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中国的版图,奔涌不息的黄河与浩大的万里长城之间的惟一交汇地,便是陕西省榆林市。
在全球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逐渐减少的今天,榆林市却给人们带来一个振奋的亮点:半个多世纪前,这里风沙滚滚,寸草难生,如今这里绿树蔽日,浓荫匝地,实现了区域性荒漠化逆转,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在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关怀下,榆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目前,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007.5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7%,沙区860万亩流沙有740万亩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同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平方公里,每年减少输入黄河泥沙高达2.23亿吨。如果将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土堤,差不多可以绕地球赤道大半圈。
艰苦奋斗荒漠变绿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榆林只残存着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仅有0.9%,榆林城也是“沙梁高过城墙,风沙紧围古城”。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仿佛成为一条搁浅在沙漠之海被废弃的战船,残喘讲述着人与自然极不和谐的古老往事。
据原榆林行署专员杨再清同志回忆,1949年6月,他随着解放大军来到榆林时,城周围看不到一棵树,东城外面的沙子高过城墙,把城墙都压塌了。当地群众对榆林当年的状况依然记忆犹新:“前几十年里,我们这里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那时的风刮起来飞沙走石,厉害着哩!沙打的人站不稳、睁不开眼,口、鼻子、耳朵里灌的全是沙子,就连饭碗里也是沙子。”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下,榆林人民北治沙,南治土,为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经过近50年的植树造林,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年,陕北防沙造林林场开始筹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绿化祖国”的规划出台,榆林把防治沙害提高到生计所在的高度去认识,实行以人工造林为主,辅之以封沙育林育草,把单一的栽树种草治理推向综合整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榆林在沙漠治理上不断出台新政策。1979年,试探性地给每户划拨3到5亩荒沙进行治理。两年后有所突破,允许在有条件的地方,给每户社员划拨一定面积的荒山荒沙植树造林,谁治归谁,允许继承。1985年,又允许个户承包国有和集体的荒山荒沙。随后,出台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和在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民办水利的决定。政策的开放搞活,使蕴藏在群众中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上世纪90年代,为了赶上治沙的步伐,榆林市尽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以个户、联户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银行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将沙产业开发引入纵深发展阶段。
经过50余年的治理,榆林市由当年的沙漠化城市渐渐变成了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榆林的浩瀚沙漠不断地被绿色涂抹着。
再接再厉古城绘锦绣
历史在滚滚向前推进,机遇,也随着历史的推进,给了那些勤劳勇敢的人们。在榆林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思索如何打破人与自然相持的僵局,使荒漠化尽快得到逆转,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时,西部大开发的集结号吹响,榆林的治沙造林和生态治理工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1997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同志到榆林视察治沙造林、水土保持工作后,很快撰写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当年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
199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亲临延安视察,提出了十六字方针: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之后,榆林市12县区全部被列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区和退耕还林项目区,围绕建设“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目标,山川秀美建设工程拉开了恢弘的序幕,改善生态环境的伟业在新的世纪里开始谱写出新的篇章。
榆林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打造绿色榆林。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榆林市林业局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一个坚持,两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方针,即坚持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转变造林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转变投资模式(谁造林,给谁投资);防沙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发展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建设和增加财政收入相结合,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依靠科技,推广应用生根粉、保水剂、干水等高新技术抗旱材料和采用容器盛水栽植措施,推行集雨灌溉、渗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等一整套综合配套技术,改善工程造林方式和经营模式,使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大大提高。特别是在樟子松造林中推行“六位一体”(搭设障蔽、挖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腹膜、套笼三防、生物抑虫)造林技术,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95%以上。
从1999年起至2008年底,榆林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799.5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78.9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09.42万亩,封山育林11.2万亩。工程实施范围涉及12个县(区),222个乡镇,4064个行政村,385689户农民。在实施的“天保工程”中,全市共完成公益林建设247.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2万亩,封山育林31.4万亩,飞播造林208.5万亩;在“三北”四期工程中,全市人工造林达到107.95万亩。
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大力实施,使榆林在发展林业的思想观念上得到转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形成,人民群众再造秀美山川的信心得到增强。
造林绿化再创新辉煌
2009年是榆林市实施生态林业十大工程的开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县区委、政府周密部署,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整体推进,跨越发展,全市造林步伐显著加快,城乡绿化景观效果迅速显现,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塞上生态名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统计,全市2009年春季共完成造林绿化80万亩(人工造林60万亩,飞播造林20万亩)占全年造林绿化任务的80%,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其中新增三北工程造林50万亩(环城防护林带工程栽植60cm以上樟子松10万亩)天保工程人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飞播造林20多万亩;其它造林8万亩,包括绿色通道工程完成绿化总里程232.5公里,栽植以樟子松、油松和侧柏为主的1米以上常绿大苗231多万株完成义务植树造林1000多万株;完成重点村绿化82个,榆林机场路栽植5m以上樟子松3000株,2m以上樟子松近2万株。为4万多个劳动力提供了季节性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
规划打造“塞上生态名市”
秋高气爽的2008年10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榆林视察,特地来到榆阳区小纪汗一处治沙点,登上沙丘实地了解治沙造林和生态建设情况。看到连绵起伏的沙丘已经种上一丛丛树木,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榆林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依靠科学,长期奋斗,就一定能够有效遏制风沙侵蚀,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希望同志们把这件利在当代、造福后人的实事办好,为建设祖国西北绿色生态屏障作出不懈努力。”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大生态”发展理念,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做出了10年林业发展规划。
从2009至2018年,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100亿元,重点实施十项林业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榆林环城防护林带建设工程、矿区(煤、油、气田)绿化工程、“两区六园”绿化工程、荒沙治理工程、河流水系绿化工程、千村万户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城镇绿化工程、林业产业化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丽积1000万亩,其中新造林面积400万亩,更新改造600万亩,全市林木保存面积由2007.5万亩提高到2600万亩,低质林得到改造提高,林木覆盖率由30.7%提高到40%;红枣面积由140万亩提高到240万亩,“两杏”面积由50万亩提高到100万亩,新建100万亩长梗扁桃木本油料基地,林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为实现“塞上生态名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治沙造林,榆林培養出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许多具有组织才能和实干精神的基层干部和以牛玉琴、石光银、张应龙、杜芳秀为代表的英雄模范,鼓舞和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治沙治土、建设绿色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勤劳善良的榆林人民,将沿着建设秀美山川的征途,继续拿锨做画笔,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金绘绿,再展宏图。
在全球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逐渐减少的今天,榆林市却给人们带来一个振奋的亮点:半个多世纪前,这里风沙滚滚,寸草难生,如今这里绿树蔽日,浓荫匝地,实现了区域性荒漠化逆转,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在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关怀下,榆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目前,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007.5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7%,沙区860万亩流沙有740万亩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同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平方公里,每年减少输入黄河泥沙高达2.23亿吨。如果将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土堤,差不多可以绕地球赤道大半圈。
艰苦奋斗荒漠变绿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榆林只残存着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仅有0.9%,榆林城也是“沙梁高过城墙,风沙紧围古城”。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仿佛成为一条搁浅在沙漠之海被废弃的战船,残喘讲述着人与自然极不和谐的古老往事。
据原榆林行署专员杨再清同志回忆,1949年6月,他随着解放大军来到榆林时,城周围看不到一棵树,东城外面的沙子高过城墙,把城墙都压塌了。当地群众对榆林当年的状况依然记忆犹新:“前几十年里,我们这里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那时的风刮起来飞沙走石,厉害着哩!沙打的人站不稳、睁不开眼,口、鼻子、耳朵里灌的全是沙子,就连饭碗里也是沙子。”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下,榆林人民北治沙,南治土,为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经过近50年的植树造林,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年,陕北防沙造林林场开始筹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绿化祖国”的规划出台,榆林把防治沙害提高到生计所在的高度去认识,实行以人工造林为主,辅之以封沙育林育草,把单一的栽树种草治理推向综合整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榆林在沙漠治理上不断出台新政策。1979年,试探性地给每户划拨3到5亩荒沙进行治理。两年后有所突破,允许在有条件的地方,给每户社员划拨一定面积的荒山荒沙植树造林,谁治归谁,允许继承。1985年,又允许个户承包国有和集体的荒山荒沙。随后,出台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和在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民办水利的决定。政策的开放搞活,使蕴藏在群众中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上世纪90年代,为了赶上治沙的步伐,榆林市尽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以个户、联户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银行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将沙产业开发引入纵深发展阶段。
经过50余年的治理,榆林市由当年的沙漠化城市渐渐变成了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榆林的浩瀚沙漠不断地被绿色涂抹着。
再接再厉古城绘锦绣
历史在滚滚向前推进,机遇,也随着历史的推进,给了那些勤劳勇敢的人们。在榆林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思索如何打破人与自然相持的僵局,使荒漠化尽快得到逆转,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时,西部大开发的集结号吹响,榆林的治沙造林和生态治理工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1997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同志到榆林视察治沙造林、水土保持工作后,很快撰写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当年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
199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亲临延安视察,提出了十六字方针: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之后,榆林市12县区全部被列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区和退耕还林项目区,围绕建设“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目标,山川秀美建设工程拉开了恢弘的序幕,改善生态环境的伟业在新的世纪里开始谱写出新的篇章。
榆林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打造绿色榆林。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榆林市林业局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一个坚持,两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方针,即坚持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转变造林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转变投资模式(谁造林,给谁投资);防沙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发展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建设和增加财政收入相结合,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依靠科技,推广应用生根粉、保水剂、干水等高新技术抗旱材料和采用容器盛水栽植措施,推行集雨灌溉、渗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等一整套综合配套技术,改善工程造林方式和经营模式,使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大大提高。特别是在樟子松造林中推行“六位一体”(搭设障蔽、挖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腹膜、套笼三防、生物抑虫)造林技术,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95%以上。
从1999年起至2008年底,榆林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799.5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78.9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09.42万亩,封山育林11.2万亩。工程实施范围涉及12个县(区),222个乡镇,4064个行政村,385689户农民。在实施的“天保工程”中,全市共完成公益林建设247.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2万亩,封山育林31.4万亩,飞播造林208.5万亩;在“三北”四期工程中,全市人工造林达到107.95万亩。
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大力实施,使榆林在发展林业的思想观念上得到转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形成,人民群众再造秀美山川的信心得到增强。
造林绿化再创新辉煌
2009年是榆林市实施生态林业十大工程的开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县区委、政府周密部署,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整体推进,跨越发展,全市造林步伐显著加快,城乡绿化景观效果迅速显现,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塞上生态名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统计,全市2009年春季共完成造林绿化80万亩(人工造林60万亩,飞播造林20万亩)占全年造林绿化任务的80%,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其中新增三北工程造林50万亩(环城防护林带工程栽植60cm以上樟子松10万亩)天保工程人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飞播造林20多万亩;其它造林8万亩,包括绿色通道工程完成绿化总里程232.5公里,栽植以樟子松、油松和侧柏为主的1米以上常绿大苗231多万株完成义务植树造林1000多万株;完成重点村绿化82个,榆林机场路栽植5m以上樟子松3000株,2m以上樟子松近2万株。为4万多个劳动力提供了季节性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
规划打造“塞上生态名市”
秋高气爽的2008年10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榆林视察,特地来到榆阳区小纪汗一处治沙点,登上沙丘实地了解治沙造林和生态建设情况。看到连绵起伏的沙丘已经种上一丛丛树木,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榆林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依靠科学,长期奋斗,就一定能够有效遏制风沙侵蚀,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希望同志们把这件利在当代、造福后人的实事办好,为建设祖国西北绿色生态屏障作出不懈努力。”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大生态”发展理念,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做出了10年林业发展规划。
从2009至2018年,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100亿元,重点实施十项林业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榆林环城防护林带建设工程、矿区(煤、油、气田)绿化工程、“两区六园”绿化工程、荒沙治理工程、河流水系绿化工程、千村万户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城镇绿化工程、林业产业化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丽积1000万亩,其中新造林面积400万亩,更新改造600万亩,全市林木保存面积由2007.5万亩提高到2600万亩,低质林得到改造提高,林木覆盖率由30.7%提高到40%;红枣面积由140万亩提高到240万亩,“两杏”面积由50万亩提高到100万亩,新建100万亩长梗扁桃木本油料基地,林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为实现“塞上生态名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治沙造林,榆林培養出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许多具有组织才能和实干精神的基层干部和以牛玉琴、石光银、张应龙、杜芳秀为代表的英雄模范,鼓舞和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治沙治土、建设绿色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勤劳善良的榆林人民,将沿着建设秀美山川的征途,继续拿锨做画笔,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金绘绿,再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