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灾害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该文通过调查京津冀地区防震减灾方面的现状,并分析现状;基于防灾减灾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多元化、层次化、区域化、系统化”防灾减灾体系。
关键词:学习 十八大精神 推动 防灾减灾体系
一、调研背景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闭幕,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聆听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很受教育,深感振奋。为响应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党委的号召和加强对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深刻学习与理解,我校几位老师自发组成调查小组,开展了“学习十八大精神,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社会调查。
二、目的、意义
学习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相关内容,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调查京津冀地区防震减灾方面的现状,并分析现状;进行防灾减灾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三、调研情况
(一)对十八大的关注程度
通过对工作者和学生两种身份的人进行调查得到:5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非常关注,3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较关注,1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较不关注,1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不关注;35%的学生非常关心十八大的最新消息,50%的同学表示较关注十八大,还有较不关注和不关注的学生仅占10%和5%。学生中较关注及非常关注的占到85%,但非常关注的占35%;工作者中非常关注及较关注的占到80%,但非常关注的占到50%。学生不关注仅占5%;工作者中不关注的占10%。
(二)关注防灾减灾的方式
据本次调查,通过对各种岗位人员了解十八大防灾减灾的内容进行调查得到:教师人员通过网络的占到近30%,观看电视的占到10%,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40%,调研走访的占到10%;行政人员通过网络的占到近10%,观看电视的占到10%,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10%,调研走访的占到60%;采购部通过网络的占到近20%,观看电视的占到10%,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10%,调研走访的占到50%;研发部人员通过网络的占到近50%,观看电视的占到5%,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10%,调研走访的占到25%;生产部人员各种方式比较平均,基本持平;销售部人员分别25%、20%、5%、10%、40%。有将近1/3的岗位人员通过网络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有将近2/3的岗位人员通过调研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
(三)关注防灾减灾的角度
通过本次调查,不同职业人群对灾害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工程师职业人对地震及环境灾害关注很多,对资源衰竭关注较少;网络媒体职业人对交通灾害关注很多,对资源衰竭关注最少;物流师职业人对交通和地震灾害关注较多,对资源衰竭关注很少;报关员职业人对资源衰竭关注最多,对环境危害关注最少;医生职业人对火灾和交通灾害尤为关注,对资源衰竭不太关注;注会师职业人对灾害关注比较平均。总之,各种职业的人都特别关注社会灾害的存在及防治,但在不同人群会有所区别。
(四)对防灾减灾措施的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不同的单位对防灾减灾的责任、措施及能力有所区别:整体来讲,各行业各单位都非常高的树立了防灾减灾的理念和进行了知识普及,而在防灾减灾机制和形成联体方面差距比较大。行政单位整体上应对措施全面、意识强、机制畅、联动快;军队整体上很好的践行了党对防灾减灾的高度重视;其它单位在减灾意识和知识普及方面推动很高,在联动及机制方面相对弱一点。
四、现状分析
(一)调查地区人群对十八大关注程度较高
学生中较关注及非常关注的占到85%,但非常关注的占35%;工作者中非常关注及较关注的占到80%,但非常关注的占到50%。学生不关注仅占5%;工作者中不关注的占10%。通过分析,本地区人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时代紧迫感和价值认同感,但是,有一小部分人由于文化水平或政治敏感度等因素,缺少充分的了解。
(二)调查地区人群关注防灾减灾方式多样
有将近1/3的岗位人员通过网络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有将近2/3的岗位人员通过调研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电视、海报及海报等其它方式,各岗位人员采用的不太多。分析现状可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以调研为代表的实践模式,在我校我国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宣传作用正在减弱,但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调查地区人群持续关注防灾减灾问题
通过调查得知:调查地区人群对“生态文明、和平统一、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外交、教育、经济、国防”等十八大上的重点议题都较为关注,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防灾减灾问题尤为得到关注。对于防和减的灾害,主要有人为和自然两大类,不同职业人群关注的内容和角度有所区别;但是每一类人群都对关系密切的灾害给予很高的研究,并对其它灾害类型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调查地区人群对各种灾害积极应对
不同的单位对防灾减灾的责任、措施及能力有所区别:整体来讲,各行业各单位都非常高的树立了防灾减灾的理念和进行了知识普及,而在防灾减灾机制和形成联体方面差距比较大。由于各种单位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及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所区别,在应对措施的力度及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五、应对对策与建议
根据此次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观念确立,与时俱进
树立“灾前预防,灾中救助,灾后补救”的理念。加强以人为本的理解,增强人权意识;思想要有深度,眼光要有长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二)体系健全,机制完善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防灾减灾体系,达到最早预防、最早预警、最快疏散、最快治理,争取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少损失。构建“整体推动,部门协动,跨地舞动”的运行机制。
(三)知识普及,纳入实践
形成“专业知识面深,实践知识面强”的知识普及与实践开展局面。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深入各行各业,进入各层各界。扩大受教育人群,提高全民意识。
(四)多力合作,形成联动
构建“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为一体的防灾减灾体系。个人:培养自我防灾减灾意识,关注灾害的相关知识,收集防灾减灾方法,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家庭:住宅内要储存相应的防灾减灾书籍,并配备工具;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并进行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开设相关课程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呼吁大家关注、重视各种灾害,并组织一些相关应急培训演练,全民参与,提高群众自救与互救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灾害救援队伍力量,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设防灾避难场所。社会:增加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度,并构成非官方的救灾组织及体系,多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或公益活动,成为应对自然灾害的强有力的厚盾;多利用广播电视媒体,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开设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呼吁全民防灾减灾。
六、结束语
本次调研,体现了教师们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浓厚的热情,反映了教师们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相信这样的热情可以继续保持。通过二十天的调研、统计、分析、总结、提升,对调查地区防灾减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相信未来我们的防灾减灾的能力会进一步加强,防灾手段会更加丰富,防灾层次更加多元,防灾体系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广播网.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EB/OL].
[2] 内蒙古新闻网.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水利厅: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EB/OL].
[3] 刘怀玉.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奋力加强河北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EB/OL].
关键词:学习 十八大精神 推动 防灾减灾体系
一、调研背景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闭幕,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聆听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很受教育,深感振奋。为响应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党委的号召和加强对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深刻学习与理解,我校几位老师自发组成调查小组,开展了“学习十八大精神,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社会调查。
二、目的、意义
学习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相关内容,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调查京津冀地区防震减灾方面的现状,并分析现状;进行防灾减灾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三、调研情况
(一)对十八大的关注程度
通过对工作者和学生两种身份的人进行调查得到:5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非常关注,3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较关注,1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较不关注,10%的工作者对十八大不关注;35%的学生非常关心十八大的最新消息,50%的同学表示较关注十八大,还有较不关注和不关注的学生仅占10%和5%。学生中较关注及非常关注的占到85%,但非常关注的占35%;工作者中非常关注及较关注的占到80%,但非常关注的占到50%。学生不关注仅占5%;工作者中不关注的占10%。
(二)关注防灾减灾的方式
据本次调查,通过对各种岗位人员了解十八大防灾减灾的内容进行调查得到:教师人员通过网络的占到近30%,观看电视的占到10%,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40%,调研走访的占到10%;行政人员通过网络的占到近10%,观看电视的占到10%,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10%,调研走访的占到60%;采购部通过网络的占到近20%,观看电视的占到10%,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10%,调研走访的占到50%;研发部人员通过网络的占到近50%,观看电视的占到5%,通过海报的占到10%,听讲座的占到10%,调研走访的占到25%;生产部人员各种方式比较平均,基本持平;销售部人员分别25%、20%、5%、10%、40%。有将近1/3的岗位人员通过网络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有将近2/3的岗位人员通过调研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
(三)关注防灾减灾的角度
通过本次调查,不同职业人群对灾害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工程师职业人对地震及环境灾害关注很多,对资源衰竭关注较少;网络媒体职业人对交通灾害关注很多,对资源衰竭关注最少;物流师职业人对交通和地震灾害关注较多,对资源衰竭关注很少;报关员职业人对资源衰竭关注最多,对环境危害关注最少;医生职业人对火灾和交通灾害尤为关注,对资源衰竭不太关注;注会师职业人对灾害关注比较平均。总之,各种职业的人都特别关注社会灾害的存在及防治,但在不同人群会有所区别。
(四)对防灾减灾措施的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不同的单位对防灾减灾的责任、措施及能力有所区别:整体来讲,各行业各单位都非常高的树立了防灾减灾的理念和进行了知识普及,而在防灾减灾机制和形成联体方面差距比较大。行政单位整体上应对措施全面、意识强、机制畅、联动快;军队整体上很好的践行了党对防灾减灾的高度重视;其它单位在减灾意识和知识普及方面推动很高,在联动及机制方面相对弱一点。
四、现状分析
(一)调查地区人群对十八大关注程度较高
学生中较关注及非常关注的占到85%,但非常关注的占35%;工作者中非常关注及较关注的占到80%,但非常关注的占到50%。学生不关注仅占5%;工作者中不关注的占10%。通过分析,本地区人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时代紧迫感和价值认同感,但是,有一小部分人由于文化水平或政治敏感度等因素,缺少充分的了解。
(二)调查地区人群关注防灾减灾方式多样
有将近1/3的岗位人员通过网络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有将近2/3的岗位人员通过调研了解十八大和防灾减灾建设;电视、海报及海报等其它方式,各岗位人员采用的不太多。分析现状可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以调研为代表的实践模式,在我校我国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宣传作用正在减弱,但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调查地区人群持续关注防灾减灾问题
通过调查得知:调查地区人群对“生态文明、和平统一、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外交、教育、经济、国防”等十八大上的重点议题都较为关注,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防灾减灾问题尤为得到关注。对于防和减的灾害,主要有人为和自然两大类,不同职业人群关注的内容和角度有所区别;但是每一类人群都对关系密切的灾害给予很高的研究,并对其它灾害类型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调查地区人群对各种灾害积极应对
不同的单位对防灾减灾的责任、措施及能力有所区别:整体来讲,各行业各单位都非常高的树立了防灾减灾的理念和进行了知识普及,而在防灾减灾机制和形成联体方面差距比较大。由于各种单位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及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所区别,在应对措施的力度及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五、应对对策与建议
根据此次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观念确立,与时俱进
树立“灾前预防,灾中救助,灾后补救”的理念。加强以人为本的理解,增强人权意识;思想要有深度,眼光要有长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二)体系健全,机制完善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防灾减灾体系,达到最早预防、最早预警、最快疏散、最快治理,争取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少损失。构建“整体推动,部门协动,跨地舞动”的运行机制。
(三)知识普及,纳入实践
形成“专业知识面深,实践知识面强”的知识普及与实践开展局面。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深入各行各业,进入各层各界。扩大受教育人群,提高全民意识。
(四)多力合作,形成联动
构建“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为一体的防灾减灾体系。个人:培养自我防灾减灾意识,关注灾害的相关知识,收集防灾减灾方法,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家庭:住宅内要储存相应的防灾减灾书籍,并配备工具;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并进行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开设相关课程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呼吁大家关注、重视各种灾害,并组织一些相关应急培训演练,全民参与,提高群众自救与互救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灾害救援队伍力量,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设防灾避难场所。社会:增加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度,并构成非官方的救灾组织及体系,多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或公益活动,成为应对自然灾害的强有力的厚盾;多利用广播电视媒体,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开设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呼吁全民防灾减灾。
六、结束语
本次调研,体现了教师们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浓厚的热情,反映了教师们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相信这样的热情可以继续保持。通过二十天的调研、统计、分析、总结、提升,对调查地区防灾减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相信未来我们的防灾减灾的能力会进一步加强,防灾手段会更加丰富,防灾层次更加多元,防灾体系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广播网.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EB/OL].
[2] 内蒙古新闻网.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水利厅: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EB/OL].
[3] 刘怀玉.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奋力加强河北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