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香港书展,依旧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去年共95万人次入场,占香港人口八分之一。
但新近发表的香港大众阅读调查报告却显示:过去半年内每位香港人平均阅读约2本书,每周平均花1.8小时读书;阅读在港人业余爱好排序中名次倒数,仅仅比“睡觉”和“玩游戏机”略高,更有41.8%的香港人,在过去半年内没有阅读任何书籍超过10页以上。
人均居住面积狭窄、存放书籍空间受限;高地租影响实体书店生存,高物流配送成本使网络购书难以普及;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完善,自购书需求受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使用IT产品进行电子阅读的方式更受欢迎等,种种因素,令多数港人平时买书不多,往往等到书展时拖着拉杆箱进场“大采购”。
作为普通香港人的消遣与消费场所,书展现场最热卖的是通俗小说、生活休闲、保健养生和漫画写真等大众出版物,这与阅读调查报告的结果正好吻合——“小说/散文/文学”类、“生活百科”、“心理/健康/医药”以及“地理旅游”类书籍最受港人欢迎,历史传记、教育、艺术设计等书籍则乏人问津。读者在阅读偏好与购书时段方面的这些特征,让主推大众出版物的众多香港中小出版社的书展销售额就占各自全年营收的七八成之多。
相比之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等严肃出版机构的精品图书,多少有点儿曲高和寡。更尴尬的是,除少数中国历史类图书与关涉本地话题的社科、人文类图书外,这些本地老牌机构的理论性、学术性中文出版成果相当薄弱。对世界历史、社会科学、高雅人文及科学技术类图书有需求的读者,往往不得不倚重台版与内地版书籍。爱书人大多知道,台版书在内容、排版、纸墨、印刷等方面远胜港版书,而内地版图书的价格优势则抵消了出版质量上的差异,港版严肃图书,早已腹背受敌。
有趣的是,在这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中,港人的阅读倾向并非完全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功利化、实用化。在娱乐休闲之外,香港人读书依然主要是为了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升个人素质,而增加职场发展机会与社会流动机会等原因则相对次之。对于学习式、培训式、进修式的阅读和有助于精神成长的阅读,港人分得相当清楚。
爱书人在香港,最欣喜的当是这个地缘政治“窗口”、这块意识形态“飞地”带来的思想文化和著述出版的自由度。网点最密、营收最多的是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老牌书店,英文图书最全的叶一堂(Page One)、辰冲书店(Swindon)则在铜锣湾、尖沙咀等寸土寸金之地开设大型分店,本次书展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526家参展商,台湾诚品书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香港分店也将在8月份开业,百老汇电影中心的Kubrick书店,则将两岸三地的出版物与外文图书混搭在一起,实现了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不过,从殖民地“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到“中国香港”的政治现实,香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还是少不了关于文化认同与身份政治的困惑、以及重建本土主体性的焦虑。一些港人担忧自己原有的全球视野与西式思维,难以找到实践的根砥、现实的关照,终究只能漂浮无足;与此同时,当另一套价值体系浸润于日常生活,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集体记忆的独特性与统一性就有被侵蚀、消磨与更改的可能。
于是,在这一片“文化沙漠”中,二楼书店便成为港人最珍视的独特风景。在车水马龙、喧嚣拥挤的闹市,抬头找到蛰居高处的书室招牌,从幽暗窄小的临街楼道进去,踏上唐楼逼仄迂回的楼梯,推开某扇素面朝天的窄门,整个知识世界就这样毫不设防地在你面前敞亮起来。这个过程似乎有点仪式化的朝圣意味,还带着某种不得不向上成长的力量。
作为公共文化艺术和知识空间的二楼书店,就这么沉默而定静地厕身于西餐厅、私房菜、咖啡店、发型屋、美容院、麻将馆、服装铺、电器行之间,如同亦在“楼上”的孙中山联络革命的辅仁文社、叶问的咏春拳术武馆、警察663感情丰富到会流泪的房子、麦兜的春田花花幼稚园,各得其所,包容共存。
也许,只有读懂这些书香里夹着的尘羁、书窗外飘着的市声,你才能真正读懂香港。
(作者为专栏作家)
但新近发表的香港大众阅读调查报告却显示:过去半年内每位香港人平均阅读约2本书,每周平均花1.8小时读书;阅读在港人业余爱好排序中名次倒数,仅仅比“睡觉”和“玩游戏机”略高,更有41.8%的香港人,在过去半年内没有阅读任何书籍超过10页以上。
人均居住面积狭窄、存放书籍空间受限;高地租影响实体书店生存,高物流配送成本使网络购书难以普及;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完善,自购书需求受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使用IT产品进行电子阅读的方式更受欢迎等,种种因素,令多数港人平时买书不多,往往等到书展时拖着拉杆箱进场“大采购”。
作为普通香港人的消遣与消费场所,书展现场最热卖的是通俗小说、生活休闲、保健养生和漫画写真等大众出版物,这与阅读调查报告的结果正好吻合——“小说/散文/文学”类、“生活百科”、“心理/健康/医药”以及“地理旅游”类书籍最受港人欢迎,历史传记、教育、艺术设计等书籍则乏人问津。读者在阅读偏好与购书时段方面的这些特征,让主推大众出版物的众多香港中小出版社的书展销售额就占各自全年营收的七八成之多。
相比之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等严肃出版机构的精品图书,多少有点儿曲高和寡。更尴尬的是,除少数中国历史类图书与关涉本地话题的社科、人文类图书外,这些本地老牌机构的理论性、学术性中文出版成果相当薄弱。对世界历史、社会科学、高雅人文及科学技术类图书有需求的读者,往往不得不倚重台版与内地版书籍。爱书人大多知道,台版书在内容、排版、纸墨、印刷等方面远胜港版书,而内地版图书的价格优势则抵消了出版质量上的差异,港版严肃图书,早已腹背受敌。
有趣的是,在这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中,港人的阅读倾向并非完全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功利化、实用化。在娱乐休闲之外,香港人读书依然主要是为了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升个人素质,而增加职场发展机会与社会流动机会等原因则相对次之。对于学习式、培训式、进修式的阅读和有助于精神成长的阅读,港人分得相当清楚。
爱书人在香港,最欣喜的当是这个地缘政治“窗口”、这块意识形态“飞地”带来的思想文化和著述出版的自由度。网点最密、营收最多的是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老牌书店,英文图书最全的叶一堂(Page One)、辰冲书店(Swindon)则在铜锣湾、尖沙咀等寸土寸金之地开设大型分店,本次书展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526家参展商,台湾诚品书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香港分店也将在8月份开业,百老汇电影中心的Kubrick书店,则将两岸三地的出版物与外文图书混搭在一起,实现了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不过,从殖民地“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到“中国香港”的政治现实,香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还是少不了关于文化认同与身份政治的困惑、以及重建本土主体性的焦虑。一些港人担忧自己原有的全球视野与西式思维,难以找到实践的根砥、现实的关照,终究只能漂浮无足;与此同时,当另一套价值体系浸润于日常生活,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集体记忆的独特性与统一性就有被侵蚀、消磨与更改的可能。
于是,在这一片“文化沙漠”中,二楼书店便成为港人最珍视的独特风景。在车水马龙、喧嚣拥挤的闹市,抬头找到蛰居高处的书室招牌,从幽暗窄小的临街楼道进去,踏上唐楼逼仄迂回的楼梯,推开某扇素面朝天的窄门,整个知识世界就这样毫不设防地在你面前敞亮起来。这个过程似乎有点仪式化的朝圣意味,还带着某种不得不向上成长的力量。
作为公共文化艺术和知识空间的二楼书店,就这么沉默而定静地厕身于西餐厅、私房菜、咖啡店、发型屋、美容院、麻将馆、服装铺、电器行之间,如同亦在“楼上”的孙中山联络革命的辅仁文社、叶问的咏春拳术武馆、警察663感情丰富到会流泪的房子、麦兜的春田花花幼稚园,各得其所,包容共存。
也许,只有读懂这些书香里夹着的尘羁、书窗外飘着的市声,你才能真正读懂香港。
(作者为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