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教媒体在幼儿园环境教育中的恰当运用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才能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电教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本文拟从如何运用电教媒体深化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让幼儿参与创设环境及在电教媒体运用中的注意事项三方面阐述在环境教育中电教媒体运用,以更好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电教媒体 主动发展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也就是说,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发展。作为幼儿园物化环境之一的电教媒体是我们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环境因素,是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环境因素。电教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因此,电教媒体在环境教育中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促进了幼儿主动、和谐的发展。
  一、运用电教媒体深化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由于幼儿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对新奇、富有动感、色彩艳丽的环境十分喜爱,这种环境易于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以获得丰富的环境信息知识。电教媒体能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电教媒体引导幼儿认识环境,深化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促进幼儿主动、和谐发展。
  (一)再现式引导
  就是在幼儿初步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利用电教媒体再现已感知的事物,加深幼儿对事物及环境的认识。如我们在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领略秋天丰收景色的基础上,利用FLASH制作了动漫《美丽的秋天》,进行了散文诗欣赏《秋天多美好》,幼儿在图文并茂、富有动感的画面中再次走进“秋天”,亲眼目睹“红叶满山、菊花盛开、瓜果成熟、丰收在望”的秋色,使他们再次欣赏到 “秋天”的美景,既理解了诗歌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感受到劳动与收获的意境,体验到硕果累累的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
  (二)情境式引导
  主要通过各种电教媒体的运用为幼儿创设一个融声、像、形为一体的“真实”情境,将远离幼儿生活环境的事物逼真地呈现在眼前,使幼儿身临其境,如闻其声,激起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愿望,使幼儿进一步了解那些难以直接接触和观察的事物。
  1.利用摄像、录像的方式,发挥电教媒体新、奇、快的功能。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获取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因素,通过教师的组织使其成为教育因素,从而使幼儿获取有关环境所提供的多种信息,增长见识,发展能力。如秋天来了,公园里、马路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盛开的菊花,为了让幼儿感受、喜爱生活环境中的美景,我特意用摄像机将各种盛开的菊花录制下来,做成《我是美丽的菊花》的课件,画面上的菊花色泽美丽,娇艳欲滴,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可爱的拟人动画,一下就把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他们不但聚精会神的看,还不住地讨论,情绪非常高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在主题活动“我爱美丽的家乡——济南”的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幼儿了解济南的近期城市建设和发展变化,通过录像观看经过加工的电视片“快速发展的济南”,使幼儿身临其境,情绪高涨,当他们看到碧波荡漾的大明湖、泉水涌动的趵突泉、影色迷人的千佛山时,心情格外的激动,当看到一座座低矮的小平房变成了一幢幢的高楼大厦、拥挤的马路上架起了雄伟的立交桥,高档快捷的BRT公交车带着乘客悠闲的观赏美景时,激发了孩子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是济南人而骄傲。
  2. 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热点。由于电教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大众化、多层次的特点,某一时间、空间,公众关注的焦点可能是同一话题,易于形成信息交流的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教幼儿逐渐学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培养和激发幼儿对社会环境的关心和爱护,如通过幼儿观看“嫦娥一号的实验成功”、“了不起的农民科学家袁隆平”等电视节目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和对科学家的崇敬;通过观看 “抗震救灾”、“感动中国的十大英雄人物”等节目,培养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等等。
   二、运用电教媒体让幼儿参与、创设环境
  《纲要》要求我们,在为幼儿布置和创设环境时一定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与环境互动起来,才能使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动手动脑实拍实录,是幼儿介入创设环境的有效途径
  由于生活经验及身心特点的制约,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事物往往熟视无睹。因此,我们采用实拍实录的方式将幼儿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拍摄下来,借此开展教育活动,幼儿从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形象,容易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师生间易产生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在这样的“场景”中,也容易使幼儿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我是勇敢的小兵》时,我们将幼儿活动的整个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重新进行回放。有的幼儿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电视中出现,非常兴奋,而有的幼儿则为自己的某些言行表示很难为情(相互间在追逐打闹、总是在不停地喊累等等)。有了这样深刻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在与教师一起布置了活动区域“打靶实验场”时,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从家里带来了饮料瓶、纸箱子、旧布头等,做“手榴弹”“城堡”“机枪”……各个忙得不亦乐乎。所以,电教媒体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善于观察、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使用,是幼儿参与创设环境的有效手段
  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电化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挖掘电脑课件的教育功能,让它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伙伴。如大班美术活动折纸——热带鱼。教师将热带鱼的“折法示意图”制作成可活动的幻灯片并配上相应说明,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边看电脑边学习,很快就折出了美丽的热带鱼并将它贴在“海底世界”的背景墙饰上进行讲述。再如,绘画《有趣的面部表情》,我先用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幼儿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如柯南、樱桃小丸子,并配上笑声哭声等,幼儿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电脑课件的恰当运用,激发了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三、电教媒体在环境教育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根据教育内容选材
  电教媒体是教学方法之一,只有服务于环境教育内容时,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因此,只有选准角度,明确运用电教媒体所要达到的环境教育目标,才能与环境教育内容、目标相融合。如,在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活动中,我们把因河水污染大量的鱼虾死去了、人们把生活垃圾倒进河里、工厂流出的废水把河水污染的变了颜色等照片或图片用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观看,这样教育目标就很容易达到了。
  (二)课件制作与使用要突出教育内容的本质特征
  电教媒体的优势虽然明显,但注意要让幼儿动眼、动耳、动脑,不能单纯以娱乐为目的,要有一定的深度,否则会阻碍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教学活动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因此,电教媒体在环境教育中运用时,要突出教育内容的本质特征,如:常识教育活动《走过四季》,将四季明显特征的图片颠倒顺序制作成课件,让幼儿按春、夏、秋、冬的顺序重新排列,这样就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幼儿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三)电教媒体的使用要有效度
  效度原则告诉我们: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选择,不能唯“电”是从,电教媒体固然有它的优势,但不一定就会给环境教育带来高效度。应该由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媒体,而不是由教学媒体来主宰教学内容。哪种设计方案,哪种媒体教学效度高,我们就应当选择并使用它。
  总之,电教媒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它在幼儿园环境教育中科学、合理、高效的运用,促进幼儿主动、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幼儿园游戏中引入,突出对地方文化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尝试着把一些地方资源运用于游戏当中,并通过游戏这个载体,让幼儿从小接受地方文化的辐射和熏陶,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效,促进幼儿整体性全面发展。  关键词  本土资源 游戏 策略 特色产业    《纲要》提出:应该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盘活地方各种资源,让幼儿
期刊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他们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幼儿园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了》,组织大班孩子参观附近的小学,使他们对小学的生活学习活动有大致的了解。本节课通过出示课表,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安排,从而自然过渡到课与课之间的10分钟休息时间。通过观看视频和观察图片,进行讨论10分钟能做些什么,从而引导幼儿对10分钟做出科学的分配。活动的最后,我让孩子自己设计“课间十分钟
期刊
一、设计意图  在本班小农庄课程项目“亲近农具”的探究中,我们发现幼儿不仅对大型收割机、抽水机、拖拉机等现代化的农具产生兴趣,而且对这些现代化的机器生病后的修理工作也很好奇。孩子们在走进修理厂与农民修理师近距离的交流中,发现那么庞大的机器,原来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螺丝组合起来的,拆卸这些螺丝的工具竟是一把把大小、形状不一样的螺丝刀。看见孩子们围着修理师问这问那的热情劲,时不时地还想去试一试螺丝刀的用
期刊
设计意图:  莲湘来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亲和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通俗易懂,男女老少皆宜,表演时,那精彩的莲湘舞蹈,漂亮的服饰和节奏轻快的乐曲,加上莲湘两端的红绸条,击打时像盛开的红梅在青竹中飞舞,姿态优美,情调和谐,煞是好看,于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莲湘的教学融入到课程中,因此,本节音乐课《快乐莲湘》便产生了。  活动目标:  1. 学习新的敲打莲湘的动作,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
期刊
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的确,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语言在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用到,对于我们孩子来说也是如此,那怎样从小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呢?我们通过实践,个人有以下几方面心得。  一、创设良好环境,引发积极讲述  我们都知道孩子并不需要“教”才会说话,因为孩子从“听”的过程中,就已学
期刊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即将毕业进入小学,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保护幼儿视力,养成幼儿用眼的卫生习惯,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操作,亲自体会眼睛的重要性,使幼儿自觉地爱护自己的眼睛。  活动目标:  1. 认识眼睛的主要外部构成,知道眼睛对人的重要作用。  2. 教育幼儿爱护眼睛,学习自我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镜子每人一面,小布条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猜
期刊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要引导幼儿学习时间概念,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时间的作用。时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幼儿理解时间概念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笔者借助了《喜欢钟表的国王》这个别具匠心、内涵丰富的绘本故事。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故事中出现的糟糕的情况,来帮助幼儿体验时间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借助“国王的时间表”来引导幼儿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并学会记录时间。最后,让幼儿在自己制定时间表
期刊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与幸福。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的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的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特长班学习,心理负担较重,加上父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导致患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据调查,我国16岁以下3亿
期刊
摘 要  教师捕捉和倾听幼儿角色游戏中出现的话语,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能够从中觉察出幼儿游戏时的语言不单纯是模仿别人的语言、假装成角色,还反映出幼儿游戏时的心理和真实状况,帮助我们从不经意的话语间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从而对角色游戏主题的确立、玩具材料的更替、游戏的水平与现状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如何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何评价幼儿提供依据。  关键词  角色语言 幼儿 游戏心理 秩序感 需要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为指导,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生活化作了认真的思考,对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内容的选定、组织策略等方面结合幼儿生活来开展作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角色游戏 生活化 农村资源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他的一生,始终坚持着不懈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他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仍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
期刊