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优势以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造,思维,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独特思维,它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的精神产品的心理活动。创造思维具有独创性、求异性、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图像性等特点。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仅就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独特优势
1.1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参与机会。现在,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诸多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地理学知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而地理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每个人都要对社会未来的生存环境负责。因此,地理学科就有了明显的开放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优势。
1.2 地图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地图本身是平面的,但其颜色、符号、注记却反映了地理事物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阅读时将视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等思维加工,形成典型的地理事物形象,再将二维平面的感受经过感知、想象转换为三维空间感受,再将各种地图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特点、变化及发展规律。因此,地理图形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载体是地理学科的优势之一。
2.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2.1 利用“发现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发现法”又称“问题探索法”,它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不直接将答案灌输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独立发现,然后自行消化。运用发现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2 利用“对比法”突破知识的难点。
“对比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还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如高中地理“大气环流”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很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它,笔者用了以下几点假设:①假设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在赤道上;②地球的下垫面物质组成性质一致(都是陆地或海洋);③假设地球各地海拔高度相等。在这三种假设下,建立了理想的大气三圈环流模式,并在地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然后再用这三种假设条件与真实条件进行对比,对大气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进行修正。因为太阳直射点并不是永远直射在赤道上而是以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所以导致了气压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季节性移动;因为地球下垫面是由性质完全相反的海洋和陆地组成且陆地内部海拔高度相差显著,所以打破了气压带带状分布规律,尤其在北半球形成了气压带块状分布的格局,从而又导致风带中的风向发生变化,并在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了季风环流。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塑造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自我能力也得到了发挥和施展,自我价值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求知欲也得到了最充分的满足。
2.3 利用“延伸法”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延伸法”,就是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来,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去,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尤其是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机嫁接,在知识与知识的碰撞与结合中,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把不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可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变通性。
2.4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地理与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结合紧密,拘泥于教科书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必须会用书本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分析、判断、评价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社会热点问题,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家会积极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通过对这一热点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
2.5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图像性。
地理图像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物及其特征。注意地理图像的使用,特别是对填图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避免走进“死读书”的死胡同,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现成的图像(课文插图、地图册等)外,还应结合教材创造性地将文字转变成图像来进行教学,进而在培养学生一般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6 通过对乡土地理的考察和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
现实问题和乡土地理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开展对乡土地理的调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谷县是全国第一大产桃县,笔者利用“春游”的机会组织学生到大桃产地及大桃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回来后,要求学生结合从“大桃管理办公室”搜集的相关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并要求题目要小,观点要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论文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以自己的视角,从气候、地形、水源、科技、交通、市场需求各方面综合分析了平谷能成为全国第一大产桃县的原因、当前的危机以及使其长久不衰的措施等。有些论文立意新颖,还在市、县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学生们在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地理各要素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思维的综合性。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创造能力,无论是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还是对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务必要加强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造,思维,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独特思维,它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的精神产品的心理活动。创造思维具有独创性、求异性、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图像性等特点。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仅就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独特优势
1.1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参与机会。现在,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诸多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地理学知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而地理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每个人都要对社会未来的生存环境负责。因此,地理学科就有了明显的开放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优势。
1.2 地图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地图本身是平面的,但其颜色、符号、注记却反映了地理事物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阅读时将视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等思维加工,形成典型的地理事物形象,再将二维平面的感受经过感知、想象转换为三维空间感受,再将各种地图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特点、变化及发展规律。因此,地理图形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载体是地理学科的优势之一。
2.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2.1 利用“发现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发现法”又称“问题探索法”,它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不直接将答案灌输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独立发现,然后自行消化。运用发现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2 利用“对比法”突破知识的难点。
“对比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还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如高中地理“大气环流”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很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它,笔者用了以下几点假设:①假设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在赤道上;②地球的下垫面物质组成性质一致(都是陆地或海洋);③假设地球各地海拔高度相等。在这三种假设下,建立了理想的大气三圈环流模式,并在地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然后再用这三种假设条件与真实条件进行对比,对大气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进行修正。因为太阳直射点并不是永远直射在赤道上而是以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所以导致了气压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季节性移动;因为地球下垫面是由性质完全相反的海洋和陆地组成且陆地内部海拔高度相差显著,所以打破了气压带带状分布规律,尤其在北半球形成了气压带块状分布的格局,从而又导致风带中的风向发生变化,并在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了季风环流。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塑造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自我能力也得到了发挥和施展,自我价值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求知欲也得到了最充分的满足。
2.3 利用“延伸法”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延伸法”,就是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来,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去,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尤其是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机嫁接,在知识与知识的碰撞与结合中,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把不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可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变通性。
2.4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地理与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结合紧密,拘泥于教科书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必须会用书本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分析、判断、评价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社会热点问题,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家会积极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通过对这一热点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
2.5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图像性。
地理图像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物及其特征。注意地理图像的使用,特别是对填图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避免走进“死读书”的死胡同,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现成的图像(课文插图、地图册等)外,还应结合教材创造性地将文字转变成图像来进行教学,进而在培养学生一般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6 通过对乡土地理的考察和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
现实问题和乡土地理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开展对乡土地理的调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谷县是全国第一大产桃县,笔者利用“春游”的机会组织学生到大桃产地及大桃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回来后,要求学生结合从“大桃管理办公室”搜集的相关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并要求题目要小,观点要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论文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以自己的视角,从气候、地形、水源、科技、交通、市场需求各方面综合分析了平谷能成为全国第一大产桃县的原因、当前的危机以及使其长久不衰的措施等。有些论文立意新颖,还在市、县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学生们在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地理各要素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思维的综合性。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创造能力,无论是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还是对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务必要加强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