了以往传奇小说将着墨重点放在“连队”上的写法,直接以中共一支“常胜英雄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为叙述中心,将笔触从军、师、团一直延伸到连、排、班,从高级将领写到普通战士,从军队写到地方,从前方战场写到后方医院,视野开阔而层次分明,场面宏大又结构紧凑,在叙事上是非常有特色的,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的别出心裁。小说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对战争环境中人物丰富的性格有较好的刻画,突破了当时同类创作中存在的局限。
其他文献
都说父爱如山,高大,巍峨。我却觉得父爱是朴实的,需要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它的存在。  记得上小学时,是那个温暖的背影,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父爱。  一天早晨,我在风雨声中睁开了眼睛。一股股冷风从窗帘背后不断涌进卧室,让我觉得冷的同时也感到四肢乏力。我试着起身,却在一陣天旋地转后,倒在了床上,并不知不觉地又睡了过去。昏昏沉沉中,听见爸爸在叫我,醒来后口干舌燥,头也疼得厉害。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这么烫,
期刊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起爸爸,想起那绵绵的父爱。  学校离家有一段路,爸爸从来没有让我独自走过。每次放学看到路灯下那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心便会暖融融的。  记忆中,只那一次,爸爸“失约”了。  由于下大雨,学校决定提前一些放学。冲出校门,大雨中的路灯下没有发现爸爸的身影,我像
期刊
“千古文章意为高”,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还得求新。新奇的立意,独到的见解,厚重的思想承载,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中考作文中,这样的文章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赞赏。下面,我们就以2017年天津市中考作文命题为例,来说说考场作文如何厚重立意。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
期刊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题作文。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2017年湖北黄冈中考作文题)  从命题形式来看,这是一道“题目+要求”的命题作文;从命题方向来看,题
期刊
安慰  有没有遇到过这种老师,经常这样安慰大家,数学做累了,就做做语文,语文做累了就做做英语嘛,都不想做了,就看看书嘛!  最喜欢的音乐  有一位音乐老师,在他上完课的时候,他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音乐呀?”  马上就有位同学问:“老师喜欢什么呀?”  老师饱含深情地说:“我喜欢高山流水。”  老师又问:“你们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下课铃声!”  军训  我们大学军训是在远
期刊
阅读下面的对话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  同学甲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总是会有很多新的让人惊奇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继续前行。同学乙说: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总有一些规则让我无法接受,便想要退却。同学丙说:在外面,快乐的时候,想尽快将这份喜悦与家人分享;落魄的时候,又想尽快逃离,远离那外面的世界。  独闯世界的孩子  安徽省临
期刊
哪个重  老师在课堂上问,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哪个重?  小明:“铁重!”  老师:“回答错误,都是一公斤,当然一樣重!”  小明:“那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同时从七楼往下扔,老师您敢站在哪个下面?”  全能寝室  上大学时,男生宿舍里,只有我住的这个寝室被评为是全能型的!  晚上睡觉,有打呼噜的、磨牙的、唱歌的、说梦话的……  而我睡下铺,实在受不了,只能睡着后,出去溜达了一圈。  图画作业  老
期刊
爱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义愤填膺;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是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爱国于今天的我們而言,是心系祖国的荣辱,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期刊
真题回放   最近,在微博上热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经历半年内接连失去丈夫和儿子的悲痛煎熬后,一位在深圳打工的40岁母亲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自己脑死亡的11岁儿子田干的所有器官及遗体捐献出来,帮助5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这位母亲说:考虑了很久,感觉能帮助一个人,就是做一件好事;能救活一個人,就是儿子生命的延续,就能感觉到儿子还在自己身边。   请以“帮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
期刊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2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之中。以其声形粗犷,气势壮观,以及排山倒海的雄姿而闻名中外。  见到黄河壶口瀑布之前,我也曾欣赏过一些摄影名家拍的片子,无论是机位还是取景都非常赞。最近我到吉县出差,顺便去壺口拍了几组片子。见到了真实的壶口瀑布,我才惊叹,到现场和看照片真的不一样!可以说,当时我的心灵是非常震撼的。  黄河,那奔腾汹涌的气势,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