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诚信”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企业作为社会基本经济组织,其诚信水平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危害无穷,给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失信行为像瘟疫一样侵蚀社会肌体,直接破坏社会的法制基础,败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因此,研究企业诚信经营的必然性和一个具体操作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企业诚信经营的时间模型来分析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提出了企业诚信经营的未来效益。
一、前提: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究竟是否能自觉进行诚信道德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伦理或文化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人们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核算和利益权衡,这便自然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以下是本文构建的企业诚信成本图,如下图1所示:
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其中被动成本包括:
(1)企业用于保证产品质量的费用。这部分的费用实际上就是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费用,它不仅包括保证产品质量本身的费用,还包括保证企业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费用;不仅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费用,而且还包括产品设计、流通、使用直至报废的整个产品的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费用。
(2)企业用于保证对企业员工诚信承诺的费用。主要包括: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的费用;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劳动保险等的保障费用;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费用。
(3)企业用于保证对投资者诚信承诺的费用。在企业经营和企业重组、上市、兼并、破产等过程中,保证投資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所花的费用。
(4)企业对社会、公众诚信承诺的费用支出。其中包括: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的费用;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为社会福利事业、公共设施的建设所提供的支出;基于为了社会安定、政府分忧而提供就业机会的费用等等。
(5)其他为了坚持诚信经营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一般诚信经营的成本会因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特别是在企业创业阶段,为了诚信所支付的成本增加较大。
主动成本包括:广告宣传费用。主要包括用于支付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媒体建立、发布、企业诚信流动信息的费用和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活动费用等。教育费用。主要包括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培养诚信建设专业人才的费用、认真制定和严格遵循诚信经营准则和奖励诚信行为的费用等。服务费用。企业向客户提供优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
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具体包括:
信誉丧失的损失:主要包括市场份额缩小的损失;投资者不愿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造成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
受到制裁等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不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因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犯、偷税逃税、走私贩私、浪费社会资源,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的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诚信带来的市场集聚收益。通过诚信经营和依靠信得过的产品,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可以赢得更多的顾客,从而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
(2)诚信带来的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获得高的销售量和高的利润,再用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和高利润带来的高待遇来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即用价值浇铸忠诚,再享受忠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诚信带来的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诚信带来的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5)诚信带来的其他收益。如上市企业股票市值的增加带来的收益;企业主获得社会职务和社会地位从而使企业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带来的无形的免费广告宣传效应;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如在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劳动纪律、技术诀窍、文化认同、商业机密等方面对企业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收益等等。
二、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在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企业失信时间模型,如图2所示: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由于采取不诚信经营行为,其收益水平在企业经营的初期即可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公司有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三、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本文构建的企业守信时间模型,如图3所示:
投入期:企业在诚信投资的起步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 5: P54-55
[2]杜炜:用诚信链改造价值链.企业文化[J].2005,1:P83-85
[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推进实践施企业诚信建设的关键—关于企业诚信建设的调查.施工企业管理[J].2005,2:P23-24
[4]戴维J弗里切:商业伦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10
[5][英]布赖恩·科伊尓.诚信风险管理[M].周道许,关伟主译.中信出版社,2003. P15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前提: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究竟是否能自觉进行诚信道德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伦理或文化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人们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核算和利益权衡,这便自然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以下是本文构建的企业诚信成本图,如下图1所示:
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其中被动成本包括:
(1)企业用于保证产品质量的费用。这部分的费用实际上就是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费用,它不仅包括保证产品质量本身的费用,还包括保证企业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费用;不仅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费用,而且还包括产品设计、流通、使用直至报废的整个产品的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费用。
(2)企业用于保证对企业员工诚信承诺的费用。主要包括: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的费用;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劳动保险等的保障费用;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费用。
(3)企业用于保证对投资者诚信承诺的费用。在企业经营和企业重组、上市、兼并、破产等过程中,保证投資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所花的费用。
(4)企业对社会、公众诚信承诺的费用支出。其中包括: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的费用;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为社会福利事业、公共设施的建设所提供的支出;基于为了社会安定、政府分忧而提供就业机会的费用等等。
(5)其他为了坚持诚信经营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一般诚信经营的成本会因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特别是在企业创业阶段,为了诚信所支付的成本增加较大。
主动成本包括:广告宣传费用。主要包括用于支付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媒体建立、发布、企业诚信流动信息的费用和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活动费用等。教育费用。主要包括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培养诚信建设专业人才的费用、认真制定和严格遵循诚信经营准则和奖励诚信行为的费用等。服务费用。企业向客户提供优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
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具体包括:
信誉丧失的损失:主要包括市场份额缩小的损失;投资者不愿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造成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
受到制裁等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不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因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犯、偷税逃税、走私贩私、浪费社会资源,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的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诚信带来的市场集聚收益。通过诚信经营和依靠信得过的产品,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可以赢得更多的顾客,从而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
(2)诚信带来的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获得高的销售量和高的利润,再用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和高利润带来的高待遇来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即用价值浇铸忠诚,再享受忠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诚信带来的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诚信带来的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5)诚信带来的其他收益。如上市企业股票市值的增加带来的收益;企业主获得社会职务和社会地位从而使企业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带来的无形的免费广告宣传效应;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如在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劳动纪律、技术诀窍、文化认同、商业机密等方面对企业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收益等等。
二、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在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企业失信时间模型,如图2所示: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由于采取不诚信经营行为,其收益水平在企业经营的初期即可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公司有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三、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本文构建的企业守信时间模型,如图3所示:
投入期:企业在诚信投资的起步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 5: P54-55
[2]杜炜:用诚信链改造价值链.企业文化[J].2005,1:P83-85
[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推进实践施企业诚信建设的关键—关于企业诚信建设的调查.施工企业管理[J].2005,2:P23-24
[4]戴维J弗里切:商业伦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10
[5][英]布赖恩·科伊尓.诚信风险管理[M].周道许,关伟主译.中信出版社,2003. P15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